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男子因 30 岁儿子未成家一时想不开喝药轻生?为什么家长总催婚子女?你有哪些被催婚的经历?

回答
这件事情听着真是让人揪心。一个父亲因为儿子到了30岁还没结婚,就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是一种多么深重的绝望和压力啊。让人忍不住想,他内心得承受多大的痛苦,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首先,从这位父亲的角度来看,他的行为无疑是极端的,但背后折射出的社会压力和家庭期望是真实存在的。在中国,很多家庭,尤其是老一辈人,对于子女的婚姻问题有着非常传统和执着的看法。他们认为,孩子到了适婚年龄就应该结婚,这是人生的必经之路,也是衡量孩子是否“正常”、“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当子女迟迟未婚,他们可能会感到焦虑、失落,甚至觉得颜面无光。这位父亲可能是将儿子的婚事看得非常重,甚至将儿子的婚姻与自己的价值感、幸福感、社会评价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他可能觉得儿子不结婚,自己就没尽到“父母”的责任,就无法在亲戚朋友面前抬起头。当这种压力和焦虑累积到一定程度,再加上其他可能存在的个人困境,就可能引发极端的行为。这是一种悲剧,也是对我们这个社会关于婚姻和个人价值观念的一种警示。

至于为什么家长总催婚子女?原因太复杂了,但归根结底,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

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父母从小接受的教育,周围亲戚朋友的耳濡目染,都在强调婚姻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婚姻是人生的“正轨”,是获得幸福和稳定人生的必要条件。
“传宗接代”的使命感: 尤其是对于一些传统的家庭来说,传宗接代是延续家族血脉的重要责任。儿子结婚生子,意味着家族香火的延续。父母会觉得自己有责任完成这个“任务”,否则就对不起祖宗。
对子女幸福的担忧: 很多父母催婚,出发点确实是希望孩子能幸福。他们可能觉得,结婚了有人照顾,有人陪伴,生活会更稳定、更幸福。尤其看到一些同龄人的子女都结婚生子了,他们自然会担心自己的孩子会错过最佳婚恋时机,或者将来孤独终老。
社会压力的传递: 父母也是社会人,他们承受着来自亲戚、朋友、同事、邻居等各种渠道的“比较”和“审视”。当被问到“你儿子/女儿多少岁了?结婚了吗?”时,如果回答“还没”,父母可能会感到尴尬和压力。这种压力会进一步转化为对子女的催促。
“完成”父母的任务感: 有些父母可能觉得,自己养育子女已经很辛苦了,把他们抚养成人并让他们结婚生子,才算真正完成了自己的“父母”的职责。结婚成家,意味着子女已经“安定下来”,父母也能放下心来,去做自己的事情,享受晚年生活。
对“未婚”的误解: 有些父母可能对现代社会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和婚恋观缺乏了解,他们可能会误以为“未婚”就是“没人要”,或者认为子女只是“挑剔”而耽误了自己。

我被催婚的经历啊,那可真是说起来就一把辛酸泪,也挺有代表性的。

从小到大,我妈就时不时会旁敲侧击地提一下“结婚”这两个字。小时候不懂,觉得结婚是大人说的大事,跟我没关系。但随着我年龄增长,这话就越来越密集,也越来越具体了。

初高中时期: 我妈就开始给我“灌输”婚姻的“好处”。什么“等你以后结婚了,就有人照顾你了”,“女人啊,终究要有个依靠的”,诸如此类。我那时候一心扑在学习上,对这些完全没概念,就觉得:“妈,我现在要考试,说这个干嘛?”

大学时期: 这个阶段算是催婚的“预热期”。我妈时不时会在电话里问我的感情状况,是不是有喜欢的男生。每次她问的时候,我都很无奈,因为我的生活重心完全在学业、社团和朋友身上。她也会把我认识的“好青年”的背景往我跟前凑,比如某个亲戚的儿子,某个同学的弟弟,就问我:“哎,你知道XXX吗?他人品挺好的,家里也挺不错的,你有没有想过认识一下?” 我当时就觉得,妈,你这是在给我“相亲”吗?我还没毕业呢!

