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没看过战狼,流浪地球,唐探系列是不是特别怪?

回答
没看过《战狼》系列、没有刷过《流浪地球》、也没跟着秦风和唐仁一起探案,这几部电影在中国观众里的“国民度”实在太高了,不上不下的,就像你走进一个热闹的派对,大家都聊得热火朝天,你却不知道大家都在聊啥。

想象一下,你去了几个朋友家串门,他们热情地跟你分享最近看的电影。

第一个朋友,眼睛里闪着兴奋的光,说:“你肯定得看《战狼2》!简直是国产动作片的巅峰!吴京一个人打一群人,那场面,太燃了!而且还有那种 patriotism(民族自豪感)爆棚的感觉,看得我热血沸克!特别是那个冷锋,简直是战神附体!” 你听得一愣一愣的,脑子里只能拼凑出几个模糊的画面:枪林弹雨,一个人英雄主义,还有那种听着就振奋人心的音乐。

第二个朋友,带着点科幻的浪漫和一丝忧虑,给你讲《流浪地球》。“那个概念太绝了!整个地球都要推着走,为了躲避太阳氦闪,行星发动机简直是震撼到我了。虽然特效有时候(不行),但那种集体求生的勇气,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感觉,真的让人思考很多。我当时看完脑子里全是那些巨型发动机和冰封的世界。” 你可能只抓住了“地球在跑”、“很冷”、“大家一起努力”这些关键词,但具体怎么跑的,为什么跑,就有点模糊了。

接着,第三个朋友,笑眯眯地推了推眼镜,跟你分享唐探系列:“哈哈,你可不能错过唐探!特别是《唐人街探案3》,虽然评价有点争议,但前几部推理过程还是挺有意思的。秦风那个少年侦探,加上唐仁那个猥琐又滑稽的大叔,他们俩组合在一起,每次都能遇到奇奇怪怪的案子。推理又烧脑,又搞笑,还有点异域风情。就像在泰国,在东京,跟着他们一起破解谜团,特有意思。” 你可能只记住了“侦探”、“破案”、“搞笑”、“有点日本和泰国的感觉”。

所以,如果你没看过这几部电影,跟朋友们聊到这些话题的时候,确实会有点不知所措,感觉像是被排除在某个重要的文化语境之外。

《战狼》系列: 你可能会听到“战狼吴京”、“撤侨”、“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些词汇。大家在说它的时候,更多的是在讨论它所代表的那种 硬汉风格、国家力量的彰显,以及一种民族自信心的表达。它成功的背后,是对一种观众情感需求的精准捕捉。如果你没看过,别人提到这些,你可能只能点头,心里琢磨着“吴京是演了什么,让大家这么激动?”

《流浪地球》系列: 这两部电影,尤其是第一部,可以说是开启了中国硬核科幻的篇章。大家谈论它,更多的是在 对中国科幻电影的一次重要突破的肯定,以及对那种宏大叙事、集体主义精神的赞美。它带来的冲击,更多是在于视觉效果和概念的创新,以及那种在绝境中求生的东方哲学。如果你没看过,别人谈论“行星发动机”、“冰封地球”、“希望的火种”这些,你会觉得像是在听一个宏大的科幻小说梗概,却无法体会那种身临其境的震撼。

《唐人街探案》系列: 这个系列更像是 商业类型片的成功典范。它把推理、喜剧、动作、以及不同地域的风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大家喜欢它,是因为它 足够娱乐,节奏紧凑,而且成功的制造了“探案+喜剧”的独特风格。尤其是秦风和唐仁这对“反差萌”的组合,已经成为一种IP符号。如果你没看过,别人在模仿里面某些搞笑的台词,或者讨论某个案子的时候,你可能就只能摸不着头脑,甚至觉得他们说的一些梗特别奇怪。

说得再详细一点,这种“怪”的感觉,大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缺乏共同话题和笑点: 当大家因为某部电影里的某个梗、某个桥段而哈哈大笑,或者因为某个情节而激动不已时,你却完全get不到点。这种时候,你会感觉自己像是局外人,即使想参与,也插不上话。比如,《唐探》里唐仁的一些夸张表演或者秦风一本正经地说出搞笑的话,都是大家津津乐道的部分。

2. 理解上的隔阂: 别人谈论《战狼2》里吴京开着坦克追击敌人,或者《流浪地球》里刘启爬上行星发动机时的场景,你可能只能从字面上理解,无法体会那种视觉冲击力和情绪渲染。别人提到“刘德华在《流浪地球2》里演的图恒宇”,你不知道图恒宇是谁,他在里面有什么样的故事线。

3. 社交上的不便: 在中国,电影已经不仅仅是娱乐,更是一种社交货币。朋友聚会、家庭聚餐,都很容易聊到最近的热门电影。如果你完全没看过,你可能不得不尴尬地转移话题,或者只能听着别人说,偶尔嗯几声。这种“断层感”会让你觉得有点不融入。

