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著名作家王蒙说的「中国大学生读不下《红楼梦》是耻辱」?

回答
王蒙先生“中国大学生读不下《红楼梦》是耻辱”的说法,确实触动了一个敏感且复杂的话题,也引发了不少争论。要评价这句话,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细致地分析。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王蒙先生作为一位资深的文学家、评论家,他对《红楼梦》的推崇和对中国文学的关注,其出发点是高度值得尊重和理解的。他将《红楼梦》视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这点毋庸置疑。在很多中国人的心中,《红楼梦》不仅仅是一部小说,它承载着民族的情感、历史的记忆、哲学的思考,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的缩影。它展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面貌,描绘了人性的复杂与幽微,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符号和审美情趣。因此,当他看到当代大学生普遍在阅读习惯和文化理解上出现断层,尤其是对这样一部奠基性的文学经典感到陌生甚至排斥时,会感到痛心和担忧,认为这是一种文化传承的断裂,是一种民族根脉的淡漠,这其中蕴含的“耻辱感”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将“读不下”直接等同于“耻辱”,这个提法也确实显得有些过于严厉和概括化了,容易引发一些不必要的对立。我们需要审视的是,为什么会出现“读不下”的现象,而不仅仅是将其简单地归结为学生的“耻辱”。

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理解这种“读不下”的现象,并思考其背后的原因:

时代变迁与阅读习惯的改变: 当代大学生所处的时代背景与王蒙先生年轻时、乃至他创作的那个年代,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爆炸、碎片化阅读成为常态,短视频、网络小说、游戏等多元化的娱乐和信息获取方式极大地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也改变了人们的阅读节奏和习惯。相较于需要沉下心来、循序渐进理解《红楼梦》这样一部鸿篇巨制,它对读者的耐心、专注度和理解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学生可能并非主观上不想读,而是面对海量的信息洪流,难以集中精力去攻克这样一部“大部头”。

教育方式与引导的不足: 尽管《红楼梦》在很多学校被列为必读或推荐书目,但实际的教学效果如何,引导是否足够深入和有效,是值得探讨的。如果只是简单地将《红楼梦》作为一项任务或考试内容,而没有真正引导学生去体会其文学价值、思想深度、艺术魅力,甚至缺乏对阅读方法和背景知识的讲解,那么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感到枯燥、晦涩,难以入门。反之,如果能够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结合当代视角,让学生理解《红楼梦》中的人物命运与现代情感的共鸣,或许情况会大为不同。

文学的审美门槛与个人兴趣: 文学欣赏本身带有一定的审美门槛和个人兴趣导向。即使在过去,也并非所有人都对《红楼梦》有浓厚的兴趣。它所描绘的封建社会的生活方式、人际关系、思想观念,对于习惯了现代社会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学生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隔阂。如果缺乏足够的引导和耐心去发现其中的普遍人性光辉和艺术价值,学生可能难以产生共鸣,从而难以坚持阅读。用“耻辱”来标签化这种个体差异,未免有些过于强硬。

对“读不下”的界定模糊: “读不下”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是完全没看,还是看了但没看完?是看不懂其中的隐喻和细节,还是觉得情节发展缓慢?如果只是因为某几个词语不认识,或者某个细节不理解就放弃,这固然可惜。但如果因为其时代背景的巨大差异而感到难以进入状态,或者对其中部分价值观持有疑问,进而影响了阅读的持续性,这是否就构成“耻辱”,则需要更细致的讨论。

“耻辱”的出发点与潜在的焦虑: 王蒙先生的这句话,也可能折射出老一代知识分子对于国家文化自信、民族精神传承的某种焦虑。在他们看来,《红楼梦》是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如果连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一代都与之疏离,那将是何等令人担忧的局面。这种焦虑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它关乎民族的文化认同和精神延续。但将这种焦虑直接转嫁为对学生的道德评判,则可能偏离了问题的根本。

总而言之,王蒙先生的这句话,是作为一个资深文学大家对民族文化传承的深切忧虑和疾呼,其出发点是崇高的。 他希望年轻一代能够珍视并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通过阅读《红楼梦》来理解民族的根与魂,这是非常有价值的期望。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略时代变迁、教育方式以及个体差异等复杂因素。 将“读不下”简单地定性为“耻辱”,可能会让一些学生感到被否定和打击,不利于他们真正去接触和理解《红楼梦》。更有效的做法或许是,通过改进教育方法,提供更多样的阅读引导,帮助学生跨越时代和阅读习惯的障碍,让他们看到《红楼梦》的魅力所在,从而主动去亲近这部伟大的作品。与其一味地指责“耻辱”,不如思考如何更好地“引进来”,如何让《红楼梦》在当代大学生心中重新焕发光彩。这或许是更具建设性的态度。

