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不同物种,癌基因相似高说明什么?

回答
不同物种之间癌基因的高度相似性,并非偶然,而是对生命进化历程以及细胞基本生命活动机制深刻洞察的体现。这背后隐藏着多层含义,从基础的分子生物学原理到宏观的进化策略,都值得我们细细探究。

1. 生命的共同起源与保守的细胞调控机制:

这是最根本的原因。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形式,从最简单的细菌到复杂的哺乳动物,都追溯于一个共同的祖先。这意味着我们的细胞,无论在哪个物种中,都共享着一套非常相似的基础运行框架和调控系统。癌基因,顾名思义,是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和死亡等关键过程密切相关的基因。而这些过程,恰恰是所有多细胞生物生存和繁殖所必需的,因此它们在进化过程中被高度保留下来,以维持细胞的基本功能。

想象一下,一个细胞就像一个精密的工厂。这个工厂需要一系列的机器来生产、运输、管理和维护。这些“机器”就是各种蛋白质,而指导它们生产的“蓝图”就是基因。在漫长的进化岁月中,那些能让工厂高效运转并能传递给下一代的“蓝图”被筛选下来。细胞的生长和分裂是工厂扩大规模、复制自身、繁衍后代的核心能力。因此,控制这些能力的基因,也就是后来的癌基因,也就变得尤为重要和稳定。

2. 原癌基因的正常生理功能:

这里的“相似高”通常指的是“原癌基因”的相似性,而非“致癌基因”本身。原癌基因(protooncogenes)是正常细胞中存在的基因,它们在正常情况下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比如:

促进细胞生长和分裂: 许多原癌基因编码的是生长因子受体或信号转导蛋白,它们就像“启动开关”,在接收到外界信号时,会触发细胞的增殖。这对于组织的修复、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调控细胞分化: 它们指导细胞从一个未分化的状态发育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细胞类型,例如神经细胞、肌肉细胞等。
维持细胞周期: 它们确保细胞在分裂前完成DNA的复制和检查,避免错误传递。
诱导细胞凋亡(程序性细胞死亡): 这是一个防止异常细胞无限增殖的关键机制,某些原癌基因在特定情况下也参与此过程。

这些生理功能在不同物种中几乎是普适的。例如,负责信号传导的酪氨酸激酶家族(如EGFR、HER2),在植物、昆虫和哺乳动物中都存在着高度同源的基因,它们执行着类似的功能,尽管其具体的信号通路和调控方式可能略有差异。这种相似性表明,在早期生命进化中,一套有效的“生长加速器”和“周期控制器”就已经被设计和优化出来,并被后来的生命形式继承和发展。

3. 基因获得与丢失的进化压力:

在进化过程中,基因的获得、丢失、复制和突变是常态。然而,对于维持生命基本运作的基因,尤其是那些关键的调控基因,进化选择的压力非常大。一个原癌基因的正常功能一旦被破坏,就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不受控制的细胞增殖,即癌症。因此,那些能够维持原癌基因正常功能的序列,更倾向于被保留下来。

如果一个物种丢失了某个关键的原癌基因,或者其功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很可能就会在生存竞争中处于劣势,甚至无法繁衍。反之,那些拥有能够维持细胞正常生长和分裂基因的物种,则更容易适应环境、繁衍后代。这就像电脑操作系统中的核心驱动程序,虽然不同操作系统的驱动程序可能名字不同,但它们所实现的基本功能却是相似的,因为它们都服务于同一个目标——让硬件能够被操作系统识别和控制。

4. 基因组的模块化与功能等效性:

我们可以将基因组看作一个由许多功能模块组成的系统。每个模块负责完成特定的任务。当进化需要解决一个共同的生物学问题时(例如,如何促进细胞在特定条件下生长),不同的物种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模块”,但这些模块最终实现的“功能”却是等效的。

