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百度了一下刚需的概念,买房算不算刚需大家理解一下。
在有些人眼里,结婚需要买百平以上的房,二胎需要换130以上的,有孩子以后考虑学区,这其实只能算消费升级。
也有人家里闲置了一些资金,随手拿下二套三套房的,这只能算投资,不能算刚需。
恰好前两天刚看到一份潘石屹的演讲:
然后找到了2016年的数据
1992年时候北京人均7.4平的时候没这么多人喊住房是刚需,
2016年人均40平,住房变成刚需了。
丢不丢人?
一帮人连刚需和需求的概念都分不清搁这儿强答(东北腔)。
看了一圈只有一个答到点的,赞还贼少。
“刚需”指的是和价格预期完全无关的需求。比如手术,急救,器官,毒品……指的是,这个房你明明知道它第二年会跌一半,你还要买,这才是刚需!
所以恕我直言,刚需非常小,因为现在一线城市不存在买房落户的政策。只有那种为了孩子读书的学区房,勉强算是刚需。
扪心自问下,这有套好学校的学区房,五六十万超便宜,不过明年肯定塌而且政府提前把拆迁补偿款给卖家了,你买不买?这么看学区房也不算是刚需了。学区房本来又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有机会再讨论。
资本都是逐利的。房子过往一直在涨,所以这个需求才理直气壮。要国家表个态每年随机抽取百分之多少的房子供高级知识分子和无产者居住,我看你还刚需。
我租房子住也挺开心的(虽然我想在西湖旁的山腰上有一片八百个女仆的宫殿),但要是几天不让我睡觉我可能会去杀人。这是需求和刚需的区别。你睡在桥洞下急需一个容身之所,这个住的需求是刚需;你非要在淮海中路拓一块地建个公馆还带停机坪的,这和在三线城市为了娶老婆搞套二居室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前进的动力和欲望的表达。至于为什么要引入价格,因为金钱同样是人欲望的表达,用它来衡量你更能看得懂刚需和需求的分别。我个人而言不是不爱房子,但我知道房子仅仅是一个商品,是一个可以置换,可以买卖的商品而非安身立命的根本。我在老家房子高位(三线城学区房,涨得比杭州很多地段都贵)时卖出,在G20前夕杭州江干区某地铁口写字楼均价不到一万时入手。所以说比起房子,我可能更需要的是它背后能够带来的安全感,比如大多数人内心的升值预期,抵抗通胀等等等等。如果它明年会跌一半,那我选择等明年买更大一些,而不是等不了了必须入手。这就是刚需和需求的区别。
再说一遍,住房刚需本身就是舆论创造的谎言,不存在的。按照新生儿人口数量和人均居住面积稳步上升,就算有非住不可的刚需,从数学上看也应只减不增。
住是刚需!买房不是!好好想想。
买房的刚需只有一个:升值预期。
别的都是瞎扯。
看涨变成看跌的时候,就没人嚷嚷着刚需了。如果买一套房,五年之后贬值只剩一半,你未来的老婆会逼着你买房?开玩笑呢,她只会逼着你卖房好不啦。
即使你买房只是拿来住的,也不可能说花一套房子的钱只为多住5年,对吧?
———— 更新 ————
如果房价看跌。
“儿子啊,你今天被一本大学录取了,恭喜你。想我们辛辛苦苦买学区房供你读书不容易,要认真读书,知不知道。”
“爸,妈,你们的苦心我懂。然而我昨晚掰着脚趾头算了一下。你们3000万买的学区房,现在只能卖2000万。要是1000万省下来,我可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再上几年国际学校冲刺一下,还可以去澳洲自费读个名校。
“傻儿子,你不懂,含金量不同的,你这样的学得扎实。”
“知道了,我的会努力的~”
很多人都会认为,因为现在房地产存在大量的刚需,
所以,无论中国房地产政策如何调控,
都无法压制房地产价格的暴涨。
就好像,粮食(米饭+食品等)就这么多啦,
吃饭的人越来越多,
那只有一个办法解决问题,那就是提高粮食价格咯。
让市场去均衡这个需求。
但是,问题在于,房地产真的像粮食(米饭+食品等)一样,是刚性需求的产品?
