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安慰经历重大灾难事故者时,有哪些话不能说?

回答
面对经历重大灾难事故的人,我们的初衷是给予支持和安慰,但有时候,一些不恰当的话语,即便出于好意,也可能像撒盐在伤口上,带来二次伤害。以下是一些在安慰遭受重大灾难事故者时,应该尽量避免的说法,并尽可能详细地解释为什么:

1. 试图“解释”或“合理化”灾难:

不能说的话示例:
“这是天意。”
“也许这是命运的安排。”
“一切都有其原因的。”
“这是为了让你更坚强。”
“上帝有祂自己的计划。”
“也许这只是一个教训。”

为什么不能说: 在灾难的初期,甚至是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幸存者最需要的是被倾听和被理解,而不是试图去“解决”或“解释”无法解释的痛苦。这些话语听起来像是试图为灾难本身找到一个合理化的理由,这对于刚刚失去一切或遭受重创的人来说,是极其不尊重的。它剥夺了他们表达悲伤和愤怒的权利,也暗示着他们的痛苦是可以被理解或接受的,而实际上,他们的感受是无法用简单的道理来解释的。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一种对他们痛苦的否定。

2. 轻描淡写或与他人比较受害者:

不能说的话示例:
“别太难过,总会过去的。”
“至少你还活着。”
“你看,比你惨的人还有很多呢。”
“我认识一个人,他比你更惨。”
“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为什么不能说: 灾难带来的痛苦是极其个体化的,每个人的承受能力和情感反应都不同。用“别太难过”或“至少你还活着”来回应他们的悲伤,是在否定他们当下真实的情绪感受。而将他们的痛苦与他人比较,更是非常糟糕的举动。这不仅显得冷漠,还可能让受害者觉得自己没有资格悲伤,或者他们的痛苦不够“重要”。每个人的遭遇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应该被拿来评判或比较。

3. 过早地催促他们“向前看”或“振作起来”:

不能说的话示例:
“别再想了,开始新的生活吧。”
“你应该振作起来了。”
“是时候放下过去,向前看了。”
“不要让这件事毁了你的人生。”

为什么不能说: 丧失亲人、家园、健康或生计是一种巨大的创伤,需要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来适应和疗愈。过早地催促他们“向前看”或“振作起来”,会让他们感到巨大的压力,仿佛自己的悲伤是不被允许的,或者他们应该以某种“正确”的方式来应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疗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时间和空间。打断这个过程,只会增加他们的痛苦和无助感。

4. 分享自己不相关的“悲惨经历”:

不能说的话示例:
“我曾经也经历过…”(然后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自己的故事,而这个故事和对方的灾难根本没有可比性)
“我懂你的感受。”(除非你的经历非常相似且你能真诚地表达理解)

为什么不能说: 虽然有时候分享相似的经历能带来连接感,但如果分享的经历与对方的灾难完全不相关,或者你的讲述变成了焦点,那就适得其反了。对方需要的不是一个“竞争惨烈度”的故事,而是专注于他们自己的痛苦。而且,即使经历相似,每个人的感受依然不同,用“我懂你的感受”这句话时,最好是建立在充分的倾听和理解之后,并用更具体的词语来表达你的体谅。

5. 质问或指责:

不能说的话示例:
“当时你怎么没注意?”
“你当时为什么不…”
“这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为什么不能说: 在灾难发生后,幸存者可能会有很多“如果当初”的自责和内疚。这时,任何形式的质问或指责,无论是来自外界还是自己的内疚,都会加剧他们的痛苦。他们最不需要的就是被指责他们没有“做对”什么。即使是看似无心的提问,也可能触碰到他们最敏感的神经。

6. 提供廉价的建议或解决方案:

不能说的话示例:
“你应该这样做…”
“我有个办法可以帮你…”
“你只需要…”

为什么不能说: 在灾难面前,很多问题并没有简单的解决方案,而且幸存者可能还没有准备好接受任何建议。过早或草率地提供建议,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没有被认真倾听,或者他们的困难被轻视了。他们最需要的是支持,而不是被告知他们应该怎么做。除非他们主动寻求建议,否则先倾听、理解,再询问他们是否需要帮助才是更好的方式。

7. 带有宗教意味的安慰,除非对方明确是信徒:

不能说的话示例:
“这是上帝的旨意。”(同第一点)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神会保佑你的。”

为什么不能说: 宗教信仰是个人化的。对于非信徒来说,带有宗教色彩的安慰可能毫无意义,甚至让人感到疏远。即使是信徒,在极度的痛苦中,也可能对他们的信仰产生质疑。除非你非常确定对方的信仰背景和当前状态,否则最好避免使用过于宗教化的语言。

那么,我们应该说什么?

