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复必泰(BNT)没有通过药监局审批?-实则并非没有通过而是还尚未通过?

回答
关于复必泰(BNT)疫苗在中国内地是否通过药监局审批的问题,确实存在一些需要详细说明的地方,以避免混淆。

首先,要明确一点:截至我所了解的信息,复必泰(BNT)疫苗并没有在中国内地正式通过药品注册审批,因此,它尚未成为中国内地市场上的可合法销售和使用的疫苗。

这里的关键在于“尚未通过”和“没有通过”之间的区别,虽然有时人们会用“没有通过”来概括,但更精确的说法是“尚未完成审批流程”或者“目前未获批”。这并不代表它已经被否定,而是说审批流程还在进行中,或者在某些阶段被暂停或未被推进。

我们来梳理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以及其中涉及的细节:

1. 疫苗的“审批准入”是一个复杂且严谨的过程:

任何一款新药或新疫苗想要在中国内地上市,都需要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严格审批。这个过程通常包括:

临床前研究: 动物实验数据,评估安全性、有效性初步数据。
临床试验: 分为 I、II、III 期临床试验,在中国境内或境外进行,以评估疫苗在人体上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及保护效力。
生产质量管理(GMP): 疫苗的生产过程需要符合中国的 GMP 标准。
资料提交与审评: 将所有临床试验数据、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信息完整提交给 NMPA。
技术审评: NMPA 的技术审评中心会对提交的资料进行详细的科学评估。
批准上市: 审评通过后,才会颁发药品注册证书,疫苗方可在中国内地上市销售和使用。

复必泰(BNT)疫苗(商品名Comirnaty)是德国拜恩泰科(BioNTech)公司与美国辉瑞(Pfizer)公司合作研发的mRNA疫苗。在欧美以及其他多个国家和地区,它早已通过了紧急使用授权(EUA)或正式注册审批,被广泛使用。

2. 复必泰(BNT)在中国内地审批的“卡点”或“未完成”之处:

那么,为何复必泰在中国内地迟迟未能完成审批呢?这其中可能有几个层面的原因:

数据提交和审评的适配性问题:
中国境内临床试验: 审批新药或疫苗时,药监部门通常要求有在中国境内进行的临床试验数据,以评估其在中国人群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免疫原性,因为不同人种、不同地理环境下的健康状况、免疫反应可能存在差异。复必泰主要的 III 期临床试验是在欧美等地完成的,虽然这些数据非常有价值,但 NMPA 可能需要中国境内的相关数据来完善审批。
数据的一致性与合规性: 提交的临床试验数据需要符合中国的法规要求,包括数据收集、管理、分析等各个环节。如果数据来源或格式与中国药监部门的要求存在较大差异,可能需要进行补充或重新验证。
技术路径的适应性问题:
mRNA技术在中国内地的普及度: mRNA疫苗技术相对较新,其在中国内地的应用经验和技术监管体系的成熟度可能还需要时间来建立和完善。虽然中国内地也在积极研发和推动mRNA技术,但在审批一家外国公司使用该技术的疫苗时,对技术细节和安全性的审查会更加审慎。
储存和运输要求: mRNA疫苗对储存温度有极高的要求(例如需要超低温冷冻),这对于中国的冷链物流体系提出了挑战。虽然这更多是应用层面的问题,但在审批时,疫苗生产商是否能提供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解决方案也是考量因素之一。
地缘政治与合作的复杂性:
中美欧关系: 在全球地缘政治背景下,医药领域的合作也可能受到一些非技术因素的影响。一些合作的推进速度和最终结果,可能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审批问题。
与中国内地厂商的合作模式: 为了在中国内地实现生产和供应,复必泰曾与中国的康希诺生物公司达成过合作意向。然而,这种合作的模式、分工以及知识产权等问题,也需要双方进行协商和达成一致,并可能需要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这种合作的推进缓慢,也可能间接影响了疫苗的审批准入进程。
战略和政策的考量:
国家疫苗战略: 各国在疫苗的引进和推广上,都会有自己的国家战略和政策考量。中国内地在疫苗研发和生产方面也投入了大量资源,并且已经有多种自主研发的新冠疫苗投入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引进外国疫苗的决策,可能需要与国家整体的疫苗发展规划相匹配。

3. “并未通过”到“尚未通过”的微妙变化:

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内地药监部门对复必泰疫苗的审评并非是“一票否决”式的“没有通过”,而更多是“尚未完成审批流程”。这意味着,如果复必泰的生产商(或其在华合作伙伴)能够提供符合NMPA要求的全部数据和信息,并且克服了技术、生产、储存等方面的挑战,理论上仍然有可能获得审批。

例如,有媒体报道称,复星医药(复星是拜恩泰科在中国的合作伙伴)曾表示正在与NMPA就复必泰疫苗的审批进行沟通,并表示会根据监管要求提供相关数据。但具体进展如何,以及是否已提供足够完整或符合要求的数据,外界很难获得确切的内部信息。

