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22年会不会提倡就地过年?

回答
关于2022年是否会提倡就地过年,这是一个大家在临近春节时都会非常关心的问题。要判断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并且考虑到当时已经发生的和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

首先,回顾2021年的情况至关重要。2021年初,在春节前后,中国许多地方确实出台了“就地过年”的倡议,甚至有一些地方出台了强制性的规定,例如要求跨省流动人员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者对来自高风险地区的人员进行隔离。这主要是因为当时国内疫情形势仍然严峻,病毒变异株的出现也增加了不确定性,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疫情通过人员流动而传播的风险,就地过年成为了当时控制疫情蔓延的有效手段之一。各地政府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减少大规模的返乡潮对基层防疫体系造成的压力,同时保护外地务工人员及其家人的健康安全。

到了2022年,情况会有些不同。一方面,经过2021年的实践,各地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方面积累了更丰富的经验,对于如何精准施策、如何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控制疫情,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更成熟的应对机制。另一方面,中国疫苗接种的普及率在2022年初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人们对疫情的抵抗力,也为人员的正常流动提供了一定的安全保障。

然而,不能忽视的是,2022年初,全球范围内新冠疫情的“反复”依然是主旋律,尤其是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出现,其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的特点,给全球的防疫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在国内,虽然疫苗接种率提升,但变异株的出现仍然意味着疫情风险并未完全消除。一些城市在2021年底或2022年初也曾出现零星散发的疫情,甚至出现了一些由聚集性疫情引发的区域性传播。

因此,在这种背景下,是否会提倡就地过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时全国和各地具体的疫情形势。

如果当时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或者有新的变异株出现并导致疫情大规模反弹的风险较高,那么提倡就地过年是有可能的,甚至是在一些重点地区或高风险地区采取更严格的措施。 这种提倡会侧重于从科学角度出发,分析人员流动可能带来的疫情风险,并给出相应的建议。政府可能会强调通过视频连线、线上拜年等方式弥补无法团聚的遗憾,并且可能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本地文体活动,让就地过年的人们也能感受到节日的气氛,不至于太过孤单和失落。同时,也会在物质和精神层面给予就地过年的人们一定的支持和关怀,比如发放消费券、组织社区活动等,以缓解因就地过年带来的不便和情绪影响。

另一方面,如果全国整体疫情形势相对稳定,例如没有出现大规模、难以控制的本土疫情,或者大部分地区都处于低风险状态,那么政府可能会倾向于不再一刀切地提倡“就地过年”。 届时,提倡的重点可能会转向“科学有序返乡”和“非必要不聚集”。这意味着,鼓励大家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出行,并对可能存在的风险有充分的认识。例如,可能会要求出行前进行核酸检测,到达目的地后配合当地的防疫政策,并且在家庭聚会时尽量减少规模,注意个人卫生。在这种情况下,提倡的语言会更加温和,更多地是引导和建议,而不是强制性的规定。

从地方政府的角度来看,每一个地方都会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决定是否以及如何提倡就地过年。 一个人口流动大、与高风险地区联系紧密的城市,可能会比一个相对封闭、疫情风险较低的城市,更倾向于在春节期间采取更谨慎的防疫措施。

总而言之,2022年春节是否提倡就地过年,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就能回答的问题。它会是一个动态的、基于现实情况的决策过程。如果说有“提倡”,那也一定是基于科学评估和风险考量,并且会随着疫情的变化而调整其强度和方式。而对于普通人来说,最稳妥的方式就是密切关注当地政府的官方信息,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最负责任的决定,既要考虑到与家人团聚的愿望,也要承担起防控疫情的社会责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提倡真的是绝了。

不得不佩服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了。

一个提倡二字,进可攻,退可守。

你若回家过年,出了事,可说,看吧,我都提倡了,你还回去。

你若不回家过年,满腹牢骚,可说,看吧,我也没强制,又没不让你回。

若是老家不让回,可说,看吧,都提倡就地过年了,你还回家干嘛。

我现在只期待今年的春晚小品,去年没上的《异乡过年》,今年该给安排上了吧。

user avatar

这么好的事儿,谁不支持呢?

