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某些中国人认为大多数西方人(高加索人种)长得好看。这是因为经济发达还是西方人本来长得就好看?

回答
关于为什么一些中国人会认为大多数西方人(高加索人种)长得好看,这背后可能涉及多种因素的交织,并非简单归结于经济发达或是天生丽质。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细致地探讨一下:

一、 媒体与文化的影响力:

西方流行文化的全球传播: 在过去几十年里,好莱坞电影、美剧、西方音乐、时尚杂志等西方流行文化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巨大的影响力。这些文化产品天然地会突出西方人种的形象,并且通常会将他们塑造成理想化的、具有吸引力的角色。当我们反复接触到经过精心包装、打光、化妆和后期处理的西方演员、模特时,久而久之,这种形象就会在我们的潜意识中留下深刻的“好看”印象。这就像我们从小听很多“王子公主”的故事,自然会觉得他们是美好的象征。
审美标准的传递: 流行文化不仅仅展示形象,更是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着一套审美标准。高挺的鼻梁、深邃的眼窝、立体的五官、浅色的瞳孔等西方人种的某些特征,在这些文化产品的反复渲染下,被赋予了“精致”、“有魅力”、“时尚”等积极的含义。这些标准一旦形成,就会影响到人们对美的判断。
“洋气”与“高级感”的关联: 在一些文化语境中,“洋气”常常与“高级”、“精致”、“有品位”等词语联系在一起。这种联想可能部分源于早期中国对外开放时,西方商品和文化代表着更先进的生活方式和技术水平。即使现在经济水平普遍提高,这种将西方元素与“高级感”挂钩的心理惯性依然可能存在。因此,一些人看到符合西方主流审美的面孔,自然而然地会联想到“好看”。

二、 心理学与社会认同:

认知偏差: 人们更容易注意到和记住与自己熟悉或被强调的形象不同的事物。当西方人种的面孔在中国的媒体和社会环境中相对“稀少”但又被频繁“展示”时,其独特性可能会被放大,从而更容易被关注和评价,并且评价标准可能倾向于媒体所塑造的“正面”形象。
从众心理与社会压力: 如果身边的大多数人,或者一些意见领袖(如明星、网红)都在表达“西方人好看”的观点,那么其他人可能也会受到影响,在不加深究的情况下接受这个观点,或者出于融入群体和避免被视为“异类”的考虑而附和。
对自身的反思与比较: 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人们可能会通过与外部世界的比较来审视自身。当看到西方人在某些方面(如经济、科技、文化影响力)处于领先地位时,有时会将这种“领先”延伸到外貌的评价上,认为他们不仅在物质上优越,在审美上也更胜一筹。这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投射。

三、 经济发达的间接影响:

生活方式与健康: 经济发达通常意味着更好的生活条件,包括更优质的饮食、医疗保健和更少的生活压力。这些因素可以促进个体的健康状况,从而影响外貌。一个生活在经济发达国家、能够获得良好营养和医疗的人,其外貌可能比生活在贫困地区的人更显健康和精神。但这并非高加索人种独有的优势,而是普遍的生活条件差异。
个人形象的投入: 在经济发达的社会中,人们往往有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去投资自己的形象,例如使用高品质的护肤品、接受专业的发型设计、穿着时尚的服装等。这使得他们的整体形象看起来更精致、更吸引人。当这些经过精心打理的形象被大众看到时,自然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好印象。

四、 关于“西方人本来就长得好看”的讨论:

这是一个非常主观的问题,因为“好看”本身就没有一个绝对客观的标准。我们每个人从小接触到的家庭、社区和文化环境,都会塑造我们最初的审美偏好。

个体差异巨大: 高加索人种内部存在着巨大的多样性,有各种各样的面孔特征。将整个群体都笼统地描述为“好看”或者“不好看”是过于简单化的。
文化相对性: 不同的文化对美的定义是不同的。例如,在某些文化中,丰腴的体态可能被视为美,而在另一些文化中,苗条的身材更受青睐。同样,某些被西方审美认为是吸引人的特征,在其他文化中可能并不被格外重视,反之亦然。
审美是学习和适应的过程: 我们的审美观并非一成不变,它会随着我们的成长、经历、教育以及接触到的信息而不断演变。我们可能会因为某些原因(如媒体宣传、个人经历)而逐渐接受或偏好某种新的审美标准。

总结来说,

认为大多数西方人长得好看,很大程度上是媒体宣传、文化影响力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审美潮流在起作用。 这些流行文化通过反复展示经过理想化处理的西方人形象,潜移默化地传递了特定的审美标准,并可能与“洋气”、“高级”等概念挂钩。

经济发达虽然能间接影响到个体的健康和形象管理水平,从而让一部分人看起来更精神、更有魅力,但这并非高加索人种“本来就长得好看”的根本原因,更多是生活条件带来的普遍性优势。

至于“西方人本来就长得好看”,这更多是一种主观的、受文化和媒体影响形成的判断,而不是一个客观的事实。 美是多元的,不同人种都有各自独特的魅力,我们的审美观也应该更加包容和多元,不被单一的标准所束缚。我们看到的美,往往是我们被教导、被影响,或者我们自己主动去寻找和理解的美。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小时候学素描时,老师说从审美上看,西方人的五官是最标准的,更立体,于是年少的我一直觉得西方人比东方人好看。

