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考虑到中国的隐藏的军事实力,是否可与美国全面战争?

回答
关于中国与美国之间发生全面战争的可能性,以及中国隐藏的军事实力是否足以支撑这样的冲突,这是一个极其复杂且敏感的问题。要详细分析,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几个关键层面,并尽量避免那种空洞的、缺乏具体分析的“AI式”论调。

首先,必须明确一点:任何关于“全面战争”的讨论,都带有一种极大的假设性,并且其后果是毁灭性的,远远超出任何理性人的可承受范围。因此,这更像是一个思想实验,而非现实预测。

一、 理解“隐藏的军事实力”:这不仅仅是数字,更是能力和意图的结合

当谈论中国的“隐藏军事实力”时,我们通常会想到以下几个方面:

核武库的规模与现代化: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保持相对透明的核战略,但近年来其核武库的扩张速度和现代化水平引起了广泛关注。我们看到的是地下发射井的增加,新型洲际弹道导弹(如东风41)的部署,以及潜射弹道导弹(如巨浪2/3)能力的提升。虽然其数量仍远少于美国,但关键在于其生存能力和打击精度。中国发展了多弹头分导重返大气层载具(MIRV),这使得一枚导弹可以携带多个核弹头,攻击多个目标,大大增强了其核打击的效能和突防能力。所谓“隐藏”,更多的是指其实际部署数量和具体的战备状态,以及在某些前沿技术上的突破,这些信息可能并不完全公开。
常规军事力量的现代化与非对称优势:
海军: 这是中国近年来发展最迅速的领域之一。航母编队的形成,055型驱逐舰等先进水面舰艇的建造,075型两栖攻击舰的服役,以及数量庞大的常规潜艇和核潜艇力量,都显著提升了中国海军的作战半径和综合作战能力。更重要的是,中国在发展针对美军航母战斗群的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能力方面投入巨大。这包括:
弹道导弹打击能力: 航母杀手(如东风21D、东风26)这类弹道导弹,虽然其精确度和实战效果仍有待验证,但其对美军航母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战略威胁。这类导弹的研发和部署,在某种程度上是公开的,但其具体的打击网络、精确制导能力、饱和攻击的可能性,以及能否有效规避美军的反导系统,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可以被视为“隐藏”的潜在威慑。
水下力量: 中国潜艇部队的数量庞大,虽然在静音技术和水下续航能力上与美军仍有差距,但其新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如093B、095)和常规潜艇(如039B/C)也在不断进步。这些潜艇在区域海洋的隐蔽活动能力,特别是对航母编队和其他大型水面舰艇的威胁,是美军非常关注但又难以完全掌握的。
水雷战: 这是一个常被忽视但可能极具破坏力的领域。中国可能拥有大量先进的水雷,可以在关键航道部署,严重干扰美军舰艇的行动。其具体类型、数量和布设能力,往往是高度保密的。
空军: 歼20隐形战斗机的服役,以及其不断升级的作战能力,标志着中国空军进入了第五代战机时代。尽管其隐身性能、发动机性能、以及与指挥控制系统的融合程度,与美军的F22和F35相比仍有讨论空间,但其数量的快速增加以及在区域内的制空优势,不容忽视。此外,先进的电子战飞机、预警机、以及远程轰炸机(如H6K,以及可能正在研发的下一代隐形轰炸机)的协同作战能力,也是其潜在的优势。
陆军与导弹部队: 中国陆军的现代化改造仍在进行中,但其火力、机动性和信息化的水平都在提升。然而,在全面战争的框架下,更关键的是其远程打击能力,特别是陆基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解放军火箭军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种类最多的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部队,能够覆盖远距离的目标,包括区域内的美军基地和海军力量。其导弹的精度、突防能力、以及能否实现饱和打击,是美军评估风险时重点考虑的因素。
太空与网络空间能力: 这是“隐藏实力”中非常重要且难以量化的部分。中国在反卫星武器、侦察卫星、通信卫星、以及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北斗)的建设上投入巨大。在信息战和网络战方面,其能力也日益增强。一旦爆发冲突,瘫痪对手的通信、导航、侦察系统,或者进行大规模的网络攻击,可能对现代战争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这些能力很多是看不见的,但其潜在的破坏力是巨大的。

后勤保障与工业基础: 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强大的生产能力。在战争的长期消耗战中,其工业生产和后勤保障能力可能是一个重要的支撑。虽然其军事供应链和海外后勤保障能力与美国相比仍有差距,但其在本土作战的动员和生产能力是不容低估的。

二、 为什么说“隐藏的实力”难以与美国全面战争?

