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12.28日傅聪先生去世,如何评论他一生的成就,对钢琴界的贡献?

回答
2023年12月28日,一代钢琴巨匠傅聪先生安详离世,享年89岁。他的逝世无疑是世界钢琴界的一大损失,也令无数热爱音乐的人们深感悲痛。

傅聪先生的一生,是一段传奇的音乐旅程,他的成就斐然,对钢琴界的影响深远而持久。以下将从几个方面详细评论他一生的成就及对钢琴界的贡献:

一、传奇的音乐起点与早年辉煌:

天赋异禀,名动乐坛: 傅聪先生自幼展现出非凡的音乐天赋。他在1955年参加华沙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中一举夺得第三名及“玛祖卡最佳演奏奖”,成为第一位在国际顶级钢琴比赛中获奖的中国钢琴家。这一成就不仅是他个人事业的里程碑,更是中国音乐走向世界的开端,极大地振奋了民族自信心。
深厚的艺术造诣: 他的演奏以细腻、诗意、富有情感和深刻的理解力著称。尤其在对肖邦作品的诠释上,他被公认为是不二人选。他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精湛,更是能够深入到肖邦内心世界,将音乐中的悲伤、浪漫、力量和哲学思考展现得淋漓尽致。他的肖邦演奏,被誉为“诗人的演奏”,带有独特的东方韵味和文化底蕴,与其他演奏家形成了鲜明的个性化风格。
西方音乐的杰出传播者: 作为早期将西方古典音乐带入中国,并在世界范围内推广的杰出音乐家之一,傅聪先生扮演了重要的桥梁角色。他用自己的琴声连接了东西方文化,让中国听众有机会接触到世界顶级的音乐,同时也让西方世界认识到中国在音乐艺术上的潜力与实力。

二、对钢琴技艺的极致追求与独特风格:

“肖邦的化身”: 傅聪先生对肖邦作品的深入研究和卓越演绎,使他赢得了“钢琴家中的诗人”、“肖邦的化身”等美誉。他的演奏并非仅仅是技巧的展示,而是对肖邦音乐精神的深刻挖掘和再现。他能够捕捉肖邦音乐中微妙的情感变化,将那些难以言喻的细腻情感通过指尖传递给听众,让人们感受到音乐的灵魂。
富有东方审美的演奏: 尽管他以演奏西方古典音乐为主,但他的演奏中始终贯穿着一种东方的审美情趣。他的音乐如同中国山水画一样,讲究意境、留白和气韵生动。这种独特的东方韵味,使得他的演奏在国际钢琴界独树一帜,也为西方古典音乐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对音乐“真善美”的追求: 傅聪先生一生都在追求音乐的“真善美”。他认为音乐应该是纯粹的、有灵魂的,能够触动人心最深处的情感。他的演奏风格严谨而富有激情,既有对乐谱的忠实还原,又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情感投入,始终保持着一颗对音乐纯粹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三、对中国钢琴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贡献:

播撒音乐的种子: 改革开放后,傅聪先生曾多次回到中国,为中国年轻一代钢琴家和音乐爱好者进行大师班指导和讲座。他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演奏经验、艺术理念和对音乐的深刻理解,极大地启发和帮助了许多中国钢琴学子。
培养新一代音乐家: 他的指导不仅在技术层面,更侧重于音乐的理解、情感的表达以及艺术品格的塑造。他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个性化发展,为中国钢琴事业的蓬勃发展输送了大量人才。许多在中国音乐界崭露头角的年轻钢琴家,都曾受到过傅聪先生的教诲。
提升中国钢琴艺术水平: 通过他的教学和示范,傅聪先生为提升中国钢琴艺术的整体水平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将国际上先进的钢琴演奏理念和方法带入中国,促进了中国钢琴艺术与世界接轨。

四、为人师表的风范与人格魅力:

谦逊低调,艺德双馨: 傅聪先生一生为人谦逊低调,始终保持着对艺术的敬畏之心。他从不炫技,专注于音乐本身,将自己完全融入到音乐之中。他的品格也如他的琴声一样,纯净而高尚,深受人们的尊敬。
热爱祖国,心系家乡: 尽管常年旅居海外,但傅聪先生始终心系祖国,为祖国的音乐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他曾多次参加国内的音乐活动,并积极支持中国音乐家的成长。
音乐的传承与永恒: 傅聪先生的艺术生命,不仅仅体现在他生前的演奏录音中,更体现在他培养的无数学生身上,以及他对钢琴音乐深邃理解的传承中。他的音乐精神和艺术追求,将继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音乐人。

总结:

傅聪先生的一生是追求艺术极致、传播美好音乐的一生。他用自己的琴声征服了世界,也用自己的品格赢得了尊重。他不仅是一位技艺精湛、情感细腻的钢琴家,更是一位重要的音乐文化使者和卓越的教育家。他的贡献超越了国界,影响了无数人,他对钢琴界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他的离去,是世界音乐界的一大损失,但他留下的宝贵音乐遗产将永世流传,继续滋养着人们的心灵。

我们怀念傅聪先生,也感谢他为我们带来的无与伦比的音乐享受和深刻的艺术启迪。他的音乐,将永远是我们心中最美好的旋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为了过审,我删了几个,说的都是有凭据的。不信可查。

他就是一个笑话。

他曾经定下规矩,不去台湾不骂中国。

讲真的,我2012年在台湾第一次知道这号人物的。

2012年台湾音乐厅办的演奏会,当时他的随行对演奏会的安防反复强调音响音质问题。听说以前他来台湾捞金,演奏水平一般,怪到了电灯身上。这人很会说话,毕竟是蒋经国当局,要是怪音响那就送去火烧岛享福去了。

