孔特政府践行了中国的那句古话,“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过去的两个多月,孔特政府的犹犹豫豫、拖拖拉拉,差点把意大利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如果没有中国政府在关键时刻伸出援手,给意大利人以温暖和信心,意大利人怕是今天连哭,都找不到节奏。
文在寅政府则恰好站在了孔特政府的反面,出手稳、准、狠,以雷霆万钧之力、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新冠病毒重拳出击,虽然起初的数字不好看,但所有精英都明白,长痛不如短痛,暂时的难看,是为了后边的长治久安,当时,韩国记者连线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哈佛教授对韩国的反应表示支持和看好,认为韩国必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控制住疫情,反观美国,连检测都不怎么检测,才是危机重重。
文在寅顶着巨大压力向新冠病毒重拳出击的时候,不但顺势拿到了新天地教众的名单,沉重打击了新天地教会的势力,而且在本月的议会选举中,文在寅所在的党派,得到了韩国更多民众的认可和支持,韩国也成了西方人眼中的民主国家抗疫典范。
典范不典范的,都是形象而已,韩国能成为典范的背后,是超凡的决断力,是破釜沉舟的勇气,是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而这份决心,欧美各国政府大多没有,孔特政府也同样没有,但相比欧美其他国家,孔特政府做得还算可以,因为新冠病毒利用了人、政党和国家之间的分歧,硬生生地把一件本应是全人类“齐心协力、团结应对”的事件,变成了各打算盘、相互指责、不断推诿、反复甩锅的政治游戏,一个美丽的花花世界,硬生生地变成了一个比烂的世界,原本做到良好的,成了优秀,原本在及格线上下的,成了还可以,原本接近于零分的,也开始出来做数据对比了。
真是让人伤透了心。
距离孔特政府宣布的重新开放,还有将近两周的时间,而最近一段时间,意大利新增确诊病例已趋于平稳,更重要的是,死亡率在下降,医疗资源的挤兑已成过往,意大利已有能力应付有序复工之后的小股反弹,将意大利疫情维持在平台期。
孔特政府不会像文在寅政府那样决绝,所以孔特政府在疫情防控初期的犹犹豫豫,必将在重新开放后重现,但这种犹豫,到了重新开放环节中,就成了宝贵的谨慎,孔特政府会试探性地先让关系到民生和医疗、疾控的相关企业先复工,然后观察数据并继续控制疫情,而意大利人在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居家之后,眼泪都流干了,心中对疫情的恐惧也依然存在,在复工后也仍旧会小心翼翼,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多通风、少聚集这些习惯会继续保持,疫情的反弹风险也会相应地减少。
疫情防控这种事,最怕的就是麻痹、大意、粗心、侥幸心理,恐惧和焦虑,反而有助于人们更好地防护。
我谨慎看好意大利的有序复工,意大利复工之后,确诊病例肯定还会维持在两三千的日新增上,但意大利已有能力应付,意大利人也会相对小心,料想意大利会在七八月份或者更晚一些的时候真正遏制住疫情。
肯定会反弹,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作为资本主义国家,可是要恰饭的。
意大利的死亡率达到13.4%,保守估计,意大利没有检测出的已痊愈感染者,可能达到已确诊总人数的十倍以上。预估,当前总人口感染比率达到3%。
可知,疫情高爆发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群体免疫。
当前感染病例已经极其的分散,按照意大利的检测能力,基本上是需要把所有人口全部检测,才能真正的排除所有的确诊病例了。
为了恰饭,总不能不开放。
意大利政府当然知道会反弹,但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不过,就目前来看,反弹也不会太严重:
当前确诊率稳定在5%左右,大约到5月4日的时候,确诊率降低到2%左右,单日新增也会降低到1000左右。而那个时候,局部开放的话,确诊率和新增极有可能反弹到的水平,应该也就止步于当下这个水平。
到时候的意大利,很有可能会保持单日2000-3000人,每个月数万病例,长期增长下去。不排除,一直到群体免疫之后结束。
不过值得说明的是!
即便每个月确诊6万病例,但实际传染病例可能是60万,其中54万没有检测出来,获得了抗体。要真正的完成群体免疫,至少需要6年以上……
当然,并不排除期间疫情可能好转而结束,也并不排除受到印度的影响,再次从中东非洲传播,波及意大利,随之全球第二波爆发。
个人预估,全球流行的最大极限,意大利的死亡病例可达40万。
当然,到时候,中国也难以独善其身。
希望某一些国家的疫情,不会达到100年前那样的夸张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