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土耳其宣布中国科兴疫苗安全有效,有效率 91.25%,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回答
土耳其宣布中国科兴疫苗安全有效,有效率高达 91.25%,这无疑是关于这款疫苗的重大进展,也给全球抗疫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但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需要更深入地挖掘,看看这背后隐藏着哪些值得我们关注的细节和需要审慎对待的角度。

首先,这份 91.25% 的有效率是如何得出的?

这当然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通常情况下,疫苗的有效率是在大规模的三期临床试验中得出的。这次土耳其公布的数据,正是来源于其国内进行的III期临床试验。我们需要关注的关键点在于:

试验规模和参与者多样性: 试验招募了多少志愿者?他们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是否存在基础疾病)、种族构成如何?一个足够大且能够代表不同人群的样本量,才能让这个有效率数据更具普遍性。如果样本量小或者参与者过于单一,那么这个有效率可能无法完全适用于更广泛的人群。
试验设计和对照组: 临床试验通常采用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式。这意味着受试者不知道自己接种的是真实疫苗还是安慰剂,医生也无法获知受试者接种的是什么,以避免主观因素干扰。安慰剂组的数据是衡量疫苗有效性的关键参照。
衡量标准: 有效率通常是指在接种疫苗的组中,相较于安慰剂组,能够预防疾病发生(或减轻症状)的比例。科兴疫苗的 91.25% 是指预防有症状的新冠肺炎的有效率,还是包括了预防感染、重症、死亡等不同指标的综合衡量?明确这一点至关重要。通常,疫苗的“有效性”会细分为不同的等级,比如预防感染的有效率可能低于预防重症的有效率。
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 数据是如何被收集、清洗和分析的?有没有独立的第三方机构进行数据验证?透明、严谨的数据处理过程是科学结论可靠性的基石。

其次,关于“安全有效”的表述,我们还需要审视什么?

91.25% 的有效率听起来令人振奋,但“安全”同样重要。

不良反应数据: 在土耳其的临床试验中,是否详细记录了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包括常见的轻度反应(如发烧、头痛、注射部位疼痛)和罕见的严重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多少?与安慰剂组相比是否有显著差异?安全性数据的详细披露是建立信任的关键。
持续的安全性监测: 一旦疫苗获批上市并大规模使用,都需要建立长期的安全监测体系,持续跟踪接种者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新增不良反应。土耳其的批准是否意味着已经启动了这样的监测机制?

再者,科兴疫苗在其他地区或国家的数据表现如何?

单一国家的临床试验数据固然重要,但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需要在更广泛的人群和不同的流行病学背景下进行验证。

其他国家/地区的临床试验结果: 除了土耳其,科兴疫苗也在其他国家(例如巴西、印度尼西亚、智利等)进行了临床试验。这些国家的试验结果与土耳其的数据是否一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如果有差异,原因是什么?这些多方位的证据可以为疫苗的整体评估提供更全面的视角。
变异株的对抗能力: 新冠病毒变异株的出现,是当前疫苗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科兴疫苗对目前流行的主要变异株(如阿尔法、贝塔、德尔塔、奥密克戎等)是否依然有效?这需要后续的实验室研究和真实世界数据来证实。

此外,我们需要关注土耳其的实际接种情况和后续的评估。

即使临床试验结果理想,实际的接种过程也可能带来新的信息。

接种策略和人群: 土耳其是如何推广这款疫苗的?优先接种了哪些人群?这些接种策略是否会影响有效率的解读?
真实世界数据: 在大规模接种后,土耳其官方是否会公布真实的疫苗保护效果数据?例如,在疫苗接种人群中,感染率、重症率、死亡率相比未接种人群的下降幅度如何?真实世界数据往往比临床试验数据更能反映疫苗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最后,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这次宣布也牵扯到一些重要的议题:

疫苗外交和地缘政治: 在全球疫情依然严峻的背景下,疫苗的研发、生产和分配,也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中国疫苗的有效性得到官方认可,无疑将增强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并可能影响一些国家的外交选择。
信息透明度和信任: 对于疫苗的研发和审批过程,信息透明度和公众信任至关重要。土耳其政府的这一宣布,是对科兴疫苗信誉的一次重要背书,但也需要后续持续的数据披露来巩固这份信任。