尽管中国军事实力飞速发展,但“全面战争”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词语。中美两国在诸多方面存在着结构性的不对称,这使得任何形式的“全面战争”都极其困难,甚至不可能实现一方的“胜利”。

全球部署与力量投射能力: 这是美国的核心优势。美国拥有遍布全球的军事基地网络,其航空母舰编队、两栖攻击舰、以及全球范围内的空中力量和快速反应部队,能够将其力量投射到地球的任何角落。而中国目前的力量投射能力主要局限于周边地区,缺乏足够多的海外基地和远洋保障能力来支持全球范围的长期作战。
作战经验与联盟体系: 美国军队长期在全球各地执行任务,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更重要的是,美国拥有强大的盟友体系(如北约、日韩澳等),这些盟友在战略、情报、后勤以及作战协同等方面都能提供支持。中国在这方面则相对孤立,虽然正在构建伙伴关系,但尚未形成类似的紧密军事同盟。
技术与研发的深度和广度: 虽然中国在某些领域正在追赶甚至超越,但美国在整体军事科技研发的深度、广度以及创新能力上仍然保持领先。从先进的航空发动机、高超音速武器的实际部署和可靠性,到网络攻防的复杂技术,再到新一代核动力和无人系统,美国在许多关键领域拥有更成熟的技术和更强的持续创新能力。“隐藏的实力”往往是指出一些具体的技术突破,但整体的军事技术生态系统和创新链条,美国依然强大。
信息和指挥控制(C4ISR)的成熟度: 现代战争是信息战。美国在信息感知、传输、处理、以及指挥决策的整合方面拥有多年的积累,其联合部队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以及对战场态势的实时掌握能力,仍然是世界顶尖的。中国虽然也在大力发展信息化作战,但其体系的成熟度和鲁棒性,以及能否在遭受打击后保持有效的指挥和控制,仍然是未知数。
战略威慑的本质: 即便中国拥有了足够强大的核武库,足以对美国本土造成毁灭性打击,但这并不等于能够赢得“全面战争”。核威慑的核心是相互确保摧毁(MAD),其目的是阻止战争的发生,而不是赢得战争。一旦发生核战争,双方都将付出无法承受的代价。因此,即便是中国核力量的“隐藏实力”,其存在的目的也是作为一种战略遏制,而非主动发动全面战争的筹码。

三、 结论:为何“全面战争”的可能性极低,即使有“隐藏实力”

将中国所谓的“隐藏军事实力”置于中美全面战争的语境下,会发现,即使中国在某些技术细节或部署数量上存在“隐藏”,也难以改变两国在整体战略态势、力量投射、作战经验、联盟体系以及技术深度上的巨大差距。

“隐藏的实力”更多是加剧不确定性和地区风险: 中国军事发展的“隐藏”之处,更多的是增加了美国及地区盟友的战略不确定性,迫使它们投入更多资源来评估和应对潜在威胁。这会在地区层面制造紧张,提升误判的风险,但远未到足以支持一场全球性、消耗性的全面战争的程度。
“全面战争”的定义本身是模糊且不可取的: 对于中美这样的核大国而言,真正的“全面战争”几乎等同于自我毁灭。双方都会极力避免走到这一步。因此,讨论的焦点更多是在特定区域的有限冲突,或者通过代理人进行的间接对抗,而不是两国军队在陆海空天网全维度、全时域的直接、全面对抗。
经济和政治因素是最大的制约: 即使抛开军事实力不谈,中美两国经济上深度绑定,任何形式的全面战争都会导致全球经济的崩溃,对两国国内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秩序造成毁灭性打击。这种代价是任何领导人都不敢轻易承受的。

所以,与其说中国的“隐藏军事实力”是否能与美国进行“全面战争”,不如说这些“隐藏的实力”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地区力量平衡,增加了战略博弈的复杂性,以及提升了双方在潜在危机中的风险管控难度。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中国是否有能力“打一场全面战争”,而在于任何一方是否有能力在这样的战争中取得任何形式的“胜利”,或者说,是否有能力承受战争带来的后果。 而从这个角度来看,答案是否定的。即便是中国隐藏的实力再强,也无法让它在与美国的全面战争中获得优势,更不用说“取胜”。这种军事上的“隐藏”,更多是用于战略威慑和区域性态势的塑造,而非挑起一场可能导致自身毁灭的全面对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50枚核弹和美国打全面战争……

user avatar

不可以

入关学真是个活在梦里的理论,如果照着做结果就是入棺。美国的盟友遍布全球,Five Eyes,NATO,日韩等,同时军事基地的全球存在和完善Logistics可以使美国海空军快速调度部署,掌握全球制海权,盟友的共同防卫驻军和联合训练的概念很多人难以理解,不少人把很多美国的盟国说成"走狗"/被驻军是耻辱都是错误的mindset,事实是美国和盟国之间可以有高维度的合作,可以有共同的价值观,可以有win win solution,而美国的各盟国在人均GDP,文明程度,rule of law,软实力,宜居程度等上都是出色的