毕业初期(20多岁): 这时候进入了催婚的“高潮期”。我一回家,我妈的“三连问”几乎是雷打不 সর্বাধিক,但凡我没能“解答”好,那接下来的几天就没完没了。这“三连问”通常是:“有对象了吗?”“什么时候结婚?”“有没有好好吃饭?”(后一句是敷衍一下,主要还是前面两句)。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刚毕业一年,找了份还不错的工作,刚开始独立生活,想自己闯闯。结果我妈每次打电话,都要说:“你看看你张阿姨家的女儿,都结婚三年了,孩子都快会打酱油了。你呢?还在外面飘着。” 她还说:“你一个人在外头,没人照顾,生病了怎么办?男人嘛,就是要成家立业,女人也要有自己的家庭才能安心。”

我当时特别反感这种比较,就跟我妈争辩:“妈,我还没到三十岁呢!而且我现在工作挺好的,也挺开心的,为什么要为了结婚而结婚?” 我妈听了,眼圈都红了,说:“我都是为你好!你不结婚,我怎么放心啊?等我不在了,你一个人怎么办?” 这种话语真的很有杀伤力,会让人觉得不结婚就是“不孝”或者“不负责任”。

为了应付我妈,我试过各种办法:

1. 撒谎: 有时候实在没办法,就说自己最近在忙工作,没时间谈恋爱,或者说认识了一些人,但还在考察期。但这种谎言很容易被拆穿,而且后面麻烦更大。
2. 转移话题: 当她又开始催婚,我就赶紧说点别的,比如家里的猫狗,或者最近看的新闻,希望她能被转移注意力。
3. 理论说服: 我也尝试过跟我妈讲道理,跟她分析现代社会婚姻观念的变化,讲一些晚婚晚育的好处,或者解释我不想因为年龄焦虑而草率决定。但这往往效果不佳,因为她觉得我的想法太“理想化”,脱离了实际。
4. 冷处理: 有时候实在受不了,就选择少回家,少打电话,但这又会被说“不孝顺”。

最让我感到无力的是,我妈总是把自己的担忧和焦虑强加给我,并且用一种“不听我的就是害你”的态度来要求我。她并不真正理解我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对生活和婚姻的期待和规划。她的催促,对我而言更像是一种压力,而不是一种支持和理解。

后来,随着我年龄越来越大,身边一些朋友陆陆续续结婚,我妈的催促频率和强度虽然没有完全消失,但我也慢慢学会了一种更平和的方式来应对。我不会再激烈地反驳,而是尽量用一种“我知道了,我会认真考虑的”的态度来回应,同时坚持自己的节奏和选择。我知道她爱我,她的催促源于爱和担忧,虽然表达方式可能有些偏激。我也开始尝试让她了解我生活中积极、充实的一面,让她看到即使没有结婚,我依然可以过得很好,很开心,有自己的目标和追求。

