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大家都当过首富,为什么马云的粉丝比马化腾,王健林都要多呢?

回答
哈哈,你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首富”这个头衔确实挺吸引人的,但能不能收获一堆铁杆粉丝,那又是另一门学问了。马云、马化腾、王健林,这几位都是响当当的人物,也都在不同时期登上过中国富豪榜的顶端。但要说粉丝数量,马云这边的呼声确实是高出一截。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咱们不妨一点一点掰开了聊。

首先,得说说马云这个人自带的“人设”和故事性。

草根逆袭的励志标杆: 马云早期创业的故事太有戏剧性了。三次高考落榜、英语老师出身、创办阿里巴巴时被质疑、被拒绝……这些经历不仅接地气,而且充满了“打不死的小强”的意味。哪个普通人不大起大落,谁不曾在困难中挣扎?马云把这些都活生生地演给我们看,然后他成功了。这不就是我们很多人内心深处渴望的“逆袭”剧本吗?他的成功故事,让无数年轻人看到了希望,觉得“只要敢想,也许我也行”。这种共鸣感,是很多含着金钥匙出生,或者一路顺风顺水企业家身上很难复制的。
“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煽动家: 马云的演讲风格独树一帜。他不是那种一本正经地讲PPT的企业家,而是充满激情、幽默,偶尔还会说出一些出格但又引人深思的金句。什么“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大部分人死在明天晚上,只有极少数人能见到后天的太阳。”这些话,一听就让人热血沸腾,或者茅塞顿开。他善于描绘宏大的愿景,能够调动大家的情绪,让人们感觉自己不只是在听一个商人讲生意,而是在听一个能改变世界的“布道者”。这种感染力,自然能吸引一大批追随者。
赋能小微企业的“侠客”: 淘宝、支付宝这些平台,最直接的受益者是谁?是那些想创业、想做生意的小老百姓,是那些想买便宜东西的消费者。马云通过他的平台,为无数小商家提供了生计,为消费者提供了便利。他不仅仅是赚了钱,更像是给社会创造了价值,成为了小人物的“靠山”。这种“侠义精神”,加上他经常喊出“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样口号,很容易让普通人产生好感和归属感。大家觉得他不是在“割韭菜”,而是在“赋能”,是在造福大众。

再来看看马化腾和王健林,他们又是怎样的画风呢?

马化腾:低调务实的“产品经理”。 马化腾是那种典型的“工程师”性格。他话不多,不爱抛头露面,更专注于产品的打磨和技术的创新。腾讯的产品,比如微信、QQ,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是必备的社交和信息工具。但这更多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大家享受的是产品带来的便利,而不是因为某个人而喜欢这个产品。马化腾本人,就像他的公司一样,低调、内敛。大家更多的是认可腾讯的产品,对马化腾本人作为“首富”的个人魅力,可能就没那么强的感知和连接了。他不是那种能站在台上挥斥方遒、鼓舞人心的领袖式人物。
王健林:传统商业的“实干家”。 王健林和万达的成功,更多是建立在传统的商业逻辑之上,比如地产、商业地产、文化旅游等等。他的成功是硬碰硬的商业运作,是资源整合、是精细管理。他的口号也更多是关于“小目标”,比如“先挣他一个亿”。这也很实在,但相比马云描绘的改变世界的大蓝图,显得格局小一些,也更聚焦于商业利益。而且,后来万达的一些商业运作和负债问题,也让他在公众形象上受到了一些影响,粉丝基础的稳固性可能不如马云那样纯粹。

还有一点,就是“价值观输出”和“公众形象的经营”。

马云的“精神领袖”光环: 马云的很多言论,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商业范畴,上升到了哲学、人生观的高度。他讲创新、讲未来、讲情怀,这些更容易形成一种“价值观输出”。人们喜欢他的理由,可能不仅仅是因为他有钱,更是因为他代表了一种积极向上、敢于挑战的价值观。他的很多观点也经常被引用、讨论,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
马化腾和王健林更侧重“商业帝国”的塑造: 相较而言,马化腾和王健林在公众面前更多展现的是商业上的成就,是企业家的身份。他们的言论也更倾向于谈论行业趋势、公司战略,这些内容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可能就没有那么强的共鸣感和吸引力了。