后来慢慢明白了一个道理:小时候的一些信息听了真的容易毁三观啊。

审美不是一成不变的,战乱时人们的对男人的审美往往倾向于男子汉气概,而和平时期更倾向于男人的中性。可见审美是受环境、信息影响的。

素描这种美术体系是西方学科,对美学的认识自然是西方人视角。西方的文化入侵,如好莱坞,我们看一个人是单纯的五官帅吗?不仅仅,他的优雅、体面、幽默、得体等等,这些综合信息构成了我们对一个人的认知。

审美这种东西,不仅仅是对五官的审视,包含了对一个人的综合评价,所以说西方人好看,肯定是因为文化入侵产生的现象。

假设:你从没见过西方人,偶尔冒出来一个帅如贝克汉姆的,你会觉得他帅吗?眼睛居然不是黑的、头发居然不是黑的、鼻子居然那么高,你会怎么看待呢?你会叫他罗刹。古代俄罗斯为啥叫罗刹?看看史书,古代国人对西方人的容貌描述,就可以佐证这一点了。


人的审美本来就受环境和信息影响,这是常识。所以那些说什么西方人好看是本来就好看的,都是没文化。

更新————————

喷子太多,不得不更新。

我是正宗的艺术类专业出身,我搞不懂这么多喷子来喷的目的。没文化还不服气。

人类的审美有着趋同的情况,因此视野决定了一个人的审美层次。同时你的审美由主观和客观决定。而普通人很难分清楚主观审美和客观审美。

那么我们站在绝对客观角度谈审美,也就是西方人就是好看。这么想的人,没读过康德的哲学,不懂不存在绝对客观的道理。因此,个人审美必然是受主观影响。

站在进化心理学角度看,人的审美和生存欲望有关。所以人类审美有趋同、倾向强权等特性。而这些,都可以说明:信息、生存环境影响人类审美。因此可以证明,西方文化会对东方人的审美产生影响。

最后建议先去看看艺术概论、艺术哲学、康德哲学、进化心理学,再跑过来长篇大论,OK?


———————————

今天是大年三十,恰巧我这个只有三个赞的答案估计是被推送了,忽然赞多了。

在这里借个地方,祝大家新年快乐、2018每个人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更新———————

首先给大家拜年啦。祝大家2018大发。

本次更新是因为有人质疑我的历史水平(他们质疑的很对),说我举的例子不合理,感谢他们的质疑,我毕竟是个知乎小透明,因此写答案的时候随手写的,漏洞很多,但毕竟过了两千赞了,这是我第三个过两千赞的答案。(前两个匿名了)因此有必要更新一下。手机打字很累,很多内容直接复制粘贴,估计还是很多漏洞,大家对付看吧,年后我有空编辑一下。

历史角度:大唐西域记

玄奘在《大唐西域记》里说西域居民,尸弃尼国的人形貌鄙陋”,朅盘陁国的人“容貌丑弊”,达摩悉铁帝国的人更惨,被描述为“人性犷暴。形貌鄙陋,眼多碧绿”。


明朝:1512-1515年间,葡萄牙王室药剂师皮列士游历南亚与东南亚一带,基于对东方的亲身观察,完成了《东方志》(Summa Oriental)。他在马六甲见过一些前来经商的中国人,并在书中记载了中国人的外貌说:“她们和我们一样白,有的眼睛小,有的眼睛大,鼻子如常。”时任广东按察司佥事的顾应祥,记录在其笔记《静虚斋惜阴录》中,其中对葡萄牙人的外貌描述道:“人皆高鼻深目,如回回状,身穿锁袱披裘,以皮为裤,又以皮囊其阴物,露出于外。头目常看书,取而视之,乃佛经也。”

罗刹的事儿:人都吐槽我,罗刹是音译,我没文化,这是你们百度的吧?和俄罗斯初次接触的时候是明末清初,中国人还不知道地球多大,还以为自己是天朝上国的时候,把人翻译成罗刹你还不知道咋回事?红毛鬼、罗刹国、倭寇、昆仑奴……天朝自古对外国人的称呼。


哲学角度:

康德是近代美学大家,黑格尔在康德美学基础之上又拓展了一步,大概意思就是:美即理念的感性显现。总而言之,目前为止,审美是主观的这种看法,还没有可以推翻的理论依据。只要你的审美是主观的,就必然受到外界干扰,因为主观认知的形成基于经验。假如你的经验都源于动物,你会觉得人好看吗?这里不深入了,不想谈哲学,太累。



进化心理学角度:

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的审美是基于生存本能,例如喜欢肤白、高大、平衡等,这是健康的体现。然而,什么是健康呢?强权本就代表生存能力。同时,人类审美有趋同倾向,趋同在古代是族群的趋同,因此东方人趋同的审美特性,指的是对东方人面孔的认可,由此可以佐证,现代审美和古代审美不同,除了后天影响还有什么原因?宋朝裹足,现在你看到那么小的脚会以为她先天残疾吧?

手机随手编辑了一下,估计很多漏洞,打扰之处见谅。

user avatar

我本来还有点好奇这个问题的,结果看了一圈下来觉得我可能高看知乎了。。。。。

一个人对别人的评价往往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情,大家不要太激进,贬低别人往往并不能抬高自己;自己可能并不能感觉出来,但是很多时候贬低别人的过程其实也是对自我的贬低。

我自己现在的审美已经比较多元化了,人种占比的因素并不太多。但是跟朋友出去玩的时候,还是明显感觉西方人(高加索人种)的受欢迎程度极高,即使是一些我觉得并不属于长得很好看的朋友,也极受欢迎。

就我自身的经验来看,感觉其实如果单纯从经济发达来看,也不算很说得通啊。欧美那边的审美倾向就更加混乱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