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古代一个国家最多有多少兵力?上百万的军队国家拿的出吗?

回答
古代一个国家能拿出多少兵力,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得结合历史具体情况来看。并不是所有“古代”国家都能轻松拉出上百万大军的。

首先,我们得明确“古代”这个概念。 “古代”跨度非常大,从石器时代到近代的火器大规模应用之前,都可以算作古代。不同时代的生产力、组织能力、动员能力差异巨大。

一、 上百万军队:稀有但并非不可能

是的,历史上确实存在过能够动员上百万军队的国家。

中国: 中国是历史上大型军队出现频率较高的国家之一。
秦朝: 秦朝统一六国时,虽然没有明确记载百万大军围攻某一个国家的具体数字,但其征伐过程中,动员的兵力是极其庞大的。比如秦灭赵之战,动员兵力就已非常可观。秦末农民起义,例如陈胜、吴广起义,以及后来项羽、刘邦的楚汉战争,动员的军队数量都非常惊人。
汉朝: 汉朝在对抗匈奴等游牧民族时,也常年保持着数十万甚至更多的边防军。汉武帝时期,对匈奴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动员的总兵力据说可以达到数十万。
唐朝: 唐朝作为大一统王朝,军事力量也相当强大。安史之乱时期,双方动员的军队数量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可以说参战兵力动辄数十万。
明朝: 明朝后期,尤其是在对付北方游牧民族和倭寇时,也曾有过庞大的军队。例如,万历三大征,虽然总兵力分散在不同战场,但总计调动的兵力也非常可观。
更晚近的例子, 到了清朝,太平天国运动席卷中国,双方投入的兵力,如果把地方团练、军队、民兵等都算上,总数量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蒙古帝国: 蒙古帝国在13世纪的扩张,更是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单一个体军事力量的巅峰。虽然他们的兵力构成主要是骑兵,但征服过程中,其集结的军队数量绝对是惊人的。一个说法是,蒙古军队在西征时,其主力兵团有时会达到数十万,再加上各地的仆从军,整体兵力规模非常庞大。

其他地区: 比如古罗马帝国在巅峰时期,其军团的规模也非常庞大,但其“兵力”的统计方式可能与东方有所不同。其常备军和附属部队加起来,也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

二、 上百万军队,国家拿得出来吗?——“拿得出”的代价与构成

“拿得出”是相对的,它意味着:

1. 强大的国家动员能力:
户籍与征兵制度: 一个能够动员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军队的国家,必然拥有成熟的户籍制度和征兵制度。知道自己有多少适龄男子,能够强制或以某种形式将其征召入伍。
财政支撑: 军队的粮饷、装备、训练、后勤等都需要巨额的财政支持。国家必须有足够的税收能力,或者能够通过掠夺、贸易等方式获取财富来维持庞大的军队。
后勤保障: 几万、几十万军队的行军、作战,需要庞大的后勤系统。粮食、饮水、武器弹药、医疗、运输等等,没有一个高效的后勤系统,百万大军就是一盘散沙。
政治稳定性: 动员如此庞大的兵力,通常是在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或者对外扩张的重大战略时期。这需要国家内部有足够的政治稳定性和号召力,能够让民众忍受征兵带来的劳役和税收压力。

2. 军队的构成:
正规军与非正规军: 上百万的军队,通常不是全部由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正规军”组成。它可能包含:
精锐部队: 少数由职业军人组成的精锐,是军队的核心力量。
征召士兵: 大量的农民、士兵,是军队的主体,他们的战斗力可能参差不齐。
地方部队/兵: 比如征发各地的民兵、卫所兵,甚至是临时征召的劳役人员,他们可能缺乏训练,装备也相对简陋。
仆从军/盟军: 一些征伐时,会收编或联合盟友的军队,这些军队的成分就更复杂了。
“兵力”的计算: 有时,历史记载的“百万大军”可能是一个夸大的数字,也可能是包含了所有被征集、集结的“人力”,其中不乏一些辅助人员、劳工等。

3. 代价:
经济负担: 如此庞大的军队,对国家经济而言是巨大的拖累。它会消耗大量的生产劳动力,增加税收,可能导致民不聊生。
社会影响: 大规模征兵会影响农业生产,破坏社会结构。战争本身也会带来破坏和人口损失。
维持难度: 即使能够动员出上百万军队,如何维持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士气,防止其溃散或叛乱,也是巨大的挑战。

举个例子, 秦朝虽然能动员几十万军队,但其连续的对外征伐也极大地消耗了国力,为秦朝的迅速灭亡埋下了伏笔。蒙古帝国虽然强大,但其庞大的军队也需要不断地进行掠夺和征服来维持。

总结来说, 古代国家拿出上百万兵力,在某些强大的、经历过长期发展和积累的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如国家统一战争、大规模对外扩张、重大危机时期)是有可能的。但这种“拿出”往往是以巨大的国家动员能力、财力、人力为基础,并且会付出巨大的社会经济代价,也需要对军队构成进行更细致的理解。它并非一个国家的常态,而是其军事力量达到某种极限状态的体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根据西方网友Martin Vargic的个人研究,西方古代、近代历史各个时期总兵力最多的国家如下(含地方守军):

