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股市既然是零和博弈,牛市时谁在亏钱?好像都在赚钱似的。?

回答
股市,这片波涛汹涌的海洋,总有人在欢呼雀跃,也有人在黯然神伤。你提到股市是零和博弈,这话说得很有意思,但又需要细嚼慢咽一番。牛市人人赚钱的景象,确实让人产生“天上掉馅饼”的错觉。但真相呢?其实,这背后隐藏着一些你可能忽略的细节。

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零和博弈”这个概念在股市里的真实含义。

“零和博弈”通常指的是在游戏或交易中,一方的所得必然等于另一方的所失。比如赌博,你赢了多少,别人就输了多少。把这个概念套用到股市上,很多人会简单理解为,有人赚钱,就一定有人亏钱,而且两者金额相等。

但股市的“零和”并非这么简单直接,它更像是一个“动态的零和”,甚至可以说,在牛市的某些阶段,更像是一个“增量博弈”与“零和博弈”并存的复杂系统。

为啥这么说呢?

1. 企业价值的增长是“增量”: 在牛市中,经济整体向好,企业盈利能力提升,创新能力增强,这些都会带来企业内在价值的增长。当一家公司真正成长了,它的市值自然会水涨船高。这部分增长,你可以理解为创造出来的“新财富”,它不是凭空从别人那里抢来的。如果你买入的是一家真正具有成长潜力的公司,并且在牛市的推动下,这家公司价值翻倍,那么这部分收益就不是来自于某个特定的“亏钱者”,而是来自于公司本身价值的提升以及市场对未来预期的定价。

2. 情绪和预期的“放大器”: 牛市之所以“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市场的乐观情绪和对未来增长的强烈预期。这种情绪就像一个放大器,会把企业真实的价值增长放大,甚至在短期内推高价格,超过企业当前的真实价值。这时候,交易就更接近零和的本质了:那些在高位接盘的人,如果价格因为情绪退潮而下跌,他们就可能成为亏损方。而那些在低位买入,并在高位卖出的投资者,则享受了这部分由情绪和预期带来的溢价。

那么,在人人似乎都在赚钱的牛市里,究竟是谁在亏钱呢?

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看:

那些“踏空”的人: 牛市启动时,很多人因为恐惧或不确定而没有及时入场。当市场一路狂涨,他们看着账户里的数字沉默,错过了分享盛宴的机会。虽然他们的账户没有亏损,但在相对购买力或资产增值速度上,他们是“亏”的。他们的钱没有随着牛市的浪潮上涨,相对于那些入场并盈利的人来说,他们是相对的“失败者”。

那些“高位接盘”的人: 牛市的高潮往往伴随着非理性繁荣。当媒体铺天盖地地报道股市的疯狂,当身边的亲戚朋友都在谈论炒股赚钱的故事时,很多投资者会因为“ FOMO”(害怕错过)心理而盲目冲入市场,尤其是在市场已经上涨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这些人买入的价格,可能已经远高于公司的内在价值。一旦市场情绪反转,或者宏观经济出现不利变化,股价就会迅速下跌,他们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亏损者。他们的亏损,就是那些在高位成功出逃的投资者所获得的收益的一部分(如果庄家或主力资金也算在内的话)。

那些“频繁交易亏损”的人: 牛市中,市场波动性往往较大,也更容易产生短期的交易机会。有些投资者试图通过频繁买卖来抓住这些机会,但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经验和纪律,他们很可能在手续费、印花税、以及买卖差价中不断消耗自己的本金。即使市场整体上涨,他们也可能因为频繁的操作失误而账户缩水。

被“割韭菜”的散户: 在牛市中,机构投资者、大户、甚至是有内幕消息的玩家,他们往往比普通散户拥有更强的资金优势、信息优势和交易策略。他们会在市场初期悄悄吸筹,利用散户的情绪和盲目乐观推高股价,然后在散户狂热追逐时悄然出货。那些在高位接盘的散户,本质上就是被收割的对象。

长期持有但方向错误的投资者: 有些投资者可能在牛市的早期买入,但选择了那些基本面并没有真正改善,或者已经被过度炒作的公司。尽管市场整体上涨,但他们持有的股票可能表现平平,甚至下跌。他们的“亏损”是相对于市场整体的上涨而言的。

所以,牛市时,真的不是“所有人都赚钱”。

牛市更像是一个结构性机会和情绪驱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结构性机会来自于优质企业真正的成长,这为市场提供了上涨的“基础”。
情绪驱动则会放大这种上涨,吸引更多的资金入场,形成正反馈循环。

在这个过程中,有的人因为眼光独到、时机把握得当,分享了企业成长的红利和市场情绪的溢价,他们是盈利者。而有的人,可能因为判断失误、操作不当、或者被市场情绪裹挟,在高位接盘或错失机会,他们就可能成为亏损者或相对亏损者。