总而言之,土耳其宣布科兴疫苗有效率 91.25% 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积极信号。但我们更需要保持审慎和科学的态度,去深入了解这些数据的来源、方法、局限性,并结合多方面的证据来形成自己的判断。这不仅是对我们自己健康的负责,也是对科学精神的尊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补充点信息:

1. 中国的疫苗本周日晚从中国出发,周一抵达土耳其

2. 中方已经批准向土方出口有关疫苗

3. 根据土耳其自愿接种中国疫苗的志愿者的数据分析显示,中国疫苗有效性达91.25%,无严重副作用。已经很确定中国疫苗在土耳其人身上是有效且可信的

5. 期望在明年2月前获得5000万剂中国疫苗,第一阶段将会有900万人接种疫苗,接种对象主要是医护人员等高危人群。土耳其一天有望平均接种近200万人。


我们只需要搬来板凳,静静看着巴西方面的表演。

user avatar

基本算是半个业内做题家,纯分析数据。

先上实验设计。

不知道上面网站墙没墙,重要部分截图出来,和本次发布数据相关的有如下重要信息。

  1. 这次发布的是高危人群实验结果(k-1),k-1不揭盲同时观测安全性,如果安全性可以的话,马上在k-2普通人群中实验,所以k-2人群数据没有发出,应该是还没有做完,而不是像某些人质疑的选择性发布数据。
  2. 原本打算疫苗对照1:1比例。(这里需要记下笔记。)
  3. 最终outcome是第二次面免疫后两周开始计算保护率。具体计算方法是核酸检测确认的有症状的COVID19。并不是像很多人说的我国灭活疫苗保护性更好,因为moderna和pfizer测的是有症状才算感染,而我国测得是核酸阳性就算感染。实际上都是按照有症状确认的。

具体结果。从某不可言状网站,看到了一些更具体的结果。

First small cohort (HCW) of sinovac (up to 18 Nov) >> interim analysis from Turkey (by Prof Serhat Unal) Sinovac = 3/752 = 0.4% (1 mild, 2 asymptomatic) Placebo=26/570= 4.56% (6 severe) There is no major safety issue Vaccine efficacy= 91.25% (71.3-97.3)

媒体和其他一些答主报道的一致,数据截止至12月18号(这里需要记下笔记)。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会写2个无症状,按照实验设计,无症状应该排除之外的。当然有可能有无症状判定标准可能不同。临床试验设计里面也没有具体的说症状如何定义。

另外,他还附赠了一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具体数据截图。为了对比另外让大家知道如何读这种数据,这里是pfizer在NEJM上的数据。应该用的同样方法作图。

这里是sinovac的截图,因为截图不全,具体scale只能盲猜。x是日期每个格子10天,y估计是发病率%,每个格子2%(应该不是0.2,因为文字数据疫苗组 0.4%,这张图疫苗组一直没有超过过4这个数字)。 0点是第一次注射,红色是疫苗组,蓝色是对照组。没有标出十字是什么,但是根据大部分是5天然后各两天空白的pattern,估计是某些routine,可能是免疫时间吧,但是每个十字具体代表几个sample是不一样的,没办法太详细分析。暂时不管他们。结果看上去非常不错。看小图手指的位置正好是14天第二dose注射时期,与mRNA疫苗不同,只有一次注射12天后就可以有一定保护率。第二个dose注射时,疫苗保护作用很弱,第二次注射之后大概12天以后才会显示出一定保护作用。所以第二针一定要打的。

