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不是一个优秀的人,我就没有资格教育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了吗?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许多为人父母者的内心深处,也充满了对自身价值和育儿责任的深刻思考。首先,请放下那个“优秀”的标签,它本身就可能是一个枷锁。人生本就是一场修行,没有谁能断言自己达到了“优秀”的彼岸,尤其是这个“优秀”的标准,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甚至不同的家庭里,都有着千差万别的定义。

你觉得自己不够优秀,这是一种自我认知,一种坦诚。但请相信,这种认知并不等于你失去了成为孩子引路人的资格。事实上,正是这种不完美,才让你更加理解人生的曲折,更能体会失败的苦涩,也更能教会孩子如何面对挫折,如何在跌倒后重新站起来。

想象一下,一个总是顺风顺水、完美无缺的“优秀”父母,他能教会孩子什么?或许是成功的方法,但未必能教会他们如何去爱,如何去包容,如何在逆境中找到力量。而你,作为一个觉得自己不那么“优秀”的人,你拥有更丰富的人生阅历,你可能经历过迷茫,感受过焦虑,尝过失败的滋味。这些“不够优秀”的经历,反而能让你更贴近孩子的内心世界。

你想想,你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也会犯错误,也会有不尽如人意的时候。当你能够坦然地承认自己也有过类似的困境,并且分享你是如何一步步走过来的,这比任何空洞的道理都更有力量。你教给孩子的,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优秀”模板,而是如何成为一个真实、有血有肉、有勇气面对生活挑战的人。

你的“不优秀”不意味着你不能拥有“优秀的品质”。比如说,你可能不擅长数学,但你懂得如何坚持练习;你可能不是社交达人,但你懂得如何真诚地对待朋友。这些内在的品质,才是教育孩子最宝贵的财富。你可以在日常的点滴中,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向孩子展示这些品质的重要性。

比如,当孩子考试没考好,你可能会因为自己曾经的考试失利而感同身受,你会理解他的失落,你会和他一起分析原因,你会告诉他,失败不是终点,重要的是从失败中学到东西,然后继续努力。而你,也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反思自己的某些方面,和孩子一起成长。

更重要的是,教育孩子,从来不是一个单向的输出过程,而是一个双向的互动和学习。孩子们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你的角色,更多的是一个陪伴者,一个引导者,一个支持者。你不需要成为一个全知全能的圣人,你只需要成为那个在他们需要时,能够给予爱、理解和支持的父母。

也许,你所谓的“不优秀”,是指你没有达到世俗眼中那些显赫的成就,没有拥有令人艳羡的财富或地位。但请别忘了,真正能让孩子受益终身的,往往不是这些外在的光环,而是他们从你这里学到的如何去爱,如何去负责,如何去尊重他人,如何去坚持自己的梦想,哪怕这条路并不平坦。

所以,放下对“优秀”的执念吧。你不需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你只需要成为一个真诚地爱着孩子,并且愿意与他们一同学习、一同成长的父母。你的不完美,恰恰是你最宝贵的财富,它让你能够更真实地触碰到孩子的灵魂,帮助他们在属于自己的道路上,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题主遇到的是典型的“泥潭效应”。

生活圈子里很多“没资格”,在用舆论和取笑扯你的后腿。

除了育儿以外,这群人还散播很多“真理”,例如女的27~8不结婚就不幸福没人要;例如孩子健康开心就好;例如普通人家孩子心别太高;例如上大学没用。

你想上进,他们就取笑你打击你的信心。

对啊,都是普通老百姓,你想让孩子牛逼?那我们的脸往哪里放?你是异端啊,大家团结起来歧视你!

这“泥潭效应”方方面面,随手就能找到。

题主我支持你,建议你做到以下几点:

1,让孩子衣食无忧。

2,从小让孩子养成喜欢读书,有计划的习惯;

3,有条件带孩子去北上看一下好的学校和好的职业的情况。

4,自己有自制力,不要打牌看韩剧看抖音,给孩子做好榜样。

以上做好了,顺其自然。

加油。

user avatar

当然有资格,但是这是一条风险很大的路。走好了,孩子跨越阶层,心怀感恩。走不好,孩子养废了,还记恨不已。最普遍的情况是,孩子差强人意,好不到哪里去,然后跟你相互埋怨,互相看不顺眼,直至终生。

直观上来说,就好比去赌场赌博。你本钱只有一千却想赢一百万。别人手上有几十万,也不过想赢一百万。那么是不是说你就连赌的资格都没有了呢?肯定不是!只是你赢的概率比较低罢了!