对于癌基因来说,它们参与的信号通路往往是一个复杂的网络。某个物种可能通过一个特定的蛋白激酶来启动生长信号,而另一个物种则可能通过一个信号肽来完成类似的功能。但从宏观上看,它们都达到了“启动细胞生长”这一目的。这种功能上的等效性,意味着尽管基因序列本身不完全相同,但其编码的蛋白质在结构和功能上却能保持高度相似,从而在不同的进化路径上都能实现相同的生命活动。

5. 进化过程中的“旧物利用”(Exaptation):

有时,一个基因最初可能演化出来是为了执行一个特定的、非癌相关的生理功能,但在后来的进化中,它可能被“重新利用”,并参与到细胞生长和分化的调控中。当这些基因的调控失灵时,它们就可能变成癌基因。

例如,一些在胚胎发育或伤口愈合过程中起作用的基因,如果它们的活性在成年后未能被有效关闭,就可能导致异常的细胞增殖。由于这些基因本身就参与了细胞生长的调控,它们在不同物种中的存在和功能相似性,就解释了为什么一些在发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基因,也成为了癌变的重要“候选者”。

总结来说,不同物种之间癌基因相似度高,主要反映了:

生命共同起源: 这是最核心的解释,共享的祖先带来了共享的基础生物学机制。
保守的关键调控功能: 细胞的生长、分裂和死亡是生命延续的基石,控制这些功能的基因因此被高度保留。
自然选择的强大驱动: 那些能够维持细胞正常、有效运作的基因更容易在竞争中胜出。
进化策略的多样性与功能等效性: 尽管实现方式可能不同,但为了解决共同的生物学问题,进化倾向于选择功能相似的解决方案。

理解这一点,对于我们研究癌症的发生机制、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及理解生命进化的奥秘,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告诉我们,癌症并非一个完全陌生的敌人,而是我们自身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失控的表现,而其背后往往隐藏着亿万年进化留下的印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同物种的癌基因相似度高,说明这不同物种有共同的起源抑或被同样的逆转录病毒全部感染,这些癌基因在遥远的共同祖先身上就存在或是来自同样的内源性逆转录病毒,有重要的作用抑或在突变之后致死,因此这些基因在演化过程中较为保守、不易改变或丢弃。

癌症可以理解为细胞层次的自然选择:复制错误、辐射、病毒感染、药物干扰等造成不同细胞的性状差异,癌细胞重启继承自古老单细胞祖先的多个基因、在对抗免疫细胞和普通细胞时获得优势。

癌细胞的特征:

  • 抑癌基因沉默或丢失
  • 关闭细胞凋亡,尤其是细胞从细胞外基质分离时的程序性死亡[1]
  • 用端粒酶修复受损的端粒
  • 去除表面受体来避开免疫细胞的攻击
  • 改变粘弹性特征来促进运动、侵袭、定植
  • 分泌腐蚀性酶在组织上开辟通道,以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
  • 改变接触到的细胞外基质与组织的理化性质以便定植
  • 在缺氧条件下关闭氧化磷酸化代谢、启动糖酵解
  • 比癌变前耐酸
  • 独立产生有丝分裂信号和生长因子
  • 增加遗传不稳定性以加速演化
  • 快速适应的细胞骨架使有丝分裂能在非整倍体下进行[2]

这类特征的共同性质是:

  • 放弃让复杂多细胞动物成立的“多组织合作”,
  • 没有放弃组织内合作,癌细胞对微环境的影响对其它癌细胞是有利的。

你可以在海绵等结构简单的多细胞动物的正常细胞里找到这类特征,基本上这些功能是多细胞生物共同祖先持有的复杂工具箱和武器库的一部分。所以多种细胞癌变的结果都差不多,多个物种的癌细胞的表现看上去都相似。