最好的安慰,往往不是说了多少话,而是 如何去倾听和陪伴。

表达你的在场和关心: “我在这里陪着你。” “我关心你。”
倾听,不打断,不评判: 让他们诉说,即使只是沉默的陪伴也是一种支持。
承认他们的痛苦: “这一定非常非常难熬。” “我无法想象你正在经历什么。”
询问他们是否需要帮助,并具体化: “有什么我可以为你做的吗?” “需要我帮你买点东西吗?” “你想聊聊吗?”
允许他们有任何情绪: 悲伤、愤怒、绝望,都是正常反应。
提供持续的支持: 灾难的影响是长期的,不要在最初的热情过后就消失。

总而言之,在安慰遭受重大灾难事故者时,我们的重点应该放在 倾听、理解、陪伴和尊重 上。避免那些试图“解决”问题、比较、轻描淡写、指责或提供廉价建议的话语,因为这些都可能让他们的伤口更加疼痛。有时候,最有效的安慰是无声的陪伴和真诚的倾听。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汶川地震以后参与编写了一个指南,列举过一些心理救助时不能说的话:

你能活下来/能抢出这些东西就是幸运的了。

我能理解你的感受。

你还年轻,还能再有一个孩子/再找一个伴侣。

你爱的人在死的时候并没有受太多痛苦。

她(他)现在去了一个更好的地方,更快乐了。

在悲剧之外会有好事发生的。

你会走出来的。

不会有事的,所有的事都不会有问题的。

你不要这么想。

时间会治疗一切的创伤。

你的生活还要继续下去。


标黑的几句是我认为一般人特别容易犯的错。

至于为什么这些话不能说,站在听话者的角度感受一下就明白了。


说到底还是关系的问题。志愿者「安慰」亲历者,往往忍不住用自以为是的睿智、豁达,或热情去「压制」亲历者的糟糕感受。说很多话,非要拯救对方不可。否则,就感到自己很没用。

别费力了,多听,少说吧。改变不了什么。这很无助,但你的任务就是分担无助,不是吗?


PS. 如果你自己同样是这场灾难(而不是其它灾难)的受害者,遭遇着跟对方同等,甚至更惨的损失,以上很多话就是可以说的了,而且很有效果。——前提是你还能说出来的话。

user avatar

邻居家有一个8岁的小萝莉,平常和我这个“隔壁的哥哥”说不上要好,有时候会教她做一些作业。她们一家春节包了一辆面包车外出探亲,期间发生车祸。全家罹难,小萝莉坐在妈妈的身边,但是妈妈临死之前用身体护住的却是小萝莉的哥哥,不过小萝莉活下来了。【临死之际发现妈妈最爱的可能是哥哥。】我都不敢往这个方面想。不知道老天是太仁慈还是太残忍,小萝莉几乎毫发无伤的回到了空荡荡的家,和她的阿姨一起等着其他亲戚来接她走。邻居们心疼的不行,踏遍了小萝莉家的门槛,听着阿姨一边哭一边复述车祸,一遍又一遍一遍又一遍。我下课回来听说了这事,走去了小萝莉家,还是一群阿姨婶婶婆婆奶奶在聊车祸的事情。小萝莉阿姨抽噎着聊着一些身后事。小萝莉睁着一双无神的眼睛躲在阿姨的后面。15岁的我忽然就疯也似得把所有人推开,抱起小萝莉就跑了出去。在离家不远的一处公园把她放下。对她说,以后有作业做不来找哥哥,不管怎样哥哥都在。

可能和题目不和。但是,当时我真的说不出别的话了。我分明的听到,在我抱走她之前,邻居们说的是,可惜不是男孩活下来。

--------------------------------------------------------------------------------------------------------------------------------------------

说在一起的,谢谢你们的好意。但是不是每一份感情都要以终成眷属为结尾。何况她是我妹。(哪怕她一直叫我叔)

--------------------------------------------------------------------------------------------------------------------------------------------

