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认为欧美人身边带个黑瘦亚女就是他们的审美。
总有人认为欧美粉吕燕就是他们审美观的表达。
总有人认为扎克伯格的老婆就是欧美人的审美。
其实青春健康是共同标准。带着黑瘦女的欧美人一般是养不起漂亮素质亚女的。权贵配偶则不看颜值。
其实看整容医院的技术标准吧,东西方没有本质区别。
欧美人觉得好看的亚洲女性其实类型很多。。。
但跟我们差异最大的可能要算这种高颧骨面型。。。
我们大多喜欢圆润流畅的面部曲线,对这种高颧骨面型甚至有所谓的“克夫脸”的说法
但是歪果人真是迷之喜欢啊(´・ᴗ・`)
我在美国生活了九年,对这个问题有些自己的见解。欧美人对亚洲人的看法,城里人和村里人差别很大,纽约,三番这些大城市的美国人,审美基本上和我们国内的朋友们差不多,我们觉得好看的,他们也觉得好看。但村里的美国人,特别是村里的美国白人,一般都有一些莫名其妙的优越感,这个优越感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stereotype,就是我们常说的贴标签。如果各位有过在欧美国家生活过的经历,就一定会理解贴标签的含义,这些标签在美国社会很受认同,很多人把这个标签当做真理,作为在没有完全了解一个人的时候,判断一个人的最佳标准。 典型的几个标签为:黑人的体育一般都很好,黑人喜欢吃西瓜,炸鸡等食品,犹太人有着鹰钩鼻,唯利是图(参见星球大战里面的沃图),穆斯林世界盛产恐怖分子(我亲耳听过无数美国人这么说),墨西哥非法移民都喜欢做建筑工,洗车工,抢走美国人的工作等等(特朗普的在美国和墨西哥边境修墙的言论就是由此而来)。贴标签,其实是种族歧视的一种间接表达,承认别人贴给自己的标签,等于简介接受了被歧视这一事实。
作为西方国家中的少数族裔,我们东亚人也是这些标签和stereotype的受害者和重灾区。 这些stereotype中,既有针对外形的,也有针对行为方式的,比如亚洲人在学校里成绩都很好,亚洲人喜欢吃稀奇古怪的东西,比如鸡爪,狗肉,比如中国人制造了很多廉价商品,中国人英语发音分不清R和L等等,这些针对亚洲人行为的stereotype,其实并没有太大恶意。
可是西方人对亚洲人长相,却有一套固定而刻板的看法,充满了偏见与优越感,在99%的西方人眼中,高颧骨,塌鼻梁,小眼睛才是东方人应有的长相,东方的美人,就应该长得高颧骨,塌鼻梁,小眼睛,这样才符合他们对东方人的认知。换言之,如果东方人有了大眼睛,深眼窝,立体的五官,尖尖的下巴,真的成了美人,亚里安人的优越感如何保持?久而久之,这种认知观念经过多代人的流传,扭曲了西方人欣赏亚洲人的方式,渐渐成为了西方审美的主流,大部分西方男人,反而觉得高颧骨,塌鼻梁小眼睛的亚洲女人有别样的韵味和美丽。就像他们在吃腻了牛排大餐之后,往往喜欢去街边的美式中餐馆,点一份味道和任何中餐都大相径庭, 你在国内绝对见不到也吃不到的左宗鸡,甜酸鸡,之类的美式中餐名菜,一边开开心心的吃着,一边高呼:Oh,Chinese food is so good,I Love Chinese food。
其实他们吃到的,并不是中餐,就像他们所看到的,也并不是真正的亚洲美女一样。在西方人的眼里,如果中餐里面不放甜酸酱,不放糖,那么这种餐就不叫中餐,就不好吃。因此,纽约法拉盛里面那些地道的川菜馆里面的食客,往往没有美国人,同理,那些真正的中国美女,如高圆圆,范冰冰, 刘亦菲等等,在西方时尚圈演艺圈中,并没有什么市场,因为她们不符合西方人对中国美女的stereotype,满足不了西方人扭曲的审美观。 而吕燕,雎晓雯这些我们国人眼中的丑女(原谅我在这里政治不正确一下),恰巧就像甜酸鸡,芝麻鸡这些中国人不喜欢吃的假中餐名菜,迎合了西方男人不知是否正确的stereotype与口味,因而成了东方美人的代表,在时尚界呼风唤雨,替西方人们宣扬着他们对亚洲女性长相的成见与品位。
