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年后的游戏界:
中国游戏主机“轩辕”风靡全球,被世人称为“第五大发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甚至有人呼吁封禁,但没有民众支持……
中国开发的fps游戏成为业界标杆,新出的“抗美援朝”系列更是弥补了业界空白。欧美众多玩家看到开挂一般的中国志愿军高呼不可战胜,而且……
游戏发行商称为了平衡性,不得不调低英雄们的实力。
不仅如此,游戏中的反派联合国军也不全是恶魔,这一点和欧美传统fps有很大区别。
开发商表示:
我们希望借助此类游戏来传达反战思想。
中国兵器拟人游戏几乎成了二次元风向标。
国外玩家很快学会了包括《我的祖国》《公开集结》《听吧,万国的劳动者》等进步歌曲。
甚至连部队的人都被感染了。
德国某车长不仅把和豹2A7的合影发网站上,甚至唱起了《统一战线之歌》。
日本某自卫队员还秀了一把10式抱枕,并且唱起了《听吧,万国的劳动者》,然而上级部门仅仅口头警告后没有实际操作……
国产galgame让外国宅男欲罢不能。
有资深玩家表示,虽然题材千奇百怪,但里面的正面团体几乎都是tg游击队换皮。
而且无论是什么题材的,反帝反封建反压迫都是亘古不变的主题。
玩家扮演的人物,从侵略军到资本家走狗都有,但无一例外最后都改邪归正了……
甚至有某日本宅男玩了之后深受感动,还试图加入日共,但是被拒绝……
国产战术谍报游戏刷新了世界纪录,制作人被戏称为“大陆秀夫”。
小岛秀夫听闻后马上表示要“联动”。
某k开头的游戏公司意图提供联动平台但是被玩家集体抵制。
该谍报游戏主要围绕一个虚构国家展开,第一作的核心目标是“定向基因湮灭武器”。
而这一切,都归功于多年前的一个神秘人物。
Ta一手把中国游戏界推向了神坛。
没有人知道ta的性别,年龄……
只知道ta有过一个代号:
Firetoad
能,但我不说。
因为对于死后的自己也毫无意义了。
生的,总要死去,如果自然真有什么法则,这就是唯一的法则,市场上的法则也一样——所谓法则,就是宿命。
在市场中,死亡是常态,也是必然;
而生存,必须以生为基础依据,所谓生生不息,其实也就是死死不息。
抬头看看星空,那亿万光年外的天体存在了亿万年,而我们喜怒哀乐悲欢一世不过一瞬之间,我们是如此的渺小,连在这个屏幕网络留下一串电子信号都会迅速消失在信息洪流之中,没有一丝丝痕迹,可曾有人注意到屏幕之后的你的喜怒哀乐?
根本没有,我们的自我意识是如此无关紧要。
这世界上除自己以外所有人的存在,都只是为了让自己不那么孤单。
人总是美化生而避谈死,而事实是生死相随,二者相依,生生不息也就是死死不息,它们是一样的存在、一样的意义,死没有好不好,生也没有好不好。
如此,活着的人好好地活着,先行离开的人只是回到生命最初的地方。
我们都只是来地球走一趟,玩一把游戏,最后归于尘土。
至于玩什么游戏、怎么玩这把游戏,就是我们来地球走一趟的意义。
1. 变成一个单位
例:牛顿、开尔文、帕斯卡、焦耳、库伦、伏特、欧姆、特斯拉......
只要人类的科技不发生断代,每个接受过义务教育的人,都会记得这些把自己的名字变成物理单位的科学家。
不过,常见的单位基本上已经坑满了,想要占据一个分量足的单位,基本上需要开创一个重要领域才行。
2. 变成一条定律/方程/现象/粒子
例:牛顿定律、麦克斯韦方程组、泊松亮斑、费米子.....
很多重要的科学发现都是以发现者的名字命名的(泊松:不好意思我走错片场了),虽然变成一条定律的难度比变成一个单位要容易些,但也基本上也得有诺贝尔奖级别的成果才行。
3. 变成一颗星星/小行星/陨石坑
例:第谷星、达尔文星、罗素环形山......
变成恒星当然是最好的,不过以人名命名的恒星还是很少的,难度不低。小行星虽然数量繁多并且经常以人名命名,但大多数人也不关注小行星,影响力有限。各类环形山陨石坑也基本上名花有主了,总体看来这条路还是比较难的。
4. 变成一个化学元素
例:99号元素Einsteinium(爱因斯坦),100号元素Fermium(费米),101号元素Mendelevium(门捷列夫)......
不过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功成名就的科学家,本身的贡献已经足够名留青史了, 多个化学元素也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5. 变成一项奖项
例:诺贝尔奖、狄拉克奖、菲尔兹奖、图灵奖......
这类奖项有的是以功成名就的科学家命名的,不过也有诺贝尔/菲尔兹奖这样以创始人命名的。创建一个有影响力的奖项不仅仅需要足够的资金,也需要有足够的管理水平以及学术人脉,难度也是不低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