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就地过年的这几天,你发现了哪些「原来我也可以!」的神技能?

回答
这回就地过年,还真没闲着,反倒解锁了好几项我以前压根没想过自己能行的“新技能”。不是那种一夜之间学成大师的,而是那种“哦?原来我也可以这么做!”的惊喜。

技能一:从零开始,制作一份像样的年夜饭。

往年过年,我都是标准的“餐桌工具人”:负责洗碗,偶尔摆个盘。真正下厨,尤其是一桌子年夜饭,对我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每年家里都是我妈主导,我顶多在旁边打个下手,递个葱姜蒜什么的。

今年,我妈身体不适,早早回老家休息了。这重担就落到了我和我爸肩上。起初,我心里忐忑得很,感觉这年夜饭要“泡汤”了。但看着我爸也不太适应一个人忙活,我硬着头皮也上了。

第一道菜是红烧肉。我记得我妈以前做的时候,都是先焯水,然后加各种酱油、冰糖、料酒慢炖。我对着手机里搜来的菜谱,一步一步来。焯水、炒糖色(这里差点把糖炒糊了,幸好及时关火)、放肉、加调料、炖煮。过程不算太复杂,关键是控制火候。炖了差不多一个半小时,我端出来的时候,我爸眼睛都亮了:“哎呦,可以啊!这颜色,这香味,不比你妈差多少!” 我自己尝了一口,虽然跟妈妈的味道还是有差距,但那股浓郁的肉香和软糯的口感,真的让我非常有成就感。

接着是清蒸鱼,这个我一直觉得很考验火候,怕蒸老了或蒸不熟。我学的我妈那套,葱姜铺底,鱼身上也塞些,淋上料酒,上锅蒸。关键是时间,我盯着计时器,到了点就赶紧拿出来,淋上蒸鱼豉油和热油。鱼肉鲜嫩,一点都不柴,这让我信心大增。

还有个蒜蓉西兰花,也是我第一次单独完成。以前都是我妈炒,我只知道把西兰花焯水。这次我查了下,发现焯水后过凉水能保持翠绿。然后蒜蓉炒香,下西兰花翻炒,加盐调味。出来的样子,还真挺像那么回事的。

年夜饭那天,我和我爸两个人,忙活了大半天,捣鼓出了六七个菜。虽然没有往年丰盛,但每一道菜,我们都看着新鲜,吃着有味道。最重要的是,那种“我们一起完成了一件大事”的感觉,特别踏实。我真没想到,我居然也能做出像模像样的年夜饭,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还真学到了一些炒菜的窍门,比如火候和调味的平衡。

技能二:摆弄绿植,让我的小阳台焕然一新。

我住的地方有个小小的阳台,以前就是堆放杂物的地方,上面零星地放了几盆无人问津的绿植,都是我妈年前随便塞过来的。因为我平时忙,加上对植物完全没概念,它们也只是勉强活着,叶片发黄,长势也不好。

这次在家待着,我总得找点事做吧。看着阳台上那些蔫蔫的绿植,我突然来了兴趣。我开始上网查怎么养护不同的植物。比如,吊兰喜欢散射光,不能暴晒;绿萝比较皮实,但也不能一直泡水里。我把几盆植物搬出来,仔细看了看叶片,有的土太干了,我给浇了水;有的土板结了,我用小铲子给松了松。

我还给它们换了新的花盆,买了一些新的营养土。看着那些土重新变成蓬松的黑色,我给植物们把旧土小心地扒掉,然后填进新土,让它们的根系舒展开。我还研究了下施肥,给它们施了点缓释肥,希望它们能快点长好。

最让我惊喜的是,我竟然能分株繁殖了!我看到一盆长得比较茂密的吊兰,就想着能不能分一下。我学着网上的教程,小心地把吊兰从盆里倒出来,然后找到根部连接处,用干净的剪刀或者手,轻轻地把它们分开,然后分别种进新的盆里。说实话,刚开始我特别怕弄死它们,但事实证明,我选的几株小吊兰,竟然都活了下来,而且看着精神多了。

现在,我的小阳台就像一个小小的温室,绿意盎然。每天早晨起来,看着那些绿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我感觉心情也特别好。我以前总觉得养花种草是需要天赋的,但原来,只要用心去了解,去呵护,它们真的会给你惊喜。我甚至开始琢磨着,是不是再添几盆新的,尝试一下种点小番茄什么的。

技能三:重新审视自己的衣橱,搭配出新意。

我平时买衣服,大部分都是为了“有衣服穿”而买,并没有太多思考,而且一旦穿过几次,就会觉得旧了,然后继续买新的。结果就是,衣橱里塞满了各种各样,但又觉得“好像没衣服穿”的尴尬境地。