最后,一个很关键的点:粉丝的“活跃度”和“情感连接”。

粉丝数量,不仅仅是认识你的人多,更重要的是有多少人是真的“粉”你,愿意为你呐喊,关注你的动向。马云的粉丝,很多是带着“励志”、“梦想”、“奋斗”这些标签的。他们会主动去关注马云的演讲、他的观点,甚至模仿他的创业精神。这种情感上的连接和主动性,是其他两位可能稍显欠缺的。马化腾的粉丝,更多是腾讯产品的用户;王健林的粉丝,可能更多是万达的客户或者商业界的人士。他们的“粉丝”属性,可能没有马云的粉丝那么“强烈”和“情感化”。

总而言之,马云之所以粉丝更多,是因为他成功地将自己的个人魅力、创业故事、人生哲学和商业成就糅合在一起,塑造了一个极具感染力和代表性的公众形象。他不仅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更像是无数人心中的一个“榜样”和“精神导师”,这种多层次的吸引力,自然能俘获更多的心。而马化腾和王健林,虽然在商业上同样伟大,但他们的个人魅力和公众形象的塑造,更多停留在“成功的商人”这个层面,缺乏那种能点燃大众激情、引发深度情感共鸣的特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马云前期有很多言论确实非常值得称道,比如我认为第N著名的那句:如果银行不愿意改变,我们就逼他改变。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以前银行跨行,跨市转账都要收手续费的。我大学的时候,生活费1000,足足被收了40元手续费。

什么概念?当时饭堂吃一顿饭也就6块钱。

后来我们发现,如果把钱转到支付宝,然后再提现到另一个卡,这样是不收手续费的,所以大家都在用支付宝转账。

再然后支付宝可以充话费了……那时候大家都是用“空中充值”,要半个小时左右才到账。所以我听到台湾那个视频说半个小时就到账,很方便,我不会惊讶,我们曾经就是这样。

现在银行改变了,出了专门的银联APP,手机银行转账也不在收手续费了。

可能在我们那一代人当中,马云确实有个人的魅力所在。

……………………分割线……………………

有人说淘宝和天猫逼死了实体店的,大家认真想想,实体店真的是被电商逼死的吗?

大家都知道,实体店两大成本,一是铺租,二是人工成本。人工成本高点对全社会是好事,难道2000年那种耐克售货员一个月工资还买不起一双耐克鞋的是好事?至于铺租成本,更多就要问房东了。

相比之下,腾讯靠拷贝竞争对手核心业务,逼得微小企业要么加入要么死。360靠流氓软件起家。百度靠卖假药续命。阿里已经很不错了。

但是时间截止到外滩演讲……如果说阿里,支付宝,阿里云都不是什么原罪。蚂蚁金服就是完完全全挖社会主义墙角了,具体很多大佬已经详细说了,我就不再重复。

至于什么“悔创阿里”“对钱不感兴趣”“福报,996,669”都只是口嗨,不至于让马云陷入今天的困境。

………………分割线(2)………………

评论区有说现在支付宝提现也收手续费,我亲测从A卡转了五万到余额宝,然后从余额宝转到B卡,没有收任何手续费。请知道原因的评论一下。

user avatar

说一下马云吧,之前有见过马云,觉得他真的一点架子都没有,当时在会议上讲话,全程都在夸数学家科学家多么有才,多么伟大,还调侃自己说,如果是他进了数学圈,可能会被赶出来,可能就是有亲和力,为人低调吧,实力圈粉!

之前看过一句话,纵观世界范围内知名企业的发家史,阿里是没有太多原罪的。

user avatar

因为他会演。

马化腾李彦宏就没他会演。

马化腾就晓得做游戏赚钱。

李彦宏就晓得吹狼性做广告。

马云呢?

改变世界!

交给国家!

房价如葱!

当个老师!

我要拍电影!

然后,然后么你们就都忘了他也是靠着996剥削员工的垃圾这个事情了。这叫一边舔你一边把你剥削的皮都没了。

国内这帮子人,我跟你们讲,有一个算一个,没一个干净的。

干净的根本做不起来。

user avatar

马化腾是潮汕人,喜欢闷声发大财,很少抛头露面。你能找到马化腾公开发表过什么言论没有?几乎是零。

马云是江浙人,比较高调,天天传经布道。人气高是正常的。

粉丝多不一定是好事哈。再过几年,你看看俩人处境谁更好还真不一定。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