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适合门外汉看的关于建筑史、建筑哲学的书籍推荐?

回答
想入门建筑史和建筑哲学,确实是件挺有趣味的事情!别把它想得有多么高深莫测,很多大师的作品和思想,其实都藏着生活的气息和对“人”的关怀。我这里给你推荐几本书,希望能带你轻松愉快地踏上这段探索之旅。我会尽量详细地讲讲为啥这些书适合门外汉,以及它们能给你带来什么。

第一站:建筑史——看见过去,理解现在

很多人一听建筑史就想到密密麻麻的年代、风格和设计师,感觉像是背课本。但其实,好的建筑史书,就像是一部精彩的纪录片,让你穿越时空,亲眼见证那些伟大建筑是如何从无到有,又如何承载了那个时代的精神。

1. 《建筑的故事》(A History of Architecture) by 约翰·麦克唐纳(John Macdonnald)

为啥推荐它给门外汉? 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非常“讲故事”。作者不是一味地罗列事实,而是把建筑看作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缩影。他会从人类最原始的居住需求讲起,比如洞穴、帐篷,然后循序渐进地介绍古代文明(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神庙、罗马的斗兽场),再到中世纪的哥特教堂,最后触及现代建筑。它的语言非常平实,没有太多艰深的术语,更侧重于建筑的功能、象征意义以及它如何服务于当时的社会和文化。
你能获得什么? 读完这本书,你不会只是记住“哪个年代有什么风格的教堂”,而是会明白,为什么埃及人要建金字塔(对来世的信仰),为什么希腊人要建神庙(对美的追求和对神灵的敬畏),为什么哥特教堂那么高耸(对上帝的向往)。它会让你对建筑的演变脉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且能让你在看到不同时代的建筑时,有种“哦,原来是这样”的豁然开朗。这本书还会配有很多精美的插图,让你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建筑的美。

2. 《像建筑师一样思考:建筑史入门》(Thinking About Architecture: An Introduction to Architectural History) by 罗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 和 丹尼斯·斯科特·布朗(Denise Scott Brown)

为啥推荐它给门外汉? 这本书可能会让一些人觉得有点“另类”,因为它不是传统意义上按时间顺序讲述的建筑史。文丘里和斯科特·布朗是20世纪后现代建筑的重要代表,他们这本书更像是探讨“我们如何看待和理解建筑”。他们会挑战一些传统的建筑理论,比如“少即是多”(Less is more),提出了“少即是乏味”(Less is a bore)的观点。这本书会让你看到,建筑史不仅仅是伟大建筑的堆砌,更是关于观念、争议和对主流的挑战。他们会用很多例子来证明他们的观点,比如拉斯维加斯的广告牌建筑,这在当时是被很多建筑师鄙视的,但他们却从中看到了新的意义。
你能获得什么? 这本书能让你跳出“风格”和“大师”的局限,学会批判性地思考建筑。你会发现,原来建筑可以有很多种解读方式,不一定只有那些“经典”才是值得研究的。它会让你对“什么是好建筑”这个问题产生更深的思考,甚至开始关注身边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建筑,并尝试去理解它们背后的逻辑。这本书更像是一个“思维训练”,教会你用更开放的视角去看待建筑世界。

第二站:建筑哲学——建筑背后的灵魂

如果说建筑史让你看到了建筑的“形”和“变”,那么建筑哲学就是让你去探寻建筑的“魂”和“道”。它关乎建筑为何存在,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去建造。

1. 《走向新建筑》(Vers une architecture) by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为啥推荐它给门外汉? 柯布西耶是现代建筑的巨匠,这本书可以说是他思想的宣言。虽然是大师的作品,但他的语言充满了激情和对未来的憧憬。他提出了“机器美学”的概念,认为工业时代的机器,比如汽车、飞机,拥有简洁、高效的美感,而现代住宅也应该效仿这种精神,利用新的技术和材料,创造出更符合人性的居住空间。他用了很多简洁而有力的比喻,比如把房子比作“居住的机器”。这本书虽然写于近百年前,但对于理解现代都市生活和建筑的演变仍然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你能获得什么? 这本书会让你明白,建筑不仅仅是砖瓦水泥的堆砌,更是对生活方式的定义和对未来的想象。你会理解,为什么20世纪的很多建筑看起来那么简洁、理性,因为那是那个时代人们对进步、对秩序的一种追求。读这本书,你会开始思考,我们今天的建筑,又在表达着怎样的时代精神?它也会让你对“功能主义”和“形式追随功能”这些概念有更直观的认识。

2. 《建筑的七个灯光》(The Seven Lamps of Architecture) by 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

为啥推荐它给门外汉? 拉斯金是19世纪英国的艺术评论家和作家,他对那个时代工业革命带来的建筑变革感到忧虑,他认为建筑应该回归手工的价值,应该有道德感和情感。他提出了建筑的“七个灯光”:牺牲(Sacrifice)、真实(Truth)、力量(Power)、美(Beauty)、生命(Life)、记忆(Memory)和服从(Obedience)。这七个原则听起来有点抽象,但拉斯金用非常生动、诗意的语言,结合哥特建筑的例子来解释。他批评那些使用廉价材料、模仿装饰却缺乏真诚的建筑。
你能获得什么? 这本书会让你反思,建筑的意义远不止于好看或实用。它会让你思考建筑的“灵魂”,思考建造者在建筑中所倾注的心血和情感。你会开始关注建筑的材料是否真实、工艺是否精湛、是否承载了历史的记忆。读完这本书,你可能会对那些粗糙的现代建筑产生一些疑问,也会对那些充满手工痕迹的老建筑产生更多的敬意。它能让你从一个更感性、更有人文关怀的角度去理解建筑。