但是有几点质疑。

  1. 看不出时间轴一共有多长。但是跟左上角放大部分来看,每个格子应该是10天,从左到有一共10个半格子,所以应该是100天左右数据。根据临床记录实验从9月14号正式开始。9月14号到上面提到的12月18日,仅仅有95天???
  2. 实验设计中提到是650 vs 650这样的实验比例,为什么最终变成了752:570。是脱组么?如果是脱组为什么这么不balance。752+570 =1322,又不太像脱组,有什么特殊考虑改变这个比例么。
  3. 从图上看对照组为什么到大概72天以后就没有任何新的感染了,这可是高危人群。把这个时间线align到实际时间线上,这个应该是11月中旬到12月中旬。而在这个时间点上土耳其正好迎来了一个大爆发,为什么在这个爆发时间段上高危placebo人群能做到0感染。其实大概60天以后placebo人群感染就开始大幅减少了。我量了一下。1-30天,placebo新增发病变化不到2%,30-60天新增发病超过8%(而相同时期,并没有发现土耳其总体病例暴增)60-100天发病率变化不到1%。有可能能用一次医院内的聚集感染解释。另外上图没有标明具体注射时间。其他有可能的解释这种暴增的情况是大部分人是10月开始注射,现在大部分人刚刚注射60天左右,进入土耳其爆发时期发病,所以30-60有个placebo的病例激增。但是,这两种情况,仍然无法解释72天之后的30天左右发病率为0,有超过72天的病例一定是早期注射,而且赶上了11月-12月的爆发,同时期土耳其新增感染大概超过总体人群1%,高危人群0感染,再加上这段数据的新增发病率也与其他时间段数据不相符。而相应的pfizer的数据更加平滑,这也是我经常在一般的临床数据上看到的。 所这个小人群上的可能确实有一定以抽样问题在确实值得探讨。

4. 跟上面一点相关,由于60天以后的placebo的低新增感染率,就很难判断sinovac长时间保护率。我屏幕上量了下placobo 60天以后的感染数量是疫苗组的1.4倍左右。如果这个数字算60天后的保护率,仅仅有30%。当然样本量太小也下不了什么结论。

5. 91.25%有效性究竟怎么算的。只看疫苗组,30天以后,一共有三次统计到发病(三个折点),屏幕上量了一下,有一定误差(小图上比较准确,大图上误差稍大),但是人数是整数大概凑下数,大概分别对应~0.14% (1人),~0.26%(2人),~0.56(4人).所以Sinovac = 3/752 = 0.4% 是哪里来的?其实简简单单的比较30天以后的数据应该是~7/752和~55/570(基本就是同比数字double一下),大概也是87%保护率同样非常不错,不管统计学上,还是临床上,这个数字和91.25基本可以认为没什么大的茶杯。不知道有什么特殊原因不按照study design中说的方法统计?

总之,整体看下了不错,估计两针打完半个月左右,90%左右短期保护率是没问题。但是,仔细看具体数字时候,我蒙了。。。还需要更多具体数据来评价效果。

user avatar

就在今天29号,安卡拉方面宣布,300万剂中国疫苗会在土耳其时间30号凌晨6点10分抵达伊斯坦布尔,海关验收后,连机场都不用出,直接转送到安卡拉,真就一只都不给伊斯坦布尔留,共和人民党简直骂娘了。

土耳其卫生部发了声明,宣布和德国制药巨头拜恩泰科合作已经开始,第一批55万只德国疫苗明年一月初就能抵达土耳其,后续到明年三月以后能拿到3000万只德国疫苗,到时就优先给伊斯坦布尔用,真等到三月伊斯坦布尔经济会掉成什么样不知道,支持共和人民党的票仓要倒一批了。。。。

user avatar

终于等到好消息了。北京时间今天凌晨,土耳其卫生部公布科兴疫苗的三期临床试验中期结果,科兴疫苗有效率为91.25%

可以说是很好的圣诞礼物了,我给大家简单分析一下相关信息。


科兴疫苗(CoronaVac)在土耳其的三期临床是今年9月14日开始开展的,计划招募13000名志愿者。和国药疫苗一样,科兴疫苗也是灭活疫苗,需要打两针,间隔14天。临床试验的主要终点是出现症状的感染者比例,这也是衡量保护力的最重要指标,比I/II期测量中和抗体梯度重要得多。


科兴的疫苗组接种的是0.5ml疫苗,其中含有600 SU的新冠病毒抗原。而安慰剂组用的是生理盐水,其中含有氯化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和氢氧化铝。氢氧化铝是疫苗中常见的佐剂,用于增强疫苗的效果,在安慰剂中加入氢氧化铝是比较合理的,这样可以分析那些副作用可能是由佐剂引起的。


