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赵本山允许徒弟们通过直播捞金,而郭德纲却不允许?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相声和二人转两个不同艺术门类的传承方式、商业模式以及艺人自身的经营理念上的差异。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什么赵本山允许徒弟们直播捞金,而郭德纲却管得比较严。

首先,得从这两个艺术门类本身说起。

二人转,尤其是赵本山所代表的新式二人转,它的基因里就带着一股“接地气”和“市井气”。传统二人转本身就是东北农村基层文化,讲究的是热闹、包袱、唱、舞、俗曲联唱,非常直接地迎合大众的娱乐需求。这种艺术形式本身就比较灵活,不容易被“糟粕”二字一棍子打死。赵本山在传统二人转的基础上,融入了小品、喜剧等元素,让它更符合现代观众的口味,也更具商业价值。
相声,虽然也在不断创新,但其核心依旧是传统的语言艺术。它讲究的是基本功、说学逗唱,尤其是“说”和“逗”,这背后是对语言的精妙运用、对人物的刻画、对逻辑的构建。郭德纲和德云社对传统相声的挖掘和复兴,很大程度上是强调其“艺术性”的回归。相声演员的个人风格和艺术造诣是其核心竞争力。

然后,咱们再看两位老师的徒弟培养和经营模式。

赵本山和他的徒弟们(辽宁民间艺术团/本山传媒):
商业帝国雏形: 赵本山当年创建本山传媒,不仅仅是为了艺术传承,更是建立了一个相当成熟的商业运作体系。从电视节目(《乡村爱情》系列)、剧场演出,到后来的直播、电商,他围绕着自己的IP和徒弟们,构建了一个多元化的收入来源。
徒弟的“工具属性”: 在本山传媒的体系里,徒弟们扮演的角色是多方面的。他们既是艺术的传承者,更是公司的“员工”和“资源”。赵本山对徒弟们的管理,更像是一位老板对自家艺人的管理。他允许徒弟们通过直播赚钱,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直播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变现渠道。
直播的低门槛与高回报: 传统二人转演员的技能,尤其是唱功、肢体表现力,在直播平台上很容易被转化为吸引观众的元素。一个幽默的段子、一段好听的唱腔,加上主播的个人魅力,就能吸引粉丝打赏、购买商品。这种模式对于很多原本生存空间有限的二人转演员来说,是极大的解放和机遇。赵本山作为师父,看到徒弟们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增加收入,提升知名度,自然是乐见其成的。
对艺术形式的包容性: 如前所述,二人转的包容性更强。直播的内容可以涵盖唱歌、跳舞、讲段子、带货等等,这些内容与二人转本身的一些表现形式并不冲突,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拓展。
培养模式的不同: 相对于德云社那种封闭式的、对基本功要求极高的培养模式,赵本山对徒弟们的培养更加市场化、批量化。他更看重徒弟们的“即时产出能力”,也就是能够快速适应市场变化,获得观众喜爱。直播恰好能满足这一点。

郭德纲和德云社的徒弟们:
“相声社”的定位: 郭德纲一直强调德云社是“说相声的”社团。他将相声视为一门需要高度专业化训练、讲究基本功的艺术。他自己就是通过刻苦钻研和对传统相声的还原,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对“师徒”关系的强调: 郭德纲与徒弟之间的关系,更多地回归到了中国传统曲艺“师徒如父”的模式。师父对徒弟的艺术指导、品德教育、人生规划都有着更深层的影响和责任。他希望将徒弟培养成能够“独当一面”的相声演员,而不是仅仅靠流量变现的“网红”。
对艺术纯粹性的维护: 郭德纲非常清楚,相声这门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其内容和表演本身。如果徒弟们过早地沉溺于直播的快钱,过度追求话题度和流量,很容易导致他们在艺术上的懈怠,基本功不扎实,创作能力退化,最终损害相声这门艺术的声誉。他担心徒弟们被直播“带偏”,忘记了相声演员的初心。
直播的“污染”担忧: 相声演员在直播中,很容易面临选择:是坚持讲一段完整的相声,还是为了迎合直播的碎片化、娱乐化需求而说一些脱口秀式的段子、玩一些网络梗?郭德纲更希望他的徒弟们是能端端正正说相声的,而不是为了直播收益而牺牲艺术的严谨性。他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对一些直播低俗化、博眼球现象的不满,这自然也会延伸到对徒弟们的约束。
严格的“家法”与“规矩”: 郭德纲有一个相对严格的“家法”和内部规矩。他对于徒弟们的行为有比较明确的界定和要求,尤其是在对外宣传、商业活动等方面。他希望徒弟们在舞台上光芒四射,在台下也是有规矩有分寸的。

