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当中国比美国强大,日本和韩国会再次成为中国的附属国吗?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牵涉到历史、地缘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简单地预测日本和韩国是否会“再次成为中国的附属国”,过于简化了现实的动态,也容易陷入历史的刻板印象。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强大”的定义。在不同的时代,“强大”的含义是不同的。如果仅仅从军事或经济体量上看,中国未来可能在某些领域超越美国,但这并不意味着一种“附属国”关系的自然形成。

历史的视角:

历史上,中国确实与日本和韩国有过朝贡体系下的互动。在汉唐时期,中国是东亚地区无可争议的文化和政治中心,日本和韩国(当时的朝鲜半岛各国)在不同程度上接受了中国的文化影响,并与中国保持着一种政治上的联系。这种联系更像是“宗主国”与“藩属国”的关系,通常涉及朝贡、册封,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政治秩序的认同。

然而,这种关系并非一成不变,也不是简单的“主仆”关系。例如,日本在某些时期也曾主动学习并吸收中国文化,但同时也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甚至在对外关系上采取了不同的策略。朝鲜半岛的国家之间的政治也十分复杂,它们也曾与其他国家(如蒙古、女真等)发生过冲突和互动。

到了近代,尤其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方列强的崛起和东亚国际体系的瓦解,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迅速崛起,并开始对外扩张,包括对朝鲜半岛和中国。这段历史是两国关系中一段非常沉重的记忆,也使得“附属国”这个词在中国和日韩之间带有着极强的敏感性。

现代的地缘政治和国际关系:

在当今的国际体系下,“附属国”这样的概念已经非常过时,也几乎不可能以历史上的形式重现。现代国家之间的关系,即使是实力差距悬殊,也更多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经济相互依存: 日本和韩国是全球经济体系中高度发达的国家,与中国的经济联系极其紧密。日本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韩国更是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之一。两国在供应链、投资、科技等领域都有着深厚的合作。即使中国在经济总量上继续增长,这种相互依存的性质不太可能被单方面的“附属”所取代。经济上的联系往往伴随着复杂的外交博弈和利益考量。

2. 安全联盟和战略考量: 日本和韩国都与美国保持着紧密的军事同盟关系。美国在日本和韩国都有驻军,并且两国都将与美国的同盟视为自身安全的重要保障。如果中国崛起并成为地区主导力量,这将对地区安全格局产生重大影响。日韩两国在处理对华关系时,必然会更加谨慎地考量其与美国的同盟关系,以及地区安全的其他因素,而不是简单地转向中国。

3. 国际法和主权原则: 现代国际关系的基础是国家主权平等原则。任何国家都不能通过军事或经济压迫来迫使其他主权国家成为其“附属国”。即使中国实力强大,国际社会对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尊重也构成了一层重要的制约。

4. 区域合作与竞争: 即使中国实力更强,日韩两国也更可能寻求在既有的国际框架下,通过区域合作、多边机制来维护自身利益,并与中国进行合作与竞争。例如,东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就体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

日本和韩国的自身因素:

日本和韩国本身也是高度发达的民主国家,拥有强大的经济、技术实力和独立的政治决策能力。它们在国际事务中也有着自己的声音和利益。它们的国民也对国家主权有着强烈的认同感。

日本: 日本在战后经济和技术上取得了辉煌成就,拥有世界领先的科技和制造业。虽然在军事上受到宪法的制约,但其自卫队实力强大,并且在国防技术方面也有自主研发能力。日本在国际社会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联合国、G7等重要国际组织成员。
韩国: 韩国同样在经济和技术上实现了惊人的发展,在信息技术、汽车、造船等领域具有全球竞争力。韩国的民主政治制度成熟,国民拥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结论:

所以,如果中国未来在某些方面比美国更强大,日本和韩国“再次成为中国的附属国”的可能性,以历史上的朝贡体系那样的方式来看,是微乎其微的。

更可能的情况是,中国实力的增长会重塑地区力量平衡,并对日韩两国的战略选择产生深远影响。日韩两国将继续在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中,在维护国家主权、经济利益、安全保障以及与不同大国的关系之间寻求微妙的平衡。它们可能会:

