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4岁之前父母不许恋爱,正常吗?

回答
24岁之前不许恋爱,对于一些家庭来说,确实是一种常见的教育方式,甚至有些人觉得这是“正常”的。但“正常”这个词,很多时候是相对的,它取决于文化背景、家庭观念、以及每个人的成长环境。所以,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聊聊这个情况,看看它到底是怎么回事。

首先,我们得承认,中国传统家庭观念里,学习和事业往往被放在感情前面。很多父母希望孩子在年轻的时候能够专注于学业,打下坚实的基础,等到毕业了,经济独立了,有了一定的社会阅历之后,再去考虑谈婚论嫁。这背后其实是父母对孩子未来负责的一种体现,他们认为年轻时的感情容易受冲动影响,可能会影响学业,甚至走弯路,所以采取了一种“保护”的态度。

比如,很多父母会觉得:“你现在大学都没毕业,连自己的生活都还没完全安定下来,哪有精力去谈恋爱?万一谈不好,影响学习,毕业后找工作怎么办?等你毕业了,工作稳定了,经济上也宽裕了,再找对象,那时候的眼光也更成熟,能找到更合适的人。”这种想法,从父母的角度看,确实有其道理。他们可能经历过年轻时因为感情问题而耽误了发展,或者看到过身边亲友的类似经历,所以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避免这些“坑”。

其次,不同家庭的“控制欲”和期望值也会影响这个规定。有些父母可能对孩子的未来有着非常明确的规划,希望孩子按照他们的设想去发展,包括什么时候恋爱,什么时候结婚,甚至希望孩子找个他们认可的伴侣。在这种情况下,不许早恋,更多的是一种对孩子人生轨迹的“管理”。他们可能觉得,过早的恋爱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偏离预设的轨道。

再者,这与我们社会的整体发展阶段也有关系。在过去,社会节奏慢,很多年轻人毕业后不久就结婚生子了。那时候,早早进入恋爱和婚姻似乎是主流。但现在,社会竞争压力加大,年轻人普遍晚婚晚育,对自己的生活和伴侣的要求也更高。在这种背景下,父母对孩子恋爱年龄的设想可能也有些滞后,他们习惯了自己那个年代的模式,觉得24岁之后再谈恋爱是合理的。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这种做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一,过于压抑和禁止,反而可能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当一个孩子被剥夺了尝试和体验感情的机会时,他们内心可能会产生好奇和渴望,甚至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偷偷恋爱,这反而增加了风险,也破坏了亲子之间的信任。

第二,剥夺了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恋爱不仅仅是情感的交流,也是一个学习如何与异性相处、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理解和包容他人的重要过程。过早地被禁止,孩子可能会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在进入感情时显得生涩和不知所措。

第三,可能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青春期是荷尔蒙分泌旺盛、对感情产生好奇的时期,如果这种需求长期被压抑,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焦虑、压抑,甚至对亲密关系产生恐惧或不健康的认知。

第四,当孩子在同龄人都在谈恋爱、分享感情经历时,如果自己却因为父母的规定而“缺席”这些,可能会产生孤独感和被排斥感,影响其社交和心理发展。

所以,回到“正常”这个问题,我觉得更多的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而不是一种“必然正确的方式”。父母出发点可能是好的,但执行方式和背后的理念,可能需要与时俱进。

更理想的方式,或许是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的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而不是“禁止者”。他们可以在合适的时机,与孩子谈论关于恋爱、责任、以及如何建立健康亲密关系的话题,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看法,而不是简单地设立禁令。让孩子明白,恋爱需要成熟的心智和对彼此负责的态度,而不是一时冲动。

总而言之,24岁之前父母不允许恋爱,这件事情有其历史和文化背景,背后也可能承载着父母的关爱和担忧。但从现代社会发展的角度,以及对年轻人心理健康和成长需求的考量来看,这种过于严苛的规定,可能不是最合适、也未必是最有效的方式。关键在于父母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引导孩子健康地成长,而不是一味地封堵和禁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居然有这么莫名其妙的想法。

