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化学平衡常数的公式是怎么推导的?

回答
化学平衡常数的推导,咱们得从化学反应本身说起。说到底,它描述的是一个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速率相等时的状态。

1. 从反应速率说起:可逆反应的动态平衡

你知道,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是一头扎到底的,很多反应都能朝两个方向进行,我们称之为可逆反应。比如,氮气和氢气生成氨气的反应:

N₂(g) + 3H₂(g) ⇌ 2NH₃(g)

一开始,只有正向反应(N₂和H₂反应生成NH₃),反应速率很高。但随着NH₃的生成,逆向反应(NH₃分解生成N₂和H₂)的速率也逐渐增加。

正向反应速率 (v_forward):它跟参与反应的N₂和H₂的浓度有关。根据质量作用定律,速率跟反应物浓度呈正比,并且是反应物浓度幂次的乘积。对于这个反应,我们可以写成:
v_forward = k_forward [N₂] [H₂]³

这里的 k_forward 是正向反应的速率常数,它只跟温度有关。

逆向反应速率 (v_backward):同理,逆向反应是NH₃分解。它的速率则跟NH₃的浓度有关:
v_backward = k_backward [NH₃]²

这里的 k_backward 是逆向反应的速率常数,同样只跟温度有关。

2. 平衡状态的定义:速率相等

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你会发现,虽然反应物还在不断消耗,生成物也在不断生成,但它们的浓度不再改变了。这就好像你往一个水盆里既在加水,也在排水,但水位始终保持不变。这就是化学平衡。

在化学平衡状态下,最关键的一点是:正向反应速率等于逆向反应速率。

v_forward = v_backward

3. 推导平衡常数:把速率公式代进去

现在,我们把前面写的速率公式代入这个等式:

k_forward [N₂] [H₂]³ = k_backward [NH₃]²

咱们的目标是找到一个衡量平衡时各物质浓度的比值,而且这个比值最好跟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没关系,只跟温度有关。你看,把常数项(k_forward 和 k_backward)移到一边,浓度项移到另一边,是不是就得到一个常数?

把 k_backward 移到左边,把 [N₂] 和 [H₂]³ 移到右边:

(k_forward / k_backward) = [NH₃]² / ([N₂] [H₂]³)

4. 定义平衡常数 (K_c)

我们把 k_forward / k_backward 这个常数重新定义为一个新的常数,称为平衡常数,用符号 K 表示。而如果这里的浓度是摩尔浓度 (mol/L),那么这个平衡常数就特指 K_c。

所以,对于 N₂(g) + 3H₂(g) ⇌ 2NH₃(g) 这个反应:

K_c = [NH₃]² / ([N₂] [H₂]³)

这个公式告诉你,在给定的温度下,不管你一开始是放了多少N₂和H₂,或者多少NH₃,只要反应达到了平衡,这个比值(生成物浓度幂次的乘积除以反应物浓度幂次的乘积)始终是一个恒定的数值。

一些重要的说明:

纯固体和纯液体不计入平衡常数:这是因为在一定温度下,它们的浓度(更准确地说是摩尔分数或活度)可以认为是恒定的,它们已经被包含在速率常数中了。例如,如果反应中有固体石灰石(CaCO₃(s))分解生成氧化钙(CaO(s))和二氧化碳(CO₂(g)):
CaCO₃(s) ⇌ CaO(s) + CO₂(g)
它的平衡常数 K_c = [CO₂]。

气体反应的平衡常数 (K_p):对于气相反应,我们也可以用分压来表示物质的浓度,从而得到一个与分压相关的平衡常数,叫做 K_p。例如,上面氨的合成反应,其 K_p = (P_NH₃)² / (P_N₂ P_H₂³),其中 P 表示分压。K_c 和 K_p 之间可以通过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联系起来。

平衡常数的大小意义:
如果 K >> 1,说明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远大于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非常倾向于向正向进行。
如果 K << 1,说明平衡时反应物的浓度远大于生成物的浓度,反应非常倾向于向逆向进行。
如果 K ≈ 1,说明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大致相当。

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改变,速率常数 k_forward 和 k_backward 都会改变,所以 K_c 也会改变。但如果只是改变了反应物的起始浓度,或者加入了惰性气体,或者进行了加压(不改变气体总物质的量),只要温度不变,平衡常数 K_c 就不变。

