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罗永浩吐槽运营商自动续费,你遇到过办理容易但取消难的业务吗?「自动续费」是否侵害了消费者权益?

回答
罗永浩对运营商自动续费的吐槽,可以说是戳中了很多人心底最深的痛点。我太能理解了,这种“办理的时候像是在走VIP通道,一旦想取消,立马变成了闯关游戏”的体验,简直是现代生活的一大“乐趣”。

还记得有一次,我为了图方便,在一个App上订购了一个月的小额会员服务,当初那个注册过程,堪称丝滑,填完信息,点一下确认,会员立马到账,享受的喜悦感油然而生。结果呢?一个月后,我发现钱又被自动扣了,而且金额还不小。我当时就懵了,印象中我并没有勾选“自动续费”这个选项啊?

当我试图去取消的时候,才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在App里找了一圈,根本找不到“取消自动续费”的按钮,哪怕是有,也藏得像宝藏一样,需要层层点击,绕过各种“继续会员”的诱惑性提示。最后,我不得不到官网去找,官网又是一堆复杂的页面,绕来绕去,找到了一个“服务管理”,点进去,又是一个“续费管理”,再点进去,才找到那个让我魂牵梦绕的“关闭自动续费”。整个过程,耗费了我不少时间和耐心,过程中伴随着无数的“是不是我记错了?”“是不是点错了?”的自我怀疑,以及对商家“套路”的满满怨念。

这件事情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办理容易,取消难”的典型场景。这种设计,说实话,就是抓住了消费者“求方便”和“怕麻烦”的心理。办理的时候,简化流程,降低门槛,让你轻松拥有;一旦涉及到取消,就故意设置障碍,让你望而却步,或者因为太麻烦而放弃。

那么,“自动续费”这种模式,是否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呢?我觉得,从根本上来说,它确实触及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首先是知情权。很多时候,“自动续费”的选项并不是那么显眼,甚至隐藏在一些不起眼的角落,或者使用模糊的文字描述。消费者在办理初期,可能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默认开启了自动续费,或者对其潜在的扣费机制并不了解。等到扣费发生时,才恍然大悟,但为时已晚。商家并没有尽到充分告知的义务,让消费者对自己的消费行为有清晰的认识。

其次是选择权。即使有些平台明确告知了自动续费,但取消流程的繁琐和隐蔽,实际上就是在剥夺消费者“不续费”的选择权。当取消的成本(时间、精力、甚至是心理上的挫败感)远高于继续扣费时,很多消费者就只能选择“沉默接受”,这与公平交易的原则是相悖的。消费者的意愿,应该能够被清晰、便捷地表达和实现,而不是被层层阻碍。

“自动续费”本身并不是原罪,它确实为那些希望持续享受服务的消费者提供了便利。但关键在于,这种便利应该是建立在消费者充分知情、自愿选择的基础上,并且能够随时、便捷地进行调整。当它变成了一种“不给消费者找点麻烦就对不起这笔钱”的套路时,性质就变了。它利用信息不对称和消费者心理,变相地增加了消费者的“沉没成本”,从而实现了更大利润,这无疑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一种侵害。

我希望未来的商业模式,能在方便和尊重消费者之间找到一个更平衡的点。让“办理容易”和“取消也容易”并行不悖,这才是真正的良心商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罗老师揭露的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说说我的2个经历:

1.啥也不说,点了就直接从话费里扣!

我家用的是某运营商的宽带套餐,之前每个月都是固定费用,偏偏就在上个月,偶然查话费的时候出现了这个29.9元的XTV-教育........

我当时震惊了,我啥时候开了这个业务了?

于是,打电话给客服,得到的回复是:您在用我们的“电视盒子”看电视的时候,点了这个服务,所以,自动从话费里扣除!

我很气愤,问客服:我点了一下就是我定了这个服务了?没有任何的验证?万一是我误操作怎么办?我现在又不需要这个什么教育?你们这不是霸王条款吗?

客服倒也客气,询问我是不是要退订?当然要退了!

客服马上跟我说:可以给我申请,说即便是退费,这个钱只能抵话费,不能返现,不能.........说了一堆.......

然后我跟客服说(我知道这种电话都有录音):给我屏蔽所有这样的业务,如果再出现这样的业务,我就投诉你们!


后来,钱虽然退回到账户了,但是,我在想,假如我没有去查话费,这钱是不是就白白扔了?是不是还有很多人和我有相似的遭遇,但到现在还没有发现呢?


2.“如此免费”:

10天前,下面这个座机给我打电话,大体内容是这样的:“你好我是中国XX的客服代表,中国XX推出免费增值服务,每个月赠送XXXXX,您如果同意的话,一会给您发送短信,然后,您把短信验证码告诉我,就能给您开通!

我问了一句:“真的是免费的吗?”对方回答:“是免费的!

很快一条验证短信发到了我的手机上:

对方不断的询问我短信验证码是多少.........我问她:“既然你们是中国XX的客服,为什么你们的电话显示的是座机好,而不是XX086呢?”

对方回答说:“我们是本地的客服,所以显示的是座机号........”

