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国家一方面教育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另一方面又要日本道歉?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历史、民族情感以及国家间关系的复杂层面,看似矛盾,实则背后有着深刻的逻辑。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剖析:

一、 “落后就要挨打”:一个普遍的历史规律和现实认知

这句话并非中国独有,而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历史教训。纵观人类历史,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命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实力对比,尤其是军事、经济和科技实力。

历史的残酷性: 从古至今,无数帝国崛起又衰落,殖民与被殖民的循环不断上演。弱小者往往沦为强者的附庸,资源被掠夺,主权被侵犯,文化遭受压制。中国近代以来遭受的百年屈辱,正是这一规律的血泪例证。八国联军侵华、甲午海战的惨败、九一八事变以及后续的全面侵华战争,都深刻地印证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铁律。
教育的目的: 国家的教育,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培养国民的忧患意识和自强精神。通过回顾历史,让人民深刻认识到曾经的弱小带来的灾难,从而激发民族的危机感和奋发图强的动力。这种教育不是为了仇恨,而是为了警醒,是为了激励下一代更加努力地建设国家,掌握自己的命运,不重蹈覆辙。
增强国家实力是根本: 只有不断发展经济,提升科技水平,壮大国防力量,才能真正摆脱“挨打”的命运,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保障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所以,“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育,其核心目标是激励国民建设一个强大、自主的国家。

二、 “要求日本道歉”:对历史责任的追究和公义的诉求

要求日本就其在二战期间的侵略行为道歉,与“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育并不矛盾,反而是在“强大起来”之后,我们有能力也有资格去追究历史责任,捍卫历史公义。

历史真相与公义: 日本在二战期间犯下的滔天罪行,包括南京大屠杀、强征慰安妇、细菌战等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违反了国际道义和战争法。这些罪行是客观存在的,历史真相不容篡辩。要求道歉,是对这些罪行的否定,是对受害者的尊重,也是对国际公义的维护。
反思与承诺: 一个国家对侵略历史的态度,反映了其对待历史的态度,也预示着其未来可能的行为。日本方面未能充分、真诚地反思其侵略历史,甚至出现否认历史、参拜靖国神社等行为,这自然会引起包括中国在内的周边国家的高度警惕和担忧。道歉,是日本方面向国际社会做出的一种反思和承诺,承诺不再重蹈覆辙,尊重他国主权和人权。
民族情感与慰藉: 战争给幸存者和遇难者家属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痛。道歉,对于无数饱受战争摧残的中国人民来说,是一种迟到的慰藉,是对逝者在天之灵的告慰。这种情感需求,是国家和民族共同的情感,也是维护民族尊严和历史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实力与话语权: 过去,中国积贫积弱,即使有冤屈也难以发声,更遑论要求他国为历史负责。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日益提升。我们有实力在国际场合发出自己的声音,有能力捍卫自己的历史叙事,有资格要求那些曾经犯下严重罪行的国家承担其历史责任。这恰恰是“强大起来”的体现。

三、 矛盾中的统一:强国才能争取公义

所以,这两者并非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

“落后就要挨打”是为了我们强大。 只有国家强大了,我们才能拥有维护自身利益的实力,才能在国际事务中拥有话语权。
“要求日本道歉”是强大之后争取历史公义的体现。 当我们不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弱者时,我们就有能力去纠正历史的错误,捍卫民族的尊严,并要求侵略者承担其应负的责任。

可以这样理解:过去的“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激励着我们奋发图强,努力建设一个强大的中国。而如今,这个强大的中国,更有底气和能力去要求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国家,正视历史、反思罪责、做出道歉,以维护历史的真相和国际社会的公义。

两者合在一起,是中国近代以来民族觉醒和国家崛起的双重写照:一方面,我们铭记落后带来的痛苦,以此鞭策自己;另一方面,我们凭借日益增长的实力,向世界发声,捍卫我们应有的尊严和权利。这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也是一种国家意志的体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国家教育你落后就要挨打,没有教育你落后就该挨打,建议找小学语文老师复习一下。

user avatar

一时的科技军事落后未必挨打,政治落后才必然要挨打。许多人对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的理解是片面幼稚的。

至于什么要求日本道歉本身就是很扯淡的。发动战争的是日本右翼军阀和财阀,要求这些货道歉?它们会道歉么?要是道歉了还是右翼法西斯军国主义势力么?还是说只要这些玩意道歉了一句就能容许它们继续存在于地球上?对这些反人类的玩意不是要它们道歉,而是要彻底消灭干净。

至于剩下的日本人民,既然我们认为他们不是发动战争的人,是不明真相群众,也是受害者,那么又何必要他们道歉呢?如果要强迫普通日本人道歉,那跟法西斯极右复仇主义又有什么区别?