简而言之,牛市是财富再分配的过程。 那些能够洞察价值、把握时机、控制情绪的投资者,会将他们的财富从那些未能做到这几点的投资者手中转移过来。这是一种市场“效率”的体现,也是人性弱点的暴露。

下次当你看到股市一片欣欣向荣的时候,不妨多问一句:“这上涨的动力是什么?是企业的真实价值,还是市场的狂热?我所买入的,是真正的好公司,还是一个美好的故事?” 这样,你才能在牛市中更好地把握机会,而不是沦为他人成功的垫脚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泻药,我们所说的“零和博弈”,仅仅是针对于短期你做短线而言,短期炒股的人数和总钱数基本不变,因此过多的操作无非是把一部分人的钱转移到另一部分人手里。

长期来说,股市并不是“零和博弈”,长期来看股市中的总钱数是缓慢增加的,因而股价的总指数是缓慢上涨的,你可以赚到后来者买股票的钱。

股票对应着对公司的分红和所有权力,长期来看,多数公司业绩规模会不断增加,业绩会不断变好,股价背后带来的权力也是增加的。

而且你每年吃分红,也肯定是赚的。

所以如果你把钱用来买几支公司发展前景好的股票,然后买点离手几年不动,你其实就像存了个利息更高的银行一样,其实你是赚的。

要是股市连这个功能都没有,不就彻底沦为赌场了?