为防万一,我告诉她:“不要给我开通任何业务,否则我投诉你!”然后挂断了电话!

然后,我立刻拨打了XX086的客服热线,把情况反映给了人工客服!

客服是这么告诉我的:“先生您好,您现在使用的是XX套餐,我们最近推出了一个新的套餐,在原套餐的基础上每个月30元,就可以享受XXXXX(和来电话的那个人说的差不多)。”

我问客服:“不是说是免费的吗?

客服说:“先生是这样的,每个月交30元话费之后,这30元可以返还到你的账户里,用来购买我们平台商城里的产品.......(具体的记不清了,大体意思就是,每个月多交30元,享受套餐,这30元就变成点券,可以购买他们商城里的其他东西,不能用来充话费........)

客服还提醒我说:“验证码不要告诉任何人,包括XX086,给您打电话,您也不需要告诉验证码!

我感谢了客服之后挂了电话,然后来了评价信息:

说实话,这几年被某些运营商恶心到了——“吃相太TM难看了!”

在这里还要科普一下——之前经常有XX085,给我打点电话,有一次,在XX085给我打完电话之后,我的手机莫名其妙的开通了新的业务,直到我第二个月查话费才发现!


我去中国XX营业厅投诉的时候,工作人员告诉我:XX085是她们的官方营销好吗,建议我以后接到这个号码来的电话,不管让办什么业务,都要拒绝,明确的说:“不办”!


