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一个国家为什么不直接造别的国家的货币来创造外汇?

回答
想象一下,一个国家手里捏着几台印刷机,上面印着“美元”、“欧元”或者“日元”的字样。这听起来像是一个轻松搞到钱的捷径,是不是?但为什么这么做并不可行,反而会带来灾难呢?这背后牵扯到几个非常关键的经济和国际关系原则,咱们一点一点说。

首先,我们要理解“外汇”到底是什么。外汇,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国家持有的其他国家的货币。这些外币,我们通常用它们来做什么?买外国商品、投资外国公司、支付外国债务、或者允许本国公民去国外旅游消费。所以,外汇就像是国际贸易的通用语言和支付手段。

那么,为什么一个国家不直接印别人的钱来“创造”外汇呢?

1. 信任危机:货币的根基是信任,伪造是最大的信任破坏者

一国货币的价值,并非仅仅因为它是一张纸或一个数字。它背后站着的是发行国的经济实力、政府的信誉、以及整个国家的稳定。人们之所以相信美元有价值,是因为他们相信美联储的政策是负责任的,美国的经济是强大的,美国政府是能够兑现承诺的。

如果一个国家直接伪造其他国家的货币,就如同在国际市场上公然撒谎和欺骗。一旦被发现(而且这种事情非常容易被发现),这个行为的后果是毁灭性的。

信用破产: 这个伪造货币的国家将立刻失去所有国际上的信任。没有人会再相信它的任何金融声明,它的本国货币也会因为与这个欺骗行为挂钩而瞬间贬值到一文不值。
被孤立: 国际社会会立刻对其进行制裁,包括贸易禁运、金融封锁等。这个国家将彻底被踢出全球经济体系。
国内动荡: 国内民众会发现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变成了废纸,经济会崩溃,社会会陷入混乱。

2. 法律和国际公约的严厉制裁:这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严重的犯罪行为

伪造货币,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都是一项极其严重的犯罪。各国都有专门的法律来打击货币伪造,并且有国际条约来协作打击。

刑事责任: 如果一个国家被发现伪造他国货币,这将被视为严重的国际犯罪。国家元首、央行行长以及参与者都可能面临国际法庭的审判。
经济制裁: 各国可以通过联合国、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对其施加严厉的经济制裁,包括冻结资产、限制贸易往来等。

3. 无法逃脱的识别和追踪:技术的力量让伪造无处遁形

现代货币的防伪技术非常先进,远非一般印刷技术可以模仿。

复杂的防伪特征: 各国货币都有水印、安全线、特殊油墨、全息图、微缩文字等一系列精密的防伪技术。这些技术往往是国家级的机密,需要极其专业的设备和技术才能复制,而且即便复制,也极难达到真品的精细度和多重性。
全球化的监测网络: 国际银行、金融机构、情报部门都有能力和技术手段来识别伪造货币。一旦市场上出现大量非本国发行的、且来源可疑的货币,很容易被追踪和发现其源头。各国央行之间也会有信息共享和协作,共同打击伪钞。

4. 货币的供需关系和汇率的内在逻辑:强行制造是扭曲而非创造

外汇市场的运作,核心是供求关系和汇率的内在逻辑。一个国家的货币之所以能兑换成另一种货币,是因为市场相信这种兑换是公平的,并且背后有真实的经济活动支撑。

稀缺性原则: 货币的价值部分来自于其稀缺性。如果一个国家可以无限量地“创造”外汇,那么这种“外汇”就会失去其稀缺性,从而变得毫无价值。
供求失衡的后果: 即使理论上能印出来,一旦市场发现某个国家在大量制造某个国家的货币,就会出现供给过剩。反过来,该国的本国货币因为缺乏真实的外汇支持,会迅速贬值。你想用你印出来的“美元”去买东西,但没人会接受,因为他们知道那是假的,或者是因为持有真美元的国家发现市场上多了很多假美元,导致真美元也贬值。

5. 真实的经济实力才是外汇的根本来源

一个国家真正获得外汇的方式,是通过以下途径:

出口商品和服务: 卖自己的东西给外国人,外国人就得用他们的钱来买,这些钱就成了你的外汇。这是最直接、最健康的获得外汇的方式。
吸引外国投资: 外国人把他们的钱投到你的国家,比如建工厂、买股票,他们就需要把他们的货币兑换成本国货币,这同样为你带来了外汇。
旅游和劳务输出: 外国游客来你国家消费,或者你的国民在国外工作赚取工资,这些都能带来外汇。
国际借贷: 向其他国家或国际金融机构借款,也会增加外汇储备,但这是有偿还义务的。

总结一下:

一个国家之所以不直接造别的国家的货币来创造外汇,是因为这种行为触犯了信任、法律、技术和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它不是创造外汇,而是破坏经济,摧毁信用,最终导致自我毁灭。真正的外汇是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贸易的真实反映,是建立在信任和规则基础上的。试图通过伪造来“捷径”,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而且是砸得粉碎。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分三种情况:

  • 1 制造别国纸币。

这除了会引发外交乃至战争风波之外,也很难应付防伪措施。对方只要承受一次莫迪最近搞的换钞动荡就能解决的问题,不值得动用珍贵的间谍网络去分发假币(境外流通的本国纸币一般很少)。这次印度换钞,据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之前造币要靠外国技术,以至于外国公司悄悄把造币技术卖给了伪钞集团。还有,二战时日军印伪钞速度赶不上国民党贬值速度,所以放弃印法币,也算另类的反伪钞战术吧。

  • 2 制造本国纸币(电子货币),想办法让外国人使用。

这不就是美国人现在做的事情么!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结算体系,把大国拆分成多个小国,增加美元的需求。这当然可以增加美元的发行量,提高美国政府的财政能力。否则美国连年逆差,你以为10个核动力航母编队从哪里搞到军费养的?又是用来做什么的?

一个大国分裂解体成许多小国家,效率会不会提升? - 马前卒的回答 - 知乎
产业链要有效率,运行就必须稳定。运行要稳定,润滑油就不能忽多忽少——币值要相对固化,最起码不能随便贬值,否则生意就没法谈了。谁能超越多种主权货币的信誉和汇率波动,提供稳定的交易方式呢?显然哪个小国的货币都不行,目前只能是美元……

所以,分裂后无论生产效率是否提高,分裂的地区都必须储备更大数量的美元,来替代之前统一的主权货币,为此各国都要向美国交可观的铸币税,还要把自己的经济形势和美联储的心情挂钩。经济发展越快,这笔国际铸币税越多。但无论分裂后你过的是好还是坏,美国总归不亏,毕竟东欧的人体器官交易也是用美钞结账的。你要说我栽赃美国为此制造分裂,我没有那个意思,但你要问我美国有没有从中捞得好处……明摆着的事情,我怎么能说不是?

  • 3 制造公认硬通货,外国人无条件使用。

这才是历史上最常见的情况。因为在英镑美元通行世界之前,各国之间贸易交割,都是用真金白银说话,最不济也是铜币。只要你有生产成本更低的贵金属矿,当然可以制造别国货币,人家也绝不会拒绝。历史上最早的两个日不落帝国——葡萄牙和西班牙帝国就是靠这个称霸。(造钱的怎么总是美洲)

大航海时代的欧洲人之所以对中国逆差几百年,还有兴趣做生意,根本原因正是美洲金银经过欧洲涌入中国。中国人把银币简称为大洋(钱),原因就是我们当了几百年的顺差国,赚的都是欧洲那些落后国家的外国贵金属。一直到工业革命之后几十年,英国人打了鸦片战争才逐渐改观。