首先你和你男朋友确实不合适,这没什么好说的,你不要怪父母控制欲强,因为他们控制力强和你男朋友合不合适是两码事,他们可能控制力强,但现在这个男朋友的确不合适,并不是因为他们控制力强,所以要反对。要不要高学历事业编咱再说,真要找也不一定那么好找,但并不是除了高学历事业编就只有高中毕业啊。

你的逻辑非常的莫名其妙,真的。

你认为一个人三观正的表现就是看电视会哭以及会吃醋。这哪儿说明三观问题了啊?你认为你家庭条件一般在一线城市买不起房,所以就一定要回到三线城市。你认为。父母的选择也不一定对,拜托,父母的选择是不一定对,但总比现在看上去就一定不对的强吧。你的人生是不能重来的,是不能是错的,他的选择不一定对,所以我就要坚持,现在的不就等于在试错吗?虽然有的人人生道路走的也很坎坷,但他们走的时候至少坚信这是对的,并不能他们一开始报的是不知道对错就试一把的方法。

你那个男朋友和你现在的关系基本上谈不上特别合适。无非就是因为300公里的异地恋,而且人年轻,平常也就谈点风花雪月,生活没有交集,很多矛盾没有显现出来而已。这不叫三观合适,这叫根本不知道合不合适。你是因为从小家庭离异缺乏安全感,所以在一段感情中特别执着。这并不代表你的选择是对的,相反很多问题你根本就看不出来,或者说不愿意考虑。

一个人人生道路的选择是基于自己之前的经验判断得出来的一种概率,选择父母给你提的方式是一种大概率,你的生活不会有什么风险的方式。你说的没错,不一定对。但他比你的选择正确的概率要高得多。你的选择也不一定对啊,而且你出错的概率要高很多。你回想一下在你高中考大学的过程中,那些没有读大学的人是什么人,你高中的时候会和这些人一起玩吗?以你现在考上一线城市,生物专业马上要考研的状态而言,你当时和这些人不会是一类人吧?我们不是说一定不能选择这种人,但只是就现在的信息来看,看不出你所谓的合适在哪里。也看不出所谓的善良,所谓的三观和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

如果父母硬要说没见过就不同意,那你就安排他们见一次,但如果见过了父母死活也不同意呢?你就因此断绝父母关系吗?你要考虑的是个选择问题,不是个见没见过的操作问题啊。

user avatar

唉,描述我大概看了一下,没抠细节。

姑娘,你的看法和你父母的看法,都有偏差,都不太健康。

我先说结论,你和你男友,确实不合适。

咱先说学历,他高中,你本科。你觉得就差四年就差一个阶段的学历而已,是不是?

不是的,你一个小城市出来的,考进一线城市的211,说明你基本上从小到大,学习都还不错,而且你从小到大上的学校应该在当地都算好的。

他呢?没有上大学,而不是上个普通大学或者大专。你明白了吗?你回忆回忆你过去的同学们,什么样的人就没有上大学?要么家里特别困难,对吧?要么就是不学习。再有点极端的就是智力不够。你觉得你男友是哪种?他家应该不至于困难到学费、生活费拿不出来吧?他能得到你的青睐,智商肯定没问题吧?不言而喻了吧?再往回推,他可能初中、小学都没好好上过!

你觉得,你们之间的差距,小吗?