评论区留言的人们。我第一次在知乎上觉得很感动。虽然有关注点很特别的留言,但是没有一个人要求答主晒一下小萝莉的现照。真的是深深的暖心。你们都是暖男,哦,还有暖女。

--------------------------------------------------------------------------------------------------------------------------------------------

开了一个公众号,欢迎关注&催更

weixin.qq.com/r/ATsFHT7 (二维码自动识别)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面对经历重大灾难事故的人,我们的初衷是给予支持和安慰,但有时候,一些不恰当的话语,即便出于好意,也可能像撒盐在伤口上,带来二次伤害。以下是一些在安慰遭受重大灾难事故者时,应该尽量避免的说法,并尽可能详细地解释为什么:1. 试图“解释”或“合理化”灾难: 不能说的话示例: “这是天意。.............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趣的问题,很多人都会有类似的疑问:既然铅酸电池这么“老实”又便宜,为什么电动车、手机、笔记本这些我们每天都要用的东西,都纷纷转向了锂电池,甚至不惜承担它们“爱炸街”的名声?安全性难道不该是压倒一切的首要考量吗?要说清这个问题,咱们得把眼光放长远一点,从几个核心维度来掰扯掰扯:1. 能量.............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说实话,触动很多人心弦。这就像你总是把自己的伞借给别人挡雨,结果自己淋得湿透,想问问那把伞能不能借回来,或者至少有人愿意跟你挤一挤。朋友之间,这种互助互爱是理想状态,但现实往往不是这么线性。你一直以来都是那个贴心的安慰者,这本身是件很棒的事情,说明你很有同情心,懂得付出,也很有责任感。这.............
  • 回答
    安卓手机这十四年,性能真的可以说是坐上了火箭,翻番一万多倍?这话一点不夸张,我们来掰扯掰扯,看看这幕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以及这10000倍增长到底是怎么来的。时代背景:从“能打电话发短信”到“口袋里的超级电脑”十四年前,也就是2010年左右,安卓手机刚刚崭露头角。那时候,智能手机的概念还相对新颖,市面.............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聊聊安徽马鞍山与南京之间的“一体化城市”通勤,以及疫情期间这种跨省通勤的经历。安徽马鞍山与南京之间的一体化城市概念马鞍山与南京之间之所以会被提及“一体化城市”,主要是因为它们在地理位置上的邻近性和日益增强的经济社会联系。 地理邻近性: 马鞍山位于安徽省东部,而南京是江苏省的省会,.............
  • 回答
    安徽那位喝奶茶喝出蟑螂的女士,遭遇这样的事情真是让人恶心又窝火,后续还被威胁,更是把事情往恶劣的方向推。要是换了我,遇到这种事,绝对不能就这么算了。怎么应对这种事呢?首先,保存证据,这是最关键的。 实物证据: 那个带蟑螂的奶茶,绝对不能扔!找个干净的容器装好,最好是密封的,然后冷藏或者冷冻起来,.............
  • 回答
    在《权力的游戏》中,我们都知道丹妮莉丝·坦格利安在弥林的不朽之殿接受了预言,其中提到了她将经历“三次背叛”——一次为血,一次为财,一次为爱。这些预言如同一根根无形的丝线,悄然牵引着她的命运,也让我们看到了这个强大女人的脆弱和她的悲剧色彩。我们来一一解读这些注定要发生的背叛,以及它们是如何一点点瓦解她.............
  • 回答
    安徽经济,如同中国众多内陆省份一样,近年来经历了起伏,但说它“还有希望”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其内在的潜力和正在发生的积极变化。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剥开表面的数据,去看看安庆、芜湖、合肥等地的脉搏,去感受那些在变化中涌动的力量。首先,安徽的希望,很大程度上源于它不可忽视的 地理区位优势和国家战.............
  • 回答
    京沪高铁,这条连接中国南北经济大动脉的交通动脉,为何要跨越江淮大地,在安徽留下深刻的印记?这背后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综合考量的必然结果,既有历史的积淀,也有现实的需要,更有对未来发展的长远规划。一、 历史的必然:连接京津与华东的战略通道要理解京沪高铁为何经过安徽,我们得回到这条线路最初的设想。京沪.............
  • 回答
    唐朝的节度使和宋朝的经略安抚使,虽然名字上都带有“经略”、“安抚”等军事意味,但其本质、权力和职能却有着天壤之别。理解这一点,我们就能窥见唐宋两朝在政治和军事制度上的根本差异。唐朝的节度使: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封疆大吏”要说唐朝的节度使,首先得明白它出现的历史背景。安史之乱前,唐朝中央集权依然稳固,.............