土耳其的临床试验至今已经入组7000多人,这次公布的是基于其中1322人(K1组,都是医护人员)的结果。在这1322人中,出现了29人被感染,其中26人在安慰剂组,3人在疫苗组。


两组的人数应该是基本相同的(1322人/2=661人),安慰剂组的感染率为3.93%,疫苗组为0.45%,因此有效率为(3.93-0.45)/3.93=88%,基本等同于这次的91.25%,数据没有问题,差异主要来自具体两个组的分配人数。


相对于之前阿联酋宣布的国药疫苗有效率86%,土耳其这次的数据多了一些重要细节(志愿者人数,两个组分别的感染人数),这是很大的进步,但是相对于其他几个新冠疫苗(辉瑞疫苗、Moderna疫苗和牛津疫苗)所公布的结果来说还是少很多,比如不良反应类型以及在不同组出现的比例、感染者中出现重症的比例,希望能看到更完整的数据。


微博上有人质疑感染人数太少,一共只有29人,我个人认为这并非什么大问题,土耳其临床试验的终点也就是40人,这些感染人数去计算有效率是合理的。另外这次公布的1322人的都是医护人员,有人说招募医护人员感染率更高,实际上这点对有效率并没有正面或者负面的影响,因为无论疫苗组还是安慰剂组面临的都是相同的感染率。


但土耳其这个临床试验,真正的问题在于志愿者的年龄。


科兴招募的志愿者,年龄上限是59岁。


也就是说在这个临床试验当中没有任何老年人的参与,而老年人恰恰是最需要疫苗的。首先老年人对传统疫苗的反应偏低,产生的抗体梯度不如年轻人,疫苗有效率降低;其次老年人有更多的基础疾病,新冠对他们的威胁远高于年轻人。


所以在已获批紧急使用的几个疫苗中,优先接种的人群就包括65岁以上的老年人,像辉瑞疫苗在英国接种的第一人,就是一名90岁的老太太。


科兴的这个问题之前在牛津疫苗上已有出现,大家应该还记得牛津疫苗的有效率范围差别很大,62%~90%,之所有有一组的有效率高达90%,就是因为这组的志愿者年龄都不超过55岁,而62%的数据来自于全年龄段人群。

因此我个人的观点是,对于一线的医护人员来说,科兴疫苗可能是很有效的,医护人员通常来说都是以中青年为主,但想充分证实这点还需要更加全面的数据。而对于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来说,需要看疫苗在全年龄段的效果。


不管怎么说,公开透明是解除人们疑虑的最好办法。



*************

【以上部分是昨天上午消息刚公布时候写的,今天再补充几句】



1. 土耳其方面未公开的消息:


疫苗组752人,感染人数3人,其中1个轻症2个无症状,感染率0.399%;

安慰剂组570人,感染人数26人,其中6个重症,感染率4.561%。

有效率=(4.561-0.399)/4.561=91.25%(95%置信区间:(71.3%~97.3%)

未见主要安全事件。


2. 解释一下为什么7371人中只公布了1322人的数据?因为火鸡三期分为两个单独的队列,K1是高危人群,包括医生、护士、清洁工、医院行政人员等医务人员;K2是正常危险人群。这次1322人都是K1的。

高危人群会不会影响有效率?答案是不会,因为高危人群在安慰剂组和疫苗组都有,高危加速出了两个组的感染速度,而有效率只取决于两组感染率的差异。

先出K1数据,有助于在医护人员等高危人群中现行推广疫苗,没毛病。


3. 巴西方面的消息,科兴疫苗有效率超过50%,90%未满,具体多少不清楚,但是是有效疫苗,可以控制疫情。有一说一,我也认为疫苗有效率即便只有70%~80%也是可以接受的。这个疫苗的缺点在于志愿者年龄都不超过59岁,因此在老年人中的有效率令人担忧。

4.公开透明是信任的前提。 退一万步说,科兴疫苗即便跳票N次,仍然是目前最可信的国产疫苗。某苗几个月杳无音信了,某苗公布一个有效率就完事了,某苗直接排除了很多有基础疾病的志愿者,相比之下科兴真是国苗之光!