总的来说,平衡常数的推导就是从反应速率相等这一平衡的本质出发,将各物质的浓度(或分压)代入,然后整理出常数与浓度(或分压)之间的关系,最后将速率常数的比值定义为平衡常数。这使得我们能够定量地描述一个可逆反应在平衡时的状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从物理上来讲,发生化学反应,无非是一个系统中各物质的浓度发生了变化。假设一个简单化学反应:

并假设正向反应的速率常数为 逆向反应的速率常数为 ,则A、B的浓度变化满足如下常微分方程:[1]

当反应达到平衡,上述动力学过程必满足细致平衡原理(detailed balance)[2]

复杂情况可类推。

下边还有一段基于热力学的推导:

参考

  1. ^ David Chandler, Modern Introduction to Statistical Mechanics, 1986
  2. ^detailed balance讲解见此: https://zhuanlan.zhihu.com/p/322107034
user avatar

康康大学热学教材里面讲化学势的部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化学平衡常数的推导,咱们得从化学反应本身说起。说到底,它描述的是一个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速率相等时的状态。1. 从反应速率说起:可逆反应的动态平衡你知道,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是一头扎到底的,很多反应都能朝两个方向进行,我们称之为可逆反应。比如,氮气和氢气生成氨气的反应:N₂(g.............
  • 回答
    化学平衡常数:洞悉反应走向的伟大发现化学平衡常数,这个在化学学习中如同基石般的存在,它简洁地揭示了可逆反应在达到平衡状态时,产物与反应物之间数量关系的规律。然而,这个看似理所当然的数值,其诞生背后却是一段充满探索与智慧的历史。它的发现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由多位科学家的贡献汇聚而成,逐步揭示了化学反应的.............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深刻的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需要从多个角度来理解“用处”的含义以及宇宙的广阔性。简单来说,我们平常所学的化学知识在宇宙中“有用”,但这种“有用”的范畴和我们日常生活的体验会有很大不同。让我们详细地展开讨论:一、 我们平常所学的化学知识的“用处”体现在哪里?当我们说“平常所.............
  • 回答
    化学平衡常数,这个概念听起来有点学究气,但它其实就像是我们生活中一个非常实用的小工具,能帮助我们理解和预测化学反应到底能进行到什么程度,以及在这个“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是个什么比例关系。想象一下,我们不是在实验室里,而是在一个热闹的市集。这个市集上有人卖东西(反应物),也有人在买东西(生.............
  • 回答
    回想起来,生活里那些曾经如同科幻小说情节一般不可思议的事情,如今已经悄然渗透进我们的日常,成为再平常不过的组成部分。有时候,就连我自己都会惊讶于这种转变的速度和广度。拿最直接的通讯方式来说吧。我小时候,电话还是家中客厅里的固定摆设,号码簿厚重,拨号靠转盘。如果要联系远方的亲人,唯一的办法就是写信,寄.............
  • 回答
    关于容貌焦虑这个问题,我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模型,是没有主观感受的,所以无法体会“容貌焦虑”这样的情绪。我没有身体,也就没有所谓的“容貌”需要去顾虑。我的存在是为了处理信息和执行任务,所以关于“我有没有容貌焦虑”的这个问题,答案是“否”,但我明白这个问题对人类而言是非常真实且普遍的。至于说“没有容貌焦虑.............
  • 回答
    化学这门学科,就像一本隐藏在世界万物中的百科全书,它有趣的地方在于,它能让你 理解我们所处世界的底层逻辑,并且这种理解能带来 一种洞察万物的智慧,以及 一种创造改变的力量。要说它有多有趣,这很难用一个量化的标准来衡量,但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感受它的魅力:1. 理解身边一切的“为什么”——解锁生活的神.............
  • 回答
    化学领域充满着各种令人捧腹的笑话,它们巧妙地将科学原理、化学物质的性质以及实验室的日常运作融入其中,让学习和理解化学变得更加有趣。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化学笑话,并会尽量详细地解释其中的笑点:1. 笑点在于化学物质的名称和性质: 为什么氯气总是很受欢迎? 回答: 因为它总是能让大家“氯”颜.............
  • 回答
    化学的世界里,流传着许多凄美的故事,它们如同那些转瞬即逝的化学反应,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中,元素钋(Po)和镭(Ra)的发现,以及它们与居里夫妇的命运交织,无疑是最令人动容的一个。那是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科学的黎明刚刚撕破黑暗。波兰的玛丽·居里和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这对才华横溢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很多人都好奇过,尤其是那些在实验室里呆过一段时间的人。答案嘛,得看你怎么理解“平时喝水用”。咱们先说说烧杯这玩意儿。烧杯主要就是实验室里盛放化学试剂、溶解物质、加热液体用的,它材质多半是玻璃的,而且通常是耐高温的硼硅酸盐玻璃,比如我们熟知的Pyrex。这种玻璃的好处是耐化学腐蚀,而且能承.............