参考

  1. ^ 失巢凋亡
  2. ^ 癌症晚期患者体内的许多癌细胞的细胞核严重不正常,对普通细胞来说在那个状态下立即就会自我毁灭,但人家活得好着呢,还能一次分裂成3~5个细胞。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不同物种之间癌基因的高度相似性,并非偶然,而是对生命进化历程以及细胞基本生命活动机制深刻洞察的体现。这背后隐藏着多层含义,从基础的分子生物学原理到宏观的进化策略,都值得我们细细探究。1. 生命的共同起源与保守的细胞调控机制:这是最根本的原因。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形式,从最简单的细菌到复杂的哺乳动物,都追.............
  • 回答
    “基因突变并非随机”的说法,以及由此推导出的“基因属于具有综合判断力的独立意识体”的观点,与我们目前主流理解的“物种演化论”确实存在着深刻的矛盾,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根本性的对立。要理解这种矛盾,我们需要先梳理清楚几个关键概念:基因突变、物种演化论的核心观点,以及“有意识的基因”这种设想的涵义。1. 基.............
  • 回答
    关于转基因大豆油和普通大豆油的检测问题,确实是一个大家普遍关心的话题。简单来说,转基因大豆油和普通大豆油在成分上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因此在常规的食用油检测项目上,是很难直接“检测出”转基因成分的。 然而,如果我们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事情会变得复杂一些,并且确实存在一些检测的可能性和考虑。让我详细为您剖.............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我们关于责任、道德和自由意志最核心的困惑。如果很多不道德的行为,比如冲动下的暴力、贪婪的占有,甚至是某些精神疾病导致的异常行为,真的可以追溯到基因的偏倚或者大脑化学物质的失衡,那么我们继续谴责和惩罚这些行为,似乎就显得有些不公平,甚至多此一举了。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的基因让他天生更容易.............
  • 回答
    要确保转基因作物中新基因片段能够正常转录并与宿主基因发生预期之外的相互作用不产生非预期的物质和变化,这是一个复杂但至关重要的过程,涉及到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以及严格的科学验证和监管评估。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植入一个新基因就会“自动”产生好的结果,这需要系统性的设计、测试和监控。下面我将从几个关.............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生物体大小、遗传物质和细胞结构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直接地说,“细胞核域大小、遗传物质的量·尺寸、染色体数”越多/越大,并不绝对等于生物体的体积就越大/越壮。这其中有很多因素在起作用,而且它们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正相关。我们来一步步拆解这个问题,争取把它讲得透彻,并且不.............
  • 回答
    蓝孔雀和绿孔雀之所以被认为是不同的物种,这背后是一系列复杂且经过科学研究的区分依据。它们虽然都是孔雀,共享着“孔雀”这个俗名,但在生物学分类的层面上,它们却有着明确的界限,被划分到不同的物种之下。这不仅仅是因为外形上的差异,更是因为它们在遗传、生殖、地理分布以及行为习性等多个维度上展现出的显著不同。.............
  • 回答
    要理解游隼和苍鸮为何能在全球广泛分布,且未演化出明显物种分化,我们需要从它们各自的生态位、适应能力、以及影响物种形成的几个关键因素入手。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涉及到演化生物学的许多层面,但我们可以一层层剥开来看。首先,我们得承认一个事实:游隼和苍鸮确实是分布极其广泛的猛禽,但说它们“没有分化成不同物.............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触及了我们对生命形态变化和意识本质的深刻思考。简单来说,毛毛虫和蝴蝶并非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种,它们是同一种生物在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阶段。而关于蝴蝶是否还保留毛毛虫时期的意识,这涉及到生物学和神经科学研究中的复杂议题,目前的答案是,我们无法确切知道。毛毛虫与蝴蝶:生命周期的奇妙转化我.............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引人深思的问题,它触及了我们作为人类在生命演化长河中的位置,以及未来可能走向。首先,让我们思考一下“物种”这个概念。在生物学上,物种通常被定义为一群能够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的自然群体。这个定义的核心在于生殖隔离——当两个群体之间无法产生可育后代时,它们就被认为是不同的物种了。那么.............
