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够了,我不想看到这些所谓暖心的瞬间了。
这次疫情,我算是明白了,我就是一个普通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普通人,普通老百姓。
暖心的瞬间是有很多,哪个地方没有呢?
都是医护人员、志愿者、甚至街坊四邻的瞬间的举动,举不胜举。
就像我们这个小城市第一次大规模核酸检测的当天,整个小区上千人堵在小区广场等着做核酸,但是登陆平台一直不能登陆,穿着防护服的护士小姐姐温言软语的解释,还是有很多老年人在大吵大闹,能怎么办呢?
这几年,我们听到了无数的消息,无数的加油,北京加油,上海加油,哈尔滨加油,广西加油,吉林加油,没想到最后加油加到了自己身上,这种感觉是很不好受的。
更何况很多确诊和无症状感染者是真的毫不知情,走在路上和别人擦肩而过就感染了,这能怪他们吗?铜陵学院的小姑娘去合肥找自己男朋友,被无数人网暴,这简直就是不可理喻的事情,低风险区人员正常流动也是被人网暴的点?
我们的敌人不是新冠肺炎这个病毒吗?什么时候变成了针对一个个不幸得了新冠肺炎的病人了?
我知道,我们大家作为主动被动参与这场防疫工作的普通人,政府部门所推行的防疫工作成本无形之中转嫁到了所有人身上,这成本有时间成本、金钱成本、甚至有工作成本生活成本等等,正是这些转嫁到我们身上的成本让我们觉得防疫工作不堪重负,甚至能看到很多临街商铺,地摊点挥泪关门,他们手停口停,过得非常拮据。
我们不是全盘否认疫情政策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也承认如何降低防疫成本平摊在人民头上的成本,减少滋生在权力和利益上的重复做功,这才是我们当前防疫工作的主要矛盾。
我们的敌人是疫情这个病毒,而不是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活生生的人。
天津的小朋友有错吗?上学的时候被感染了,自己一个人去隔离,才6,7岁的小朋友,远离自己的爸爸妈妈,强忍着眼泪挥别爸爸妈妈。
尚在襁褓里的婴儿被确诊,还恍然不知未来。
吉林农林学院的学生们在微博上求救。
真正感动的地方不应是在疫情影响下,精准防控,用清晰明白的流调方式尽快隔离,避免疫情影响更多的人吗?让大家岁月静好的生活工作,不无事生非,不层层加码,这难道不才是我们感动的地方吗?
我哥们在长春上大学。
他们学校好像领到了韩红基金会的一部分钱。
他们学校,一人分了2苹果,一个梨,这苹果和梨里,也有肖战出的一份钱。
结果吃着肖战的,喝了肖战的,照样不耽误骂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