3. 《建筑的七宗罪》(The Seven Deadly Sins of Modern Architecture) by 约瑟夫·瑞德尔德(Joseph Rykwert)

为啥推荐它给门外汉? 这本书是对现代建筑的一些反思,它借鉴了“七宗罪”的概念,来探讨现代建筑在实践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对人的精神需求的忽视、对环境的不尊重、对历史文化的断裂等等。瑞德尔德是一位非常重要的建筑评论家,他的观点犀利而深刻,但又不失学术的严谨。他会带领你审视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现代建筑现象,并提出一些值得我们警醒的观点。
你能获得什么? 这本书能够让你对现代建筑的发展及其潜在的负面影响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你会开始思考,我们所追求的“进步”是否真的带来了更好的生活?现代建筑在追求效率和简洁的过程中,是否牺牲了什么重要的东西?读这本书,你可能会对未来的建筑发展方向有更多的思考,也更能理解一些关于建筑批评的讨论。它会让你对“什么是好”的现代建筑,有一个更具批判性的判断。

一点小小的建议,让你读起来更轻松:

别急着一次读完:可以挑一本你最感兴趣的,比如被名字或者封面吸引的那本。
多看图:建筑的书,图非常重要。看图的时候,尽量去想象那个空间是什么样的,人们会在里面做什么。
结合现实:读完某个章节,或者某个建筑师的观点,可以试着去看看你身边的建筑,思考一下它们是否符合书中的描述,或者是否违背了某些原则。
不必强求理解所有:有些理论可能一时难以消化,没关系,先有个大概的印象,以后随着阅读的深入,自然会慢慢明白。
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如果能和朋友一起讨论这些书,那就更好了,可以互相启发,加深理解。

希望这些推荐能帮助你愉快地开启这段建筑之旅!建筑的世界,其实比你想象的要有趣得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常被朋友同事问起,多次回答和反馈后,答案逐渐简单。建筑历史是建筑学大学本科必修课,但事实上,非专业人士完全可以看懂部分教材。对于非专业人士欲了解建筑历史、建筑哲学的,

诚意推荐六本书:
(外国建筑史按时间,两本;中国建筑史按时间,两本;建筑哲学,按初级、高级各一本。都是纸质书籍。书不在多,有料则香。)


1、外国建筑史,两本即可


其一为《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陈志华著

其二为《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罗小未主编

陈老前辈的外国建筑史,江湖传言最初是在极为恶劣的环境(现代汉语称牛棚)下写出的。如今已是第四版。彼时煤油灯光黯淡冷漠,但书里的思想却熠熠生辉,语言却饱含情感。有人说陈老先生的个人情绪在这部建筑历史里面太多,可是,历史不是有情绪的活人写成的吗?更何况,这还是一部建筑史。

“历史意识诉诸头脑的思考,是理性的;而用心灵去感受,将它化为情感的,那便是历史感了。”
—————陈志华,《外国建筑史》第二版前言,1997年

让我们再看看陈老先生如何形容洛可可:
“就像意大利在文艺复兴后出现了巴洛克一样,法国在古典主义之后出现了洛可可。光辉的时代培养了巨大的才华和创造的热情,当一些迟熟的蓓蕾含萼吐蕊的时候,季节已过,秋风含霜,于是它们的花瓣扭曲了,变形了,纵然有色有香,毕竟是病态的。“
—————陈志华,《外国建筑史》,第九章第四节,君权衰退与洛可可

这段话里面,时间、对比、描述、分析、抒情,都有了。




2、中国建筑史,两本即可。


其一为《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桢主编

其二为《中国现代建筑史纲》,龚德顺等著

刘前辈的中建史,语言通俗,深入浅出,一点不傲视大众。我赞同楼上知友推荐的潘版。只不过,我始终觉得,中国建筑史还是宜按时间朝代去编,更易于把握中国建筑其流变发展;另外刘版看起来简洁接地气,床头摆一本当小说看几乎没问题。





3、关于建筑哲学的书:

如上四本都看完,建筑哲学就应该了解至少一半。建筑历史的流变,就是建筑哲学之一。

但如若还觉不太过瘾,必须要看100%纯建筑哲学书的话,那么您首先必须看这本

——《建筑空间组合论》——

里头全是建筑哲学,而且您也完全可以看懂。






然后,就可以大胆尝试建筑哲学的登峰之作,以大快朵颐

——《向拉斯维加斯学习》,文丘里经典之作




以上6本,绝对是适合得不能再适合非专业人士的建筑历史及建筑哲学书了。

———————————————————————————————————FenGeXian NO.2

以上6本书,是我建议列给非建筑专业人士的,当然,既是书单,终属一家之言。近日有知友对此有质疑反对,有嘲讽不屑,我接受,并理解。虽语出一己,但我自觉还没有乱说。推荐这6本书,是有根源的。这些书,他们的初版,很早就有了。我入学第一年时并没有建筑史课,除了最后一本,其他几本(版本不同,其书同一),却多少都在课余时间里翻看过,其状态,当然不求甚解,权当一个课外阅览。那时,我们也不知道建筑学到底是什么玩意,也还不会用建筑理论去把握和研习、分析这些书中的事物。但这几本书,对初入建筑的我,算开阔了一点眼界,提高了一点兴趣,增加了一点知识。设身处地,想来就是不学建筑,对于人们想了解一下建筑历史和建筑哲学来说,这些书也好。





欢迎各位参与我的知乎Live


欢迎各位收听我的知乎读书会音频:《梁思成与他的时代》


同时接受相关建筑学专业及硬笔书法咨询,希望可以帮到你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