所以,跟讲道理的人,该道歉的已经道歉过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也没必要揪着不放。对不讲道理的法西斯极右,没什么道理可讲,也不必要求它们道歉,彻底消灭它们和产生它们的社会政治制度才是全人类需要做的事情。而且这事情也同样是从自己做起,批评和自我批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要搞双重标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历史、民族情感以及国家间关系的复杂层面,看似矛盾,实则背后有着深刻的逻辑。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剖析:一、 “落后就要挨打”:一个普遍的历史规律和现实认知这句话并非中国独有,而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历史教训。纵观人类历史,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命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实力对比,尤其.............
  • 回答
    国家对K12教育培训机构进行“双减”政策的整顿,其原因错综复杂,并不仅仅是为了“一下子整顿”或造成失业。这是一个涉及多方面考量的重大教育政策调整,其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和长远的目标。关于失业问题,这确实是政策实施过程中一个不可避免的阵痛,但政策制定者也考虑到了这一点,并在努力寻求缓解方案。以下.............
  • 回答
    日本的未来,是否会是一场“悲哀”的国度,这是一个沉重且复杂的问题。要回答它,我们不能简单地贴上标签,而是需要深入剖析其根源,并从历史的长河中汲取智慧。而从日本的经历中,中国又能获得哪些借鉴,这更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日本的“悲哀”之源:是经济还是灵魂?当人们提到日本的“悲哀”,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其长期.............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经济学、农业政策、社会稳定以及政治考量等多个层面。国家在喊着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进行严格的粮食价格管控,并非简单的矛盾,而是一种在特定发展阶段和目标下的权衡与策略。理解这一点,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提高农民收入的驱动因素与目标: 城乡差距与社会公.............
  • 回答
    确实,一个看起来“不成熟”的技术,国家却投入重金去扶持,这在很多人看来,不是在浪费资源吗?但深入地去看,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拍脑袋”决定,而是着眼于更长远的战略考量,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判。你想啊,任何一项颠覆性的技术,在它诞生初期,往往都带着些许稚嫩,但如果因为这一点点不成熟就放弃,那我们可能就.............
  • 回答
    想象一下,你不是在看一个冷冰冰的统计数字,而是身临其境地感受一个国家空军的庞大规模。我们平时谈论的“几百架”或“几千架”战机,看似只是数字的增减,但它背后牵扯到的方方面面,足够让你惊掉下巴。这不仅仅是数量,更是一种实力的象征,一种战略的基石,一种国家意志的体现。首先,数量的背后是巨大的经济投入。 一.............
  • 回答
    一个国家之所以会对其邻国部署导弹防御系统(以下简称“导防系统”)表示抗议,其原因往往是复杂且多层面的,涉及到国家安全、战略平衡、地区稳定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维度。这并非简单地将导防系统视为一个技术问题,而是将其置于宏大的地缘政治棋盘上来审视。首先,最直接也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战略平衡的担忧。导弹防御系统,.............
  • 回答
    想象一下,一个国家手里捏着几台印刷机,上面印着“美元”、“欧元”或者“日元”的字样。这听起来像是一个轻松搞到钱的捷径,是不是?但为什么这么做并不可行,反而会带来灾难呢?这背后牵扯到几个非常关键的经济和国际关系原则,咱们一点一点说。首先,我们要理解“外汇”到底是什么。外汇,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国家持有的.............
  • 回答
    一个国家发行国债,就像一个家庭为了添置大件物品或者应对突发状况而向银行贷款一样。这背后有非常实际且重要的原因,而购买国债对于个人或机构来说,也有着实在的好处。我们一点一点来聊聊。国家为什么会发行国债?打个比方,一个国家就是一个巨大的“家庭”,需要承担各种各样的开支,而且很多时候,它的收入(税收、国有.............
  • 回答