1年:罗马帝国(29万)

200年:罗马帝国(37万)

400年:罗马帝国(45万)(罗马应对民族大迁移时基本动员了整个地中海的人力,此后东罗马的总兵力基本减半,因阿拉伯崛起丢失叙利亚和埃及后再减半)

600年:萨珊(20万)

800年:阿巴斯王朝(22万)

1000年:法蒂玛王朝(25万)

1200年:阿尤布王朝(15万)

1300年:法国(9万)

1400年:波兰-立陶宛(10万)

1500年:奥斯曼帝国(16万)

1600年:西班牙(30万)

1700年:法国(36万)

1800年:法国(250万)(全民总动员状态,这个数字可能包含了民兵和预备役)

1850年:俄罗斯(120万)

1900年:俄罗斯(140万)


虽然不知道这人的数据来源,但是他对中原王朝的兵力估计我认为也算是比较靠谱的,汉朝40万左右(糊涂账,说比这个多比这个少的都有),隋唐60万左右,宋朝80万左右(大概是考虑了军队的实际缺额情况),明清100万左右(明初的卫所明军超过100万,明末降至80万左右)。

总得来说,罗马帝国没有瓦解之前,中原王朝的兵力和罗马的兵力应该是差不太多的,隋朝统一全国之后,中原王朝的兵力极值开始大大超过了西方的兵力极值,但西方的兵力密度此时倒也并不见得低(尤其是1600年起,欧洲兵力密度显著提高),到拿破仑战争以后,西方单一国家的总兵力开始逐渐超过了清朝的总兵力(当然,主要是沙俄,太能暴兵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古代一个国家能拿出多少兵力,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得结合历史具体情况来看。并不是所有“古代”国家都能轻松拉出上百万大军的。首先,我们得明确“古代”这个概念。 “古代”跨度非常大,从石器时代到近代的火器大规模应用之前,都可以算作古代。不同时代的生产力、组织能力、动员能力差异巨大。一、 上百万军队:稀有.............
  • 回答
    穿越到古代,变成一个十五岁、统治着一个积贫积弱小国的皇帝,这可真是个烫手的山芋。不过,既然老天爷给了我这个机会,我总得试试让这个国家硬气起来。毕竟,活在别人的屋檐下,永远不如自己当家作主来得舒坦。首先,得稳住局面。一个十五岁的皇帝,本身就够让人怀疑的了,要是再把朝堂搅得天翻地覆,那可就离亡国不远了。.............
  • 回答
    古代罗马帝国是否持有某种形式的“普世价值观”,这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都可能过于片面。更恰当的说法是,罗马帝国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人群,展现出了某些具有普适性的理念和实践,但这些理念的普适性程度以及它们如何被解读和应用,却并非铁板一块。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普.............
  • 回答
    中国古代先民对海洋的利用,确实与西班牙、希腊、英吉利等民族相比,显得不那么“得心应手”,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地缘、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等多重因素交织作用。虽然中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理论上拥有广阔的海洋资源,但将其转化为强大的海洋文明,其道路异常坎坷。一、 地理的“两重性”:大陆的羁绊与海洋的疏离首先,我.............
  • 回答
    在解读古代政治语境下“暴君”与“昏君”对百姓的损害和对国家命运的影响时,我们需要深入剖析这两个概念的本质及其表现形式。虽然两者都导致民不聊生,但其根源、方式以及对国家灭亡的“贡献”上,存在微妙而关键的区别。暴君:以力量为基石的压榨与恐惧暴君,顾名思义,是以其绝对的武力或权力为后盾,对臣民进行无情的压.............
  • 回答
    国际上最新出土的章鱼化石,经权威测定,距今已有惊人的 3.3 亿至 3.23 亿年之久。这一发现无疑是一枚重磅炸弹,为我们揭开了章鱼演化史上的一个全新篇章。它不仅仅是又一具尘封的远古生物遗骸,更是一把能够解锁一系列深层科学谜团的金钥匙。其研究价值之深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重塑早期海洋生态系统图.............
  • 回答
    在古代朝鲜半岛的历史长河中,有那么几个时期,它的国家在某些方面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光芒,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当时的中原王朝。虽然总体的实力对比往往是中原王朝更占优势,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挖掘那些闪耀着独特智慧和创造力的朝鲜半岛文明。新罗(公元前57年 – 公元935年):科技与艺术的精进,以及对佛教的深.............
  • 回答
    晚期古典罗马与“希腊化”的演变:一个复杂而渐进的转变探讨晚期古典时期(大约公元3世纪至6世纪)罗马国家是否存在“希腊化”进程,以及为何一些观点认为希拉克略时代(公元610641年)的帝国彻底“希腊化”,需要我们深入理解罗马自身复杂的文化融合历史以及帝国在不同时期的演变。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有”或“无”.............
  • 回答