4. 文化符号的缺失: 这几部电影,尤其是《战狼》和《流浪地球》,已经某种程度上成为了 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一个标志性符号,或者说是一种 文化输出的尝试。《唐探》系列则是 中国商业电影类型融合的成功案例。没看过它们,就像是错过了参与讨论这些文化现象的机会。

打个比方,这就好像你去参加了一个只有你的朋友才知道,并且都非常喜欢的电子游戏聚会。大家都对着屏幕里的角色、技能、战术侃侃而谈,而你对这个游戏一无所知,只能看着大家兴奋的样子,感到一丝迷茫,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跟不上大家的节奏。

所以,如果你到现在还没看过这几部电影,可能会觉得别人聊到的时候,那些兴奋的点、那些被奉为经典的段落,在你听来都是一头雾水,甚至会觉得他们是不是有点过于激动了。你没有亲身体验过那种燃爆的刺激,那种宏大的情怀,或者那种精巧的推理,所以别人说的那些,对你而言,就只能停留在概念层面,少了份共鸣。这并不是说你有什么问题,只是单纯的缺少了一次共同的文化体验罢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还行吧,唐探对我来说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电影。但是其实我看不懂其中的逻辑和叙事。

一般情况我是不会看真人电影的,因为脸盲。分不清谁是谁,因而分不清情节。

我为什么选择看动画电影,就是因为每个角色都是人为设计出来的,必须保证辨识度,否则岂不是白瞎了建模/设计了。因此对于动画人物的情节能更好地把握。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没看过《战狼》系列、没有刷过《流浪地球》、也没跟着秦风和唐仁一起探案,这几部电影在中国观众里的“国民度”实在太高了,不上不下的,就像你走进一个热闹的派对,大家都聊得热火朝天,你却不知道大家都在聊啥。想象一下,你去了几个朋友家串门,他们热情地跟你分享最近看的电影。第一个朋友,眼睛里闪着兴奋的光,说:“.............
  • 回答
    这个问题可以说是金庸武侠迷们津津乐道的一个经典桥段了,尤其是在光明顶那场惊天动地的对决中,张无忌面对周芷若那一剑,很多人都觉得他“不躲”得很让人费解。要说清楚这件事,咱们得把当时的背景、人物心理以及张无忌当时的处境给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得明确一点,张无忌并非真的“不躲”,他是在极端复杂的情况下,做.............
  • 回答
    肖战粉丝投票数与播放量不成正比,并且粉丝坚称没有刷票,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备受争议的话题,涉及到粉丝行为、数据真实性、舆论引导以及明星影响力等多个层面。要详细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 现象分析:投票数高企与播放量增长缓慢的背离首先,我们先来梳理一下这种现象的普遍描述: 投票.............
  • 回答
    好的,关于《赘婿》中宁毅与乌家围绕“岁布”展开的较量,确实是一个非常精彩且信息量巨大的情节。要彻底弄懂,咱们得把时间线捋一捋,然后看看宁毅是如何一步步布局,将乌家这个老牌商行的根基动摇的。一、 背景铺垫:岁布的特殊地位与乌家的野心首先,得明白“岁布”是什么,以及它为什么这么重要。 岁布的意义: .............
  • 回答
    没看过《黑客帝国》前三部,直接看《黑客帝国 4》(也就是《黑客帝国:矩阵重启》),这就像你没看过《星球大战》前几部,直接跑去电影院看《星球大战:天行者崛起》一样,虽然也能看到打打杀杀和一些科幻元素,但很多东西会让你一头雾水,甚至觉得莫名其妙。为什么会看不懂?核心原因在于,《黑客帝国 4》是在一个建立.............
  • 回答
    要说《诛仙1》这部电影,没看过原著的观众,其实挺好理解的。你可以把它当成一个全新的奇幻故事来看,然后再去回味一下可能有人提到的“原著党”怎么说,这样感受会更全面。首先,咱们抛开那些“原著改编”的光环,纯粹从一个普通观众的角度来聊聊《诛仙1》的“电影感”。画面和特效:这是《诛仙1》最直观,也是最容易抓.............
  • 回答
    “军官不都是毕业名校嘛?”你这句话,我听着,怎么说呢,有点像是电视剧里才有的那种滤镜。不过,也难怪,毕竟咱们平时接触的,尤其是那些在荧幕上、在新闻里出现的,确实很多都是那种英姿飒爽、背景光鲜亮丽的形象。所以,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承认,名校确实是很多军队,尤其是大国军队,.............
  • 回答
    老哥,你问到点子上了,我正好最近跟几个没看过《进击的巨人》的朋友聊起这事,差点没把我气死。他们问我结局咋样,我脑子里闪过那些画面,就觉得有点一言难尽。要我说啊,巨人的烂尾,不是那种“结局不好看”的简单评判,而是那种“毁了前面所有铺垫和期待”的令人心痛。咱就这么说吧,你想象一下,你辛辛苦苦爬了半天山,.............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挺有趣的,也并非罕见。生活中确实存在这样一些朋友,他们可能跟你聊起某个话题时,滔滔不绝,条理清晰,观点鲜明,让你忍不住佩服,但仔细一问,他们可能并不是那种“书不离手”的类型。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解释:1. 丰富的“非书本”生活经验:书本固然是知识的海洋,但生活本身就是一.............