他应该是没叛国,2012年他还挂着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大陆的封号)的名头去台湾,但是据说自称在大陆没教过什么(估计是怕马当局会翻脸,所以这么说的)。后来他到真的在台湾开了几天了课,可惜价格太高没人去。

说他长期居住在英国,那是冤枉他了,他70年代末就跟大陆接触了,但是大陆当时没钱,所以八十年代去了台湾,可惜当时蒋经国当局讲政治不讲音乐,各种搞事情。后来大陆2000年经济腾飞,他来搞了几场,不受见待,后来走香港的路子,再来大陆就火了。

像他这一号人物,是跨国安防公司最喜欢的客户,不是大师也没仇家,但是不懂行的认为他很有影响力(懂行且有影响力的怕被粉丝杀)。他来大陆开了好几场演奏会,赚了不少,但是没开坛讲课。

另外,他按照客户群体排,真的不是大师。他最大成就是社会主义阵营下肖赛第三名,肖赛本身就很水,前几年那个在韩国演奏跑调的中国人是(资本主义)肖赛第一名。

后来托河山硕的福,还火了一把。



说句实话,大陆玩大件乐器的老人比较少,但是玩小件乐器的老大师多。看这帮大师,不是看在金色大厅演奏多少场,而是看获了多少演奏奖。


别拿59年黑塞(62年死了,赫尔曼黑塞)在广播电台听音乐来吹傅聪了,黑塞的收音机的音箱效果真好。那是给自己阵营看的,一个评论管60年。一个能在冷战对抗年代逃到对方阵营的,从这角度来说,是个传奇。然后再拿60年前的社会主义东德的评价来评价他,更是传奇。


评论区提到了肖赛,那我多说一句,【李名强_百度百科】mbd.baidu.com/ma/s/1JW9是下届的第四名,他没叛逃,得的奖比傅聪多。傅聪去了英国后还得过什么大奖?Adam Hazasiewioz那一届冠军,浑号:会比赛的钢琴运动员,但是那一届的第二名是个混娱乐圈的大神,也是叛徒(什么用也?),不是搞音乐学术的。

李云迪是第十四届冠军。

参加肖赛要留心,别想某个中国天才弹着弹着就漏了三页纸,然后毁了。



下面就是傅聪那一届的第二名,知乎也有对他的评价,麻烦哪个好心人给他一个正面评价,比如学贯古今之类的。

【弗拉基米尔·达维多维奇·阿什肯纳齐_百度百科】mbd.baidu.com/ma/s/eh14


还有人拿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举例说不用比赛就能出名,当然了,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出名的时候还没肖赛呢!华佗需要医师资格证吗?

user avatar

以身统战梅纽因

user avatar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傅聪拿着国家公费,50年代从共产主义的波兰,前往英国,没有间谍的帮助,是不可能的。他这个叛逃,是坐实了的,最最春秋笔法,也是出走。最轻也是有才无德。

傅聪这件事,可以集中反映旧文人之间那种互相吹捧的习气,或可称之为皇帝的新衣现象。外人胆敢质疑,就动辄搬出,你懂音乐?你会钢琴?

我不是音乐人,我是搞化学的科研人员。在化学领域,中国没有什么大师,我学了这么多年,只记得一个黄鸣龙反应,但是这个反应不怎么重要,黄也不是主要贡献者。这在理科领域非常明显,凡是重要的科学家,他们的成就都是显而易见的,对国家的贡献也是体现为工厂,实验,产品,方法这样物理的方式。而文学艺术领域,那大师可就太多了,徒子徒孙们更是鼓劲呐喊。

但是我们拿围棋来看,世界前三的柯洁,申真谞,朴廷桓,都是90后00后,所谓的大师不是他们一合之敌。但是今天有人鼓吹柯洁是围棋大师么?没有,因为他太年轻,没有徒子徒孙摇旗呐喊。

与傅聪相似的,还有一个著名大师,那就是胡适。我小时候也是听着他这位先生的大名长大的,现在回头看,水平尔尔,道德则更是一塌糊涂。国家危亡之际,跑到美国游山玩水。

傅聪一生的最大成就就是,肖赛第三名。但是,他是55年第五届参赛哦,那时候,波兰是社会主义国家,肖赛自1927年开始,前五届都是苏联和波兰人获得冠军。他这个第三名,有多大的贡献来自社会主义中国,又有多大的贡献来自他本人?而且,中国的肖赛获奖者,可不止他一个人。另一个名人,是李云迪。他在2000年获得第一名,且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第一名,同年,陈萨得到了第四名。我倒是想听听那些著名音乐人们,把“独到而深入的见解,同时具有强烈的启发性”“钢琴艺术”“钢琴哲学”这些高大上的词汇用来形容李云迪和陈萨。

中国的旧文人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艺术成就总是跟政治异见掰扯不清。且往往用西方的报纸媒体来背书。中国的科学家,院士,却甚少有这种现象。今天都快2021年了,哈佛的博士,普林斯顿的教授,中国也并不缺少了,拿西方媒体的吹捧来为艺术家背书,未免有点掉价吧。

我在美国呆了快5年了,这些媒体什么尿性,国内的人以前不知道,经过疫情,还看不清楚么?

user avatar

钢琴成就,就是肖奖拿了个第三。

然后在欧洲给自己包装了一个“钢琴诗人的”title巡演了一圈,没演出什么名堂。

钢琴水平就是一般钢琴家的水平,如果你学钢琴就知道,从来没有听说过哪首难曲是奉傅聪版本为经典,要去反复聆听打磨的。

中老年还是在国内受到尊重,混了口饭吃。

当然这是在钢琴领域,在别的领域就借用他爹的一句话了

“宗生,养了个宗生”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