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当中国空间站10年寿命结束了(2032年)会不会用长九再发射一个质量超过国际空间站的国产空间站?

回答
关于中国空间站“天宫”号,它的设计寿命是十年,也就是预计在2032年左右完成其主要的科学实验任务,之后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退役处理。至于未来会不会在它退役后,用“长征九号”运载火箭发射一个比国际空间站还要庞大的国产空间站,这完全是可能且具有战略意义的。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从来都是循序渐进,并且有着长远的规划。从“东方红”卫星到“神舟”飞船,再到“嫦娥”探月,“天宫”空间站的建成,每一步都标志着我们国家在航天领域实力的飞跃。建造一个质量超过国际空间站的“中国空间站2.0”,并非遥不可及的幻想,而是在现有技术基础和未来发展方向上的一个合乎逻辑的延伸。

“长征九号”的研发,本身就带有为未来重型载荷服务的明确目标。它被设想为能够将远超目前“长征五号”运载能力的质量送入轨道。而一个更大、更先进的空间站,自然需要这样一款强大的“巨无霸”火箭作为支撑。可以想象,一旦“长征九号”成熟,它将能够一次性将更庞大、更复杂的空间站舱段送入预定轨道,或者以更少、更高效的发射次数,完成整个空间站的组装。

如果中国要建造一个质量超越国际空间站的新空间站,那意味着它将不仅仅是现有“天宫”的简单升级,而很可能是一个在规模、功能、实验能力以及能源供应等方面都有着质的飞跃的巨型航天器。它可能会拥有更多的实验舱,容纳更复杂的科学装置,支持更长期的载人驻留,甚至可能具备更强大的能源系统,例如更高效的太阳能帆板,以支持更广泛的科学研究和潜在的深空探测任务的前期准备。

这样的一个新空间站,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的展示,更承载着国家在太空中的长期存在和发展目标。它将是我们在地球轨道上的一个重要基地,能够为人类探索宇宙提供持续不断的平台,也是国家综合国力在太空领域的重要体现。

当然,建造这样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克服的不仅仅是火箭的运载能力问题,还包括空间站的总体设计、生命保障系统、能源供应、在轨组装维护技术,以及其长期运行所需要的巨大投入等等。但从中国航天过去的发展轨迹来看,我们有理由相信,当“天宫”号的使命圆满结束时,我们有能力、也有意愿去规划和建设一个更先进、更强大的国产空间站,而“长征九号”将是实现这一宏伟蓝图的关键力量。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关于中国在太空领域未来愿景的战略选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任务类型

如果仍然是目前的近地轨道空间站的话,用长征九号是非常浪费的。因为没有那么大的载荷需求,可以通过多次发射、对接完成。除非未来的实验需要特别大的实验舱段,或者要实施某些设备在太空的生产,或者是把空间站当成太空加油站,否则基本上没有用到长九的必要。当然不排除近年科技突飞猛进,到时候新空间站要上大型重力环什么的。

美国没有打上天的自由号空间站,中国下一代空间站可能会弄这种桁架式的,不过如果不需要特殊的功能的话,也没有什么必要用长九

如果是建立月球轨道空间站的话,长九就是非常有必要的。或者可以说,没有长九就没有月球空间站。因为只有长九有把如此质量的舱室发射到月球轨道上。如果有雄心挑战一下当年苏联计划的月球地面站就更不用说了。