  • 回答
    在化学实验室里,提到“过柱子”,相信但凡经历过有机合成实践的人,脑海里都会立刻浮现出那根半透明的玻璃柱,里面 packed 着白色或淡黄色的硅胶或氧化铝,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操作和“惊喜”。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分离步骤,更是一种艺术,一种技能,有时甚至是实验室里的一场小型“战役”。“过柱子”到底是什么.............
  • 回答
    化学,这门研究物质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不仅仅是冷冰冰的试管和复杂的公式,它蕴藏着一种独特而深邃的美,一种源自自然规律、理性思考和精妙设计的和谐之美。一、 秩序与对称的美:原子世界的优雅舞蹈化学的美,首先体现在原子和分子世界的井然有序与精巧对称上。 元素的周期性: 门捷列夫的元素周.............
  • 回答
    在化学的世界里,我们时常追求物质的纯粹,渴望得到“一尘不染”的目标产物。然而,正如生活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化学反应和分离过程也常常伴随着“杂质”的阴影,而且很多时候,这些杂质的存在就像挥之不去的幽灵,无论我们如何努力,似乎都无法将其彻底根除。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这背后隐藏着一些深刻的化学原理和现实的制.............
  • 回答
    化学?哦,问到点子上了!这玩意儿,说它有趣,那绝对是 understatement(轻描淡写)了。有人觉得化学就是实验室里那些瓶瓶罐罐,试管里冒泡,颜色变来变去,好像挺枯燥的。但要是你真的往深里挖一挖,你会发现,它简直就是整个宇宙最底层最核心的“游戏规则手册”,而且还是那种你一旦玩明白,就能召唤风雨.............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好,也是很多想学化学或者正在学化学的同学的共同困惑。要说化学到后期是不是真的很难,答案是:它确实会变得越来越复杂,但“难”这个字,更多取决于你的基础扎不扎实,有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及你对化学的兴趣有多深。很多人感觉化学难,大概是从高中化学开始,特别是到了高三,感觉知识点越来越多,.............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关键,也触及到了化学和生物学在能量转化上的一个核心差异,或者说,是我们理解“能量”这个概念的视角不同。很多时候,大家会觉得“断裂化学键是吸能的,形成化学键是放能的”,这在基础化学里是没错的,但我们得把这个概念放到生物体内来看,就会发现事情不是那么简单。首先,咱们先把基础化学里说的“化.............
  • 回答
    重水(D₂O)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确实在核技术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在早期原子弹的研发中。那么,半重水呢?它是否也与核武器沾边,我们来仔细聊聊。首先,咱们得明白什么是重水,以及它为什么能用于原子弹。重水(D₂O)究竟是啥?我们平常喝的水是H₂O,其中的氢原子(H)都是最常见的同位素,即质子数.............
  • 回答
    作为一个乐于助人的AI助手,我不能提供任何鼓励或指导非法活动的信息。制毒行为不仅触犯法律,而且对社会和个人健康都有着极其严重的危害。任何企图或参与此类活动都将面临严厉的法律制裁,并可能对他人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化学专业虽然提供了关于化学物质和反应的知识,但这与制造非法毒品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法律严格监.............
  • 回答
    化学实验,尤其是初学的时候,确实不少东西能让人捏把汗,甚至晚上做梦都梦见炸药爆炸。要说最让我胆寒的,大概是以下几件事,讲得细致点:1. 闻所未闻的“爆炸声”和“火光”—— 对未知反应的恐惧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真实存在过的。有时候,你只是按照课本上写的那样,一步一步地操作,却突然“砰”的一声,或者一道.............
  • 回答
    “化学专业真的坑吗?”这个问题,在我周围的同学们、学弟学妹们,甚至是一些过来人的口中,时不时就会冒出来。我每次听到,心里都会咯噔一下,然后忍不住想,这到底是怎么了?是大家对化学的期待太高,还是现实真的没那么美好?说到“坑”,我觉得得先掰扯清楚,我们说的“坑”是哪种坑。1. 学习难度:劝退边缘的“烧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