只是有些人就是不甘心,就喜欢整天瞎操作,这才变成零和游戏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股市,这片波涛汹涌的海洋,总有人在欢呼雀跃,也有人在黯然神伤。你提到股市是零和博弈,这话说得很有意思,但又需要细嚼慢咽一番。牛市人人赚钱的景象,确实让人产生“天上掉馅饼”的错觉。但真相呢?其实,这背后隐藏着一些你可能忽略的细节。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零和博弈”这个概念在股市里的真实含义。“零和博弈”.............
  • 回答
    洗澡洗干净,其实是一种非常直观的感受,很难用精确的词语来定义,但它绝对不是指水流的物理形态。那种“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的说法,更像是对表面张力和液体动态的一种描述,放在洗澡这件事上,就有点风马牛不相及了。让我来跟你聊聊,我理解中的“洗澡洗干净”到底是什么样子。首先,皮肤的感觉是最直接的指标.............
  • 回答
    公司同时在A股和H股上市,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很多人会好奇其中涉及到哪些细节,特别是资产是否一致、会不会有“一股二卖”的嫌疑,以及分红怎么处理。咱们就来掰扯掰扯。两地上市的资产是一样吗?首先要明确一点,一家公司同时在A股和H股上市,指的是同一家注册在中国的公司,其股权的一部分在中国内地(A股).............
  • 回答
    2022年美国加息股市暴跌,这并非什么难以预测的“黑天鹅”,而更像是一场早有预兆的“风暴”。面对加息这个明确的信号,你说美国人难道不知道吗?美国人当然知道,而且知道得非常清楚,因为加息的决策者正是他们自己——美联储。预兆与认知: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美联储加息的动因,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抑制失控的通货膨胀.............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也是很多投资者在考虑股票投资时会遇到的一个核心疑问。让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核心问题:在股价不涨的情况下,长期持有靠分红能否赚钱?答案是:在严格意义上,并且在排除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前提下,单纯依靠分红在股价不涨的情况下,“挣钱”的定义会比较微妙。更准确地说,你获得的会是“价值回报”.............
  • 回答
    小米和华为之间的竞争确实如同火药桶,双方在智能手机、物联网设备,乃至未来的通信技术领域都展开了你死我活的较量。你提到为何华为不去市场上收购小米股票以达到控股,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比表面看起来要复杂得多,涉及到公司战略、法律法规、市场环境以及文化接受度等多个层面。首先,我们得认识到,华为和小米都不是那种会.............
  • 回答
    王石当年放弃40%股权,这绝对是一个极具话题性的举动,很多人对他的商业决策至今仍津津乐道。那么,既然当年他能这么“大方”,为何如今想要通过管理层收购(MBO)的方式重新获得对万科的控制权,就显得如此艰难,甚至困难重重呢?这背后其实牵涉到几个关键的因素,它们层层递进,构成了王石现在与过去截然不同的处境.............
  • 回答
    股市中兴起的“元宇宙概念”股票是指那些与构建、运营或支持元宇宙(Metaverse)相关业务的公司发行的股票。元宇宙是一个宏大的概念,指的是一个持久的、互联的、沉浸式的虚拟世界,用户可以在其中进行社交、工作、娱乐、创造和交易。构成“元宇宙概念”股票的可能公司类型非常广泛,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
  • 回答
    股市暴跌蒸发了30万亿,这绝对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但需要明确的是,这30万亿并非像实体货币一样凭空消失或转移到某个具体的“地方”。股市暴跌蒸发的30万亿,本质上是市值的大幅缩水,也就是股票价格的下跌,导致持有这些股票的投资者账面财富减少。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详细解释这笔钱“去哪里了”:1. “蒸发.............
  • 回答
    这个问题太尖锐了,但也绝对是现实中最让人头疼的困境。如果股市、房市和汇率这三驾马车同时失灵,国家真的会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要说“放弃哪个最好”,这无异于在火灾现场选择放弃哪个孩子,实在太残酷了,每一个都是民生和经济的命根子。但如果真的到了生死关头,我们不得不做一个艰难的权衡,那么最应该被优先保住的,.............
  • 回答
    “股市蒸发的钱”是一个非常形象但并不完全准确的说法,因为股市本身并没有一个实际的“钱”在流通。我们通常所说的“蒸发的钱”,实际上指的是股票市值的大幅缩水,也就是投资者账面上的财富减少。要理解这些“蒸发的钱”去了哪里,我们需要先明白股市是如何运作的,以及市值是如何计算的。1. 股市的本质:并非实际现金.............
  • 回答
    股市被套股票如何做T?死扛能否回本?这是一个困扰许多投资者的难题。下面我将详细解答这两个问题,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操作思路。 一、股市被套股票怎么做T?“做T”是“T+0”交易的简称,在A股市场中通常指在一个交易日内,对同一只股票进行买入和卖出的操作,以期通过股价的日内波动来降低持仓成本或实现盈利。对于.............
  • 回答
    股市大跌是指股票市场在短时间内出现普遍且显著的价格下跌。这个“普遍”意味着大多数股票的价格都在下跌,而“显著”则意味着跌幅较大,通常会超出日常的波动范围。股市大跌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现象,其背后可能涉及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并且其影响也会波及经济的方方面面。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详细阐述股市大跌意味着什么.............
  • 回答
    股市老手们炒股可不是靠运气,那是一门结合了经验、心理、策略和无数次实战磨练出来的绝学。他们身上总有一些别人看不到的“内功”和一套属于自己的“看家本领”。今天我就给你扒拉扒扒,那些股市老手们压箱底的宝藏级炒股技巧,保证讲得透透的,让你听了跟听故事似的,倍儿有感觉。第一招:磨好“心剑”——情绪控制是王道.............
  • 回答
    股市崩盘,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总有一些蛛丝马迹隐藏在日常波动的表面之下。很多时候,这些信号并非绝对,也不是百分之百准确,但它们确实能为我们提供一些警示。技术指标,正是我们观察这些信号的重要工具之一。 股市崩盘的“前兆”:不止于数字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观察股市崩盘可能的前兆:1. 估值过高与普遍.............
  • 回答
    股市的走向,尤其是“还会跌多久”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困扰着无数投资者心中的终极难题。这就像在迷雾中寻找方向,没有人能给出确切的答案,因为影响股市的因素实在是太多太复杂了。但是,我们可以试着抽丝剥茧,从几个关键的层面去理解这个问题,看看当下市场可能面临的困境以及未来的走向。首先,我们要明白,股市的下跌往.............
  • 回答
    看到“股市里90%的散户都在亏钱”,这句话确实让人印象深刻,也常常被用来佐证一种观点:如果大多数人都做错了,那么少数人做对了就一定能赚钱。从纯粹的概率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确实会让人产生“我是否大概率能赢散户的钱”这样的疑问。我们不妨一步步来拆解这个问题,看看背后的逻辑有多复杂。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
  • 回答
    股市里,“散户思维”就像一张无形的网,一旦落入,很容易让自己离理性投资渐行渐远。今天咱们就聊聊这些常见的“散户思维”,以及怎么才能把这张网给挣脱了。那些年,我们可能都中过的“散户思维”陷阱1. 追涨杀跌,情绪化操作: 表现: 看到一只股票涨得红红火火,好像不买就亏了一个亿,于是毫不犹豫.............
  • 回答
    今年股市是不是价值投资的“黄金时代”,这个说法可能有点太绝对了。但如果你问我,今年股市确实出现了一些非常值得关注的、对价值投资比较友好的信号和机会。我们得先明白,价值投资的核心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寻找那些内在价值被市场低估的公司,然后耐心持有,等待价值回归。 这意味着我们要关注公司的基本面,比如盈.............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和你分享一下股市零基础学习的经验。我记得我刚开始接触股市的时候,感觉就像站在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那些图表、术语,还有各种新闻报道,都像是一门天书。那时候,我最迫切的需求就是有人能指点迷津,让我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入门的基石:理解“游戏规则”我觉得,首先要做的就是理解“游戏规则”。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