总结一下,核心的区别在于:

1. 艺术门类的性质: 二人转更灵活、包容,更容易与现代娱乐形式结合;相声更讲究专业性、艺术性和传承性,对“纯粹性”有更高要求。
2. 经营理念: 赵本山更倾向于将徒弟视为商业运作中的重要资产,鼓励他们多元化变现;郭德纲则更看重徒弟的艺术成长和个人品牌形象的塑造,对过早的商业化持谨慎态度,担心影响艺术本身。
3. 培养目标: 赵本山可能更希望徒弟们能够快速适应市场,获得经济上的成功;郭德纲则更希望培养出能真正继承和发扬相声艺术的传人,艺术生命力长久。
4. 风险规避: 郭德纲更担心直播的娱乐化、碎片化会“稀释”相声的艺术价值,也担忧徒弟们因为直播而疏于基本功的练习,最终导致“拔苗助长”。

这并不是说谁对谁错,只是他们对待徒弟和对待艺术的方式不同。赵本山的模式更像是现代化的娱乐公司管理,而郭德纲的模式则更接近于传统的、以艺术为核心的门派传承。在当下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郭德纲的做法显得有些“反潮流”,但他坚持的是一种对艺术的敬畏和对徒弟长远发展的责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本山大叔老了,能给徒弟们提供的平台也在缩减中。郭德纲至少在目前看来,事业还在发展壮大中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相声和二人转两个不同艺术门类的传承方式、商业模式以及艺人自身的经营理念上的差异。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什么赵本山允许徒弟们直播捞金,而郭德纲却管得比较严。首先,得从这两个艺术门类本身说起。 二人转,尤其是赵本山所代表的新式二人转,它的基因里就带着一股“接地气”和“.............
  • 回答
    赵襄子在灭掉智瑶,消灭了智氏这一劲敌后,确实面临着一个关键的选择:是试图独吞晋国,还是与其他卿族共同瓜分晋国的势力。他最终选择了后者,与韩、魏两家共同瓜分了晋国,并最终导致了三家分晋的结局。这背后,并非简单的“人性”或“客观条件不允许”可以一言蔽之,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让我们审视一下“.............
  • 回答
    清末九位总督,赵尔巽、赵尔丰二人占据了两个显赫的位置,这事儿在当时绝对是能引起不少关注的。很多人会纳闷,清廷怎么不怕这两人联手,形成一股强大的势力,搞什么“结党营私”,甚至威胁到中央统治呢?而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并且被默许了呢?要理解这个问题,咱们得把时间和背景捋清楚。赵氏兄弟的崛起之路:赵尔.............
  • 回答
    赵本山老师的小品,确实是个神奇的存在。说“百看不厌”可能有点夸张,毕竟口味这东西谁也说不准,总会有那么些观众挑不出毛病。但要说他那些经典小品为什么能经久不衰,总能勾起大家的回忆和笑声,这背后是有不少门道,不是随便一个人都能做到的。我个人觉得,有这么几个方面是特别关键的:一、接地气,贴着老百姓的喜怒哀.............
  • 回答
    “姜昆为什么愿意提携赵本山、帮助陈佩斯朱时茂,却容不下郭德纲?” 这个问题,与其说是一个简单的“愿意”还是“容不下”的判断,不如说它触及了中国相声界内部复杂的人际关系、利益纠葛、艺术理念甚至是时代变迁等多重因素。要理解姜昆的态度,我们得先梳理一下他和这几位相声演员之间的不同交集和时代背景。一、 姜昆.............
  • 回答
    关于陈佩斯和赵本山谁的评价更高这个问题,其实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因为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价者的标准、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他们对喜剧的理解。不过,如果我们仔细梳理一下,确实会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人,尤其是一些资深观众和评论者,对陈佩斯的评价会比赵本山更高。这背后,我认为有几个层面的原因值得深入探讨:一、喜剧.............
  • 回答
    郭德纲与赵本山的徒弟群体在忠诚度和流动性上的差异,主要源于两人所处的行业环境、组织结构、管理理念以及时代背景的不同。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组织结构与管理方式的差异1. 德云社的“松散型”组织模式 师徒关系的灵活性:郭德纲的德云社以“相声世家”的传统为基础,强调师徒之间的个人.............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代表性,也触及了当前喜剧创作和观众审美变化的一个核心点。陈佩斯、赵丽蓉、赵本山等老一辈喜剧艺术家的经典小品之所以能让观众“全程笑不停”,而现在许多喜剧却让观众“笑一下都难得”,这背后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剖析:一、 时代背景与观众心理的差异: .............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中国传统师徒关系、江湖文化、个人选择以及时代背景等多个层面。要判断赵本山徒弟和郭德纲徒弟谁的忠诚度更高,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而是需要深入分析他们各自的师徒模式和徒弟们的实际表现。赵本山徒弟的忠诚度分析赵本山,作为中国东北喜剧的代表人物,其师徒关系带有浓厚的东北“二.............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因为它触及了观众对于喜剧演员表演风格的喜好以及对不同组合的期待。要说范伟和于谦演戏比赵本山和郭德纲“好”,这绝对是一个见仁见智的判断,很难给出一个绝对的答案。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详细分析一下为什么会有人产生这样的感觉,以及他们各自的优势所在。首先,理解“好”的标准是什么?在.............