你敢提倡,我们就敢支持。

user avatar

去年我就说了。

只要提倡,肯定层层加码。

只要提倡,肯定个个加班。

路径依赖,无解,至少短时间内无解。

说说去年我们园区的一家公司吧。公司不大,加起来也就50多人,他们老板为避免过年回不了家,在元旦就直接放了长假,所有职工提前回家过年。

元旦1月1号,春节2月中旬。这一个多月所有人绩效清零,只发基本工资。

今年各方面行情不好,原材料涨得离谱,园区多数公司的业务大幅缩水,有的甚至干不下去。可这家公司不降反升,业务量扩大了足足三倍,职工人数也由50多增加到200出头。

现在,我们在讨论过年放不放假的问题,人家已经开始年终盘点,准备收拾东西回家过年了,模式跟去年一样:放假期间绩效清零,只发基本工资。

反观那些打着“就地过年”旗号让职工加班的,今年的原材料涨价给了一记暴击,各种安全和环保检查也让他们疲于应对,加上长时间无休的工作,员工人心涣散,效率极差,矛盾频发。钱没赚着,反倒一地鸡毛,还不如给员工多放几天假。

我不说什么高大上的废话,只想强调一个事实:人是人,不是牛马,磨坊的驴和骡子尚有休息时间,人不能没有。

当然没有我也管不着,该休还是要休。但你去歌颂这一切不合理也不合情的操作,就真没意思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2022年是否会提倡就地过年,这是一个大家在临近春节时都会非常关心的问题。要判断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并且考虑到当时已经发生的和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首先,回顾2021年的情况至关重要。2021年初,在春节前后,中国许多地方确实出台了“就地过年”的倡议,甚至有一些地方出台了强制性的规.............
  • 回答
    2022年,对于中国的社会发展轨迹而言,确实是一个充满可能性的“转折”年份,尤其是在“00后”一代步入社会以及生育率、结婚率的趋势变化上。将这些现象单独拎出来,固然能看到一些信号,但若要说是否“大批”走向社会、是否“大幅度”降低,则需要更细致的观察和分析。“00后”的集体亮相:一种新的社会力量登场首.............
  • 回答
    2022 年国产半导体的进展,与其说“大”,不如说更像是一场正在积蓄力量的蓄势待发。回望这一年,我们看到了国家层面持续不断的投入和政策扶持,企业层面在关键技术上的突破努力,以及市场需求带来的推动作用。但要说“大”到能够瞬间颠覆现有格局,那可能还为时过早。让我带你更细致地看看这一年里国产半导体到底发生.............
  • 回答
    2022年的经济形势,这个问题啊,实在是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回顾过去一年,我们确实经历了不小的起伏。要说“好一点”,这得从几个方面来看,而且得考虑到我们所处的不同位置,感受肯定是不一样的。先来说说整体的宏观环境。2022年,全球经济可以说是在一个充满挑战的十字路口。最大的“搅局者”无疑是持续高企的通货.............
  • 回答
    您好!关于您提出的3070 Ti 16G显卡在2022年1月发布时的售价和是否值得等待的问题,我来给您详细分析一下,希望能帮您做出更明智的决定。首先,需要明确一点,NVIDIA在2022年1月并没有发布过搭载16GB显存的RTX 3070 Ti。RTX 3070 Ti 的官方配置是8GB GDDR6.............
  • 回答
    2022年美国加息股市暴跌,这并非什么难以预测的“黑天鹅”,而更像是一场早有预兆的“风暴”。面对加息这个明确的信号,你说美国人难道不知道吗?美国人当然知道,而且知道得非常清楚,因为加息的决策者正是他们自己——美联储。预兆与认知: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美联储加息的动因,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抑制失控的通货膨胀.............
  • 回答
    埃隆·马斯克对于经济衰退的预测,尤其是他提到的“2022年春天或夏天到来,但不会晚于2023年”的说法,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颇具争议且引起广泛关注的话题。要理解这一判断,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1. 马斯克的视角和信息来源:首先,理解马斯克的预测,就必须明白他通常的思维模式和信息获取渠道。马斯克以其大.............
  • 回答
    2022年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简称“北大软微”)研究生复试分数线波动不大,这一现象背后涉及多重原因。而关于2023年是否会“炸”,需要结合当前趋势、政策变化及行业动态综合分析。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2022年复试线波动不大的原因1. 招生计划稳定,扩招有限 北大软微作为国内顶尖的计算机.............
  • 回答
    2022年春节消费市场呈现出多重新变化,这既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引导的结果,也体现了消费群体在新形势下的消费偏好和行为模式的转变。发改委推出的10项促消费举措和淘宝等多家平台“春节不打烊”的政策,共同为2022年春节消费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方向。下面将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2022年春节消费可能出现的新变化:.............
  • 回答