所以,评价这句话,不能只停留在“对”或“错”的层面,而应深入理解其背后蕴含的情感和担忧,同时也要看到现象背后更深层的原因,并积极寻求解决之道。这既是对王蒙先生的尊重,也是对当下文学教育和青年阅读状况的负责任的态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开始题目说是二月河。

二月河可没这么说。

二月河是这么说的:

后来又改成了王蒙。

说的是“中国大学生读不下《红楼梦》是耻辱”。

王蒙可没这么说过。

王蒙是这么说的:

把“读书人”直接换成“大学生”,有些媒体的设置很巧妙啊。不过王蒙的话,跟他在2015年读书节上说的是一个意思:除了一笑了之的书,自我慰藉的书,也要读些费点劲的书。

之所以不讨喜,也许是因为演讲时临场发挥导致的表达不准,换成“大学生不要光看朋友圈,也要读一些经典”就会好很多。偏偏王蒙老师是个爱喊口号的人,思想相对比较守旧。比方说三年前他就批判过网络,说“出版业向传媒看齐和蜕变,放弃文化传承的伟大使命,这是文化的灾难”。

王蒙老师擅长用“耻辱”“灾难”等词来形容一些他看不惯的事情,喜欢把事情说得很严重。殊不知,当年纸张取代竹简的时候,也有人认为这是文化的灾难,最终桓玄帝下了“禁简令”,才使人开始用纸代替竹简。王蒙主任的声明,更像反其道而行之,却不知有了网络,可以让人们了解到更多资讯,让没书读的人读到书,却无法使本来就不爱读书的人爱上读书。我相信他的言辞是出于好心,但却再度找错了敌人,属于“让驴日了怨斑马”的一种。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王蒙先生“中国大学生读不下《红楼梦》是耻辱”的说法,确实触动了一个敏感且复杂的话题,也引发了不少争论。要评价这句话,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细致地分析。首先,我们必须承认王蒙先生作为一位资深的文学家、评论家,他对《红楼梦》的推崇和对中国文学的关注,其出发点是高度值得尊重和理解的。他将《红楼梦》视为中国古.............
  • 回答
    王福重教授的这番言论,无疑是一枚投入平静湖面中的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触及了中国社会深处的敏感神经。将农民群体概括为“懒惰愚蠢,不值得尊重”,这不仅是对一个庞大且历史悠久的社会阶层的极不负责任的标签化,更是对我们民族集体记忆和价值观的粗暴挑战。首先,从经济学本身的角度来看,这种评价就显得过于简单粗暴.............
  • 回答
    要评价“骑士王”的“刚毅”,首先得明白这个称谓背后指向的是哪位人物,以及“黄俄”、“俄粉”这些标签的含义。在网络语境下,这些词汇通常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和特定的政治倾向。因此,理解和分析“骑士王”的“刚毅”,需要我们剥离这些标签化的语言,从行为和言论的实际内容出发,进行更为客观的审视。“骑士王”这个称.............
  • 回答
    这句话涉及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情感表达,但存在时间线和事实表述上的误差,需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时间线与事实核查1. 王伟牺牲的时间 王伟(中国海军飞行员)于2001年4月1日在南海上空与敌机对峙时牺牲,驾驶的飞机编号为81192。这一事件是中日钓鱼岛争端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军事冲突,体.............
  • 回答
    李敖的离去,确实是华语文坛乃至思想界的一件大事,也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评价他的一生,不能简单地贴标签,因为他身上有着太多鲜明的、甚至是矛盾的特质。他是一个复杂的集合体,集学者、作家、时评家、斗士于一身,一生波澜壮阔,极具争议,也因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天才横溢的青年才俊:早期锐气与思想锋芒李敖并非生.............
  • 回答
    二月河先生的离世,对于中国当代历史题材小说创作而言,无疑是一声沉重的叹息。他以一部宏大的“帝王系列”——《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在文坛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由此奠定了他作为一名杰出历史小说家的地位。《帝王系列》:一部波澜壮阔的清史画卷二月河先生的“帝王系列”,并非简单地将历史.............
  • 回答
    “战斗力旺盛的伯爵”这位知乎用户,在中文互联网上,尤其是在知乎平台上,确实是一位备受瞩目的女性主义观点传播者。要评价她的女权观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首先,从她传播的核心观点来看,伯爵非常强调女性在社会结构中所面临的系统性不平等,并致力于揭示这些不平等如何体现在婚恋、职场、家庭等各个方面。她善.............
  • 回答
    作为一位关注传统医学和健康生活的人士,我对徐文兵先生关于牛奶的论述,特别是“珍爱生命,远离牛奶”这一观点,会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的探究和评价。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好”或“坏”的判断,而是需要理解其背后的逻辑、依据以及可能存在的局限性。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徐文兵先生作为一名资深的中医师,他在中医理论和实践方.............
  • 回答