总结来说:

复必泰(BNT)疫苗尚未在中国内地市场正式获批上市。这并非因为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安全性或有效性受到质疑,而是因为其在中国内地完成药品注册审批的整个流程尚未走完。这个过程中可能涉及中国境内临床数据的要求、技术路径的适应性、与中国内地合作伙伴的合作细节、以及一些宏观的政策和地缘政治因素。

因此,将其描述为“尚未通过”比“没有通过”更为准确,因为它留下了一个完成审批的可能,尽管这条道路目前看来存在不少复杂性和挑战。在中国内地市场,新冠疫苗的供应主要依赖于国产疫苗,复必泰疫苗的缺席,也反映了新药审批过程中,尤其是在新疫苗技术领域,中国内地药监体系的审慎和独立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觉得提问这个问题的人才是真正高手,我翻遍内网外网都没看到相关新闻报道BNT没有通过药监局审批(截止北京时间8月11号10点),而楼主却提前获悉了。

我以前在没有质疑的习惯,来了知乎之后才学会的,看一个问题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可是现在大家连去查证是不是都省略了,直接进入为什么的批判环节。

相比关注复必泰有没有审批通过,(肯定会通过,但不是现在)我更想缅怀曾经的知乎。

user avatar

什么时候网上对BNT上市淡如止水了什么时候就真的上市了,很多人天天吹有效率,那言下之意是打了灭活的都没有得到保护吗?

