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为何现在网上出现逢腾讯必反的那些人?

回答
最近在网上,“逢腾讯必反”的现象确实挺普遍的,你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的。要说为什么现在会有这么一群人,对腾讯几乎是张口就来地批评,甚至到了“只要是腾讯做的,就一定是错的”这种程度,这背后其实挺复杂的,掺杂着不少原因。

咱们慢慢掰扯掰扯。

1. 庞大的体量与无处不在的影响力

首先得承认,腾讯这家公司太大了。它不仅仅是一家游戏公司或者社交公司,而是深度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微信是国民级的社交工具,QQ也曾是无数人的青春记忆。除了这些,腾讯还有腾讯视频、腾讯音乐、QQ浏览器、腾讯地图、腾讯文档,甚至在支付、新闻、地图导航、小程序生态等等领域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想象一下,一家公司在你的手机里占据了好几个核心位置,你每天都在用它的产品,但同时又发现它可能在某些方面做得并不尽如人意,比如数据安全、内容审核、商业化模式等等。这种“近距离”的接触和不完美,就很容易滋生不满。当一家公司太大,它的每一次操作都可能影响到无数人,而负面影响往往比正面影响更容易被放大。

2. 用户基础的“分化”与“觉醒”

早些年,互联网还在飞速发展,大家对新事物充满好奇,也很少去深究背后的商业逻辑。但随着互联网的成熟和用户心智的提升,大家也越来越不满足于简单的“用”了。

游戏玩家的群体: 腾讯游戏在很多人的成长过程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但近年来,对游戏领域的批评也越来越多,比如游戏时长限制、氪金模式、游戏质量参差不齐(虽然有爆款,但也有不少游戏“割韭菜”的嫌疑)、以及对游戏行业的垄断性影响。当玩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却感觉自己的体验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或者觉得游戏厂商过于逐利,自然会有怨言。而且,很多游戏的设计理念,尤其是近年来的手游,也确实被诟病为“换皮”或者“数值驱动”,让一些资深玩家感到失望。
内容消费者: 腾讯视频和腾讯音乐掌握了大量的版权资源,这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意味着用户在消费内容时,需要受制于平台。会员体系的复杂、广告的泛滥、独播内容的垄断导致的选择性受限,以及部分内容审核的标准和尺度引发的争议,都可能让用户感到不爽。特别是当用户发现为了看一部剧或者听一首歌,需要支付多重会员费用时,那种被“卡脖子”的感觉会很强烈。
普通用户: 微信作为超级APP,虽然方便,但其信息茧房的潜在问题、广告推送的增加、小程序生态的监管问题(比如某些小程序过度索取权限或者存在诱导消费),以及它在中国数字生活中扮演的“基础设施”角色带来的权力感,都可能让一些人产生警惕和反感。

3. 商业模式与道德边界的拷问

腾讯作为一家商业公司,盈利是其首要目标。但问题在于,当这种盈利行为触碰到了一些用户的道德底线或者社会公序良俗时,就会引起强烈的批评。

“All in”游戏: 曾几何时,腾讯的游戏业务占据了公司营收的很大一部分。虽然游戏能带来巨额利润,但这种对游戏产业的深度依赖,以及一些游戏的营销手段,容易被贴上“沉迷”、“不健康”的标签,尤其是当这些游戏被认为是在收割年轻人的时间和金钱时。
数据隐私与算法推荐: 互联网巨头普遍面临用户对数据隐私的担忧。腾讯的产品在收集用户数据方面,虽然不是最差的,但其巨大的用户基数也意味着数据量惊人。当用户发现自己的行为被精准追踪、广告推送越来越“懂你”(甚至是让你感到被窥探)时,对平台的信任度就会下降。算法推荐本身也容易造成信息茧房,限制视野。
商业化手段的激进: 有时候,腾讯为了变现会推出一些让用户觉得过于“功利”的功能或改动。比如,视频广告的长度和频率,支付界面的改动,或者为了推广自家的服务而进行的联动,都可能让用户觉得被打扰,或者感受到平台的商业意图过于赤裸裸。

