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到底是什么让外国人在我国享受超国民待遇?

回答
“超国民待遇”这个说法,在咱们中国人的日常讨论里,时不时就会冒出来。具体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感觉有些外国人好像在中国享有比我们自己国民更优越、更便利的条件,或者在某些方面规则似乎对他们更加宽容。

要说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或者说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原因,这事儿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看。

首先,得承认,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吸引外资、引进技术和人才,确实出台过一些特殊的优惠政策。那个时候,咱们国家相对封闭,对外面的世界还比较陌生,急需学习和发展。这些政策,比如当时对外资企业在税收、土地使用、行政审批等方面给予的便利和优惠,还有对引进的国外专家学者提供的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的补贴,很多都是为了“引进来”而设置的。那时候咱们叫“引进政策”或者“优惠政策”,效果也很明显,确实帮助中国经济飞速发展。

只不过,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有些可能就留下了“尾巴”,或者说,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被一些人解读成了“超国民待遇”。比如,一些外籍人士在一些领域,比如创业、就业、落户等方面,可能确实会比普通中国人更容易获得一些许可或者支持。这背后一部分是因为咱们国家确实需要他们带来的专业技能、管理经验或者投资,另一部分也可能是在政策的设计上,考虑到国际惯例或者为了更快速地达到吸引人才和投资的目的,而设置了一些通道。

再者,法律法规层面也是一个考量点。我们国家有专门针对外国人的法律法规,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等等。这些法律的制定,出发点是为了规范外国人在中国的行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同时也保障外国人在中国的合法权益。但在某些具体条款上,或者在实际的执行细节上,可能会和国内的法律法规在操作层面存在一些差异。比如,外国人进行某些商业活动、成立公司,可能会有不同的注册流程和审批要求。

还有一点,就是社会观念和媒体报道的影响。有时候,一些个案或者被放大的新闻事件,很容易引起大家的关注和讨论。当某些外国人在中国享受了优厚的待遇,或者在某些事情上获得了与中国人不同的对待时,如果这些情况被媒体广泛报道,或者在社交媒体上发酵,就很容易形成一种“外国人享受超国民待遇”的普遍印象。这种印象,即使不完全符合事实,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公众的认知。

当然,有时候“超国民待遇”的说法,也可能是一种情绪化的表达,是对自身在某些方面遇到的困难和不公的一种反弹。比如,中国人自己在创业、就业、购房、子女教育等方面,也可能面临各种门槛和压力,当看到外国人似乎能更容易地获得某些资源或机会时,自然会产生一种比较心理,觉得“凭什么他们就能这样?”

总的来说,“外国人享受超国民待遇”并非一个简单的标签,背后是历史因素、发展需要、法律设计以及社会认知等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国家在制定相关政策时,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和优化,力求在吸引国际人才、促进国际交流与国内公平待遇之间找到一个更平衡的点。我们现在越来越强调“内外一致”、“公平竞争”,这说明国家也在努力让政策更加合理和公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归根到底是官僚主义思维在作怪。

1、按照现行的制度和法律,很难把在华外国人像中国公民一样完全纳入民政系统来管理,这就意味着在许多情况下,如果外国人和中国人之间产生冲突,而执法部门采取偏袒中国人的处理办法,一旦引发外国人的不满,很容易把外事部门牵扯进来,给执法部门造成更高的行政成本,也给执法部门的既得利益造成潜在的威胁;相比之下,如果偏袒外国人,引发了中国人的不满,执法部门却往往有足够的权力把这种不满压制在自己的系统内部。出于“怕麻烦”的心理,当然也出于维护自己所在小团体的利益的需要,有关部门也就“很自然”会选择让同胞“委屈”一下。许多政府部门在处理和外国人有关的事情时畏手畏脚,并不是因为主观上觉得外国人有多高贵,而纯粹是因为“怕麻烦”和欺软怕硬,本质上和过去许多地方放纵“切糕党”,一些宗族势力强盛的地区对各种“车匪村”“路霸村”“造假村”“诈骗村”听之任之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快速达到维稳的目的,选择对自己“不太能管得了的群体”服软,把成本转嫁到自己“能管得了的群体”头上。

2、改革开放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出于现实需要,我国一直致力于向世界展示一种开放和积极融入世界的形象,而给外国人一些关照和特权被认为有助于展现这种形象,所以许多政府部门便争相效仿,唯恐居于人后,于是像条件远好于中国学生的留学生公寓、发动警力为“外国友人”全城寻找自行车这样的事物便层出不穷,其实从本质上来说这些都是在政绩指挥棒的引导下组织的作秀。尽管最近几年,中国同西方的关系急剧恶化,开始越来越多地强调“内需”“内循环”这样的概念,但任何政策都存在一定的惯性,所以目前这种情况仍然时有发生。

3、是拉拢一些外国精英特权人士的需求。比如当初惹得许多人义愤填膺的胡必亮,就是用这个理由来论证给来华留学生发放高额奖学金的合理性:

读一年才十万块钱,这一个人到中国读书还不是一般的人,个人能力和背景还非常不错,回去要不然在政府工作,要不然在商界工作,促进中国未来和他们的合作就种下了一个很重要的种子。