芝麻鸡:美式中餐的代表,95%美国人喜欢吃的美式中餐菜肴,都长这样:
绝大多数中国人,都对中国的饮食文化非常有自信和认同感,如果一个老外跑来跟你说,他们觉得左宗鸡和芝麻鸡比新疆大盘鸡好吃,叉烧捞面比重庆火锅好吃,你一定会摇摇头笑话他没品位不懂得品味美食,然后自豪的介绍我国的美食文化,告诉他们只有没有吃过真中餐的美国人,才会喜欢吃芝麻鸡左宗鸡。然而,全球的时尚界的中心是欧美,在这个西方人所把持的领域里,又有几个中国人有足够的自信,像笑话爱吃左宗鸡的美国人一样,给西方时尚界的大牛们纠正一下扭曲的审美观呢?答案是没有,于是,很多人开始动摇,开始怀疑自己的审美,就像本题中楼上的几位答主那样,用什么“时尚圈的审美走在世界最前沿,我们欣赏不来” “现在大多数中国人审美单一且无趣” “觉得丑是你审美不到家”“说别人丑之前先看看别人身材”“那些脸好看的都是花瓶”等等颇具Q精神的话来安慰自己。就好像很多小留学生初来美国的时候,跟着老外们一起去吃假中餐,不得不皱着眉头说甜酸鸡好吃一样。然而美就是美,丑就是丑, 不能因为超模里面丑女比较多,就说丑女气质好,更不能因为没有气质的网红们照着范冰冰的样子整容,就说美女们的气质差(有幸见过范爷真人,那气质还真是非一般的光彩夺目),更不能因为丑人们丑的千奇百怪,就说丑就是有辨识度,美就是千篇一律,因为美的人大都有着相似的特质,而丑的人却丑的千奇百怪。
现如今,看了一些这个问题下面的回答,说自己喜欢小眼睛,高颧骨、黑皮肤,是有品位,不落俗套,与国际接轨,眼光独特。然而夸一下刘亦菲范冰冰等传统美女,则往往会被扣上“俗气”“直男癌”“千篇一律”等帽子。 就好像很多小留学生初来美国的时候,跟着老外们一起去吃假中餐,不得不皱着眉头说甜酸鸡好吃一样。我见过各种形式的崇洋媚外,有的人称赞西方的社会制度,有的人称赞外国人的风趣幽默,有的人羡慕西方对人性的关怀,更有人喜欢外国人高达俊朗的外形,这些在我看来,都是承认别人的优点,没有什么不妥。但是为了迎合别人扭曲的审美,而否定自己的优点,强调自己的缺点,是不是就像那些年麦当劳肯德基刚刚进入中国后,小孩子们不吃爷爷奶奶做的饭,而闹着顿顿吃肯德基那么夸张呢?
我之前也一直以为老外喜欢吕燕那种,直到我看到神盾局里面汪可盈是女一号而温明娜是女二号时才知道不是那么回事儿。
忘了是在这题还是别的题下面的一个答案了,里面分析说欧美人吹吕燕并不是因为他们喜欢长成那样儿的女人,而是认为长成那样儿的才配叫亚洲人,和假装文艺的小青年儿们认为没自来水没抽水马桶不通电每天上山砍柴的地方才配叫田园一样。
模特和田园都是给人远远围观欣赏的,自然越符合看客的猎奇心理就越受欢迎,但商业电影电视剧里面的角色是要让人或多或少产生想和她/他搞对象儿甚至滚床单儿的妄想的,尤其是年轻的男女主角。
神盾局拍到第五季了,说明美国观众们对汪可盈做女主角很满意,也就说明他们真心想搞对象儿的人是这种类型而不是吕燕类型,道理和假装文艺的那些怂货一个个都仍然躺在城市里吹空调一样儿。
如果题主去过泰国,就不会这样问,在泰国有很多欧美老头去泰国租妻,有的会租两个,就是给钱,即当保姆,又要尽妻子的义务,你去芭提雅的海滩上,会发现欧美人租的都是黑黑瘦瘦,个子小小的泰国或许越南裔的女孩,哦 对了,他们喜欢叫这些女孩:“黑珍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