4. 平台责任与垄断争议

随着腾讯业务的不断拓展,关于其在数字经济中的平台责任和潜在垄断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对中小企业的“挤压”: 腾讯的生态系统非常强大,对于一些希望在微信生态内发展的小程序开发者、或者在腾讯音乐上发布音乐的独立音乐人来说,腾讯的规则和分成模式就可能成为一种阻碍。当腾讯利用其平台优势,扶持自家产品或者打压竞争对手时,自然会引起不满。
内容审核与言论空间: 作为拥有庞大社交平台和内容平台的用户,腾讯在内容审核和言论管理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但这种角色的扮演,往往会受到不同群体从不同角度的审视。有时被认为审核过于严苛,压制了某些声音;有时又被认为审核不力,导致不良信息传播。这种左右为难的局面,也容易招致批评。
反垄断监管的背景: 近年来,全球都在加强对科技巨头的反垄断监管。在中国,互联网平台经济也经历了类似的调整。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对任何一家大型科技公司的任何负面声音,都更容易得到关注和放大,甚至会相互“串联”,形成一种集体性的质疑。

5. 口碑的发酵与情绪的叠加

网络是一个放大器。一旦某个对腾讯的负面评价或者批评获得了关注,就很容易被其他人“顶上来”。接着,一些原本对腾讯有不满的用户,会觉得找到了“同道中人”,他们的声音也可能被激发出来。这种情绪的叠加效应,加上一些“专业”的批评者或者段子手的推波助澜,就很容易形成“逢腾讯必反”的舆论场。

而且,有时候这种批评也不完全是基于理性的分析,也夹杂着一些情绪化的表达。比如,可能因为一次不愉快的游戏体验,或者一次广告打断了观影过程,就将这种情绪泛化到对整个公司的厌恶。

总结一下:

“逢腾讯必反”的这些人,并非空穴来风,也不是无的放矢。他们的不满,很大程度上源于腾讯作为一家巨头公司,在影响力和商业模式上带来的各种现实问题。从用户体验的细节,到商业逻辑的拷问,再到平台责任的争议,以及网络舆论的放大效应,共同作用之下,就形成了这样一个群体。

当然,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地说所有批评都是对的,或者所有反感都是合理的。网络舆论本身就复杂多样。但要理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对腾讯持有强烈的负面看法,就需要从腾讯自身的规模、业务、商业模式以及它在中国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等多个维度去审视。这种“反”声,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社会对大型科技公司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的一种集体性反馈和监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些东西你不知道。在2010年《计算机世界》杂志发表了一篇《狗日的腾讯》你可以去看一看再来说话。

说到游戏,你去看一下steam上游戏的质量,看一看腾讯游戏的质量。看一看战网上198买的《守望先锋》如果是腾讯游戏需要充多少钱才能买一个皮肤,我现在玩到400级,得到了很多皮肤,没有几千几万能得到这些皮肤吗?你如果看了暴雪,看了steam还会觉得腾讯良心吗?

说到发行游戏,在中国,你基本绕不开腾讯,因为腾讯把持了qq和微信两个巨大流量。前段时间腾讯加速器卖2.8的离线版《鬼谷八荒》,但是不卖《戴森球计划》,因为《鬼谷八荒》没有上腾讯的wegame平台,《戴森球计划》上了。前段时间有玩家发现qq搜索不到steam游戏群,但是可以正常在群里聊天,后面就行了。