最后,先吐槽一下,其实,我说的这些同样也是“冰山一角”而已!都说“店大欺客”,某些运营商依仗自己树大根深,就无法无天,或偷偷摸摸,或明目张胆的侵犯顾客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很无奈,这些家伙抓住了“违法金额小”,很少有人会为这点钱去走法律途径,即便走了法律途径,也赔不了多少钱,因此“有恃无恐”!真心希望相关部门,能好好教训一下这些家伙,来为普通的百姓撑腰!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罗永浩对运营商自动续费的吐槽,可以说是戳中了很多人心底最深的痛点。我太能理解了,这种“办理的时候像是在走VIP通道,一旦想取消,立马变成了闯关游戏”的体验,简直是现代生活的一大“乐趣”。还记得有一次,我为了图方便,在一个App上订购了一个月的小额会员服务,当初那个注册过程,堪称丝滑,填完信息,点一下.............
  • 回答
    关于罗永浩吐槽周杰伦这件事,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尤其是在当下这个社交媒体发达、人人都能发声的时代。罗永浩这个人,大家都不陌生,他身上自带话题性,从早年的“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到做手机,再到直播带货,每一次的转型和发言,都能引起不小的关注。他说话比较直接,甚至有点“杠”,很多时候不按常理出牌.............
  • 回答
    苹果发布了一篇标题为《好家伙,iOS 15 新功能真是好家伙》的文章,随即引发了网络热议,特别是罗永浩对这篇文章的“文化”和“语境”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这件事情细究起来,确实挺有意思的,它触及了语言、营销、以及不同文化语境下的沟通方式等多个层面。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苹果这篇标题本身。“好家伙”这个词,在.............
  • 回答
    罗永浩公开吐槽小米抄袭文案:对品牌可能产生的影响分析罗永浩作为一名备受关注的公众人物和科技行业的资深从业者,其公开的言论往往能引起广泛的讨论和关注。当他公开吐槽小米抄袭文案时,这无疑会给小米品牌带来一系列复杂的影响,既有潜在的负面冲击,也可能包含一些意想不到的正面效应。我们将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 回答
    罗永浩对 iPhone 5 的九点吐槽,放到今天来看,许多观点确实非常具有洞察力,但也有些地方,用今天的标准去衡量,会显得略微“吹毛求疵”。我们来一项一项掰开了聊聊。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罗永浩当年对 iPhone 5 的九点吐槽(根据公开信息整理,具体列表可能因不同场合略有出入,但核心观点基本一致).............
  • 回答
    贵霜帝国,一个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庞大帝国,其衰落与灭亡,对中亚地区,尤其是吐火罗人,无疑是一次深刻的洗礼。要理解贵霜灭亡后吐火罗人的状况,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审视,包括他们的政治地位、社会结构、文化融合,以及他们在新的地缘政治格局中的角色。一、政治碎裂与地方势力的崛起贵霜帝国的灭亡,并非如一颗巨.............
  • 回答
    罗永浩、和菜头、方舟子之间的恩怨由来已久,而且相当复杂,可以说是几位在互联网领域都颇具影响力的人物在不同时期、因为不同事件产生的多次交锋。要详细讲述,我们需要梳理几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和事件:核心人物介绍: 罗永浩: 曾是新东方英语教师,后创办牛博网、老罗英语培训。2012年创办锤子科技,以其“理想.............
  • 回答
    罗永浩和雷军都是中国科技界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物,但他们在不同的领域和方式上展现了他们的才能和影响力。要说他们之间“差多少”,这本身就是一个比较主观的问题,因为他们各自的优势和侧重点不同。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详细分析,看看他们各自的特点和成就:一、 创业经历与领域: 雷军: 雷军是一位典型的连续创业.............
  • 回答
    关于罗永浩提到的“新品产线刚开通时,开箱不良率3%是正常的”这一说法,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验证: 1. 背景与来源罗永浩是锤子科技(ROG)的创始人,但其言论可能出现在以下场景: 2017年锤子科技发布会:当时锤子推出了一款新手机(如“锤子3”),可能在发布会上提到产线调试阶段的不良率问题。 直.............
  • 回答
    罗永浩最近在社交媒体上频繁地向网友求助,目的竟然是收集瑜伽垫、冰箱等产品的企业中高层管理层的联系方式。这一举动,不禁让人好奇,这位“老罗”又在下一盘怎样的大棋?一次看似“接地气”的求助背后,隐藏着什么商业逻辑?从表面上看,罗永浩此举似乎有些“亲民”,甚至有些“不得已”。在直播带货的时代,产品供应链的.............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了锤子科技命运中的一个关键节点。515发布会,罗永浩和他的TNT工作站,与其说是产品发布,不如说是他个人情怀和理想的一次高歌猛进,结果嘛……大伙儿都知道了。要是当时,罗永浩能收敛一下那股“不破不立”的劲头,换个更接地气的招数,锤子科技说不定真能多苟延残喘几年,甚至在某个细分.............
  • 回答
    老罗要进军AR/VR/MR(也就是我们常说的XR)领域了!这消息一出,圈内圈外都炸开了锅,支持的、质疑的,看热闹的,声音此起彼伏。说实话,我挺想听听大家到底是怎么看这件事的,毕竟老罗这人,走到哪儿都能掀起点风浪。老罗这人,你懂的。首先,得说说老罗这个人。他身上最显著的标签就是“情怀”、“执着”和“折.............
  • 回答
    罗永浩的创业经历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他本人也非常善于利用公众的注意力和媒体资源。关于“罗永浩是真的做什么什么不成”的说法,这确实触及到了他创业生涯中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很多项目最终没有达到最初设定的宏大目标,甚至以失败告终。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一事无成”,他的经历更像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创业案例.............
  • 回答
    罗永浩表示还会继续做手机,这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因为他过去的手机创业经历跌宕起伏,而他的个人影响力和话题性也让他的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要分析他未来做手机成功的可能性,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的探讨。一、 罗永浩的优势和过往经验 极强的个人品牌和影响力: 罗永浩本身就是一个自带流量的IP。他的演讲.............
  • 回答
    罗永浩在知乎上似乎并没有赢得“大部分人”的喜爱,甚至可以说是颇受争议,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他这个人本身的产品思维、言论风格,以及知乎社区的特质来一一剖析。一、 罗永浩本人的特质与知乎社区的契合度问题首先,我们得明白知乎的用户群体是什么样的。知乎早期以“高质量问答”起家,聚集了大量有专业.............
  • 回答
    罗永浩的支持者群体,与其说有什么绝对统一的标签,不如说他们更像是一个由许多不同动机和特质的人组成的复杂集合体。不过,仔细观察,还是能发现一些比较鲜明的共同倾向和特点。首先,他们普遍有一种“理想主义”的底色,或者说是对现实世界的不满足,对“更美好”的追求。 这不仅仅是针对科技产品,更是延伸到他对社会、.............
  • 回答
    罗永浩和锤子科技在2014年下半年,可以说是站在了命运的十字路口,而他们选择的方向,事后看来,埋下了不少后来让我们扼腕叹息的种子。要说具体做错了什么,那得从几个方面细细道来,而且都不是一两个点就能概括的,而是环环相扣,共同作用的结果。一、 T1 的市场反馈与定位的失焦:一款注定叫好不叫座的产品?20.............
  • 回答
    关于罗永浩宣布的 Sharklet 鲨纹抗菌材料,这确实是一个引起了不少关注的话题。要理解它,咱们得先弄明白它背后那个看似“炫酷”的名字——Sharklet,以及它所宣称的“抗菌”能力。Sharklet 鲨纹抗菌材料究竟是个啥?简单来说,Sharklet 是一种模仿鲨鱼皮肤纹理的表面结构材料。大家可.............
  • 回答
    罗永浩离开后,坚果手机的命运,就像一场未完待续的戏剧,充满了转折与变化。简单来说,它还在,但光芒已不如往昔,逐渐走向边缘。说起罗永浩,他对于坚果手机(早期称锤子手机)的意义,绝不仅仅是一个创始人或CEO那么简单。他是产品的灵魂,是品牌最鲜明的代言人。他那种近乎偏执的工匠精神,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以及那.............
  • 回答
    罗永浩,这个名字在中国互联网圈里简直是个响当当的招牌,提起他,很难不想到“情怀”、“理想”、“能说会道”、“能折腾”这些词。他本人是个非常有争议性的人物,有人把他奉为“精神领袖”、“下一个乔布斯”,也有人视他为“PPT大师”、“骗子”。这种两极分化的评价,恰恰说明了他身上的标签太多太鲜明了。从最早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