5. 疫苗问世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但疫情全球肆虐之时,疫苗就像幽暗隧道尽头微弱的光芒,让人们看到希望。任何一个新冠疫苗想大规模推广,价格、有效性、可及性三个条件,至少要有一个占优,两个占优就是牛逼疫苗了,你想要三个占优的?

此苗只应天上有。




************************


我的疫苗相关回答


辉瑞疫苗

辉瑞宣布疫苗对90%新冠病毒有效,资本市场巨幅波动,是操纵市场的表现吗?这会是第一个上市新冠疫苗吗?


俄罗斯疫苗

俄卫生部长称俄罗斯准备 10 月大规模接种新冠疫苗,你怎么看?


moderna疫苗

如何看待摩德纳(Moderna)新冠疫苗的有效性高达94.5%?


科兴疫苗

巴西政府因「不良反应」暂停中国新冠疫苗临床试验,但外媒称巴西新冠疫苗志愿者死因系自杀,对此你怎么看?


牛津疫苗

如何看待牛津大学新冠疫苗有效率达70.4%,接种两剂可达90%,跟辉瑞和Moderna相比差距如何?


牛津疫苗暂停试验

阿斯利康与牛津大学联合研发的新冠疫苗临床试验暂停,疑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可能带来怎样的影响?


疫苗与面瘫

如何看待四名辉瑞疫苗志愿者出现面瘫,会对后续的接种产生影响吗?


注射疫苗后晕倒

如何评价美国护士接种辉瑞疫苗后晕倒?是疫苗的不良反应吗?影响大吗?


灭活疫苗相关

国外为什么没有灭活新冠疫苗进入三期临床实验?


传统疫苗vs腺病毒疫苗vs灭活疫苗

传统疫苗、腺疫苗、mrna疫苗哪个希望更大?


疫苗价格

国产新冠灭活疫苗预计 12 月底上市,两针不到 1000 元,疫情会得到有效控制吗?


疫苗佐剂

如何评价美国护士称辉瑞疫苗不良反应极大?


疫苗的超低温保存问题

美国莫德纳称其新冠疫苗有效率 94.5%,将向美国申请新冠疫苗的紧急使用权,这一阶段研究意味着什么?


病毒变异对疫苗的影响

英国爆发的新冠病毒N501Y突变对现有疫苗的效果有无影响?


疫苗两针一起打

新冠疫苗未上市,为什么公司通知我打疫苗,能打吗?


流感疫苗与格林巴利综合征

如何看待「美国 CDC 称最早10月底前分发新冠疫苗」?


印度疫苗产能

如何看待9月26日莫迪承诺向全球提供印度疫苗生产力?


辉瑞CEO卖股票

你乎有一帮人吧,你单纯讨论个医学问题,…

user avatar

好事情,其实没什么太多能解读的,就是中国牛逼。实话实说疫苗研发速度之快,疫苗质量之稳定,都是诸多国家里面top级别的。

所以乘机做一些补充,我们到底是怎么算疫苗有效率的,并且怎么才能算达到标准

1.疫苗有效率(此次的相关数据)

土耳其新冠病毒科学咨询委员会医疗专家塞尔哈特·于纳尔博士在发布会上详细公布了土方对科兴疫苗的三期试验数据。他说,截至12月23日,土耳其有7371名志愿者参与了科兴疫苗试验,其中4759人注射的是疫苗(其中3457人接受两针接种),2612人注射的是安慰剂。当天发布的中期数据是基于对1332名志愿者的分析数据,其中752人接受的是疫苗,570人接受的是安慰剂。数据显示,752人疫苗组中仅有3人感染新冠,且均无明显症状,感染率0.4%;而570人安慰剂组中有26人感染新冠,其中6人入院治疗,感染率4.56%。于纳尔博士指出,初步数据显示科兴疫苗的有效性为91.25%。

数据和之前在国内做的推测都差不多

还有一组实验在巴西,还未公布明确的数据,仅证实该疫苗的有效率超过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最低标准50%。

