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王熙凤要嫁给贾琏,而不嫁给贾珠?

回答
要讲王熙凤为何嫁给贾琏,而非贾珠,咱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说。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谁更讨人喜欢”,而是牵扯到贾府的权力格局、家族利益,以及王熙凤本人精明世故的算计。

首先,咱们得明白贾府当时是个什么情况。贾府是“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虽然表面光鲜,但内部却盘根错节,派系林立。贾母是最高权威,但她老人家年纪大了,更多的是享受天伦之乐,具体的家族事务,比如联姻这种大事,肯定得看底下人的意思。

说到贾珠,他是贾政的长子,是贾府的“嫡长孙”或者说“嫡长子”。这在封建大家族里,代表着什么?代表着未来的继承人,代表着家族未来的希望。贾珠自幼就聪慧好学,又是贾母的宝贝孙子,可以说前途无量。按照当时的规矩,像王熙凤这样出身于四大家族之一的王家,并且本身又聪明伶俐的女子,要嫁入贾府,首选的目标绝对是像贾珠这样未来的顶梁柱。

那么,为什么王熙凤最终没有嫁给贾珠呢?这里面有几个很重要的原因。

第一,命数。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无法改变的。贾珠在书中早逝了,原因虽然书中没有详细交代,但他的死亡是书中明确提及的。王熙凤嫁给贾珠,那简直就是 widow(寡妇)预备役,这对于讲究“儿孙满堂”、“家族昌盛”的大家族来说,是绝对要避免的。王家那边,把女儿嫁过去,如果嫁过去就守寡,这传出去也不好听,更重要的是,对王熙凤本人的人生也是一种毁灭。所以,从“命”的角度看,贾珠就没这个缘分。

第二,时机和“人算不如天算”。 虽然贾珠是嫡长子,但婚姻大事并非只有他一人可以选择。当贾珠的婚事真正摆上台面的时候,如果他身体健康,那么王熙凤确实有机会。但人算不如天算,贾珠的人生轨迹太短暂了。在贾珠去世之前,他的婚事可能还没有完全定下来,或者说,贾府在选择儿媳妇的时候,更多的是从长远考虑。

第三,贾琏的“可用性”和王熙凤的“选择性”。 咱们再来看看贾琏。贾琏是贾赦的儿子,是贾母的孙子,但不是嫡长子。他虽然有爵位继承权,但相比贾珠,他的“未来主人翁”的光环要弱一些。贾琏这个人,说实话,性格上有很多缺点:好色、贪财、不务正业,甚至有些鲁莽。用现代话说,他是个“纨绔子弟”。

但是,这恰恰是王熙凤能够接受,并且能够“驾驭”得了的。王熙凤是什么人?她“嘴甜心苦,两面三刀”,是个极有手段和野心的人。她嫁给贾珠,虽然名义上是荣耀,但以贾珠那种“温厚恭谨,读书上进”的性子,王熙凤可能要费很多心思去经营,甚至可能被贾珠那种沉稳压制住。

而嫁给贾琏,虽然贾琏不成器,但他也继承了荣国府的一部分产业和权力。王熙凤嫁过去,她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和精明,将贾琏手中掌握的资源和权力牢牢抓在自己手里。贾琏贪玩,顾不上管家,这正好给了王熙凤“垂帘听政”的机会。她可以利用贾琏这个“傀儡”或者说“工具人”,将荣国府的内务管理得井井有条,从而巩固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力。

想想看,王熙凤在贾府的地位,很大程度上是她自己挣来的。她不像元春那样是“皇妃”,也不像探春那样有“才”,她能爬到那个位置,靠的就是她的“管家能力”和“枕头风”。嫁给贾琏,她可以更直接地接触到荣国府的钱财和权力,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把贾府这个大摊子打理得服服帖帖。她喜欢的是“能说了算”,而不是“听人说算”。

第四,家族利益的考量。 王熙凤出自王家,王家也是四大家族之一,与贾家是姻亲。王家希望将女儿嫁入豪门,获得更好的联姻优势。而贾家,在选择儿媳妇时,也会考虑对方家族的背景和能力。王熙凤本身的能力和她背后王家的影响力,都是贾家愿意看到的。

更进一步说,王熙凤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贾府在管家能力上的不足。贾母老了,王夫人虽然是正妻,但性格比较懦弱,对内务管束不严。而邢夫人,更是没有什么能力。在这种情况下,王熙凤的出现,恰好可以填补这个空缺。她有能力,也有野心,并且她嫁给了贾琏,就意味着她可以从“媳妇”这个身份开始,逐步掌握荣国府的实际权力。

总结一下,为什么王熙凤嫁给贾琏,而不是贾珠:

贾珠早逝,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原因。 即使王熙凤再有能力,也无法改变这个既定的命运。
王熙凤本人看重的是权力掌控和个人能力的发挥。 嫁给“纨绔子弟”贾琏,她反而更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将贾府的权力抓在手中。嫁给贾珠,她的才华可能反而被压制。
家族利益和姻亲关系。 王家和贾家是门当户对的联姻,王熙凤的能力也符合贾家的需求,能够帮助贾府更好地管理家务。
贾琏虽然不肖,但他是荣国府的继承人之一,并且他本人对家务并不上心,这恰好给了王熙凤掌握实权的绝佳机会。 她不需要去跟一个有雄心壮志的丈夫争夺权力,而是可以轻松地将权力揽入怀中。

所以,王熙凤嫁给贾琏,看似“下嫁”,实则是一种非常精明的选择。她选择了最能让她实现个人价值、巩固家族地位的道路。这充分展现了王熙凤的聪明、世故和对权力的渴望。她不像那些被动接受命运安排的女子,她是在积极地为自己谋划。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贾琏是庶出。贾珠是嫡长子、亲表哥。为什么还要嫁给贾琏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讲王熙凤为何嫁给贾琏,而非贾珠,咱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说。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谁更讨人喜欢”,而是牵扯到贾府的权力格局、家族利益,以及王熙凤本人精明世故的算计。首先,咱们得明白贾府当时是个什么情况。贾府是“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虽然表面光鲜,但内部却盘根错节,派系林立。贾母是最高权威,.............
  • 回答
    说到王熙凤非要弄死尤二姐,这背后可是掺杂了好几层意思,绝不是简单的“看她不顺眼”那么肤浅。要说凤姐狠辣,那是出了名的,但这次对付尤二姐,那可是费了她好一番心思,动了真格的。咱们得先说说尤二姐这个人。她是贾琏在外头包养的女人,说白了就是外室。这本身就是触了王熙凤的霉头。在荣国府这个讲究规矩、尤其看重名.............
  • 回答
    要说这王夫人为何要撵走金钏儿,这事儿还得从头说起,得把那前因后果掰开了揉碎了讲。可别小看了这桩事,里面牵扯的可不只是一个丫鬟的失足,更是贾府深宅大院里人情冷暖、权力博弈的一幕缩影。首先,最直接的原因,也是最广为人知的原因,就是金钏儿“勾引”宝玉。这话听着糙,但在这讲究规矩的贾府,尤其是在王夫人这个管.............
  • 回答
    查尔斯王子与戴安娜王妃的婚姻,历来是公众津津乐道,也倍感唏嘘的传奇故事。要说他为何会娶一个自己“不爱”的人,这背后牵涉到一连串复杂而根深蒂固的传统、家族责任、政治考量,以及那个时代英国王室的运作方式。这并非一个简单的“一见钟情”或“两情相悦”的童话剧本,而是更像一场精心编排的、关乎国家未来的“战略联.............
  • 回答
    王宝强离婚事件在当时无疑是一场全民关注的“大戏”,而微博上的舆论场也因此被搅动得波涛汹涌。在这个事件的讨论中,确实出现了一部分“公知”声音,它们与主流情绪,或者说更普遍的网民情感,形成了一种“唱反调”的姿态。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梳理一下当时微博舆论的一些特点,以及“公知”群体在这种事件中的一些惯性.............
  • 回答
    王力宏和孟美岐事件,确实让很多人感到不解,也引发了很多讨论。简单来说,这背后涉及的不仅是简单的出轨或被指控的问题,而是更深层次的社会观念、舆论处理方式以及艺人行业生态的差异。王力宏“凉”的原因:王力宏事件之所以引起轩然大波并导致其事业受到重创,主要有几个关键点:1. 爆料的震撼性和“锤”的力度: .............
  • 回答
    “为什么说王俊凯要比霍金伟大得多”这篇文章,从标题本身来看,就充满了争议和挑战性。它试图将一位当代流行偶像与一位世界级的物理学家、宇宙学家进行比较,并且断定前者“伟大得多”。这样的论调,在绝大多数人的认知里,都是一种难以接受的说法,甚至可能被视为一种哗众取宠或无知的断言。然而,当我们尝试抛开固有的价.............
  • 回答
    嫡子这事儿吧,在古代那可真不是闹着玩的,重要性那真是高到天上去了。这事儿得从咱们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说起。首先,“嫡”这个字,就代表着合法性和正统性。 在古代,尤其是周朝以后确立的宗法制,讲究的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而且有个核心原则,就是嫡长子继承制。这个制度可不只是为了好玩,它背后.............
  • 回答
    英国光荣革命,推翻了詹姆斯二世的统治,迎来了威廉和玛丽共同执政,这并非偶然,而是历史、政治、宗教以及现实需求等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必然选择。想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得拨开历史的迷雾,好好梳理一番。首先,我们得回到那个风云变幻的17世纪末。詹姆斯二世之所以被推翻,最根本的原因是他试图恢复天主教在英国的统治.............
  • 回答