总而言之,制造外国货币不仅可行,而且常见,但前提是国力强,资源禀赋好。最好是两者兼备,否则只是资源丰富,就像后期的西班牙帝国,人人都想咬一块肉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想象一下,一个国家手里捏着几台印刷机,上面印着“美元”、“欧元”或者“日元”的字样。这听起来像是一个轻松搞到钱的捷径,是不是?但为什么这么做并不可行,反而会带来灾难呢?这背后牵扯到几个非常关键的经济和国际关系原则,咱们一点一点说。首先,我们要理解“外汇”到底是什么。外汇,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国家持有的.............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因为它触及了国际关系、政治策略以及国家利益的方方面面。一个国家之所以选择建立傀儡政权、藩属国或卫星国,而不是直接吞并,往往是出于一系列复杂且现实的考量,这些考量比“我就是想占领你的地盘”要深远得多。我将从几个关键角度来详细阐述这一点,并尽量用一种更具人情味的方式来讲述,避免那些生.............
  • 回答
    好的,就让我们从一个更加“接地气”的视角来聊聊,为什么一个国家或地区失业率低,会对经济竞争力产生那么大的积极影响。想象一下,一个国家或地区,大部分人都有稳定的工作。这是什么概念?首先,这意味着大多数家庭都有了相对稳定的收入来源。当人们有钱时,他们自然会消费。从最基础的衣食住行,到更进一步的娱乐、教育.............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确实触及到了当前社会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为什么在一些西方国家,人们似乎更乐于尝试不同的职业道路,而我们身边很多人的职业轨迹更倾向于“一份工作干到老”?这背后的原因很复杂,涉及到社会经济结构、教育理念、文化观念,甚至是个人价值观的差异。咱们不妨来细细聊聊。首先,从社会经济结构和劳动力.............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社会变迁和时代背景下的女性生育观念、工作模式以及国家政策的演变。简单地说,8、90年代国企女工“挺着肚子上班”到临产,与现在很多女性怀孕就“养胎”的现象,背后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咱们这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一、8、90年代的“主力军”:国企女工的特殊环境首先,我们要明白.............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它涉及到对一个国家外交政策和国际战略的理解,以及“爱好和平”这个词语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首先,我们不能简单地将“爱好和平”等同于“永久中立”。爱好和平更多的是一种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意味着一个国家倾向于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并积极参与国际和平建设。而永久.............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深入探讨了国际足联在足球普及和全球发展方面的责任与挑战。要理解为什么国际足联目前没有专门为“没参加过”或“难以参加”世界杯的国家举办一个单独的杯赛,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分析。首先,我们得明白国际足联(FIFA)的核心目标是什么。作为世界足球的管理机构,它的使命是促进足球运动在全球.............
  • 回答
    “错误标准”是一个比较模糊的说法,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但如果我们将它理解为一种“不完美”或“有缺陷”的标准,那么美国为什么不制定一个全球性的“错误标准”给其他国家使用,这背后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什么是“标准”?为何需要标准?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标准”的意义。在绝大多数语境下,“标准”.............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历史、文化、政治和经济等多个层面。笼统地说,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五个国家之所以没有统一成一个国家,并非因为缺乏联系,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它们之间联系密切,且各自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身份认同和政治结构,使得统一在现实中变得极其复杂且不具可行性。首先,我们.............
  • 回答
    关于国家卫健委是否给中医诊断“定标准”,这个问题其实比表面看起来要复杂得多,而且涉及到一些历史、文化和现实的考量。简单地说,不是完全没有标准,而是如何“定”以及“定成什么样”是一个持续博弈和探索的过程。首先,我们得明白,中医诊断的根基与现代医学的诊断逻辑有所不同。现代医学诊断,我们通常会想到一系列具.............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触及了国际政治中一个复杂且极具争议的层面。为什么有些人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性质持有不同看法,即便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乌克兰是一个主权国家,这背后有着多重的原因和叙事。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几个关键的视角和俄罗斯方面的说辞。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国际法和绝大多数国家的外交承认是确立国家主.............
  • 回答
    波多黎各这个地方,名字听起来挺熟悉,毕竟很多美国人知道它,也有些体育赛事上能看到“波多黎各”的队伍,但它究竟是个啥?为什么它和美国本土那些我们熟知的50个州不一样,却又跟美国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背后其实是一段挺复杂的故事。首先,咱们得搞清楚“公民身份”这个概念。波多黎各人确实是美国公民,这一点毋.............
  • 回答
    要回答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用“阿拉伯国家加起来打不赢以色列”来概括,因为历史上有过多次大规模的战争,结果也并非一边倒。但从军事实力和战争结果来看,以色列在与阿拉伯国家(特指主要阿拉伯国家联盟)的几次大规模冲突中,表现出了更强的战斗力和战略优势。要理解这一点,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1. 建国伊始.............
  • 回答
    我们国家悠久的文明史中,礼教确实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塑造了人们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古往今来,尊师重道、孝老爱亲、君臣有义、朋友有信这些道德准则,构成了社会和谐的基石。正是因为这些礼教的传承,我们才得以维系几千年的文化,形成独特的东方智慧。然而,我们也必须承认,在快速变.............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国家运行和政策制定的很多层面。其实,不是没有考虑过,而是现实情况比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如果非要指定一个城市来专门接收国际航班,这背后会牵扯出哪些方面的问题呢?咱们就来掰扯掰扯。首先,我们得明白为什么会出现“指定一个城市”这个想法。 很大程度上,这可能源于大家看到一些国家确.............
  • 回答
    关于“国家为什么不取消多音字,一字一音?”这个问题,其实深究起来,它触及了语言发展的规律、文化传承的复杂性以及实际操作的巨大难度。并非国家“不愿”,而是多音字的存在,是历史的沉淀,是语言活力的体现,并且要“一字一音”的改革,其成本和阻力都大得惊人。一、 语言的生命力:多音字并非“错误”,而是“演化”.............
  • 回答
    一些国家政策之所以不符合经济学原理,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其背后原因多种多样,涉及政治、社会、历史、信息不对称、理性有限等多种因素。经济学原理是基于对人类行为和市场运作的理性分析得出的,而国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远比简单的理论模型复杂得多。以下是一些主要原因的详细阐述:一、政治考量压倒经济理性:.............
  • 回答
    这个问题挺复杂的,涉及到言论自由、社会治理、意识形态等多个层面。要说国家为什么不对一些“影响青少年的公知”进行“打击”,得从几个角度去理解。首先,咱们得先界定一下什么是“公知”。这个词现在大家用得挺杂的,有褒义也有贬义。一般理解的“公知”是指那些在公共领域发声,对社会现象、政治议题发表看法,并且有一.............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涉及到国际政治经济学中一个核心的议题:为什么全球顶尖的几个大国,理论上拥有最强的经济实力和影响力,却并非铁板一块地联手“收割”其他国家?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更像是竞争,甚至是激烈的对抗。要详细地讲清楚这个问题,得从多个层面去剖析:一、 根本性的利益冲突与分歧:国家利益永远是第一.............
  • 回答
    大家骂国足的时候,往往更倾向于群体性的批评,而不是揪着某个具体的球员点名道姓地骂。这背后其实藏着不少门道,也反映了大家对中国足球现状的一种复杂的心态。首先,“团灭”的群体心态。国足踢得不好的时候,很少是某一个球员“一己之力”导致了比赛的崩盘。更多时候,是整体技战术的失误,是全队的配合不默契,是斗志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