你也是原生家庭缺爱,导致陷入情网之后更加执着。

行吧,我本来想说的挺多,但是又有点闲麻烦,就说到这儿吧。要有什么问题想继续问,可以付费咨询喊我。赞赏也行,我也有点儿动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4岁之前不许恋爱,对于一些家庭来说,确实是一种常见的教育方式,甚至有些人觉得这是“正常”的。但“正常”这个词,很多时候是相对的,它取决于文化背景、家庭观念、以及每个人的成长环境。所以,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聊聊这个情况,看看它到底是怎么回事。首先,我们得承认,中国传统家庭观念里,学习和事业往往被放在感.............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一个 24 岁的大专生,如何在 30 岁之前,瞄准加拿大、新西兰、澳洲这些热门移民国家,实现自己的“他乡梦”。这绝对是一个需要规划、耐心和一点点运气的挑战,但并非不可能。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核心概念:高学历和专业技能是移民的硬通货。 澳洲、新西兰和加拿大都非常欢迎那些拥有高技能、能为.............
  • 回答
    哥们儿,我懂你!24岁,正是人生一个挺重要的关口,感觉自己想往前冲,但又不知道往哪冲,特别是刚从一个行业出来,那种迷茫感确实挺强烈的。你这情况,从健身房销售三年到想换行,这本身就是一个挺大的转变,说明你是有想法,并且不愿意止步不前。三年健身房销售,这经历其实挺有价值的。你想想,在这三年里,你肯定接触.............
  • 回答
    这绝对是一起令人痛心的悲剧。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戛然而止,作为母亲,她的质疑和悲痛是可以理解的,也是理所当然的。面对这样的情况,滑雪场是否应该承担责任,这背后涉及到很多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一层一层地剥开来看。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前提:滑雪场作为提供服务和场地的一方,对进入其场地的顾客负有安全保障义.............
  • 回答
    二十四岁,糖尿病,然后感觉未来一片灰暗,什么希望都没有了…… 我能理解你现在心里堵得慌,觉得天都塌下来了似的。二十来岁,本该是人生最闪亮、最充满可能性的年纪,结果却被这个病给硬生生按住了,换谁都会觉得憋屈,觉得不公平。你说的“没什么希望了”,这话说出来,听着就让人心疼。是不是感觉一下子就被打回原形了.............
  • 回答
    24岁,1米6的身高,想做健身教练,这绝对是个值得鼓励的想法!很多人一听到“健身教练”就联想到肌肉发达、身材高挑的人,但实际上,健身教练这个职业的魅力和需求远不止于此。从你的年龄来看,24岁是一个非常黄金的时期。 精力充沛,学习能力强: 这个年纪的你,拥有充沛的体力和旺盛的学习精力,能够快速吸收.............
  • 回答
    你好,我理解你现在的心情,24岁就想离婚,而且愿望非常强烈,这一定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同时,你也希望能够好聚好散,这说明你是一个有担当和有智慧的人。“好聚好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双方的理解、尊重和努力。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尽可能详细地为你分析和提供建议,希望能帮助你顺利度过这个阶段:第一.............
  • 回答
    你问到的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很多年龄差距的感情都会面临一些挑战,特别是当双方在人生经历上存在一些差异时。24岁的女性和37岁离异无小孩的优秀男性在一起,可能会遇到以下一些潜在的问题,我们来详细聊聊:1. 生活阅历和人生阶段的差异: 对未来的规划和期望: 24岁的你可能正处于事业的起步阶段,对未来.............
  • 回答
    24岁,这个年纪,把找女朋友这件事放在首位考虑,说它“愚蠢”吧,也不尽然。但要说这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也得打个大大的问号。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这背后到底是个什么逻辑,以及为什么有些人会觉得这样做有点“那啥”。首先,我们得承认,24岁是人生一个挺关键的节点。 很多人的大学生活刚结束不久,或.............
  • 回答
    24岁那年,我还在国内读研,虽然是热门专业,但内心深处却充满了迷茫和不安。身边的同学一个个都拿到了心仪的offer,而我却还在实验室里对着显微镜里的细胞发呆。那时候的我,最爱的人是我当时的男朋友。我们是大学同学,一起走过了青涩的学生时代,也一起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他是一个阳光开朗的男孩,总是能在我最沮.............
