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话听音。巴别塔这个故事的目的,不是解释为什么巴别塔会倒。
而是让《旧约》主线从神话转到历史(口头传说)。
《旧约》开头是上帝创造世界,中段是希伯来人的古代史。
哪个部分比较重要?对于公元前5世纪的人来说,当然是本民族的历史比较重要。但是上古神话必须得有。
那么就有一个问题,既然上帝和亚当说希伯来语,怎么解释前5世纪的人都不说希伯来语?为什么希伯来人占的地这么少?为什么强大的国家都是外族人的(亚述埃及波斯)?
这里就必须让上古神话和近古历史融合到一起。
这个矛盾,中国神话的处理方法是,让上古君主的母亲和神生孩子。日本神话的处理方法是,让天照大神生着生着就生到了第一代天皇。
但是,希伯来人历史中,第一个“人类”亚伯拉罕,只是个放羊的。而且他的出生地竟然非常精确地说出是“乌尔”。乌尔当时是幼发拉底河入海口,那里还真挖出来一个上古遗迹,真真的,根本没有神话见缝插针的地方(所以亚伯拉罕和神的交流都是“脑中有声音”啊)。
如果亚伯拉罕的事迹是真的,如果夏朝是真的,亚伯拉罕和夏禹、夏启是同一时代的人。这个时代从神话往历史过度非常合理。
巴别塔一节,前面是诺亚一家,后面是亚伯拉罕一家。
诺亚是非常神话式的洪水故事,然后是不知如何形容的父子乱伦故事。亚伯拉罕一家是非常接地气的生孩子故事。
现在再看一遍巴别塔的段落,一切非常清晰。
那么巴别塔故事本身真不真?呵呵哒。
以下理由:
所以,是《旧约》的编写者,借用了一个当地民间传说来连接上下文。诺亚方舟、巴别塔、亚伯拉罕生孩子,情节重心从天上转到地下,从神转到人。
这个部分,在中国神话中称为“绝地天通”。
不周山的倒塌,和巴别塔的倒塌,是同一个集体潜意识。
原故事中,为什么作者对巴别塔这么仇恨呢?其实很简单,巴别塔是文明的象征,修塔和在那居住的是城里人。
《旧约》里的民间传说,都对城里人非常不友好,修文明大都会的都是坏人。比如以诺城、宁录、索多玛。《旧约》崇尚荒野里放羊的生活,这是后世文明对祖先生活的浪漫化想像,就像我们今天的人浪漫化小农生活,排斥都市。
都市是罪恶之源,它的罪恶必将反噬,我们不也这么期待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