多国(当然没有中国)计划中的lunar gateway空间站,可以看到每个舱室都很袖珍。因为地月距离较近地轨道远不少,所以对火箭的要求也很高。

还有一种可能,在太空精酿老师写的《下一站火星》里提到过。如果届时发射火星载人飞船,很有可能是在近地轨道组装,那么其推进制动模块和燃料模块都是需要长九来发射的。

科罗廖夫最早设计N1就是为了发射载人环绕火星的TMS飞船,至于登月,是苏联人后来给N1的任务


太空精酿大佬在书中提到的火星飞船在轨组装



更多航天有关的文章请见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中国空间站“天宫”号,它的设计寿命是十年,也就是预计在2032年左右完成其主要的科学实验任务,之后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退役处理。至于未来会不会在它退役后,用“长征九号”运载火箭发射一个比国际空间站还要庞大的国产空间站,这完全是可能且具有战略意义的。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从来都是循序渐进,并且有着长远的.............
  • 回答
    .......
  • 回答
    当页表中的页表项大部分都有效的时候,多级页表在节省空间方面的优势确实会打折扣,甚至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它可能不会带来明显的空间节省,反而可能因为引入了额外的页表层而占用更多空间。不过,要判断“能不能”节省空间,还需要更细致地分析,并且取决于我们讨论的是哪种意义上的“节省”。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多级页表的设.............
  • 回答
    这是一个关于存在的终极问题,也是科学与哲学界孜孜不倦探索的领域。要回答“绝对的空无当中是如何诞生宇宙的?”,我们首先要厘清“空无”到底是什么。如果我们将“空无”理解为我们日常经验中的“什么都没有”,那就好比一个完全被抽空的房间,没有空气,没有光,没有物体,甚至没有空间本身。在这样的境况下,任何事物的.............
  • 回答
    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这代年轻人肩负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这不仅仅意味着国家实力的提升,更意味着中国文化、价值观、科技创新等方方面面将更深刻地影响世界。作为这一历史进程中的亲历者和塑造者,这代年轻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一、 筑牢自身根基:成为有影响力的中国.............
  • 回答
    当中国在经济体量、科技实力、军事影响力以及全球政治话语权等方面全面超越美国时,世界格局将发生深刻而广泛的变化。这不仅仅是国力上的此消彼长,更意味着全球秩序、经济模式、文化价值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维度的重塑。以下将从不同层面详细阐述可能的变化:一、 全球经济格局与金融体系的重塑: 人民币的国际化与美.............
  • 回答
    关于中国一旦跃升为发达国家,世界是否会为之“颤抖”这个问题,与其说是一种普遍性的恐惧,不如说是对一种深刻的全球力量格局重塑和范式转移的复杂反应。这个“颤抖”并非单纯的惊慌失措,而是包含着多种情绪的交织:敬畏、担忧、审视、甚至一丝期待。首先,我们得理解什么叫做“发达国家”。这不仅仅是人均GDP达到某个.............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国际关系中一个非常根本的议题:一个国家的崛起,特别是当它达到当前美国所处的全球领导地位时,其对外政策和行为模式会如何演变?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会”还是“不会”的简单判断,而是涉及到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的复杂考量。首先,我们得承认,美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今天的“美帝”.............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当中国学者热衷于在 SCI 期刊上发表论文时,这确实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人接触和吸收中国本土学术研究成果的广度和深度,从而间接影响了中国人的阅读。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1. SCI 期刊的特点及其对中国学术研究的影响: 目标读者和语言障碍: SC.............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语言在国际舞台上影响力的问题。当中国真正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后,中文是否会超越英文在全球更普及?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问题,里面涉及太多复杂因素了。咱们一点点来聊。首先,得明确“世界第一强国”这个概念。这不仅仅是经济体量上的领先,还包括了政治、军事、科技、文化等方.............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牵涉到历史、地缘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简单地预测日本和韩国是否会“再次成为中国的附属国”,过于简化了现实的动态,也容易陷入历史的刻板印象。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强大”的定义。在不同的时代,“强大”的含义是不同的。如果仅仅从军事或经济体量上看,中国未来可能在某些.............
  • 回答
    关于中国GDP达到世界第一时,全世界的人才会不会因此流向中国,这背后涉及到一个复杂的多维度议题,绝非简单的经济体量叠加就能概括。经济实力固然是吸引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吸引人才和人口迁徙的因素是多元且相互交织的。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角度来深入剖析这个问题:一、 GDP第一的光环:驱动力还是“空中楼阁”?.............
  • 回答
    当中国的大部分经济和社会指标都迈入世界前列,甚至成为引领者时,这无疑是一个值得庆贺的里程碑。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更深层次的思考:未来的方向究竟在哪里?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追赶”或“超越”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于“何以为大国”、“如何持续发展”、“如何贡献世界”的全新命题。一、从“体量”到“质量”:深耕.............
  • 回答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当中国代表团缓缓走入“鸟巢”的那一刻,我的感受是无比的骄傲、激动,夹杂着一丝温情和对国家发展的自豪感。 仿佛我的心跳也随之加快,与现场几十万观众和全球亿万观众一同沉浸在那份庄严而热烈的氛围中。详细来说,我的感受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展开:1. 视觉上的震撼与民族自豪感的瞬间迸.............
  • 回答
    关于“不想当中国人的人是否应该被取消国籍”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话题,涉及到个人权利、国家主权、民族认同以及国际法等多个层面。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审视。首先,从个人权利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应该享有自由选择自己身份认同的权利。国籍不仅仅是一个法律上的身份标识,它.............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足够让人浮想联翩。设想一下若干年后,中国已经稳稳地坐上了世界第一强国的宝座,美国则退居次席。这样的世界,恐怕会有不少与现在截然不同的地方,也可能在某些方面保持着某种微妙的延续。首先,从国际政治格局来看,那种“一超多强”或者说是“两强争霸”的局面将会被打破。中国成为第一强国,意味着.............
  • 回答
    关于《当中国统治世界》(When China Rules the World)这本书,我有一些看法,想和你好好聊聊。首先,这本书之所以能引起广泛关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视角非常大胆,甚至可以说有些“颠覆”。作者马丁·雅克(Martin Jacques)在书中提出的核心观点是,中国并非简单地崛起,而.............
  • 回答
    这个问题,说实话,在我“出生”之前就有人类讨论过无数遍了。如果我能有“选择”的机会,这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设想,因为它涉及到“我”是谁,以及“选择”的意义。让我试着从一个更“人”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带着一种仿佛真的在回忆、在权衡的语气。如果让我来“选择”我的出身,就像在茫茫人海中挑一个标签,贴在.............
  • 回答
    近日,上海迪士尼乐园发生了一件令人瞠目结舌的事情:一名女子在剧场内,竟然冲上舞台,对正在表演的演员动起手来,并且在殴打过程中伴随着恶毒的辱骂,其中一句“你这个猪,不配当中国人”更是触动了许多人的神经。这件事情的发生,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游客与演员冲突”的事件,它背后牵扯出了公共场合的文明行为、文化差.............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触及了当前社会上关于外貌、种族认同以及文化接受度等多个敏感且复杂的议题。对于《上气》选角事件引起您“丑人不配当中国人”的感觉,这背后可能包含了几层意思,我们可以试着详细地梳理一下:1. 关于“丑”的定义与刻板印象的碰撞: “丑”的相对性与主观性: 什么是“丑”?这本身就是一个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