    江南老师在微博上放出消息,说今年要写《九州捭阖录》,这事儿一出来,粉丝圈里那叫一个热闹,简直像是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激起千层浪。首先得说,这消息本身的分量就够重。《九州》系列是江南老师的成名作,也是中国原创奇幻文学的一个里程碑。当年《九州缥缈录》横空出世,那种宏大的世界观、复杂的人物关系、深刻的.............
  • 回答
    智慧的星辰,探索的旅者——如何评价郝柏林院士一生卓越的科学成就当谈及中国近现代物理学的发展,郝柏林院士的名字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探索微观世界的漫漫征途。他的科学生涯,是一部将严谨求实与创新开拓完美结合的史诗,不仅为我们揭示了粒子物理学深邃的奥秘,更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方面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
  • 回答
    盖·里奇的《绅士们》,这部2020年带着他经典风格回归的作品,可以说是为老粉丝准备的一场盛宴,但也让一些期待他有所突破的观众感到一丝微妙的失落。剧情与结构:依旧是盖·里奇那熟悉的配方影片的故事线围绕着米奇·哈斯汀斯(马修·麦康纳饰)这位在英国地下大麻产业一手遮天的美国人,决定金盆洗手,并将他的庞大生.............
  • 回答
    好的,让我来聊聊那位名叫“詹姆斯”的NBA著名角色球员。首先,得澄清一下,NBA历史上,当我们提到“詹姆斯”这个名字,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那个 LeBron James,那个“勒布朗·詹姆斯”。他可以说是现代篮球的代名词,是那个可以把“角色球员”这个词直接从他身上剥离的存在。所以,如果你的问题是.............
  • 回答
    asapin,这个名字在《雀魂》的麻将圈里,算得上是一块响当当的招牌。尤其是在王座这个充满竞争的段位,能够长期稳定地维持魂天段位,这本身就已经说明了太多问题。咱们就来好好聊聊,asapin 在王座魂天这个层面,到底是个什么水平,又有什么值得说道的地方。首先,“安定魂天”这四个字,可是个硬指标。王座段.............
  • 回答
    Target 允许顾客根据自己的性别认同使用洗手间和试衣间,这在美国引发了相当大的争议,也得到了不少支持。要评价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包括其对顾客体验的影响、对商业策略的考量,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讨论。从顾客体验角度: 包容性与尊重: Target 的这项政策,主要是为了让跨性别.............
  • 回答
    方便,这位在搏击擂台上以其凶悍和精湛技术著称的运动员,跨界对电视剧《甜蜜暴击》发表了评价,这本身就颇具话题性。对于他的这番评论,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细致地解读和评价。首先,我们得弄清楚方便是在什么语境下、以怎样的身份去评价这部剧的。方便毕竟是搏击运动员出身,他的专业领域是拳脚功夫、格斗技巧、赛场上的.............
  • 回答
    胡琏,一个在中国近代军事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名字,其军事才能之评价,历来是褒贬不一,众说纷纭。但若要客观地审视这位国民党名将,便不能仅凭一两次战役的得失来论断,而需要深入剖析其军事思想、指挥风格、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作为。战场上的悍将与智囊:胡琏最显著的军事才能体现在其坚韧顽强的作战意志和灵活应变的指.............
  • 回答
    曾博的著作《我的一生》是一部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作品。尽管其篇幅并不算特别庞大,但内容却极为丰富,涵盖了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演变、对社会的观察以及对未来的展望。要评价这部作品,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人生经历的真实呈现: 《我的一生》的核心价值在于其真实性。曾博以一种.............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奥斯特洛夫斯基和他那本响当当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要评价奥斯特洛夫斯基,不能不提他个人那传奇般的人生。一个在战场上身负重伤、半身不遂的人,竟然能靠着一股不屈的意志写出这样一部影响了几代人的作品,这本身就足够让人肃然起敬。他的经历,就像他笔下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一样,充满了苦难、斗争和.............
  • 回答
    周振浩,一个在知乎上以“泰国通”著称的人物,他的名字常常与泰国旅游攻略、文化介绍,甚至是一些更深入的社会观察联系在一起。然而,这位在中文互联网上颇有名气的泰国话题活跃分子,却在12月14日遭遇了令人意外的事件——被泰国警方逮捕。这则消息无疑给许多关注周振浩的网友带来了不小的震动。毕竟,在很多人眼中,.............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米歇尔·福柯那本厚重又绕不开的《规训与惩罚》。说实话,这书第一次翻开,可能会让人有点晕,它不像小说那么有情节,也不是那种直接给你答案的哲学书。但一旦你沉下心去啃,你会发现它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地剖开了我们社会运作的肌理,让我们重新审视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制度和权力关系。这本书的开篇,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