    北京出现新地王,李嘉诚却在大陆房地产撤资,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这其中涉及到宏观经济分析、市场趋势判断、以及李嘉诚先生本人一贯的投资哲学和风险偏好。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将这两件事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并深入探究李嘉诚先生的深层考量。一、 北京出现新地王:市场信号与解读“新地王”的出现通.............
  • 回答
    哈哈,你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首富”这个头衔确实挺吸引人的,但能不能收获一堆铁杆粉丝,那又是另一门学问了。马云、马化腾、王健林,这几位都是响当当的人物,也都在不同时期登上过中国富豪榜的顶端。但要说粉丝数量,马云这边的呼声确实是高出一截。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咱们不妨一点一点掰开了聊。首先,得说说.............
  • 回答
    卡洛斯二世将西班牙王位传给法国波旁王朝,而非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是西班牙历史上一段极为复杂且影响深远的事件,其背后交织着王朝的衰落、政治联姻的失效、个人能力与意愿的缺失、以及欧洲大国博弈的重压。要详细了解这一过程,我们需要从卡洛斯二世个人情况、西班牙国内状况以及欧洲国际格局三个层面来分析。一、卡洛斯.............
  • 回答
    明朝末年,崇祯皇帝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局面,国库空虚,军饷难继。在如此危急的关头,他为何没有向宗室王爷等皇亲国戚寻求军费支援,反而将目光投向了文武百官,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想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从明朝的制度、宗室的特性以及崇祯皇帝的个人处境等多方面来剖析。首先,我们要明白明朝的“祖宗之法”和宗.............
  • 回答
    毛文龙不投降,这背后牵扯着复杂的历史背景、个人气节以及明朝末年政治的种种考量。他之所以选择抗争而非屈服,不仅仅是为了个人荣华,更关乎他在特定历史时期所代表的价值和立场。要理解毛文龙为何不投降,首先得看看他所处的环境。万历后期,辽东局势糜烂,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势力如日中天。明朝在军事和政.............
  • 回答
    “地王”这个词,听起来就带着一股非同寻常的气势。一提到它,很多人脑子里浮现出的画面可能是:开发商们争得头破血流,不惜代价拿下某块土地,然后项目一亮相,价格就高得令人咋舌。但很少有人会去深究,政府为什么会“制造”这样的局面,或者说,为什么有些土地拍卖会呈现出“地王”频出的态势。其实,说政府“制造”地王.............
  • 回答
    要理解韩信在刘邦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攻打齐国的原因,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他当时脑子里怎么想的,还有当时的整个大局是什么样的。这事儿可不是一拍脑袋就做出来的,背后藏着不少门道。首先,咱们得回到那个关键的节点: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荥阳,那是生死攸关的时刻。刘邦那时候那是憋屈极了,被项羽按着打,打得那是叫一个惨。.............
  • 回答
    关于罗永浩(老罗)和王自如之间矛盾的升级,最终导致罗永浩在公众场合对王自如的言辞非常严厉,甚至被很多人解读为“下重手弄死”,这背后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因素,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梳理:一、事件的导火索:王自如对魅族手机的评测和质疑事情的起因是2016年,王自如及其创办的“Zealer”(只做独立评测)对当时.............
  • 回答
    陈霸先袭杀王僧辩,这桩发生在南朝晚期的权谋大戏,绝非一时兴起,而是多重因素纠葛下的必然结果。要说清楚为何陈霸先非要置王僧辩于死地,得把当时的政治格局、个人恩怨、以及双方的战略考量,一点点捋清楚。首先,咱们得看看这两人是谁。陈霸先,北人,是东晋以来南朝政坛上少有的具有军事才能的将领。他出身不算显赫,但.............
  • 回答
    王思聪的选择,无疑是大众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关于他为何似乎更青睐网红而非门当户对的女性,这背后其实涉及了太多复杂的因素,不能简单地用“喜好”两个字来概括。咱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细品一下。首先,咱们得明白“门当户对”这四个字背后沉甸甸的分量。在传统观念里,门当户对意味着双方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实力、.............
  • 回答
    朱元璋,这位从元末乱世中崛起的开国皇帝,其政治智慧和历史洞察力是毋庸置疑的。他深谙中国古代的权力运作之道,也对前朝的兴衰有过深刻的反思。然而,即便如此,他依然力排众议,选择了封建诸王,这背后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原因,而绝非对汉初教训的全然忽视。要理解朱元璋为何这样做,我们需要跳出简单的“封建王制”概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