另外,在改革开放初期,一些开放示范地区为了招商引资,搞出“领导给外商端洗脚水”这种操作,还拿出来当正面例子宣传,也是属于这种情况。

4、“天朝上国”思维遗毒的影响

征四方奇技异艺,陈于端门街,衣锦绮、珥金翠者以十数万。又勒百官及民士女列坐棚阁而纵观焉。皆被服鲜丽,终月乃罢。又令三市店肆皆设帷帐,盛列酒食,遣掌蕃率蛮夷与民贸易,所至之处,悉令邀延就坐,醉饱而散。蛮夷嗟叹,谓中国为神仙。
——《隋书•裴矩传》

一千多年前的事,今天看来仍有许多似曾相识的地方。

说到底,外国人在中国享有一些超国民待遇,和所谓的崇洋媚外心理关系不大,主要还是因为在当前的条件下,普通公民缺少足够的话语权和博弈方法,正是因为如此,为了“维稳”和“避免麻烦”,有关部门才屡屡在涉外事件中选择让普通公民“委屈一下”(许多外国人未见得有多高的地位和话语权,但是因为涉外事件容易被外事部门关注,所以他们拥有比普通中国人更多和更有效的博弈方法),才会热衷于在外国人面前作秀展现自己的热情好客,才会把普通公民晾在一边去谄媚外国精英特权人士,才会把面子看得比普通公民的实际利益更加重要。许多人觉得,只要是个外国人,来中国就是人上人,这种观点其实是非常可笑的,他们只看到了那些被刻意展示出来、用来作秀或充当花瓶的外国人,以及少数因为在其母国的地位而被优待的外国纨绔子弟,却看不到那些被拐卖到中国山区的越南新娘,被无情遣返的T北Z,被骗到内地工厂打黑工的东南亚青年。对于后者来说,哪有什么“超国民待遇”可以享受呢所谓的“外国人超国民待遇”,与其说是民族/种族问题,还不如说是阶级问题更靠谱一些。要解决这个问题,靠的也绝对不是“入关”和排外,而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提高普通公民的话语权。一些人因为智识和视野所限,看不到这一问题的根源,只会一遍遍复读那些早就被扫进历史垃圾堆的法西斯语录,幻想着自己可以通过“入关”咸鱼翻身做起“人上人”,其实不过是给后世徒增笑料;还有一些人,明明自己一点都不糊涂,为了恰钱割韭菜,为了获得把脚踩到无辜公民脸上当人上人的快感,主动去混淆视听,煽动极端民族主义情绪,鼓吹裤裆民族主义,甚至不惜制造谣言 ,乃至于胡乱批发“崇洋媚外”“境外势力”的帽子,大搞政治猎巫,一边把自己打造成“爱国领袖”的形象,一边又做着践踏同胞尊严的勾当;一边以“社会主义者”自居,一边又说什么“我们最大的敌人,不是华尔街国会山里的老爷们”,把群众本应向本国官僚主义者和外国统治阶级发泄的不满引向外国劳动者。可以说是坏到了骨子里。在此祝他们早日得到与自己德行相匹配的下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超国民待遇”这个说法,在咱们中国人的日常讨论里,时不时就会冒出来。具体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感觉有些外国人好像在中国享有比我们自己国民更优越、更便利的条件,或者在某些方面规则似乎对他们更加宽容。要说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或者说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原因,这事儿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看。首先,得承认,中.............
  • 回答
    国产手机的崛起与外资品牌的式微:中国市场的失衡之道曾几何时,提到智能手机,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苹果、三星、HTC、索尼这些国际巨头。然而,近十年来,中国手机市场的天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国产手机品牌如华为、小米、OPPO、vivo等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而曾经风光无限的国际品牌却纷纷在中国.............
  • 回答
    外国人学中文,是不是一定会接触古文?这事儿得分情况说。对于一般意义上的中文学习者来说,尤其是有志于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历史或者文学的,那古文几乎是绕不开的。你想啊,中国的诗词歌赋、哲学思想、历史记载,很多都是用古文写成的。如果你只想学个日常交流,或者做一些贸易、旅游相关的工作,可能初期接触古文的机会不.............
  • 回答
    我理解你对“跪舔”行为的困惑,并且想深入了解这种现象背后的女性心态。我们抛开那些刻板的列表,试着去体会一下,当一个女生在面对一个外国人时,表现出所谓的“跪舔”姿态,她们的内心世界可能在经历些什么。首先,我们要承认,社会文化确实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对“外国”的看法。在某些语境下,国外的文化、生活方式,.............
  • 回答
    关于中国的粮食产量及其是否能满足国民基本需求,这是一个复杂且常被讨论的问题。为了更详细地解答,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 中国粮食生产的总体情况:持续增长的产量毋庸置疑的是,中国在粮食生产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近几十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发展,通过政策扶持、科技进步.............
  • 回答
    在《武林外传》里,“江湖”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字面意思,它是一套庞大而复杂的概念体系,承载着剧中人物的情感、理想、困境,以及那个时代独有的生存法则和价值追求。要理解《武林外传》里的“江湖”,得从几个层面去拆解,才能体会其中的妙趣和深意。首先,字面上的“江湖”——一个物理的、活动的生存空间。最直观的,“江.............