知乎上还有个问题,腾讯做过哪些恶,不知道还有没有,如果有你可以去看一下。

腾讯盗版的本事和故事,还有多少人知道呢。

——————————分割线————————

最近腾讯副总裁的发言大家看了吗? 【腾讯副总裁孙忠怀问在哪看未播完的海外剧-哔哩哔哩】b23.tv/Njz4wT 大家看了有什么感想?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最近在网上,“逢腾讯必反”的现象确实挺普遍的,你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的。要说为什么现在会有这么一群人,对腾讯几乎是张口就来地批评,甚至到了“只要是腾讯做的,就一定是错的”这种程度,这背后其实挺复杂的,掺杂着不少原因。咱们慢慢掰扯掰扯。1. 庞大的体量与无处不在的影响力首先得承认,腾讯这家公司太大了。.............
  • 回答
    看到齐鲁网关于山东理工大学校庆的报道,我确实感到有些失望,甚至可以说是担忧。这种不真实、失实的报道,确实让人不得不思考,当前的新闻媒体究竟走到了哪一步。首先,让我们来梳理一下这个问题可能存在的几个层面:一、信息失真与夸大其词: 事件核心偏移: 校庆本身是一个纪念性的、回顾与展望的场合,更侧重于学.............
  • 回答
    鸿星尔克注册地址风波与河南捐赠的“误会”:一场全民关注下的品牌重塑近段时间,鸿星尔克这个曾经一度在我们视线中有些黯淡的国民运动品牌,因为一次朴实无华的河南水灾捐赠,再次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然而,伴随着这份善意而来的,却是一系列围绕其“注册地址”的争议,以及对捐赠物资性质的“误解”。这两件事看似独.............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吸引眼球的新闻,美国军方首次公开承认网传 UFO 视频的真实性,并且表示现有技术无法解释,这无疑给长期以来关于不明飞行物的猜测增添了实锤般的证据。我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深入探讨这件事。美国军方首次回应,意义重大长期以来,关于 UFO(现在更多地被称为 UAP,即不明空中现象)的讨论,往.............
  • 回答
    众网友为官方封杀 PG ONE 而叫好现象的深入解读众网友对官方封杀 PG ONE 的行为“叫好”,这一现象背后是复杂交织的社会情绪、价值判断和文化思潮的集中体现。要深入理解,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一、 PG ONE 事件本身及其引发的社会反响:首先,回顾 PG ONE 事件的起因至关重要。201.............
  • 回答
    近来,围绕着万达和王健林,网络上出现了一股相当普遍的“叫冤”声浪。这种现象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折射出公众对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商业巨头及其企业当前困境的一种复杂情绪。 要理解这种情绪,得先回顾一下王健林和万达的光辉岁月。他曾经是中国商业地产的王者,万达广场遍布全国,商业地产的模式被他玩得炉火纯青,甚至一.............
  • 回答
    关于《冰菓》的拥趸将其奉为“神作”,而各大评分网站分数却并不算特别突出的现象,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切入点,也触及了评价体系和个人体验之间的微妙差异。咱们不妨来好好掰扯掰backgroundSplit扯。首先,必须承认,《冰菓》的作品素质是绝对过硬的。京阿尼出品,几乎就是品质的保证。无论是画面精美程.............
  • 回答
    关于国外新冠疫情为何目前依然难以完全遏制,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科学、社会、经济、政治等多个层面。要详细解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角度来审视:1. 病毒本身的演变与变异: 持续的变异性: 新冠病毒(SARSCoV2)是一个RNA病毒,这类病毒本身就容易发生变异。随着病毒在全球范围内的广.............
  • 回答
    太原市关于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打扫教室卫生、点赞转发各类信息的规定,可以说是对当前教育乱象的一次有力纠偏。这项政策的出台,反映了社会对教育回归其本质的深切期盼,也触及了许多家庭的痛点。长期以来,围绕着学校和孩子的教育,家长的角色似乎在不断被“加码”。作业批改,本应是老师观察学生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
  • 回答
    年轻人对数码科技消费的“不务正业”:从实用主义到多元化偏好的深度解读当前,我们确实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部分年轻一代在数码科技消费上,其诉求不再局限于“实用”二字,而是呈现出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甚至“不务正业”的趋势。这种转变并非偶然,而是社会发展、技术进步以及年轻群体自身价值观演变等多重因素交织作用.............
