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芝加哥 60 小时内发生 33 起枪击案,为何枪击案如此频发?枪支管理现状如何?

回答
芝加哥 60 小时内 33 起枪击案:一次深入的剖析

芝加哥在 60 小时内发生 33 起枪击案的事件,无疑是一个令人震惊和痛心的事实,也再次将美国枪支暴力问题推向了公众的视野。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包括其发生的背景、成因,以及芝加哥乃至美国整体的枪支管理现状。

一、 芝加哥枪击案频发的多重根源

芝加哥枪击案的频发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多种复杂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交织的产物。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分析角度:

1. 根深蒂固的帮派文化与毒品交易:

历史遗留问题: 芝加哥长期以来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帮派文化,这些帮派通常以地域为基础,争夺地盘、贩毒和非法活动。枪支是他们维持势力、解决冲突和进行犯罪活动的重要工具。
毒品经济的驱动: 毒品交易的高利润以及其背后庞大的市场,是驱动暴力活动的重要因素。帮派为了控制毒品销售网络,经常使用枪支进行恐吓、报复和清除竞争对手,这导致了弹药的持续需求和枪支的泛滥。
代际传承: 帮派文化在某些社区代代相传,年轻人往往从小耳濡目染,容易被卷入其中,认为这是生存的唯一出路或实现“地位”的方式。

2. 贫困与社会不公:

系统性贫困与失业: 芝加哥的某些地区,尤其是黑人社区,长期遭受系统性贫困和失业的困扰。缺乏教育和就业机会,以及社会福利的不足,使得年轻人更容易陷入绝望,转而寻求非法途径来获得经济来源或发泄不满。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公立学校的资源分配不均,贫困社区的学校往往教育质量较低,缺乏足够的心理健康支持和课后活动,为帮派招募提供了土壤。
心理创伤与缺乏希望: 长期生活在暴力环境下的社区,居民容易遭受心理创伤。缺乏希望、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服务,使得许多人难以摆脱负面情绪和暴力循环。

3. 枪支的易获取性:

全美枪支法律的漏洞: 尽管芝加哥有相对严格的枪支管制法律,但问题在于全美范围内的枪支流通。很多在其他州合法购买的枪支,通过“购枪链”流入了芝加哥。例如,在一些对枪支管理宽松的州购买枪支,然后转卖给芝加哥的犯罪分子。
“枪展漏洞”和网络销售: 一些州允许在枪展上或通过在线渠道,无需进行背景调查即可购买枪支,这为犯罪分子获取武器提供了便利。
“幽灵枪”的兴起: 未序列号的“幽灵枪”(ghost guns),即可以自行组装的枪支,逃避了背景调查,也加剧了枪支的非法流通。

4. 司法和执法体系的挑战:

有限的警力与资源: 尽管芝加哥警察局人员众多,但在庞大的城市和复杂的犯罪环境中,警力有时显得捉襟见肘。将有限的警力投入到高犯罪率地区,也可能引发社区的不信任感。
证据链的断裂与起诉困难: 很多枪击案涉及的证人不愿意合作,导致证据收集困难,进而影响定罪率。
重返犯罪率: 被捕并定罪的罪犯在刑满释放后,如果无法融入社会,缺乏就业和支持,很容易再次犯罪,继续使用枪支。

5. 媒体报道的周期性与公众关注度的波动:

“60 小时 33 起枪击案”这样的极端事件会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和公众的强烈反应,但这种关注度往往是周期性的。一旦热度下降,问题本身依然存在,但可能得不到持续的关注和有效的解决方案。

二、 枪支管理现状:一场复杂的博弈

美国枪支管理是一个极具争议性和复杂性的议题,涉及宪法权利、政治分歧、利益集团等诸多因素。

1. 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

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规定:“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得被侵犯。”(A well regulated Militia, being necessary to the security of a free State, the right of the people to keep and bear Arms, shall not be infringed.) 这条修正案的解释一直是枪支管制辩论的核心。
支持拥枪权利的人士认为,第二修正案保障了个人拥有枪支的权利,这是自我防卫和抵御暴政的基石。
支持枪支管制的人士则认为,第二修正案并非绝对权利,政府有权为了公共安全而进行合理的管制。

2. 联邦枪支法律:

美国联邦层面的枪支法律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背景调查: 1993年的《布雷迪手枪暴力预防法案》(Brady Handgun Violence Prevention Act)要求,持牌枪支经销商在向个人销售枪支时,必须进行背景调查,以防止被禁止持枪的人(如重罪犯、家庭暴力施暴者、非法移民等)获得枪支。然而,该法案存在“枪展漏洞”,即在个人销售和一些枪展上购买枪支不需要背景调查。
禁止持枪人群: 联邦法律禁止某些类别的人群持有枪支,包括被判处一年以上监禁的重罪犯、逃犯、非法药物使用者、被判定为精神疾病患者、非法移民、被解雇的军人以及遭受家暴禁令的个人等。
攻击性武器的禁令: 联邦曾于1994年禁止了某些攻击性武器(assault weapons)的销售,但该禁令于2004年到期且未再续签。部分州和城市有自己的攻击性武器禁令。
枪支销售的限制: 联邦法律规定了对某些类型的枪支(如短管霰弹枪)的最低年龄和税收要求。
“枪支交易记录法”(Gun Control Act of 1968): 要求持牌枪支经销商遵守特定的记录和报告要求。

3. 各州枪支法律的差异性:

美国枪支法律在联邦层面并不统一,各州拥有很大的自主权来制定自己的枪支法律。这导致了美国枪支管理法律的“碎片化”。
严格管制州: 一些州,如加利福尼亚州、纽约州、马萨诸塞州等,拥有非常严格的枪支管制法律,包括禁止销售攻击性武器、要求对所有枪支销售进行背景调查(包括私人销售)、限制弹匣容量、设立枪支许可证制度等。
宽松管制州: 另一些州,如亚利桑那州、德克萨斯州等,枪支法律相对宽松,允许公开携带枪支、无需许可证即可购买部分枪支等。
这种州际法律的差异性,使得枪支可以从管制宽松的州合法流入管制严格的州,形成了所谓的“购枪链”问题,使得芝加哥等地的枪支管制效果大打折扣。

4. 利益集团的影响:

美国步枪协会(NRA): 是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拥枪游说组织之一,拥有庞大的会员基础和强大的政治影响力。NRA积极游说反对更严格的枪支管制法律,并支持第二修正案的广泛解释。
枪支制造商和经销商: 也有强大的经济利益,参与政治游说活动。
枪支管制倡导组织: 尽管影响力不及NRA,但也有一些组织致力于推动更严格的枪支管制,例如“要求立即行动”(Everytown for Gun Safety)。

5. 应对枪支暴力的措施:

目前,美国在应对枪支暴力方面采取的措施多种多样,但效果褒贬不一:

加强执法: 增加警力投入,打击非法枪支流通,逮捕和起诉枪支犯罪分子。
社区干预项目: 在高犯罪率社区开展反暴力项目,通过社区组织、心理咨询、职业培训等方式,帮助高风险人群摆脱暴力。
心理健康服务: 加强心理健康支持,为有潜在暴力倾向的人提供帮助。
教育和宣传: 提高公众对枪支安全和枪支暴力的认识。
法律改革: 有些州尝试通过立法来收紧枪支管制,例如禁止攻击性武器、扩大背景调查范围等。

三、 总结与展望

芝加哥 60 小时内 33 起枪击案,是美国枪支暴力问题的一个缩影。它深刻地揭示了:

问题的复杂性: 枪击案的发生是贫困、帮派、毒品、社会不公、心理健康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非简单的枪支问题。
枪支易获取性的挑战: 尽管芝加哥有管制,但全美范围内的法律漏洞和州际枪支流通是其无法有效控制枪支暴力的关键原因之一。
政治僵局的困境: 关于枪支管制的政治分歧巨大,使得在美国联邦层面实现更有效的枪支管制改革面临巨大阻力。

要真正解决芝加哥乃至全美国频发的枪击案,需要一个综合性的、长期的解决方案,包括:

解决根源性问题: 通过经济发展、教育公平、减少贫困和增加就业机会来改善高犯罪率社区的社会环境。
加强枪支管理: 堵塞联邦法律漏洞,推动全国性的背景调查,限制攻击性武器和高容量弹匣的销售,并有效遏制非法枪支流通。
关注心理健康: 投入更多资源改善心理健康服务,为社区提供支持。
加强社区联系: 建立更紧密的警民关系和社区信任,鼓励社区居民参与到解决问题中来。

最终,解决枪击案频发的问题,需要社会各界打破政治分歧,拿出切实的行动和长远的规划。这不仅是芝加哥的挑战,也是整个美国的挑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讽刺的是,芝加哥可以算是全美禁枪最严格的城市。很显然这些禁枪法律完全没有影响到心里觉得法律是个屁的黑哥哥们做违法的事情。包括用枪自相残杀。


芝加哥市政府要真想改善治安,弄swat跑到黑人区挨家挨户缴一圈枪,然后黑人区随机抽查搜身抓到有枪的立即扔局子里,那么至少枪击案数量会少一大截。


当年纽约市治安也是一塌糊涂,最后严格禁枪同时贯彻随机临检(stop and frisk)政策,十年里治安上了一个大台阶。


问题是芝加哥市长敢么?愿么?