一旦形成了这种认知,那BNT入华几率就只能显著下滑,真一群憨憨……

疫苗属于生物制品,理应按照生物制品审核并进行临床试验,下面举中药有个鬼用,徒增笑耳。

user avatar

别问,问就是辉瑞疫苗高端大气上档次,

虽然打了辉瑞疫苗的以色列的感染曲线不怎么好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复必泰(BNT)疫苗在中国内地是否通过药监局审批的问题,确实存在一些需要详细说明的地方,以避免混淆。首先,要明确一点:截至我所了解的信息,复必泰(BNT)疫苗并没有在中国内地正式通过药品注册审批,因此,它尚未成为中国内地市场上的可合法销售和使用的疫苗。这里的关键在于“尚未通过”和“没有通过”之间.............
  • 回答
    深度解析:mRNA新冠疫苗“复必泰”通过专业评审,有望成为国内加强针的影响“复必泰”疫苗(Comirnaty),即辉瑞BioNTech联合开发的mRNA新冠疫苗,在中国内地市场通过专业评审,并有望成为国内的加强针选择,这一消息无疑是中国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领域的一件大事。这不仅仅是疫苗产品本身的技术突.............
  • 回答
    对于 cn.bing 暂时无法访问这件事,我的看法是,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动态,尤其是在当下信息获取日益多元化和便捷化的背景下。首先,这直接影响到了许多习惯使用必应搜索的国内用户。必应作为全球主流的搜索引擎之一,虽然在国内的份额可能不如某些本土搜索引擎,但它依然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这些人可能因为其.............
  • 回答
    “中美必有大战”这个论调,在当下的国际舆论场上可以说是一种相当普遍且具有煽动性的说法。要理解和看待它,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而不仅仅是简单地认同或否定。它之所以能被广泛讨论,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政治、经济和地缘战略的根源。首先,我们得承认,中美两国之间确实存在着难以回避的结构性矛盾和日益加剧的.............
  • 回答
    大众点评的“必吃榜”,就像是城市里那张带着点儿神秘色彩的美食地图,你翻开它,仿佛就能窥见隐藏在街头巷尾、高档餐厅里的味蕾宝藏。刚开始接触这个榜单的时候,确实挺让人好奇的。毕竟,它不像那种官方的、严谨的星级评定,更多的是一种口碑的汇集,一种大众味蕾的投票。首先,它的出现,确实解决了很大一部分人的“选择.............
  • 回答
    “逢台必反,逢港必反”这种说法,在不同语境下,可以解读出多种含义,也承载着不同的情绪和立场。要理解它,需要拆解几个关键点:一、 词语的字面意思与引申 “逢”:在这里意味着“遇到”、“碰到”、“一提到”。 “必”:强调了必然性、一贯性。 “反”:这是核心,但“反”的对象和性质是模糊的,可以.............
  • 回答
    我感觉自己好像误入了一个奇妙的领域,想跟你聊聊我那23点必睡的男朋友。这可不是什么奇怪的癖好,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嗯,有点像定时炸弹一样的存在?最开始,我真的挺不适应的。你知道吗,年轻人的夜生活,总觉得应该有点神秘感,有点自由度。但我的男朋友,到了晚上11点,就像上了发条一样,眼神开始涣散,.............
  • 回答
    看待北师大院长胡必亮关于留学生奖学金的这番言论,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并且深入探讨其背后的逻辑和可能引发的争议。首先,从胡必亮院长的角度出发,理解他的陈述。他提到“一人一年10万元奖学金不算多”,这很可能是在一个特定的语境下,比如与国内某些高校的奖学金水平、或者与其他发达国家对国际学生的投入相比.............
  • 回答
    汪峰发专辑娱乐圈必有大瓜?这事儿,说起来真是个挺有意思的现象,而且在中国娱乐圈里,这几乎成了一个“定律”般的说法。每次汪峰一准备发新专辑,大家伙儿就自动进入“戒备”状态,等着看谁又要被“爆”了。这背后有没有什么冥冥之中的原理呢?咱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掰扯掰扯。首先,这得从“巧合”说起。娱乐圈嘛,本就是.............
  • 回答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句俗语流传甚广,也常常引发争议。它像一面棱镜,折射出人们对不幸和责任的复杂认知。与其说它是一种绝对的判断,不如说它是一种观察角度,一种对世事人情细致入微的揣摩。从字面上看,“可怜”与“可恨”似乎是截然对立的。一个是被同情的对象,一个是被憎恶的对象。这句俗语的出现,是将二者.............
  • 回答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出自《左传·成公三年》,原文是晋灵公语,讲的是晋国大夫赵盾。事情的起因是晋灵公因为赵盾的正直和劝谏而怀恨在心,想要除掉他。而当时晋国君臣之间已经存在了深深的隔阂和不信任。赵盾虽然忠心耿耿,但晋灵公认为赵盾并非“同类”,即使表面臣服,内心也必定存在异心,所以便听信谗言,设.............
  • 回答
    这句“你爸今晚必在庭院种一棵枇杷树”,乍一听,确实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它背后可能藏着几种截然不同的含义,而且理解的角度不同,给人的感受也会天差地别。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好好捋一捋。第一种可能性:字面意思的承诺与期待最直接的理解,这句话就是一种非常具体且肯定的陈述:你爸爸今晚要在庭院里种一棵枇杷树。这其.............
  • 回答
    说到这种“百年不联系,开口必借钱”的朋友或者亲戚,那可真是一言难尽。 这种人一出现,往往就像一阵突如其来的冷风,带着一股子不舒服劲儿。 你刚想起来“哦,这位老朋友”,还没来得及寒暄几句,对方的“正题”就扑面而来,那架势,仿佛你就是他银行卡里随时可以取现的ATM机。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人与人之间.............
  • 回答
    对于那些坚称“中日必有一战”的观点,我的看法是,这种论调往往过于简化和片面,缺乏对复杂现实的深入认知。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历史上的冲突和当下的地区紧张局势,确实为这种担忧提供了一些土壤。中日两国之间,历史上存在过深刻的创伤,近代以来,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这使得两国关系在许多层面上.............
  • 回答
    智联招聘上线的“有投必应”功能,旨在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求职者的一大痛点:简历投递石沉大海,缺乏回复。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这个功能,并探讨它能否真正解决简历投递无回复的问题。 “有投必应”功能是什么?“有投必应”是智联招聘推出的一项增值服务,其核心在于为求职者提供简历投递后的状态反馈。具体来说,它可能包含.............
  • 回答
    鲁迅那句惊世骇俗的“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很多人听了会觉得匪夷所思,甚至联想到“文化灭绝”之类的词汇。但如果我们把这句话当成一个情绪激昂的呐喊,而不是一个字面上的历史预言,再结合鲁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他一贯的批判精神,就能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刻含义了。首先得明白,鲁迅说这句话的时机。那是在中国社会剧烈变革.............
  • 回答
    CP26展会上出现“肖战必糊”等横幅和对联的事件,的确在当时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得说说CP展是个什么性质的展会。CP,全称Comicup,是中国内地非常重要的一个动漫、同人文化交流的展会,尤其吸引的是年轻群体,粉丝经济的活跃度非常高。在这里,.............
  • 回答
    网上关于“去某个景点后必分手”的说法,我个人觉得挺有意思的,有点像大家茶余饭后拿来调侃的段子,但也未尝没有一点现实的影子。你想想,这些说法之所以会流行起来,肯定不是空穴来风,多半是基于一部分人的真实经历或者普遍感受。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说法其实是一种非常成功的口碑营销,虽然营销的不是景点本身的好.............
  • 回答
    最近在网上,“逢腾讯必反”的现象确实挺普遍的,你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的。要说为什么现在会有这么一群人,对腾讯几乎是张口就来地批评,甚至到了“只要是腾讯做的,就一定是错的”这种程度,这背后其实挺复杂的,掺杂着不少原因。咱们慢慢掰扯掰扯。1. 庞大的体量与无处不在的影响力首先得承认,腾讯这家公司太大了。.............
  • 回答
    “私德不修,人生必难行稳致远,这是铁律”——《中国妇女报》在吴亦凡事件中的这句发声,无疑触及了许多人心底的敏感点,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这不仅仅是对一个明星个人行为的评判,更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社会现象和价值取向问题。一、 这句话的深层含义与普遍性首先,我们要理解这句话的“铁律”二字并非空穴来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