  • 回答
    中国公司门前摆放的动物石像,确实是一门颇有意思的学问。它们不仅仅是装饰,更是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寓意和美好的期盼。这些动物的选择并非随意,而是经过了千百年的演变,与中国传统的象征意义紧密相连。下面我就来详细说说,那些常常出现在公司门前的动物们,它们各自代表着什么。1. 狮子:王者之气与守护力量提到公司门.............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很有意思,它迫使我们跳出“人类一家亲”的框架,去设想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如果按照你设定的前提——各个大陆的人种在“碰面”前就已经因为生殖隔离而演化成了不同的物种,并且外形、条件与我们现在所知的“人”相似,那么世界局势绝对会天翻地覆,而“你死我活的战争”几乎是不可避免的。首先,让我们来梳理.............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物种形成的机制和生殖隔离的概念。简单来说,要让两个人类个体之间产生生殖隔离,并进化成两个不同的物种,这在理论上是可能的,但实际上已经发生了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且要达到这个程度,需要的时间尺度是极其漫长的。我们先来拆解一下这个问题:1. 生殖隔离是怎么回事?生殖隔离是物.............
  • 回答
    这几位古人类的亲戚,有时候确实让人有点儿晕头转向。要说他们是不是不同的“物种”,这事儿在古人类学界也曾有过不少争论,而且到现在,我们对他们的认识还在不断深化。不过,根据目前主流的观点和化石证据,我们可以这样来看待:智人(Homo sapiens)、直立人(Homo erectus)、尼安德特人(Ho.............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生物学、地理学和行为学等多个领域。答案是肯定的,同一物种的动物在不同的地区,它们的食物偏好确实会因为多种因素而产生差异,而且这背后隐藏着许多有趣的生态学和演化机制。首先,我们得明白“食物偏好”这个概念。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喜欢吃什么”,而是指在可获得的食物种类中,动物会优先选择.............
  • 回答
    在单片机中实现对液体中两种不同物质的浓度进行检测,通常需要借助一些物理或化学原理,通过间接测量相关的信号来推断物质的浓度。直接测量这两种物质的浓度,特别是当它们对电信号没有直接影响时,往往是困难的。因此,我们需要找到它们能够影响到的物理量,并测量这些物理量。下面我将详细阐述一些常用的间接检测方法,以.............
  • 回答
    如果抛开物种稀缺这个现实情况,单单从“能不能当宠物”这个角度去探讨,大熊猫其实会是一个非常非常不合适的宠物选择。这并非因为它稀少,而是它本身的习性和需求,与我们通常对宠物的定义和饲养条件,存在着天壤之别。首先,我们得想想,我们养宠物是为了什么?通常是为了陪伴、互动,或者仅仅是看着它们可爱的样子就觉得.............
  • 回答
    你知道吗,我们看到的物体颜色,其实是它们反射光线的结果。当光线照到物体上时,一部分会被吸收,一部分会被反射。我们眼睛看到的是被反射的部分,而吸收的部分,就变成了热量。所以,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热辐射能力不一样,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它们对光的“食欲”不同。想象一下,红色的物体,它看起来是红色的,那是因为它.............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刚体动力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转动惯量。转动惯量就像是物体抵抗旋转变化的“惯性”,但它不是一个单一的值,而是与旋转轴的方向有关的。我们通常说的转动惯量,指的是一个物体围绕某个特定轴的转动惯量。那么,有没有那么一些“特别”的物体,无论你选择哪一个轴来计算它的转动惯量,算出来的结.............
  • 回答
    当然,这样的物质是存在的。事实上,绝大多数纯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是同一个温度点,但有一些情况会导致它们出现差异,甚至让“熔点”和“凝固点”这两个词在某些语境下变得有些模糊。我们先来梳理一下,通常我们说的“熔点”和“凝固点”到底指的是什么。纯物质的理想情况:熔点 = 凝固点对于一个理想的纯物质,比如纯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