谴责是一种筛选+训练机制。
人类的决策机制中,基因影响的部分主要在情绪的完整性,以及情绪共情的完整性。
情绪共情和情绪会形成感性认知,然后对人的行为进行影响。
道德则是当前世间(时间和空间上)社会共识的集合体,其来源是社会组织的有效性,以及社交行为的成本可控。
比如偷窃是不道德的,因为偷窃会导致人人自危,花费大量精力防盗、互相怀疑,从而导致社会组织的有效性降低,社交成本巨增。
比如遗弃是不道德的,因为这种行为一单蔓延,本群体的婴儿存活率降低,在与其他群体(部落、国家、城邦、村落)的长期斗争中就会灭亡。
可以这么说,在多数时候,道德是保护社会有序性的前提。一旦这个有序性丧失,则整个群体都会付出巨大代价。
所以,当不道德行为发生的时候,遭受的谴责和刑罚,表面上是公平的惩处,但本质上是一种对本群体人类个体的筛选和训练。
筛选就是淘汰掉,本能上不容易遵守当前道德的基因,比如“战士基因”(与暴力冲动和反社会人格相关)会在和平年代被这样减少。
方法是通过谴责和刑罚降低其生育可能。
训练则是通过杀鸡儆猴,让其他的人有情绪共鸣,知道违反“道德”会被“筛选”,变成异类,从而在其有可能违反道德时,被“恐惧”的情绪终止行为。
以上。
供参考。
就算决定论是真实的,人类想要维系社会运转,就必须假定人有自由意志(不管到底有没有),否则社会就乱了套了。这是一种社会需要。
个人愚见
因为担心受到谴责、惩罚、刑罚的恐惧,也是基因的外在表现和大脑的运作本能啊。
We are naturally programmable and socially programmed.
“我们为什么谴责恶行”实际上是一个社会学问题,而伦理学要问的是“我们是否/为什么应当谴责恶行”。不过这个问题实在是不好写一个严谨的回答。因为它涉及了好几个哲学难题啊,包括但不限于:
Autonomy in Moral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2. 道德责任(moral responsibility)
Skepticism About Moral Responsibility
3. 行为能力(agency)
4. 谴责(blame)
Blam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5. 惩罚(punishment)
6. 神经伦理学 (neoroethics)
Neuroethics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以及最让人望而却步的
7. 自由意志
不过简单来讲,我个人的观点是,谴责恶行应当是基于结果主义的。即,我们应该谴责恶行是因为这样做可以减少这一类恶行的发生。恶行是否是自主的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谴责是否有效。而我们之所以认为自主性很重要是因为谴责不自主的行为通常无法减少这种行为的产生。但是,如果恶行由脑内物质决定的行为,而我们又可以通过谴责来影响这种物质的产生来减少恶行,那么这种谴责就是有效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