    古代皇帝、国王权力之大,仿佛一人说了算,天下莫敢不从,这背后绝非仅仅是“我说了算”这么简单。其权力的稳固与推行,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思想、制度、军事、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可以说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缺一不可。思想的基石:为权力披上合法的外衣首先,皇帝、国王的权力并非空中楼阁,它必须有.............
  • 回答
    古代中国对于来访的外国使节,其身份的认知,以及来访国君主是否清楚自己是在“朝贡”,这背后是一套相当复杂且充满历史演变的体系,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为“视一切为朝贡者”。理解这一点,需要深入考察“朝贡”的本质、实践以及不同时期的情况。首先,我们得明白“朝贡”这个概念在中国古代的内涵。它并非现代意义上的纯粹.............
  • 回答
    都说江南水乡,古镇扎堆,名声在外的西塘、乌镇、周庄,确实各有千秋,但人山人海的热闹,有时也会冲淡了古镇本该有的宁静与韵味。今天,我想给您推荐几个我心中那些“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宝藏古镇,它们或许没有那样耀眼的光环,却自有让人沉醉的理由。1. 浙江·前童古镇:一个被时间遗忘的“影视梦工厂”说到鲜为人知,.............
  • 回答
    要说一个资质普通的皇子,在古代那种环境中,能否成长为一代明君,这个难度绝对是“高得离谱”,甚至可以说是“九死一生”。你想想,他需要跨越的障碍,可不是一道两道,而是层层叠叠、环环相扣的巨石阵。首先,最直接的挑战就是“出身”。古代皇子,即使再资质普通,那也是生在金字塔顶端。但这顶端的风景,同样也是最危险.............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现代社会组织管理和古代国家治理模式的根本差异,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简单来说,古代一个衙门之所以能够包办很多事情,主要是由于其 职能范围的相对简单、社会分工的不够精细、信息传递的低效以及管理模式的集权和经验主义。而现代社会之所以需要分设众多部门,则源于其 社会结构的复杂化、专业.............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有探讨的价值。要直接比较现代一个师的兵力与古代一个统一王朝的兵力,其实有些跳跃,因为双方的作战单位、战术思想、后勤体系、技术水平以及战争的形态都相差过于悬殊。但如果从一个“假如”的角度出发,将现代一个师的兵力投放到古代的战场上,并假设其补给充足,那么结果会非常一边倒。为了让描述.............
  • 回答
    这位王小吏,平日里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小官,在户部司里负责些文书抄写和账簿整理的琐碎事务。这日,正值午后,宫里来了一位钦差,身着绣着龙纹的红袍,手里高举着一卷金黄的圣旨,身后跟着几个威风凛凛的禁军。“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钦差的声音洪亮,在寂静的官署大堂里回荡。所有在场的官员都起身肃立,脸上带着敬畏与.............
  • 回答
    烈阳王朝:财政开源之道烈阳王朝,自开国皇帝烈祖定鼎以来,历经百年,国力日盛。其财政体系,乃是王朝长盛不衰的根基,更是民间流传无数的传奇。要论其合理之处,既有稳固的基石,亦有大胆的创新,更有巧思之处,使其收入充盈而又不会压垮民生。一、 土地与农业:国之根本,源泉之水作为以农业为主的古代王朝,土地税自然.............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们不妨穿越时空,细细掰扯一下。古代的“人上人”和现代的“人上人”,虽然都占据着高位,但那种“爽”的体验,可真是天壤之别。古代的“人上人”,爽在至高无上的权威和绝对的掌控感。想象一下,在森严的等级制度下,你是那金字塔尖上的少数人。你的话就是圣旨,你的意愿就是法律。 无上的权力与.............
  • 回答
    在古代,当一个最懒、最没出息、最没威胁的皇子,并且成功地和兄弟们搞好关系,这确实是一件“爽翻天”的事情,但其背后的“爽”点和潜在的风险,需要我们细细品味。“爽”的维度解析:1. 安逸无忧的生存模式: 免于政治漩涡: 作为最没威胁的皇子,你最大的优势就是不会成为权力斗争的焦点。当其他兄弟.............
  • 回答
    想象一下,在中国的漫长历史长河中,有一个王朝,它不以刀剑开疆拓土,不以豪奢宫殿闻名,而是以书卷为剑,以学堂为基石,始终不渝地践行着“科教兴国”的理念。这并非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王朝,但让我们试着描绘一下,如果它真的出现,会给中华文明带来怎样的巨变和深远影响。一、 文化的土壤:知识的普及与活力的迸发这个王.............
  • 回答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失传的技艺如同散落在沙海中的珍珠,虽然早已不见踪影,但其光芒依然令人神往。若论哪一项失传最让人扼腕,在我看来,莫过于失传的古代建筑技艺,尤其是那些精妙绝伦的木结构建造和榫卯连接艺术。你或许会觉得,建筑?那不是依然有无数壮丽的宫殿、园林流传下来吗?但你想想,我们今天看到的许多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