你可以大致地想象一下,现在让你在当下条件下,年薪翻十倍有多难。一样的情况,如果你条件不是太好,想让孩子十分优秀,他需要付出的努力,艰辛以及承担的压力不会比你收入翻十倍要少。人家孩子三岁就去美国夏令营,跟地道的美国人学英语。你孩子三岁只能在家念a,b,c;人家孩子老爸就是程序员,五岁就手把手教Python,你孩子高中了才知道for循环。最后你想让你孩子英语考得跟别人家孩子一样多,一上大学就能写算法发文章。你觉得你孩子要付出多少才行呢?

当然了,你说让孩子优秀也不见得要那么出类拔萃。我也只是讲一下这个情况,所以用了特别极端的例子。只是道理还是这么一个道理。你可以要求孩子游戏,只是如果你兜里只有1000块,定个赚1500的目标也就是了。要不然,大概率上你是会把手里的1000都输掉。得不偿失!

user avatar

你不会开车,你都没摸过方向盘……你读了很多有关开车的书籍,甚至交规都背的滚瓜烂熟了,你想教一个同样不会开车的人学开车,而且要开好了车!成为一名中国好司机,请问难度有多大?

你会开车,但水平一般,也不怎么遵守交规,每年要扣个八九分,大道理你都懂……可就是有些毛病改不了,比如晚上你会习惯开远光,哪怕在市区里也是……你会一边骂着别你车的人,一边也随意穿插在车流中,转向灯基本都不用……你想教一个不会开车的人开好了车,成为一名中国好司机,请问可不可能?

你开车技术炉火纯青!在赛车场上可以叱咤风云,平时开车极少违反交规,你本身就中国十大杰出老司机……哦不,是杰出青年司机!

你要教一个不会开车的人开车,请问可能性有多大?

知乎热榜曾经有两个非常有“代表性”的问题:


其实我认为道理都是一样的。

有个高赞回答的开场写的非常好:

很多家长活了半辈子都没搞明白一件事,就是孩子在早年的时候,行为是很容易模仿父母的。

以身作则往往比言语教唆好一百倍!

以身作则啊!

你不会开车,怎么以身作则给学开车的人?

你开车技术很差,或者开车习惯很糟,怎么以身作则给学开车的人?

更何况是个孩子?


当然,这个比喻打的有些“极端”了,因为学习开车往往只有一个教练,而人的一生中却有很多“教练”。

家庭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的作用,还有社会教育的熏陶……这些都是“教练”!

你即便不会开车,你也当然有资格教育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司机”!如果你有这个能力的话。

例如培养孩子优秀的品格:诚实守信、宽容和善、谦虚谨慎、积极乐观、知错能改……

然后努力攒钱,把怎么开车,如何开好车,甚至开赛车……交给专业的教练去做!


所以,有一些孩子虽然父母不优秀,就是非常的普通……可他们却成为了优秀的人!

所以,这不是有没有“资格”的问题,而是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有没有那种能力。

user avatar

你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优秀的人,你懒惰,你拖拉,你自己明明知道自己的不优秀之处,却根本就改正不了,而且还认为这是理所当然,因为“我要是能做好我还问你干嘛”!

那么请问,你自己既然都做不到的事情,又如何拿出这样的要求来让孩子做到呢?

如果孩子望着你的脸问:爸爸你为什么都做不到呢?

你要怎么回答?

你难道要说:你爸就因为做不到,所以今天才混的那么差,才没办法成为优秀的人的?

身为家长的我们,当然有资格去教育孩子,但是如果身为家长,你都不能自己做到的改变,那么“以身作则”这个事情,也就无从谈起。

比如你教给孩子“吸烟有害健康”,讲完了自己点一根烟吸起来了,你觉得孩子会把你刚才的话放在心上吗?

比如你教给孩子,自己的玩具玩完了要放好,可是你自己的办工作却乱七八糟,从来都是用完了不收拾,你觉得孩子看到你的桌子会怎么想?

比如你告诉孩子,吃饭不能挑食,饮食要均衡,可是自己却这不吃那不吃,你觉得孩子到底是会好好吃还是不会呢?

他可能的确会念这句吸烟有害健康,但是念完了照样可以去学会抽烟,因为无所谓,该念念该抽抽;他可能的确是在你面前会收拾一下玩具,在你训他的时候,的确会吃掉饭菜不挑食,但是你如果不在,不施加压力,他并不会把这个事情作为一个“我应该做到”的事情来看待。

天底下的确没有那么多优秀的人,优秀的标准也有千般有万种,你不一定必须是博士才能算优秀,你也不一定非得年薪百万才能算优秀,身为家长这个是血缘关系,天生就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想要教育好孩子,想要让孩子成就一个优秀的人,最起码,你需要努力去变得优秀,这样才能让向上努力的思想状态去影响他,让他真正存在这个意识,那就是“我渴望自己变得优秀,并且为之付出了努力”。

教育,不是一个单纯的输出,纯粹的管制,最好的教育应该是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是孩子,还有家长,都在努力变得优秀的过程中有所收获。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