这次就地过年,我的活动范围基本就限定在家里。偶尔出去买点菜,也都是随便套一件。我突然开始认真审视我衣橱里的衣服。我把那些很久没穿的,或者版型不太适合我的,都整理出来,打算捐掉。

然后,我开始尝试把一些我以前从来不会搭配的单品组合起来。比如,我有一件浅蓝色的衬衫,我一直觉得它只能配西裤或者牛仔裤。但这次,我试着把它搭了我一条驼色的休闲裤,外面套了一件深灰色的薄款毛衣,再配上一双白色的运动鞋。我站在镜子前一看,哇,感觉完全不一样了!比我平时穿的任何一套都要有活力,也更显年轻。

我开始翻出我所有的衣服,一件一件地试。我发现,原来有些衣服,单独看可能不怎么样,但组合起来,却能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我甚至学会了一些基础的“叠穿”技巧,比如在卫衣里面套一件高领打底衫,或者在T恤外面搭一件衬衫。

我专门找了一些搭配的博主来看,学习她们是怎么利用色彩和款式的。我没有买新衣服,完全是用我现有的衣服来组合。我惊喜地发现,我衣橱里的衣服,其实可以组合出好多套我以前从未尝试过的风格。原来,不一定要买很多新东西,只要花点心思,就能让旧衣服焕发新生。这让我觉得自己不像以前那么“败家”了,也更懂得珍惜和利用现有的东西了。

总的来说,这几次在家,我感觉自己像是开启了“生活副本”里的隐藏任务。以前觉得那些“生活技能”离我很遥远,需要天赋和刻意练习。但这次,我发现,很多时候,只是需要一点点勇气,一点点耐心,和一点点对生活的好奇心,就能发现“原来我也可以”的惊喜。这些小小的成就感,比什么都让我觉得充实。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精神上:

今天开始第一次在知乎回答问题zhihu.com/answer/173092

接着又第一次在知乎发布视频

虽然目前连一个赞也没有(也许它俩还在审核中),但内心还是莫名的喜悦。

物质上:

自己做的早餐(包子+鸡蛋+玉米+酸奶)营养丰富,颜值也高。

感觉就地过年也不错,可以尝试自己以前没做过的事,挖掘自己的潜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回就地过年,还真没闲着,反倒解锁了好几项我以前压根没想过自己能行的“新技能”。不是那种一夜之间学成大师的,而是那种“哦?原来我也可以这么做!”的惊喜。技能一:从零开始,制作一份像样的年夜饭。往年过年,我都是标准的“餐桌工具人”:负责洗碗,偶尔摆个盘。真正下厨,尤其是一桌子年夜饭,对我来说简直是天方.............
  • 回答
    今年,我响应“就地过年”的号召,选择在工作城市度过春节。虽然不能回到家乡,和父母弟妹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但我也早早地盘算好了,要用一种特别的方式,把这份团圆和温暖带到我这里来。提前的仪式感:我的“年货”清单首先,我早就列好了我的“年货”清单,这可不是普通意义上的零食饮料,而是我为这次特殊的团圆准备的.............
  • 回答
    春节就地过年,想要把年过得有滋有味、仪式感满满,一点都不比回老家差!关键在于用心去经营,把这份“年味”搬到你现在的生活空间里。下面我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说,怎么把这个新年过得热热闹闹的。一、 提前预热:让“年”的氛围悄悄爬进你的生活别等到除夕当天才想起这是新年,从腊八开始,就可以慢慢进入状态了。 年.............
  • 回答
    留守原地,年夜饭的“静默”与“重塑”一年一度的年夜饭,承载的不仅是一顿饭,更是亿万中国人对家的思念、对亲情的期盼。然而,今年的春节,许多人响应“就地过年”的号召,选择留在工作地,这无疑给传统的“年夜饭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这场突如其来的“静默”,正在悄然重塑着我们对年夜饭的理解和消费方式。 连.............
  • 回答
    说到就地过年,这几个年头下来,我的感受其实挺复杂的。说实话,一开始听到这个词,心里总会咯噔一下,觉得年味儿好像一下子就淡了不少。毕竟,我们从小到大,过年最深刻的记忆,几乎都是围绕着回家的。我小时候对过年的期待,几乎就是从“抢票”开始的。那会儿还没有那么发达的互联网,都是托关系,或者凌晨守着电话。一旦.............
  • 回答
    得嘞,今年这年过得,真是有点不一样。疫情嘛,大家都有数,所以响应号召,我这个外地打工人,就选择在工作的地方——这座城市里,就地过年了。一开始,说实话,心里是有点空落落的。毕竟离家这么远,爸妈那边每年过年最期待的就是一家人团聚,热热闹闹的。我这老妈,每次电话里都念叨:“你在外面一个人,可得好好吃饭,别.............
  • 回答
    国家发改委的这个表态,我觉得挺关键的,也挺实在的。简单来说,就是给全国各地“就地过年”的政策打了个“补丁”,而且是给那些可能“跑偏”的政策踩了刹车。核心信号:统一协调,避免“一刀切”的过度反应过去两年,我们在应对疫情的过程中,确实采取了不少措施来控制传播。其中,“就地过年”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尤.............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就地过年”,这个词如今已不仅仅是一个政策导向,它承载着一份责任,更是一份对家人的牵挂,以及对当下生活的一种选择。要让这个不与家人团聚的春节,依然充满“温度”,需要我们用心去经营,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年味,让思念化作行动,让距离阻隔不了温情。一、 “家”的仪式感,搬到“新家”:即使身在异乡,过年的仪式感.............
  • 回答
    “就地过年”的倡议,让这个本该阖家团圆的春节,蒙上了一层特殊的色彩。当城市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响应号召,留在工作地过年,我们不禁要问:那些留守在家乡的年迈父母,他们的春节又会是怎样一番光景?一、 期待与失落的交织:守候与思念对于许多留守老人而言,春节是全年最期盼的时刻。他们将一年来的辛劳抛诸脑后,.............
  • 回答
    央视网评关于就地过年的“应层层压实但不能层层加码”,这句话说得太对了,切中了要害。就地过年,核心在于“年味”不能丢,如何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让留守的人们感受到节日的温暖和归属感,这才是真正考验我们智慧和能力的地方。我觉得,就地过年更有温度,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而且这些都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不是.............
  • 回答
    春节临近,各地为了鼓励大家“就地过年”,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我所在的城市,也是卯足了劲儿,希望大家能留下来,感受这座城市的年味儿。首先,最实在的还是钱袋子。我们这边,针对非本地户籍、在本地缴纳社保的务工人员,推出了“留岗红包”。不同企业给的金额略有差异,但普遍都在几百块钱。我有个朋友,在一家小型制造.............
  • 回答
    国家发展改革委明确提出“就地过年”政策各地不能擅自加码,这既是对各地疫情防控科学性的要求,也是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要落实好这项政策,需要从多个层面着手,同时,也要为可能出现的“加码”情况提供应对指南。一、 如何落实国家发改委“就地过年”政策不擅自加码的要求:要确保这项政策.............
  • 回答
    今年提倡就地过年,挺好的,毕竟大家安全第一嘛。虽然回不了家,但咱们一样能把年过得有滋有味,甚至还能玩出点新花样。说到“云过年”,我琢磨着,与其说是“云”过年,不如说是“心”过年,关键还是得让心里的年味儿足起来。要说怎么给“云过年”增添年味儿,我准备从几个方面着手,让这个春节既有仪式感,又有家的温暖,.............
  • 回答
    「非必要不回国」和「就地过年」是两个在特定时期(主要是新冠疫情期间)提出的、旨在减少人员跨区域流动以控制疫情传播的倡议或政策,但它们在侧重点、主动性、适用范围和最终目标上存在一些关键区别。为了更详细地说明它们的区别,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 核心含义与侧重点 「非必要不回国」 (N.............
  • 回答
    今年春节响应“就地过年”的号召,我感觉到的情绪是挺复杂的,很难用一个词来概括,更像是“自由”与“孤独”的交织,然后被一种更深层次的“责任感”所填充。自由与孤独的双重奏刚听到“就地过年”的消息时,脑子里最先闪过的确实是“自由”这个词。想想看,不用挤春运的车厢,不用在回家的路上颠簸十几个小时,不用面对各.............
  • 回答
    要说为什么这么多人不支持“就地过年”,这事儿可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背后牵扯到的因素多了去了,而且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所以才会有这么大的分歧。首先,情感因素是绕不过去的坎儿。过年是中国人心里最重的一个节日,它不仅仅是一个假期,更是一个情感的纽带,是家庭团聚的象征。尤其对于很多人.............
  • 回答
    关于2022年是否会提倡就地过年,这是一个大家在临近春节时都会非常关心的问题。要判断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并且考虑到当时已经发生的和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首先,回顾2021年的情况至关重要。2021年初,在春节前后,中国许多地方确实出台了“就地过年”的倡议,甚至有一些地方出台了强制性的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