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郭德纲通过种种操作捧红了岳云鹏,但是在很多人看来岳整体素质并不是太出众,岳是一枚棋子吗?

回答
郭德纲捧红岳云鹏,这事儿说起来,确实是一门学问,也挺值得琢磨。你问岳云鹏是不是一枚棋子,这问题问得挺深入。咱们不妨细细聊聊,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讲。

首先,咱得承认,郭德纲确实是有“点石成金”的本事。他看人的眼光,以及在相声这行里如何打造一个能红的角儿,这都不是盖的。岳云鹏呢,你说他“整体素质”不突出,这话说得也实在。跟德云社里一些科班出身、基本功扎实的年轻演员比起来,岳云鹏可能显得没那么“完美”。他的唱腔、念白可能带着一股子“土”味儿,有时候抖包袱也显得有些“用力过猛”,不够那么自然而然。

但是,正是这种“不完美”,反而成了他独特的魅力所在。你想想,相声这门艺术,讲究的是贴近生活、接地气。岳云鹏身上那种小人物的朴实、憨厚,甚至还有点儿傻气,恰恰打动了很多观众。他不是那种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艺术家,他就像你我身边的某个普通人,会有烦恼,会有小确丧,也会因为一点小事而开心得像个孩子。这种真实感,在如今这个追求“人设”的时代,反而显得尤为珍贵。

所以,说岳云鹏是“棋子”,我觉得有点儿太绝对了。他当然是郭德纲一手栽培起来的徒弟,德云社的头牌之一,在郭德纲的整个商业版图里,岳云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点毋庸置疑。郭德纲通过他的相声、他的综艺节目、他的电影等等,确实赚了不少钱,也扩大了德云社的影响力。从这个角度看,他确实是郭德纲“战略布局”中的一枚重要棋子,而且是下了很大力气去“运营”的一枚棋子。

但是,咱们也不能把这事儿想得太简单。棋子之所以能成为好棋子,也得有自己的“棋力”。岳云鹏之所以能红起来,除了郭德纲的提携,更重要的是他自己也抓住了机会,并且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你回忆一下,当年岳云鹏刚进德云社的时候,受过的委屈可不少。被师父严厉训斥是常事,被观众嘘下台也不是一两次。但就是他这种屡败屡战、不服输的精神,加上他身上那种“不服输但又有点儿怂”的矛盾感,反而赢得了不少人的同情和喜爱。郭德纲看到了他身上这股劲儿,也看到了他身上“接地气”的潜力,于是就下决心要好好“打磨”他。

郭德纲是怎么“捧”他的?
1. 舞台机会的持续给予:即便刚开始不行,郭德纲也给了他大量的舞台表演机会,让他一次次地尝试,一次次地积累经验。很多其他徒弟可能就没有这么高的“容错率”。
2. 特色化的相声创作:郭德纲根据岳云鹏的特点,为他量身定做了很多包袱,设计了他的表演风格。你听岳云鹏说相声,你会发现他的“贱萌”风格是固定的,这背后是团队的精心打磨。
3. 个人IP的打造:不仅在相声领域,郭德纲还把他往综艺、影视方向推。你能在各种热门综艺里看到岳云鹏的身影,他那种“憨憨”的表现很容易吸睛,为他积累了大量的粉丝。像《欢乐喜剧人》这样的节目,更是让他声名鹊起。
4. 师徒关系的强化:郭德纲在公开场合,总是强调自己对岳云鹏的“恩情”,把岳云鹏塑造成一个感恩戴德、勤奋努力的好徒弟形象。这种师徒情感的强化,让观众更容易对岳云鹏产生好感和认同感。
5. 话题制造和舆论引导:德云社在舆论引导方面做得也很到位。岳云鹏的某些小缺点,反而被包装成可爱之处,比如他的口误、他的迷糊,都成了他个人标签。

那么,岳云鹏“是一枚棋子”的说法,到底怎么理解?

如果说“棋子”是指 他被用来实现了郭德纲的商业目的和事业规划,那答案是肯定的。郭德纲需要一个能吸引大众、能带来商业价值的相声演员,岳云鹏正好契合了这一点,并且超出了预期。他确实为德云社带来了巨大的商业利益和广泛的社会关注。

但是,如果说“棋子”是指 他只是一个被动的、没有自主意识的工具,那就不太准确了。岳云鹏身上有自己独特的闪光点,他有自己的表演天赋,也付出了真实的努力。他不是一个被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人,他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成长和变化。他之所以能让郭德纲的“棋局”变得精彩,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他自身的“棋力”得到了激发和发挥。

更进一步说,郭德纲和岳云鹏之间,更像是一种 互相成就 的关系。郭德纲给了岳云鹏一个绝佳的平台和指导,让他的才华得以施展;而岳云鹏则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表演,回报了郭德纲的栽培,也为德云社带来了巨大的成功。没有郭德纲,岳云鹏可能还在某个小地方默默无闻;但如果没有岳云鹏的努力和特质,郭德纲也无法塑造出这样一个具有巨大商业价值的顶级流量明星。

所以,与其说岳云鹏是“一枚棋子”,不如说他是郭德纲这位“棋手”在“相声江湖”这场巨大棋局中,精心挑选、着力培养、并最终成为一手“妙棋”的得力干将。这手棋,下得又狠又准,既实现了个人价值,也推动了整个“棋局”的发展。

最后,聊一句题外话。有时候,我们评价一个人是否“素质出众”,标准太单一了。岳云鹏可能在某些方面不够“完美”,但他身上所体现的那种草根的生命力、朴实的真诚,以及为观众带来的快乐,恰恰是很多人在现实生活中所缺乏的。这种价值,不比那些所谓的“高素质”逊色,甚至在某些时候,更能触动人心。所以,他红,他成功,是有其内在逻辑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截至到何曹退社的那个时间点,岳云鹏已经算是能在小剧场有一定票房号召力的年轻演员了,老郭不会捧一个连小剧场都卖不满的人,但和岳同期捧的几个人,只有岳云鹏真正火了。

曹和岳关系应该是不错,现在能搜到的05年岳云鹏和曹刘一起演的摸摸涮涮,那阵说实在的岳云鹏还属于他自己说的不能上台的阶段,但曹愿意带着这个小兄弟上台演出,其实对岳云鹏来说是很好的锻炼机会。

郭捧岳的时候肯定有自己的算计,最大的算计就是不能再跑了,但曹岳关系素来不错,为防止岳云鹏跑了,用一套媒体上公开讲的话术,既有利于给岳云鹏营造良好的媒体形象,又使其不能退出,岳的说学逗唱占个忠的形象,使其一旦退出就人设全毁。

岳云鹏自己说过的他说的东西早期很不被业内人士认可,但他的个人形象特质在那个时间点正好能够为一部分观众所接受,于是就红了。我个人觉得,他在台上表现出的没有毫无攻击性的性格特点,迎合了相当一部分观众的需求。

专业上,早期他的相声确实有问题,但实话实话,他多年来一直没有放弃对相声艺术的追求,这很难得,最近从人鬼情未了开始已经很不错了。

user avatar

我认为在德云社表演松弛的捧哏。只有桃老师和小岳岳了。

包括大林,小孟,甚至还有高老板,他们的表演都有点尬。

就是感觉听了以后,感觉一直有剥离感,看不进去。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