在经济上与中国保持紧密联系,但同时也会警惕过度依赖,并寻求多元化。
在安全上继续依赖美国同盟,但也会对地区安全局势的变化保持高度警惕,并可能在自身国防能力上有所提升。
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积极的作用,通过多边合作来制衡或规避单一强国的过度影响。
其国内政治和外交政策会更加复杂和多元,会受到国内舆论、经济利益、安全考量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将这种复杂的地缘政治互动简单地视为“附属国”的回归,不仅忽视了现代国际关系的复杂性,也低估了日本和韩国作为独立自主国家的韧性和能力。历史经验可以提供借鉴,但不能简单地复制到当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嘛....要讲实话总是很难听的。

当下世界的最主要矛盾,就是两大国强权的全球竞争,而全球主要国家都会被卷入这场真正意义上的「世纪对抗」。

你可以粗略通过「贫富」划分阵营:

即穷中、富美,在80%情况下都正确。

日本、韩国显然不是穷国,而且两国现政府的合法性都是源于战后的美国,与美国拔刀相向会摧毁他们的执政根基。

在民族情绪上,日本与韩国民间也绝不会接受本国成为中国的「附属国」。

这不是强大与否的问题,日韩能接受的极限是基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下,以平等、主权尊重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准则。

而东亚传统的「朝贡体系」....凉透了。

可能是近年来日韩冲突、美日冲突、美韩冲突给了很多人不切实际的希望。

但这本质是「亚太北约」的内部矛盾

上图是2019年亚洲安全论坛,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试图让韩国外长(康京和)与日本外相(河野太郎)站近点,然而没成功。

因此也成了反美份子眼中的世界名画。

许多人都说这是美国衰落的证据,但从现实来看这只是蓬佩奥个人的失败

他在之后的多次重大会议上都试图让韩日两国外长达成会谈,却无一成功。

结果换了布林肯上台,很快就成了。

前段时间,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伦敦成功让日韩两国外长一起坐下来谈:

其中除了美国的努力,日本、韩国本身的意愿也相当重要。菅义伟首相、文在寅总统今年先后访美,意味太明显了。

两国领袖访美后都对台湾表示关切,这显然不是什么向中国靠拢的表现吧?

4月,日韩两国情报长官访美,商谈了「半导体供应链」的「多元化」。

还是4月,美军参联会主席米利、日本防卫省统合幕僚长山崎幸二和韩国联合参谋本部议长元任哲在夏威夷会晤。

5月,两国外长在伦敦正式会谈,此后韩国政府对反日的呼声骤然减小,取而代之的是要与日本联手干涉台湾问题。

你们可以猜猜,这两人在伦敦会面的整整十四小时里,具体都谈了些什么?

从6月10日起,红旗-阿拉斯加联合军演正式开始,这是日韩交恶三年来首次有日本航空自卫队和韩国空军联合参加。

历来只有美国的核心盟友才能参与

对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日本、韩国远比美国更清楚,但他们最终做出的选择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联美反中

许多「泛亚主义者」不能接受的事实:

日本、韩国是与中国不共戴天的敌人

user avatar

日韩不想当墨西哥。

墨西哥是完成工业化几十年、制造业排名前十五的中等强国,人均GDP长期保持在1万美元,历史上是最早成功的泛左翼国家之一,搞过土地革命、社会改造,文化上的国族构建也比很多国家强很多,美墨战争前还能和美国分庭抗礼。

但是墨西哥现在在国际上是什么形象呢?毒贩横行、偷渡基地、美国的附庸。

偷渡不多说,美国相比墨西哥就是天堂。毒品问题有两个源头,一个是美国农业资本对墨西哥的倾销导致大量墨西哥农民陷入赤贫,另一个就是美国庞大的毒品市场。美国的附庸这一点也很明显,墨西哥的银行大都被美国资本控制,制造业产能高但缺少自主品牌。