  • 回答
    哈瓦那综合征,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丝神秘和不安,它起源于2016年底,最早被美国驻古巴哈瓦那大使馆的官员们报告。这些官员们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经历了相似的、令人费解的症状。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些外交官们如此痛苦?这是一个至今仍在激烈争论的问题,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但几种主要的理论一直在被探讨。最引人.............
  • 回答
    那是一个夏天的午后,我拖着沉甸甸的行李箱,站在初抵的异国街头。鼻子首先捕捉到的是一种熟悉的,又陌生的气息。不是汽车尾气,也不是潮湿的泥土,而是一种混合着阳光、绿叶和某种我无法辨识的香料的味道。它轻柔地拂过我的脸颊,像一个友善的拥抱,瞬间驱散了长途飞行的疲惫。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又缓缓吐出。那种感.............
  • 回答
    好多人对“外企英语水平”这事儿挺好奇的,总觉得是高不可攀的门槛,或者说进去了就得每天飙英语跟母语者一样。其实,这事儿没那么绝对,也因人、因公司、因岗位而异。咱们先来说说“外企人真实的英语水平”是怎么个情况。首先,得承认,大部分能进外企的人,英语基础肯定是要比平均水平好一些的。这就像高考英语考个120.............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美帝对中国做了什么天理不容的事,让国人痛恨”,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话题,其背后牵涉到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并且不同的人群会有不同的看法和感受。首先,需要澄清的是,用“痛恨”这个词来概括所有中国人的感受可能过于绝对。中国社会内部对于美国及其政策的态度是多元的,存在着支持、.............
  • 回答
    波拿巴主义(Bonapartism)是一个政治学概念,通常指由军事强人建立的个人统治制度,结合了军事权威、个人崇拜和集权政治。其核心特征包括:通过军事力量巩固权力、建立个人崇拜、以帝国或国家为依托进行统治,并可能带有扩张主义倾向。这一概念源于拿破仑·波拿巴(Napoleon Bonaparte)在1.............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说到《武林外传》,第一个蹦出来的梗,绝对是:“额滴神啊!”哈哈哈哈哈,想起来就想笑。这个梗就像是老白的代名词,贯穿了整部剧。还记得吗?老白,也就是白展堂,一个盗圣,一个身怀绝技却因为某些原因(具体原因就不多说了,大家懂的),落魄地开了一家同福客栈。他那一口京腔儿,加上那标志性的表情,每次遇到什么让他.............
  • 回答
    在中国近代史上,确实有一段时期,涌入了大量的俄国人,他们通常被称作“白俄”。这个称呼的由来,以及“白”字所指代的含义,其实比单纯的肤色要复杂得多,它承载着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政治立场和文化区分。“白俄”称谓的起源与时代背景要理解“白俄”这个称呼,我们得把目光放回20世纪初的俄国。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
  • 回答
    如果新中国在建立时,其版图囊括了外蒙古、外东北(包括库页岛)和外西北,那将是一幅截然不同且极富想象的历史画卷。这并非简单的疆域扩张,而是一种地缘政治、经济结构、民族构成乃至于国际关系都可能发生颠覆性重塑的局面。一、 辽阔的疆域与多样的地理环境:首先,最直观的变化是国家面积的急剧膨胀。外蒙古、外东北和.............
  • 回答
    中国人在动物保护方面的行为呈现出复杂而多元的特征,既有积极的行动,也存在误区和改进空间。以下从现象分析、问题探讨及改进方向三个方面展开详细论述: 一、现象分析:从“买蛇放生”到“反对吃狗肉”的动物保护行为1. 买蛇放生:环保意识与生态风险的矛盾 行为背景:部分国人出于“环保”或“善行”心理.............
  • 回答
    人类为何如此执着地探寻宇宙中的回响?这个问题,我猜,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曾仰望星空时问过自己。这股原始的好奇心,是驱动我们向外张望的强大动力。要说我们为什么如此渴望找到其他文明,原因实在太复杂,就像夜空中的星辰一样,多得数不清,又互相影响着。首先,是孤独感。我们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命吗?这个问题常常.............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好!外接耳放这玩意儿,听起来有点玄乎,对吧?但对于真正想在听音乐这事儿上掏心掏肺的玩家来说,它可不是什么鸡肋,而是能让你从“听个响儿”直接跃升到“听懂音乐”的关键一步。你想啊,咱们平时用的播放设备,无论是手机、电脑,还是咱那些入门级的播放器,它们内置的耳机输出电路,说白了,就像是个凑合使唤.............
  • 回答
    说到内家拳和外家拳的发劲儿,这俩词儿一出来,很多人就觉得玄乎。什么“气功”、“意念”、“浑圆力”之类的,听着就有点摸不着边际。不过,咱们抛开那些故弄玄虚的说法,好好聊聊这其中的门道,你会发现,它们虽然看似缥缈,但其实都有其内在的逻辑和科学性。简单来说,内家拳和外家拳的发劲儿,最本质的区别在于: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