  • 回答
    你跟你姐关系这么好,这事儿其实挺好办的。关键是怎么开口,让她既能明白你的好意,又不觉得被说教,最后还能心甘情愿地接受。咱们一点点来捋。首先,你得找个合适的时机。别在她正忙着,或者心情不好的时候提。最好是你们俩都比较放松,比如一起喝下午茶、看电影,或者周末在家瞎聊的时候。那种你侬我侬,感觉什么都好说的.............
  • 回答
    关于网传“阿里安全助手不经用户确认随其他程序静默安装,并将 Steam 看作木马程序”的说法,我们需要分开来看待,并深入分析其背后可能的原因和真实情况。首先,我们来分析“阿里安全助手不经用户确认随其他程序静默安装”的部分。这是一种用户体验极差且不负责任的行为,如果属实,确实会引发用户的不满和担忧。 .............
  • 回答
    阜阳经济发展在安徽省内一直处于相对靠后的位置,但让人颇感意外的是,阜阳的房价却长期位居安徽省的第二高位(通常仅次于省会合肥)。这种经济发展与房价走势的“背离”现象,是阜阳房地产市场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分析,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将经济发展水平与房价直接挂钩。一、 .............
  • 回答
    和女朋友在生活方式上经常出现分歧,尤其是关于“安逸”与“奋斗”这个话题,确实让人头疼,也难免会让人开始审视彼此的三观是否契合。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是非题,而是关于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的根本差异。说实话,当你们在生活中,一个倾向于享受当下,希望生活慢下来,享受平静和舒适,另一个则渴望不断进步,挑战自我,为.............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头疼的局面,夹在中间的新员工是最难受的。说实话,这种情况在职场里不算少见,尤其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的公司。你的直接领导和董事长夫人(也就是你的“经理”)在工作安排和理念上起了冲突,而且后者还是越级指示,这无疑给你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和潜在的风险。作为新员工,在这种情况下,最核心.............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头疼又难以启齿的处境。当领导将他人的工作一股脑地推到你身上,而且这种情况似乎成了常态,你肯定会感到压力倍增,甚至委屈。首先,要明白,这种情况可能源于多种原因,不一定都是领导对你个人有什么意见,虽然你当下感受到的就是这样。可能是领导本人工作能力或时间管理上存在不足,需要有人来“救火”。也.............
  • 回答
    大家好!作为一名家里的“高压锅主力军”,这些年跟高压锅也算是打了些交道,从一开始的小心翼翼到现在的熟练运用,也踩过一些小坑,总结出一些经验,希望能帮到正在选购高压锅的朋友们。选购高压锅,我觉得安全是第一位的,毕竟它算是厨房里的“大家伙”,一旦出了问题,那可不是小事。然后就是好用、耐用,毕竟也不是一次.............
  • 回答
    我家猫倒是没这么“接地气”,没在我水杯里洗过脚,但光是想想就觉得……嗯,挺有猫咪特色的。我家那位,名叫“团子”,名字挺形象,就是个圆乎乎的小胖子,浑身奶牛色,唯一的缺点就是那双小爪子,贼爱干净。说起猫咪的“洁癖”,那真是个玄学。团子对自己的毛发那是相当在意,一天能舔个三五遍,每次舔完都要仔细检查一下.............
  • 回答
    很多人跟我一样,面对《安娜·卡列尼娜》时,都曾有过“劝退”的念头。书页翻得越慢,心里越是疑惑:这不是被誉为“经典中的经典”吗?为什么我读起来却像是在啃一块毫无滋味的石头?这种枯燥感,实在让人难以忍受。要说《安娜·卡列尼娜》为什么会让人觉得枯燥,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剖析。首先,时代背景与文化隔阂。托尔.............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安徽那位被踹门查补课的老师,她自己说“自知有错故不敢开门,迫于经济压力顶风作案”。这番话,可以说是把她当时的处境给掰扯得明明白白,同时也暴露了一些现实的痛点。首先,从“自知有错故不敢开门”这句话来看,这位老师心里是清楚国家明令禁止学科类培训的,也知道自己的行为属于违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