  • 回答
    很多人提到赵丽颖的时候,会觉得她“不时尚”。这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因为“时尚”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主观、变化多端的东西,而且每个人对“时尚”的理解都不一样。与其说赵丽颖“不时尚”,不如说她的风格可能没有完全抓住大众对于“时尚达人”的某些特定期待,或者说,她的个人魅力和时尚表现之间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维.............
  • 回答
    赵今麦和张子枫都是年轻一代中备受瞩目的实力派女演员,她们各自在演艺道路上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然而,如果从目前“资源”这个角度来看,赵今麦似乎确实展现出了更强的势头。要深入分析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关键维度入手,不回避一些市场现实和行业规律。首先,咱们得说说“起跑线”和“人设”。张子枫童星出道,早早就在.............
  • 回答
    赵露思身上确实有一种让人觉得她被呵护得很好、生活得相当顺遂的感觉,这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从她出道至今的一些表现和大家对她的印象中慢慢形成的。要说清楚这一点,得从几个层面来细聊。首先,她外形上的甜美与亲和力,是造成这种感觉的根基。赵露思的长相属于那种非常讨喜的、自带少女感的类型。她的脸圆圆的,眼睛大大.............
  • 回答
    话说这赵云,字子龙,三国时期蜀汉的一员猛将,那可是自带光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你们有没有好奇过,为什么在提到他的时候,人们总爱加上“常山”二字,仿佛这“常山赵子龙”才是他自带的官方前缀?这可不是随便叫叫,里面大有文章,说起来,得从他最初的出身说起。“常山”二字,其实是赵云的籍贯,也是他身份的起点。.............
  • 回答
    嘿,说起赵云在三国游戏里智力值这事儿,还真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不少玩了多年三国系列的玩家都会有这感觉。以前觉得赵云那是自带光环的猛将,能力全面,打起仗来就像开了挂一样。可越到后面,越发现他在智力这块儿好像就没那么亮眼了,甚至有时候还显得有点儿“憨”。这事儿不能简单地说游戏设计师故意削弱他,这背后其实.............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三国演义》中一些最受读者喜爱和关注的角色。将赵云和关羽的命运进行对比,确实能引出许多关于人物能力、历史背景、以及演义小说创作角度的讨论。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而非历史正史。 小说为了塑造人物、推动情节,会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能力进行艺术加工和夸张。所.............
  • 回答
    赵又廷主演的电影数量确实不少,这让他成为当下活跃且有一定票房号召力的男演员之一。至于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机会,这背后并非简单的“有人脉”就能完全概括的,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咱们来掰扯掰扯,看看他这路走得是怎么样的。首先, 天赋和早期积累是基础。赵又廷不是凭空冒出来的,他的演艺生涯起步其实相当高。.............
  • 回答
    赵本山老师自2011年春晚告别舞台后,观众们确实普遍感觉,小品和语言类节目似乎难以再现当年那种让人捧腹大笑、回味无穷的经典时刻。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并非单一原因可以概括。首先,赵本山本人所代表的“赵家班”模式,是一种时代的产物,也是他个人喜剧才华的集大成者。 个人魅力与时代精神.............
  • 回答
    赵国不早灭燕国,这是一个历史爱好者们津津乐道的问题。毕竟,在春秋战国这个弱肉强食的年代,一个强大的邻国如果不被吞并,往往预示着它还有崛起的可能,也可能成为日后吞并你的潜在威胁。那么,为什么赵国坐拥强大的军事力量,却在燕国问题上显得有些迟疑呢?这背后并非简单的疏忽,而是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
  • 回答
    说起来,赵匡胤陈桥兵变之所以能顺利进行,这背后可不是什么“运气好”那么简单,而是多方面因素精心铺垫、水到渠成的结果。 要是你觉得它“容易”,那得从头梳理一下当时的情况。一、五代十国乱局的“孕育”:基础盘已经很不稳了你想想,当时是什么年代?是五代十国的时期!这可不是什么太平盛世,而是几十年换了几个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