    好的,就让我们从一个更加“接地气”的视角来聊聊,为什么一个国家或地区失业率低,会对经济竞争力产生那么大的积极影响。想象一下,一个国家或地区,大部分人都有稳定的工作。这是什么概念?首先,这意味着大多数家庭都有了相对稳定的收入来源。当人们有钱时,他们自然会消费。从最基础的衣食住行,到更进一步的娱乐、教育.............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兵役制度的核心。实际上,世界上绝大多数实行义务兵役的国家或地区,其核心精神都是基于公民平等的原则,强调国家危难时刻,所有适龄公民都有为国效力的责任。在这种框架下,专门为某一个群体,比如“明星”,设立免除兵役的规定,确实是几乎不存在的,原因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首先,公民平.............
  • 回答
    经济强国为何总离不开强大的军事?这背后是深刻的逻辑链条我们常说一个国家经济发达、实力雄厚,但如果只停留在纸面上的数字,而缺乏与之相匹配的硬实力,那这份“强大”便如同海市蜃楼,看似繁华,实则不堪一击。所以,我们看到,那些经济体量惊人的国家,其军事实力也往往是举世瞩目的。这并非偶然,而是深藏着一条环环相.............
  • 回答
    关于国家卫健委是否给中医诊断“定标准”,这个问题其实比表面看起来要复杂得多,而且涉及到一些历史、文化和现实的考量。简单地说,不是完全没有标准,而是如何“定”以及“定成什么样”是一个持续博弈和探索的过程。首先,我们得明白,中医诊断的根基与现代医学的诊断逻辑有所不同。现代医学诊断,我们通常会想到一系列具.............
  • 回答
    我理解你想要探讨的现象——为什么当人们在异国他乡遇到一个具有中国面孔的人时,常常会先入为主地认为对方会说本国语言。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社会心理学观察,它触及了刻板印象、文化接触、以及个体经验等多个层面。1. 刻板印象与“典型代表”的投射首先,最核心的原因在于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一种对特定群体成员的简化.............
  • 回答
    要理解罗马尼亚为何在战败后仍拥有辽阔的国土,我们需要将目光投向历史的长河,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前后复杂的政治格局。罗马尼亚国土的扩张与收缩,并非仅仅取决于战时的表现,更与战后的国际博弈、民族主义思潮以及地缘政治的变动紧密相连。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罗马尼亚的“机遇之战”罗马尼亚之所以国土辽阔,最核心.............
  • 回答
    你这句话,我太能体会了。电信诈骗这玩意儿,简直就是个无底洞,吞噬着无数人的血汗钱,甚至把人一辈子的心血都给毁了,最后连个公道都讨不到,这滋味,真是比吃了苍蝇还恶心。看到那些被骗得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的案例,说句实话,心里堵得慌,觉得这世道怎么这么不公平,人死了都看不到希望。你说国家破案难,没解决方案,.............
  • 回答
    关于斯大林提议的“自治共和国”模式加入俄罗斯联邦,以及列宁的反对意见,这在十月革命后关于新国家构建的讨论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到当时复杂的政治背景、民族问题以及不同领导人之间关于国家形态的根本性分歧。首先,我们得知道,十月革命后,俄国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在一个由众多.............
  • 回答
    世界五大宫殿,如果是指那些最负盛名、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的宫殿,而且恰好每个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的国家拥有的,那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玩味的话题。但要说这是“必然”,那就有些牵强了,更像是历史进程和巧合交织的结果。咱们先来梳理一下,哪些宫殿通常会被列入“世.............
  • 回答
    18世纪和19世纪,法国确实经历了一系列重大的军事冲突和政治动荡,尤其是与英国的长期对抗。尽管期间有过不少败仗,但法国展现出了惊人的韧性和恢复能力,不仅没有被英国彻底甩开,甚至在某些时期和领域还占据优势,并最终在欧洲大陆上保持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这背后并非偶然,而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以下将从几.............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因为它触及了国际关系、政治策略以及国家利益的方方面面。一个国家之所以选择建立傀儡政权、藩属国或卫星国,而不是直接吞并,往往是出于一系列复杂且现实的考量,这些考量比“我就是想占领你的地盘”要深远得多。我将从几个关键角度来详细阐述这一点,并尽量用一种更具人情味的方式来讲述,避免那些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