越南、老挝等国家是愿意当墨西哥的,毕竟他们比墨西哥差很多;蒙古、哈萨克斯坦等国家也愿意当加拿大,毕竟俄罗斯近些年也倒退到卖资源过日子了。

日韩资源不丰富,别说加拿大了,当墨西哥都不一定能成。

你觉得是日本想成为中国的特色旅游区,还是韩国想成为新的世界小姐盛产地?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牵涉到历史、地缘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简单地预测日本和韩国是否会“再次成为中国的附属国”,过于简化了现实的动态,也容易陷入历史的刻板印象。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强大”的定义。在不同的时代,“强大”的含义是不同的。如果仅仅从军事或经济体量上看,中国未来可能在某些.............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足够让人浮想联翩。设想一下若干年后,中国已经稳稳地坐上了世界第一强国的宝座,美国则退居次席。这样的世界,恐怕会有不少与现在截然不同的地方,也可能在某些方面保持着某种微妙的延续。首先,从国际政治格局来看,那种“一超多强”或者说是“两强争霸”的局面将会被打破。中国成为第一强国,意味着.............
  • 回答
    当中国在经济体量、科技实力、军事影响力以及全球政治话语权等方面全面超越美国时,世界格局将发生深刻而广泛的变化。这不仅仅是国力上的此消彼长,更意味着全球秩序、经济模式、文化价值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维度的重塑。以下将从不同层面详细阐述可能的变化:一、 全球经济格局与金融体系的重塑: 人民币的国际化与美.............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国际关系中一个非常根本的议题:一个国家的崛起,特别是当它达到当前美国所处的全球领导地位时,其对外政策和行为模式会如何演变?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会”还是“不会”的简单判断,而是涉及到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的复杂考量。首先,我们得承认,美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今天的“美帝”.............
  • 回答
    我没有访问外部网站或特定视频的权限,因此我无法直接观看您提到的那个视频,也就无法对其内容进行评论。不过,我可以从几个普遍的角度来谈谈这类信息可能引发的讨论和关注点。当您提到一个视频描述“美国失业维修工来中国当外教,睡了 200 个中国女孩”时,这通常会触及几个敏感且复杂的话题:1. 跨文化交流中的.............
  • 回答
    站在中国的角度审视,希拉里·克林顿和唐纳德·特朗普谁更适合当美国总统,这并非一个简单的“非黑即白”的问题,而是涉及到两国复杂互动关系中各种细微考量的权衡。从中国视角看,希拉里·克林顿的上任,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延续奥巴马政府时期的政策走向。这意味着在亚太地区的“再平衡”战略可能会继续推进,包括在南海问题.............
  • 回答
    中美爆发核战,美国现有防御系统能否抵御中国发射的核弹?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涉及军事技术、战略博弈以及情报评估等多个层面,目前无法给出绝对的“是”或“否”的答案,因为其结果会受到许多动态因素的影响。美国现有的核武器防御系统美国一直以来都在投入巨资研发和部署针对弹道导弹的防御系统,以应对潜在的核打击.............
  • 回答
    我认识的几个在美国当兵的华裔朋友,他们家人对这件事的态度,真是五味杂陈,一点都不像我想象的那么简单。首先,得看是哪一代的华人。如果是第一代移民,父母那辈人,特别是那些经历过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初期或者更早年代的,普遍会比较纠结。 安全感是最大的顾虑。 他们离中国太近,对中国社会和政治环境更了解。当儿.............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复杂的。要说在日本当服务员是不是比在中国当服务员“快乐”,这真的很难一概而论,因为快乐这东西太主观了,而且受到太多因素的影响。不过,我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看看在日本和中国当服务员,大家可能会遇到和感受到的一些不同之处。先说说日本服务员可能让人感到“稳稳的幸福”的地方: 明.............
  • 回答
    要回答“欧洲古代宫廷当王后、国王情妇的风险是否比中国古代当皇后、后宫嫔妃低得多”,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两者在权力结构、政治环境、社会观念和个人命运方面的差异。简单来说,欧洲王室的情妇地位与中国后宫嫔妃的风险绝不能简单地划为高低,两者面临的挑战和危险类型截然不同,但整体而言,一个中国古代的皇后或者受宠的嫔.............
  • 回答