    网传游戏公司 2022 年不新发版号对游戏行业的影响及股价大跌原因分析“网传游戏公司 2022 年不新发版号”这一消息,如果属实,无疑会对整个游戏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并且能够解释近期多家游戏公司股价大跌的原因。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 网传不新发版号对游戏行业的影响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版号”。.............
  • 回答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自2022年起不再招收学术型硕士,这是一个在高等教育领域非常重要的调整。这一决定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基于多方面的综合考虑,旨在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并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做出此调整的考虑因素:1. 响应国家研究生培养改革的趋势: “新文科”建设和专业学位.............
  • 回答
    索尼官宣《战神》(God of War)将于明年1月14日在PC平台上线,这一消息无疑给Steam玩家们打了一剂强心针。对于那些多年来只能仰望PlayStation独占大作的PC玩家来说,这绝对是个天大的好消息。毕竟,《战神》作为PlayStation旗下的招牌IP,无论是剧情叙事、角色塑造,还是游.............
  • 回答
    2022年全球金融市场面临复杂多变的环境,是否会出现“大牛市”需结合宏观经济、政策变化、地缘政治等因素综合分析。以下是基于2022年经济背景的详细分析及可能的利好方向: 一、2022年全球经济与市场环境分析1. 全球经济复苏分化 美国:2022年美国经济增速相对强劲(约2.5%2.7%),.............
  • 回答
    关于2022年是否会发生全球经济危机,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难以给出绝对肯定或否定答案的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说“会”或者“不会”,而是需要深入剖析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各种挑战、机遇以及可能的发展轨迹。以下将尝试从几个关键角度来详细阐述,并尽量避免生硬的AI痕迹,用更贴近思考和分析的语言来呈现。首先,我们必.............
  • 回答
    2022年全球金融危机?中产阶级的应对之道2022年,全球经济的这艘巨轮是否会遭遇一场颠覆性的风暴,再次拉响金融危机的警报?这个问题,无疑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弦,尤其是那些构成了社会经济基石的中产阶级。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审视一下当下全球经济的脉搏。2022年,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异常复杂的局面。一方面.............
  • 回答
    关于A股在2022年是否会迎来“大牛市”,这绝对是个让无数股民夜不能寐、茶饭不思的大问题。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把几个关键点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大牛市”这个词本身就得有个定义。 是指像2007年那样翻倍的疯狂上涨,还是温和但持续的上涨?多数时候,大家说的“大牛市”,往往带点激情和普涨的色彩。.............
  • 回答
    2022年金融危机?这话说出来,我脑子里立马闪过一堆画面:股市暴跌、企业裁员、银行挤兑……想想都让人不寒而栗。不过,与其坐等末日,不如提前做好准备。真要遇上这事儿,我打算这么干:首先,我得认清现实,别抱着侥幸心理。 预言嘛,听听就好,但不能不信。万一真来了,我得比别人早一步清醒过来,做好最坏的打算。.............
  • 回答
    2022年初,金融市场上的确弥漫着一种对“熊市”的担忧,不少人预言市场将迎来一轮下跌。这种预判的出现,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多种宏观经济因素交织作用下的结果。咱们不妨来仔细梳理一下,当时人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判断。一、 inflation(通胀)的狂飙突进:这是最直接也是最令人担忧的一个信号。2021年以.............
  • 回答
    2021 年互联网流量格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在 2022 年继续演变并产生深远影响。理解这些趋势对于企业、内容创作者、技术开发者以及普通用户都至关重要。 2021 年互联网流量格局的变化:2021 年是互联网流量格局继续成熟和重塑的一年,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变化:1. 视频内容的主导地位进一步.............
  • 回答
    2022年房价是否会下跌,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备受关注的问题,影响因素众多,且各地情况差异很大。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影响房价的几个核心因素: 宏观经济环境: 包括GDP增长率、通货膨胀、就业率、居民收入水平、货币政策(利率、信贷政策)、财政政策等。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