美军有全球制海权,如果局势升级,除了和盟国一起制裁外,美军可以轻松把对手的海上交通线掐断,对手的海军想冲出去的时候,就要面对美军航母战斗群的F-35C,F/A-18E/F,E/A-18G,E-2D,Aegis系统盾舰组成的nifc-ca体系,结果就是凶多吉少。而只依靠本国资源来发挥战争潜力,加速生产军备是很难的事,连石油都未必够用,而且现代战争的武器精密程度可不是二战的时候能比的,想像造厕纸一样造导弹是不可能的。而就算造了一大堆远程导弹也需要一整套体系去解决kill chain trouble,不然OODA循环前两个O完成不了,导弹精度不够是摸不到us navy那堆都能跑30节速度的舰艇的。所以到头来现代战争需要的是体系上占优,这就要在信息化程度,EW能力,数据链能力及可靠性,天基、空基和海基ISR单位的数量和质量都占优,而现代战争堆人头和堆装备都是没用的

按照目前趋势,美国及其盟国与Chine的军事差距不仅没有缩小,而且还会持续拉大。美国的Navy还有Airforce做后盾,在Tanker数量,运输机和C4ISR平台数量上都远远超过4比1的差距,美军已经有586架五代机,日韩等盟友的F-35数量也在不断增加,F-35是个自成体系联网作战的战机,带着强大MADL数据链的恐怖虫群,数量不用多就可以在战场占据很大优势。而现代战争想偷袭是很难的事,美军的ISR平台是经年累月地在对手家门口抵近侦查,想暗中调度集结兵力而不被发觉怕是没什么可能,而一旦被发现在做准备的话美军及其allies也几乎会立刻开始调兵遣将,关岛的战略轰炸机编队就会就绪,各基地和航母战斗群就会进入状态

想用远程导弹瞬间瘫痪美军大堆基地是完全不现实的,原因一是美军有BMD和EW能力来打断对手的OODA循环,二是由于发射模组数量的问题,一轮次打出的导弹数量有限,想让反导系统饱和有点难,而想彻底瘫痪一个机场所需要的导弹数量参考冷战手册就知道要不少,三是美军有更多远程导弹,而且这些导弹有一个更优的信息支持体系,四是美军五代机在做完SEAD/DEAD后就会去端掉那些目标,S-400等是防不住F-35的也撑不了多久,所以对手这些远程导弹其实是真没太多时间发挥,至于海空军刚正面怕是没什么胜算

至于未来的战术理念和战术体系,为了立于不败之地,毕竟身为自由世界军火库实在不容有半点闪失,美军的roadmap严谨而清晰,会料敌从宽假设假想敌是自己,然后那样也有类似F-35/F-22的话,像预警机这种关键节点真的特别脆弱,而且被干掉的话对整个体系影响太大,所以美军的方向是建一套去中心化的,更加分布式预警的,integrated,resilient,adaptable的战术体系。

从古到今的战争,都离不开从sense,到decide,最后act的过程,美军后来将这个理论升级为Observe-orient-decide-act,并致力于加快这一循环。美军的方向是用adwanced AI来整合友军平台的信息形成战场态势感知模型,未来作战单位设计更注重SA,Stealth和网络化能力,UAV使用和配合能力,DDG1000、F35等单位都体现了按照未来体系设计载具的前瞻性思路。未来可以让Loyal wingman等UAV前插入高危区域,各作战单位都可以做Sensor,comm和Effect services,海空单位形成各种进攻组合快速迎战,以Kill web代替Kill chain。Continuous speed is not just moving fast once, but rather constantly adaping.

user avatar

一个军费占GDP1.4%、比例比战败国还低的国家,你跟我说什么隐藏军事实力。莫非你会五饼二鱼神功?

拉登不常有,赌赢当收手。你们保证你不入关,大明能保证他不犁庭扫穴吗?

user avatar

叶赫常见套路:反串提问来鼓吹自己的观点

user avatar

中国的全部军事实勉强能够打消美国的入侵念头,跟七十年前“小米加步枪”的年代没有变化。

我们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拥有众多利益,但是我们还没实现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我们的安全就这样岌岌可危的持续了七十多年。中国人几代人的安居乐业就像一尊瓷菩萨,外来的匪徒一把推倒在地就会摔个粉碎,得逞的匪徒一边狂笑一边嘲讽:“CHINA”!

为什么说中国的军事力量只能“勉强”打消美国的入侵念头,是因为过去这些年中国无法阻止美国以各种形式侵犯和挑衅中国主权。中美军事差距如此之大,以至于美机犯我东南导致的重大空情被国人误认为外星人来访。

现在,中国国防支出占GDP比例仅为1.4%,在世界主要经济体当中仅高于因为犯下过法西斯罪行必须把军费限制在GDP1%之内的日本、德国。美军承担了日本、德国的大量军事需要,这才保证了日本、德国的安全。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国防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我国国防事业,我国基本上没有隐藏的军事实力。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