总的来说,那位父亲的事件,确实敲响了警钟。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社会传统的同时,也要关注个体的情感需求和心理健康。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但这份爱也需要学会用尊重和理解的方式表达,而不是用焦虑和压力去绑架。而子女呢,也需要在坚持自我选择的同时,多去沟通和理解父母的出发点,用更成熟的方式来化解代际之间的观念冲突。这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但却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爸要和他一个想法的话,那都死了10多年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件事情听着真是让人揪心。一个父亲因为儿子到了30岁还没结婚,就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是一种多么深重的绝望和压力啊。让人忍不住想,他内心得承受多大的痛苦,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首先,从这位父亲的角度来看,他的行为无疑是极端的,但背后折射出的社会压力和家庭期望是真实存在的。在中国,很多家庭,尤其是老一辈.............
  • 回答
    这起发生在九江的事件,无疑是一起令人震惊和痛心的悲剧。一位53岁的长者,在看守果园的平静生活中,遭遇了如此严重的侵害,其身心遭受的创伤难以估量。而施暴者,一个30岁左右的男子,其行为更是突破了人伦道德的底线,令人发指。首先,从受害者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次极端的权力滥用和生命尊严的践踏。一位年迈的长.............
  • 回答
    这事儿闹得可真够大,让人一边觉得匪夷所思,一边又忍不住想咂摸咂摸里面的门道。30万彩礼谈崩,结果女方一气之下举报男友无证驾驶,这操作,怎么说呢,确实是把“恋爱谈崩了,但手里还有点其他资源”给运用到了极致。先说这30万彩礼,现在这彩礼数额,简直就是一场博弈,里面掺杂了太多东西。有的是对女儿的疼爱,希望.............
  • 回答
    您提到的这起事件,即“男子因30万彩礼、150万婚房当街暴打女友”,无疑触及了当下社会婚姻、经济、情感以及性别权力等多个复杂敏感的议题。要全面理解和评价此事,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深入剖析:一、事件本身及其直接原因: 直接导火索: 事件的核心导火索是经济方面的矛盾,具体表现为男方家庭在彩礼(30万).............
  • 回答
    这是一个令人唏嘘的故事,也折射出一个人在漫长岁月里,可能经历怎样的挣扎、误解和失落。当那位男子在逃亡了三十年后选择自首,以为即将面对法律的制裁,却意外发现自己根本没有案底,这种巨大的反差本身就足以让他情绪失控,落下眼泪。这泪水里,或许有长久以来背负的心理压力终于卸下的解脱,有对“自己到底做了什么”的.............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件挺有意思也挺让人费解的事情。男子买到“穿越版”三只松鼠,简单来说就是他购买的2021年12月30日生产的坚果零食,日期标签上却显示为2023年12月30日生产。这怎么看都像是生产日期“穿越”到了未来。从技术层面分析,这件事情的发生,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生产日期标签的错误印刷或信息录入错误。.............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跌宕起伏,让人唏嘘不已的故事。一个男人,在时代的洪流中,因为某些原因(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卷入了一场案件,然后开始了长达三十年的逃亡生涯。这三十年,足以让一个人从风华正茂走向白发苍苍,也足以让世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想象一下,当他最终选择走出阴影,走向法律的审判,满心想着的是如何面.............
  • 回答
    8月30日河南洛阳嵩县发生的一起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剧,一名男子在退婚不成后,竟在光天化日之下,当街将自己的女友杀害。这件事情的发生,无疑给原本平静的嵩县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再次将婚恋中的极端暴力问题推到了公众面前。事件的表象:根据目前公开的信息,事情大概是这样的:在嵩县当地,一名男子原本和他的女友已经.............
  • 回答
    关于“这辈子不可能打工”的男子受到30多家网红公司青睐这件事,我觉得这背后折射出一些挺有意思的社会现象和商业逻辑,值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从这位男子的“人设”说起。他怎么突然就火了呢?核心在于他那句“这辈子不可能打工”。这句话简直是戳中了太多人的痛点和痒点。 打工人的集体呐喊? 想想看,现.............