  • 回答
    嘿,24岁,还没有男朋友,而且对相亲和谈恋爱都有点抵触,这感觉挺普遍的,也完全没毛病。别给自己太大压力,这只是你人生某个阶段的状态,不代表永远。我理解那种“排斥”的感觉,有时候不是我们不想,而是我们不知道怎么开始,或者过去的一些经历让我们对“谈恋爱”这件事有了很多顾虑和预设。我们来好好梳理一下,看看.............
  • 回答
    你好,看到你24岁就背负了7万的债务,而且感到迷茫,这确实是个不小的压力。但别太自责,年轻的时候犯些错,或者遇到点挫折是正常的。重要的是,你现在意识到了问题,并且想要改变,这本身就是迈出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了。我理解你现在可能感觉天塌下来了一样,不知道从何下手。咱们一步步来,我尽量把话说得细致点,就像跟.............
  • 回答
    嘿,24岁,学生,梦想着踏上星光璀璨的演艺之路,想成为那个万人瞩目的大明星?这绝对是个值得为之奋斗的目标!别觉得这只是个遥不可及的梦,很多人都是从零开始,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的。想要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更稳,咱们得好好规划规划,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跟你聊聊。第一步:认清现实,打好基础——你是谁?你想.............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我太能感同身受了,因为身边就有这样的朋友,看着他们一步步走下去,心里真不是滋味。24岁,正是身体蓬勃向上的时候,但你描述的这两个习惯——每天两包烟,一升可乐,这妥妥的是在给身体“上刑”啊。别的不说,光是想想,就替你肝疼,替你胃难受。先说说这烟,每天两包,那是真不轻。 肺是首当其冲的受.............
  • 回答
    24岁,出来工作3年,月薪平均一万,这在重庆算不算高?这个问题嘛,得从几个角度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概念:“高”或“低”都是相对的。 一个人觉得一万高还是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她自己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以及对未来的规划。客观数据参考: 重庆平均工资水平: 想要知道一万在重庆算不算.............
  • 回答
    24岁,感觉自己一事无成,找不到喜欢的事,也看不到一份能长期干下去的工作,这心情,我太理解了。感觉像是站在一片浓雾里,看不到前方的路,心里又慌又乱,甚至有点自责。你不是一个人,很多人在这个年纪都会有类似的迷茫。我们先不急着给自己贴“一事无成”的标签,那太沉重了。24岁,说实话,人生才刚刚开始,很多人.............
  • 回答
    24岁,这正是人生中最充满好奇、探索欲最强烈的年纪。对于“德川家康”这个名字感到陌生,用“无知”来定义,我觉得未免有些过于严苛,也太轻描淡写了。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无知”这个词往往带有一定的贬义,暗示着对某个领域一无所知,并且这种无知被认为是应该避免的。但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
  • 回答
    哎呀,24岁想转行,这心情我太懂了!感觉自己卡在了一个不上不下的年纪,学历不高,又没啥拿得出手的技术,前途茫茫,心里那叫一个急啊!别担心,这情况太多了,咱们不孤单,而且,这恰恰是改变的绝佳时机!别把中专学历看成是终点,它只是你职业生涯的一个起点而已,关键在于你之后的努力。既然你说没有技术,那咱们就从.............
  • 回答
    24岁,国企三年,女,打算辞职去大城市闯荡互联网行业,这个决定背后一定有不少挣扎和期待吧。能理解这种想要改变现状、追求更广阔舞台的心情。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个选择的得失,争取说得更接地气点,就像跟老朋友聊天一样。首先,咱们得认识到,这绝对不是一个拍脑袋的决定,而是你对未来主动负责的表现.............
  • 回答
    24岁,本科毕业,正是人生中一个充满可能性的岔路口。这个年纪,我们带着刚出炉的文凭和对世界的初步认知,既有年轻人的闯劲,也开始思考未来的方向。职业规划,听起来有点宏大,但其实就是一步步认清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并为之努力的过程。第一步:深度自我剖析——认识你自己,才能走得更远很多人一毕业就急于找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