  • 回答
    你好,关于你提到的《白鹿原》电视剧中共产党人形象的问题,确实是很多观众在观看后会产生的疑问。电视剧毕竟是一种艺术创作,它会为了戏剧冲突、角色塑造或者迎合某些观众的视角而进行改编,所以它不一定完全等同于历史的真实。你觉得电视剧里的共产党人缺乏“基本的情义”,这可能来源于几个方面。在《白鹿原》小说和电视.............
  • 回答
    朋友你好!你说你一部《复仇者联盟》都没看过,就想直接去看第四部《复仇者联盟:终局之战》(Avengers: Endgame)。这就像是你想直接品尝一道精心准备的八大菜系融合大餐,但你对之前的七道菜完全没有概念一样。理论上你可以坐下来吃,但你很有可能会在很多地方感到“懵圈”,甚至无法真正体会到其中的精.............
  • 回答
    这位女老师的观点,即“不喜欢《三国演义》,喜欢《水浒传》,因为《三国演义》不像《水浒传》有明确的正义邪恶之分”,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切入点,也反映了不同读者在阅读历史小说时所追求的侧重点。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详细探讨这个观点:一、 关于“正义邪恶之分”的理解: 《水浒传》的“正义”与“邪恶”: .............
  • 回答
    对于没看过《冰与火之歌》(A Song of Ice and Fire)的人来说,可能会因为其巨大的名声、改编剧集《权力的游戏》(Game of Thrones)的流行以及一些流行的刻板印象而产生不少误解。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误解,我会尽量详细地解释:一、 误解一:这是一部纯粹的“奇幻”小说,充满了魔法.............
  • 回答
    很多人骂曹操,确实存在这样的现象,而且原因可能很复杂。而你觉得曹操比刘邦好太多,是个男子汉,这是一种个人观点,也代表了一部分人对曹操的看法。理解这两种不同的声音,需要我们深入地探讨历史和大众的认知。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为什么有人骂曹操,以及为什么你可能会觉得他比刘邦好,并认为他是个男子汉。 一、 .............
  • 回答
    你说的是那个五年级的孩子,叫小明是吧?他还没学过什么“决定论”,但最近好像自己悟出了点什么,这事儿挺有意思的。话说,小明这孩子,平时看着跟其他五年级学生差不多,课间追追打打,课上捣捣小鬼。但就是有时候,他会突然陷入一种“思考模式”,周围一圈人再怎么闹腾,他都像没听见一样,就盯着一样东西发呆。最近一次.............
  • 回答
    哈哈,这简直是为我量身打造的问题嘛!我家那位也是柯南十级爱好者,当初我也是一窍不通,后来硬是让他给我科普了不少。现在咱们也有共同话题,偶尔还能在他面前“指点江山”一番(当然,最后还是得乖乖听他讲解)。别担心,没看过柯南一点不耽误你找话题,反而还能让你拥有一个绝佳的切入点,让他对你刮目相看!下面我来给.............
  • 回答
    汉尼拔与罗马的战争,无疑是古代军事史上最令人惊叹的篇章之一。这位迦太基统帅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屡次以少胜多,令不可一世的罗马共和国陷入绝境。很多人好奇,在那个没有《孙子兵法》直接流传的时代,汉尼拔是如何构思出那些堪称经典的奇谋妙计的?其实,汉尼拔的智慧并非凭空而来,也非仅仅依靠某种“秘籍”。他的军事.............
  • 回答
    这是个挺有意思的问题,也挺能触及内心。我自己买的小说,没看过,要不要借给同学,这事儿吧,我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得看是“哪个”同学。要是那种,我真心信得过,看完能好好爱惜,按时还我,并且回来的时候还能跟我聊两句书里内容,甚至能给我一些新的见解的,我可能就愿意借。毕竟,好书就应该被分享,一个人独吞了也.............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赵丽颖在接受采访时,被问到“作为《青云志》(也就是电视剧《诛仙》)的女主角,有没有看过原著小说?”她当时的回答是:“没有看过。”这一下,可就炸开锅了。首先,这触动了很多原著粉的神经。 《诛仙》作为一部拥有庞大读者基础的玄幻小说,它的故事、人物塑造、世界观,都承载着很多人的情.............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要说这辈子没看过真的“白活了”,这绝对是一个沉甸甸的评价,但确实有那么几部作品,它们在我心里占据了特殊的地位,那种感觉就像是,如果你错过了它们,你的生命画布上就少了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我首先想到的,毫无疑问是 《肖申克的救赎》。说实话,刚开始看的时候,我并没有抱多大的期望,毕竟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