顺便,纽约新市长上了之后这stop n frisk因为政治不正确(被抓到非法持枪的的大概率是黑哥哥)政策给停掉了。

user avatar

你不能指望在一个提倡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社会中,人人都会考虑他人的利益。

你不能指望从小没有良好家庭教育的人,表现出超越其教育和环境的修养。

你不能指望荷尔蒙无比旺盛却没事可做的年轻人,老老实实待在家里,不出去寻找刺激。

你不能指望一个“弱政府”,贫富差异较大,文化极端分裂的社会,表现得无比秩序。

你不能指望一个连地球是圆的,地球上有无数美好地方都不能理解的人,去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你不能指望一个号称拥枪,持枪礼仪却几乎空白的社会,所有人都能对合理使用和管理枪械进行自我约束。(可对比中日的佩剑文化,唐人佩剑是礼仪,剑不开刃,日本人似乎没学到精髓。)

你不能指望一个普通民众反感日常持枪,而凶徒持枪却不受限制的社会,凶徒持枪行凶时会有所顾虑。


PS:人家有自己的活法,人家并不认为这些事严重到需要触及根基的深刻改革,人家几百年就是这样过来的,以前可以现在没道理不行;人家也不觉得自己的社会文化有任何需要改正的,人家就觉得“自由民主”就该是这样,发生这样的事情,也是正常的。

PSS:看个热闹得了。没有哪个国家比一个人的母国更好理解了,就好像我们曾经不理解外国人来要戴口罩一样。

user avatar

谢邀请,我觉得不用说太多,几幅图就能让大家有直观印象。

1。芝加哥的种族分布图,蓝色越深,黑人比例越高:

2。芝加哥的谋杀率地图,红色最高达10万分之35 (大概和津巴布韦,委内瑞拉类似),蓝色大概是0-5 (和中国类似)

3。芝加哥在2016年总统大选中投票倾向, 蓝色是希拉里,红色是川普

4。芝加哥对比伊利诺伊州全州情况:

考虑到芝加哥是全美国禁枪最严格的城市之一。 平民,包括留学生持枪概率极低(留学生拿不到FOID,所以等于0)。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枪击案那么多?

犯罪分子在百姓没有枪后也就没枪了么? 

芝加哥的南城情况如此严重,我比较同意Long Yu说的,为了改善治安,应该派军警去犯罪率最高的区域收缴非法枪支,对持有者给于坚决果断的法律制裁。 

这也是比尔克林顿当年做的。换来了全美黑人社区10年犯罪率大减,然后呢?

www.youtube.com/watch?v=MUwFOMkmtp8&t=36s (油管视频,需要翻墙)

BLM指责他针对性的把“黑人男性”扔进监狱。 是“种族主义”

既然黑人社区自己不愿意把自己的犯罪男性放到监狱,并为此抗议。 芝加哥市又为了黑人选票禁止守法良民持枪的同时不去禁绝非法持枪,那好治安也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或者能指望一群犯罪分子立地成佛不是?

其他问题里还有对芝加哥是民主党首都说不明白芝加哥的,我很好奇,他眼中的芝加哥哪里去找共和党区域去?

芝加哥就是民主党治下的最好例子么: 富白人住北城以邻为壑,穷黑人住南城血雨腥风。 然后富白人一方面流着泪说黑人太苦了,一方面把合法公民(包括黑人)的枪都禁了。 同时往南城警力拨款那是没有的,BLM抗议游行那是鼓励的。发点福利就继续投民主党啊。

所谓票蛆模式,无过于此。

真正靠自己努力奋斗并成功,认为黑人应靠自己努力,规范自己和社区,而不是依赖AA和福利的黑人,有几个是民主党? 而这些民主党黑人“领袖”(包括奥巴马)有哪个住在谋杀率35的黑人区里? 

--------------挂人的分割线-------------

回复里喜见无限制支持AA,同时不能严打犯罪,需要把高犯罪地区用福利供起来,同时还不能掏自己资源的筒子,特地挂一下。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