    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这代年轻人肩负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这不仅仅意味着国家实力的提升,更意味着中国文化、价值观、科技创新等方方面面将更深刻地影响世界。作为这一历史进程中的亲历者和塑造者,这代年轻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一、 筑牢自身根基:成为有影响力的中国.............
  • 回答
    关于中国一旦跃升为发达国家,世界是否会为之“颤抖”这个问题,与其说是一种普遍性的恐惧,不如说是对一种深刻的全球力量格局重塑和范式转移的复杂反应。这个“颤抖”并非单纯的惊慌失措,而是包含着多种情绪的交织:敬畏、担忧、审视、甚至一丝期待。首先,我们得理解什么叫做“发达国家”。这不仅仅是人均GDP达到某个.............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当中国学者热衷于在 SCI 期刊上发表论文时,这确实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人接触和吸收中国本土学术研究成果的广度和深度,从而间接影响了中国人的阅读。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1. SCI 期刊的特点及其对中国学术研究的影响: 目标读者和语言障碍: SC.............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语言在国际舞台上影响力的问题。当中国真正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后,中文是否会超越英文在全球更普及?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问题,里面涉及太多复杂因素了。咱们一点点来聊。首先,得明确“世界第一强国”这个概念。这不仅仅是经济体量上的领先,还包括了政治、军事、科技、文化等方.............
  • 回答
    关于中国GDP达到世界第一时,全世界的人才会不会因此流向中国,这背后涉及到一个复杂的多维度议题,绝非简单的经济体量叠加就能概括。经济实力固然是吸引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吸引人才和人口迁徙的因素是多元且相互交织的。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角度来深入剖析这个问题:一、 GDP第一的光环:驱动力还是“空中楼阁”?.............
  • 回答
    当中国的大部分经济和社会指标都迈入世界前列,甚至成为引领者时,这无疑是一个值得庆贺的里程碑。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更深层次的思考:未来的方向究竟在哪里?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追赶”或“超越”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于“何以为大国”、“如何持续发展”、“如何贡献世界”的全新命题。一、从“体量”到“质量”:深耕.............
  • 回答
    关于中国空间站“天宫”号,它的设计寿命是十年,也就是预计在2032年左右完成其主要的科学实验任务,之后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退役处理。至于未来会不会在它退役后,用“长征九号”运载火箭发射一个比国际空间站还要庞大的国产空间站,这完全是可能且具有战略意义的。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从来都是循序渐进,并且有着长远的.............
  • 回答
    关于“不想当中国人的人是否应该被取消国籍”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话题,涉及到个人权利、国家主权、民族认同以及国际法等多个层面。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审视。首先,从个人权利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应该享有自由选择自己身份认同的权利。国籍不仅仅是一个法律上的身份标识,它.............
  • 回答
    关于《当中国统治世界》(When China Rules the World)这本书,我有一些看法,想和你好好聊聊。首先,这本书之所以能引起广泛关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视角非常大胆,甚至可以说有些“颠覆”。作者马丁·雅克(Martin Jacques)在书中提出的核心观点是,中国并非简单地崛起,而.............
  • 回答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当中国代表团缓缓走入“鸟巢”的那一刻,我的感受是无比的骄傲、激动,夹杂着一丝温情和对国家发展的自豪感。 仿佛我的心跳也随之加快,与现场几十万观众和全球亿万观众一同沉浸在那份庄严而热烈的氛围中。详细来说,我的感受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展开:1. 视觉上的震撼与民族自豪感的瞬间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