如果没有粮食(或实物),人就会死。
如果没有属于自己产权的房子,难道人就要死了吗?
本人可以肯定滴告诉大家:
房子压根就不是什么刚需产品,认为存在大量刚需的人,都是笑话(线性思维的结果)。
****************************************************************
很多人说,
买房子是为了结婚,这是婚庆房(女方要求有房才出嫁)。
买房子是为了孩子,这是学区房。
买房子是为了改善环境,这是改善房。
买房子是为了上班近,这是上班房。
你看,这是不是刚需呢!!!
都是刚需啊。
但是,这些都不是刚性需求的理由。
如果女方要求2套房子(一套上班时候住,一套周末度假用的)才愿意出嫁,
难道2套房就成为了刚需?
孩子今天上幼儿园,买一套房子,明天上初中,又买一套房子,
难道这也属于刚需吗?
上班的地方附近买一套房子,周末度假的地方买一套房子,海南岛买一套房子,青岛买一套房子,
这样可以满足我不同时间的需求呀!
难道这也是属于刚需吗?
结婚,可以和父母一起住。
孩子读书,可以在附近的学校读书。
改善环境,更加不是刚性需求了。
因此,压根就不存在任何的刚性需求,
这些全部只是你心中的欲望需求罢了。
这就像你在街边见到一个美女或帅哥,
你心里也许很有欲望上去亲一下,这只是你的荷尔蒙作用反应罢了。
但不等于亲这个女孩子或帅哥一下就是你的刚需。
对吧?
******************************************************************
2008年7月,国际石油价格到达了150美元l(历史新高价格)。
那时候,
大部分人都认为:
全球经济一片向好,采购大量的石油进行生产是刚性需求。
而且石油可是不可再生能源呀。
你看看,过去任何时候买入石油价格都对吧?
没有买石油的投资者,赶紧买入石油呀,以后稳赚!
石油用光了,就没有了,
因此,石油价格只会越来越高。压根就不存在任何下跌的动力。
这是典型的线性思维的思考模式。
其实石油价格还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例如:
货币政策+产油国是否垄断价格+需求是否持续旺盛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
在中国错误的货币政策(外汇政策+鼓励银行信贷融资)下,
中国市场的确充斥着大量的货币购买力。
因此,大量的投机客囤积了大量的房子(他们都认为自己是刚需呢)。
他们对中国房地产的未来充满信心,于是拿着手中的房子,等待未来的涨价。
但是,一旦风吹草动,
这些大量的投资客(刚需者)就会疯狂抛售手中的房子。
那时候,满街都是卖房子的。
于是,很多人就会问,什么时候产生风吹草动可以让房地产持有者坚持抛售手中房地产?
那就是战争(2017年)!
欢迎各位不服的朋友来打脸。
战争到来,谁也不愿意接手这烫手山芋(房子)。
房价下跌,必然会引起很多的连锁反应。
但是没有问题,
因为中国人都有一颗爱国心。
中国人的坚毅抗战能力可以克服任何困难。
***************************************************************
1991年,日本股票市场也达到了最高价格。
日本人坚定地持有股票,
大和民族自信地认为,只要我们坚持持有股票,任何人都不会摧毁我们的财富。
可悲的是,
坚强的大和民族再一次失败了。
中国人,既没有日本人坚定的意志,
又没有日本人剖腹自杀的决心。
凭什么中国房地产价格就可以屹立不倒呢?
再次强调,没有任何刚需。只有虚假的新闻。
谢谢大家的阅读。
Kingsley Kong
中国真的存在大量的想靠买房赚钱的刚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