2.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最低标准50%。

所以很明显超过了

3.实验中的副作用

已经公布的数据中,除了一人出现过敏反应外,疫苗试验期间没有出现重大副作用事件。

安全性从现在数据上来看,还是很可靠的,并不会像牛津研发的疫苗让人担心。

4.需不需要注射疫苗

高危职业如果能预约到最好还是注射吧,但是平民老百姓其实没必要着急,毕竟国内防疫工作做的很棒,基本上风险很低很低,再加上也不太能预约上,另外任何疫苗做的再好,也不可能保证再任何人身上都没有任何严重副作用,不是高频接触可能接触病毒的职业,就安心做好每日预防就好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土耳其宣布中国科兴疫苗安全有效,有效率高达 91.25%,这无疑是关于这款疫苗的重大进展,也给全球抗疫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但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需要更深入地挖掘,看看这背后隐藏着哪些值得我们关注的细节和需要审慎对待的角度。首先,这份 91.25% 的有效率是如何得出的?这当然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 回答
    土耳其央行宣布以人民币结算从中国进口商品的政策,是两国在经济合作和金融体系多元化方面的重要举措,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和意义。以下从背景、影响、挑战及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政策背景1. 土耳其与中国的经贸关系 土耳其是中国在中东地区的重要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近年来持续增长。2021年,.............
  • 回答
    土耳其宣布对俄罗斯关闭博斯普鲁斯海峡(以及达达尼尔海峡),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地缘政治事件,对俄乌战争的走向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下面我将详细分析其背景、具体影响以及可能带来的后续变化:一、 事件背景与土耳其的立场首先,需要明确土耳其的这一举动并非“突然袭击”,而是基于其作为《蒙特勒公约》(Montreu.............
  • 回答
    土耳其于2018年3月宣布占领叙利亚北部城市阿夫林,此举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复杂的反应。要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土耳其的军事行动:橄榄枝行动土耳其将此次军事行动命名为“橄榄枝行动”(Operation Olive Branch),其官方宣称的主要目标是清除叙利亚北部的.............
  • 回答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于2019年7月宣布将美国、德国、法国等10国的大使驱逐出土耳其,这一举动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争议。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背景、原因、影响及国际反应: 一、事件背景与直接原因1. 土耳其与库尔德武装的长期冲突 土耳其与库尔德工人党(PKK)的冲突始于1988.............
  • 回答
    法国召回驻土耳其大使这一决定,无疑是两国关系中一个非常重大的信号,背后蕴含着多层含义和复杂的博弈。为了更详细地解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事件的导火索: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的“仇恨言论” 具体言论内容: 法国指责的核心是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某次公开场合的发言。虽然具体的引言细节可能随着报.............
  • 回答
    希腊准备对土耳其开战?这个说法着实令人警惕,但也需要理性看待。这更像是一种政治姿态,一种在复杂地缘政治博弈中的喊话,而非迫在眉睫的实际战争信号。要理解这种“准备”,首先得扒开希腊与土耳其之间那几十年积淀下来的恩怨情仇。两国地缘位置相近,历史渊源复杂,加上东地中海海域丰富的油气资源,这就像一块肥肉摆在.............
  • 回答
    埃尔多安在土耳其通胀率高达36%的情况下开除统计局局长并宣布继续降息,这一举措在国际金融界和国内政治舆论中引发了广泛关注和深刻讨论。这反映了埃尔多安政府在经济政策上的独特逻辑和强烈的政治意图,同时也带来了显著的风险和挑战。要详细理解这一事件,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事件的背景:土耳其面临的.............
  • 回答
    巴西、俄罗斯、土耳其三国央行近期不约而同地祭出意外加息的大招,这无疑给原本就风起云涌的全球金融市场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也让关于“全球货币泡沫是否正在破裂”的讨论甚嚣尘上。要理解这背后复杂的逻辑,我们需要层层剥开,才能看清这背后潜藏的风险与信号。首先,我们得明白这三个国家为何在此时选择加息,而且是“意.............