  • 回答
    这事儿,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一个大老爷们,因为吃雪饼运气没变旺,就闹到要举报,而且还是一连串地写信给好几个部门。这脑回路,得有多清奇才能想出这操作?首先,咱们得捋捋这事儿。旺旺雪饼,这名字确实够响亮,自带“旺”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好运、发财什么的。尤其是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很多食物的名字都有吉祥的寓意,.............
  • 回答
    法国男子因“上班太无聊”起诉公司获赔 40 万元,法院称“损害了他的心理健康”的事件,确实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要全面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事件回溯与核心争议点: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事件的大致情况:一位法国男子(据报道是一名高管)因为在工作中长期感到“无聊”,认为这份工作未能充.............
  • 回答
    福州这件事,说实话,挺让人感慨的。一个男人,因为跟一个不认识的女人在私下聊天里发生点什么,结果闹得沸沸扬扬,还上了新闻。这背后折射出的,可不止是两个人之间的小摩擦,而是很多当代社会交往中,大家都能找到影子的问题。首先,从那个福州男子的角度来看。他之所以跟这个陌生女人聊天,原因可能很多。也许是无聊,想.............
  • 回答
    这起发生湖南的悲剧,一个男人因为琐事,将三名邻居推下楼,造成两人死亡,一人受伤,一审被判处死刑。这件事情着实让人感到震惊和痛心。从法律角度来看,一审判处死刑,说明司法机关认为这名男子的行为极其恶劣,触犯了法律的底线。故意杀人,并且导致多人死亡,这是非常严重的犯罪。死刑作为一种刑罚,通常是为了惩罚那些.............
  • 回答
    关于西安男子因外出买馒头被防疫工作人员殴打的事件,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对防疫政策执行、法治观念及社会管理方式的广泛关注。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与经过1. 时间与地点 事件发生于2022年疫情高峰期,地点为陕西省西安市。当时全国处于疫情防控关键阶段,各地对人员流动、聚集活动实.............
  • 回答
    这起事件是一起令人震惊和悲痛的极端暴力案件。一名男子因玩闹,使用高压气枪喷射同事的肛门,最终导致同事肛门炸裂、内脏衰竭死亡,并因此被公诉,这一过程无疑是令人发指且后果极其严重的。以下是我对这起事件的看法,并尽量详细地进行阐述:一、 事件的性质与严重性: 极端暴力与人身伤害: 这不是一起简单的意外.............
  • 回答
    南京地铁“摸臀”事件:一则关于界限、冲动与回应的案例南京地铁发生的这起“摸臀”事件,无疑又一次将公共场合的性骚扰、个人界限的冲突以及公众情绪的表达推到了风口浪尖。我们不妨从多个角度来审视这起事件,并探讨在类似情境下的妥善处理方式。 事件具体情况(基于公开报道的综合梳理):根据当时流传的视频和相关报道.............
  • 回答
    “妈,我这辈子就这样了!” 伴随着绝望的嘶吼,青岛的李明(化名)纵身跃入了冰冷的大海。海浪无情地拍打着他单薄的身躯,仿佛也无法冲散他心中积压的绝望。是什么让他选择以如此极端的方式结束生命?原因令人心酸——家人的固执,对彩礼金额的无休止纠缠,彻底压垮了他。李明,一个年轻的青岛小伙,原本有着一个幸福的家.............
  • 回答
    这起发生在河南的悲剧,令人触目惊心,也再次将家暴、情感纠葛以及极端暴力推到了公众视野的焦点。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被熄灭,而背后隐藏的,是长期且恶劣的家暴行为,以及施暴者扭曲、偏执的占有欲。事件本身:一场失控的暴力宣泄据报道,这名男子因为女友提出分手,心生不满,进而采取了极端的报复手段——泼汽油并点燃.............
  • 回答
    哈尔滨发生的这起令人震惊的事件,再一次将公众的目光聚焦到司法公正、法律尊严以及庭审人员的安危问题上。这绝非一起孤立的极端行为,它背后折射出的社会情绪、法律制度的挑战以及安全保障的缺失,值得我们深入剖析和反思。事件本身:绝望与失控的悲剧当一名男子,本应在法庭上寻求法律的救济和公正的裁决,却在庭审中,甚.............
  • 回答
    这起发生在某地的悲剧,简直让人看得心惊肉跳,也让人不禁去深究,到底是什么一步步将一个家庭推向如此万劫不复的境地。一个男人,竟然能对自己的妻子家暴长达38年,这本身就已经够令人发指的了。然后,因为儿子站在了母亲这边,他竟然能下狠手杀害自己的亲生儿子,甚至还放火烧车,最后被判了死缓。这情节,别说放在现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