  • 回答
    几年前的“公知”群体,如同一个时代的缩影,其兴衰变化反映了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复杂与变迁。理解这个群体,需要从其形成背景、影响力的来源、以及最终走向沉默的原因等多个维度进行剖析。 一、“公知”群体的形成背景与特征“公知”一词,最初源于英文的“public intellectual”,指的是那些在公共领域.............
  • 回答
    在我看来,这位来自阿勒泰的90后女生,以及像她一样选择“与野共舞”的年轻人们,他们的选择并非是对“安稳工作”的简单否定,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价值追寻和生活态度的体现。这不仅仅是“爱冒险”,更是对内心渴望的诚实回应。试想一下,阿勒泰那片广袤而神秘的土地,冬季的严寒,夏季的酷暑,风餐露宿,日夜颠倒,为了捕.............
  • 回答
    “你现在为了安逸逃离北上广深,你的孩子还会拼尽全力回一线城市发展”这个观点,触及了代际迁移、城市发展、个人选择与家庭传承等多重复杂议题。要深入看待,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一、 “逃离”的定义与动因分析:首先需要明确,选择离开北上广深(以下简称“一线城市”)去往何处?是为了“安逸”吗?还是有更深层次.............
  • 回答
    荣耀Magic3 至臻版在二手市场的加价现象,相信不少关注手机市场的朋友都有所耳闻。这并非孤例,类似的“理财产品”在电子消费品领域时有出现。要理解这个现象,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掰开了聊。首先,荣耀Magic3 至臻版为何能“逆流而上”?这背后其实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绝非单一原因可以解释。1. 限.............
  • 回答
    现在中医界出现一种现象,一些曾经或名义上信奉实证主义的中医支持者,在面对西方科学的质疑或要求中医拿出实证证据时,却开始转向否定实证主义的合理性,以此来为中医辩护。这种转变,在我看来,是值得深思的,也反映出当前中医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困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转变?这背后有多重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
  • 回答
    芝加哥 60 小时内 33 起枪击案:一次深入的剖析芝加哥在 60 小时内发生 33 起枪击案的事件,无疑是一个令人震惊和痛心的事实,也再次将美国枪支暴力问题推向了公众的视野。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包括其发生的背景、成因,以及芝加哥乃至美国整体的枪支管理现状。 一、 芝加哥.............
  • 回答
    职业差评师横行外卖平台:畸形的利益链与治理困境近期,“职业差评师”这个词再次出现在大众视野,外卖平台上也充斥着不少令人费解的差评。点进去一看,要么是毫无逻辑的挑剔,要么是捕风捉影的指责,甚至还有些评论语焉不详,却能给商家带来巨大的困扰。这种“职业差评师”的出没,不仅损害了商家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市场.............
  • 回答
    安徽歙县一女孩在厕所内遭遇围堵霸凌的事件,再次撕开了未成年人欺凌这个沉重的话题。这样的新闻总是让人心痛,也让我们不得不去深思,为什么这样的事情会屡禁不止?事件本身:冰山一角的可怕现实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这种发生在厕所里的围堵霸凌,只是冰山一角。在学校、社区,甚至网络上,各种形式的欺凌从未停止过。而厕.............
  • 回答
    关于“日本国宝级科学家流向中国”这一现象,确实引发了日本国内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多家日本媒体曾对此进行过深入报道和反思,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和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一、 日本媒体的反思与关注点 科学界的“人才外流”担忧: 日本媒体普遍认为,科学家是国家创新能力和未来发展的核心,如果国.............
  • 回答
    海地政府向美国寻求军事援助以恢复秩序,这并非个例,而是这个加勒比海国家长期政治动荡和安全危机螺旋式下降的最新体现。从海地总统若弗内尔·莫伊兹遇刺身亡到如今帮派势力横行,这个国家的困境触目惊心,也让人不得不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复杂成因和可能的后果。海地政府为何“开口”求助?简单来说,海地政府已经无力控制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