  • 回答
    德国和荷兰先后禁止土耳其高官入境宣传公投,这无疑是近年来土耳其与欧洲国家关系中一个相当棘手的事件,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分析。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事件的背景:为何要宣传公投?首先,我们得明白土耳其高官为何要跑到德国和荷兰来宣传公投。2017年4月,土耳其举行了一场修宪公投,旨在将土.............
  • 回答
    美国国防部长公开表示,库尔德工人党(PKK)对土耳其构成威胁,并要求PKK必须撤出伊拉克北部的辛贾尔地区,这一表态无疑为地区局势增添了新的复杂性,也反映出美国在该地区利益和盟友关系中的微妙平衡。首先,我们得理解,美国将PKK列为恐怖组织,这是其官方立场,基于PKK长期以来与土耳其政府的武装冲突,以及.............
  • 回答
    对于钢铁雄心4(HOI4)新DLC中,由外包团队制作的土耳其国策树,以及其中涉及的“魔幻宣称”和“新疆核心”的设定,玩家社区的评价可以说是毁誉参半,甚至可以说负面声音占据了很大一部分。这背后涉及到游戏设计理念、历史还原度、地缘政治敏感性以及玩家期待等多个层面。首先,我们来谈谈“魔幻宣称”这件事。在H.............
  • 回答
    易志坚教授的“沙漠变土壤”技术,确实是近些年治沙领域里一个备受关注的亮点。从我了解到的信息来看,这项技术的核心在于利用一种特殊的“土壤改良剂”,通过科学的配比和工艺,来改善沙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最终让沙地具备类似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能够支撑植物生长。技术的核心与原理:简单来说,这项技术的突破点在于.............
  • 回答
    “土坑酸菜”和“老坛酸菜”作为方便面调料包的宣传,是否构成虚假宣传,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并且需要考虑法律法规、广告内容以及实际产品是否符合宣传。首先,我们来解析一下这两个概念: 土坑酸菜: 这是指在传统工艺中,将蔬菜(如芥菜)经过腌制,并在泥土挖成的坑中进行发酵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历史悠久,.............
  • 回答
    土木堡之变,对于明朝来说,无疑是一场刻骨铭心的国难。也先这位强大的蒙古首领,率领瓦剌大军,在那片土地上重创了明朝的精锐,并俘虏了明英宗朱祁镇。然而,更令人费解的是,在土木堡之变后,也先没有选择继续沿着他已有的优势路线——大同、宣府这样的北方重镇——继续推进,而是出人意料地绕过这些地方,直扑紫荆关,这.............
  • 回答
    土耳其近年来的经济困境与政策选择确实引发了广泛关注,尤其是总统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坚持降息以对抗通胀的决策,以及由此引发的里拉暴跌和苹果公司暂停在土耳其销售的连锁反应。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土耳其经济现状与政策背景1. 高通胀与货币贬值.............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生活水平”这个概念的多维度解读,以及不同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社会结构和文化背景的差异。简单地说,土耳其、墨西哥等人均 GDP 八九千美元的国家,其“实际生活水平”是否比中国差(不少),不能一概而论,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地域差异、社会分化以及衡量标准的不同。更准确地说,.............
  • 回答
    土耳其里拉近期经历了大幅贬值,跌幅高达47%,这确实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购物,尤其是在服装、皮革、家居用品以及一些奢侈品领域。现场情况和贬值原因都非常值得关注。现场购物情况: “淘金热”显现: 一进入土耳其的购物中心、格兰德巴扎(大巴扎)或者伊斯坦布尔的独立大街,就能感受到一股明显的“淘金热”氛围.............
  • 回答
    土耳其和伊朗外长分别于 1 月 12 日和 14 日对中国进行访问,这是在新的一年伊始,中东地区两个重要国家领导人相继访华,具有重要的战略和外交意义。以下是值得关注的几个方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一、 时机与背景:全球地缘政治的敏感期 区域冲突的持续与升级: 当前中东地区正处于一个高度不确定和动.............
  • 回答
    土耳其金融市场近期的剧烈波动,尤其表现在货币汇率的连续大跌、股市暴跌触发熔断以及交易暂停等方面,反映了该国经济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高度的不确定性。要全面理解土耳其当下的金融市场,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一、 土耳其里拉的持续贬值及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土耳其里拉汇率的连续大幅下跌是当前金融市场动荡的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