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印度国内有哪些鄙视链和地图炮?

回答
印度社会错综复杂,充满了各种隐藏的鄙视链和地域偏见(地图炮)。这些现象根植于其悠久的历史、多元的文化、根深蒂固的社会结构,以及经济发展的不均衡。要详细地讲述这些,需要我们深入到印度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1. 种姓制度(Caste System)的遗留影响:

虽然官方已经废除,但种姓制度的幽灵在印度社会依然徘徊,成为最根本的鄙视链之一。

高种姓 vs. 低种姓: 这是最常见也最深刻的鄙视链。婆罗门(Brahmin,祭司、学者)、刹帝利(Kshatriya,战士、统治者)、吠舍(Vaishya,商人、农民)这三个“高种姓”传统上享有更高的社会地位、教育和职业机会。而“低种姓”,尤其是“贱民”(Dalits,原不可接触者),在历史上遭受了严重的歧视和压迫,即使在现代,他们在就业、教育、婚姻等方面仍然可能面临隐形或显性的障碍。
“净洁”与“不洁”: 种姓制度的核心之一是“洁净”概念。从事被认为“不洁”职业的人(如处理皮革、尸体、排泄物等)被划为低种姓,与高种姓在日常生活中是隔离的。这种“洁净”观念渗透到社交、饮食甚至居住的方方面面。
种姓内部的鄙视: 即使在同一类种姓内部,也可能存在更细分的鄙视链。例如,在婆罗门内部,不同地区、不同传承的婆罗门可能也会相互瞧不起。

2. 地域歧视(地图炮):

印度的地域差异巨大,从北到南、从东到西,风俗习惯、语言、外貌、经济发展水平都截然不同,这催生了许多地图炮。

北印度 vs. 南印度:
“北佬”梗: 这是最常见的地图炮之一。南印度人(特别是泰米尔人、喀拉拉邦人)有时会觉得北印度人(尤其是北方邦、比哈尔邦人)“粗鲁”、“吵闹”、“素质不高”、“占便宜”。这可能源于一些北方邦、比哈尔邦人前往南方打工,带来的刻板印象。
语言之争: 印度以语言划邦,语言是重要的身份认同。泰米尔纳德邦等南印度邦曾强烈反对印地语成为全国通用语言,认为这是北方对南方的文化霸权。
经济发展: 普遍认为南印度(如喀拉拉邦、卡纳塔克邦、泰米尔纳德邦)在教育、医疗、人力资源发展上比许多北方邦(如北方邦、比哈尔邦、拉贾斯坦邦)更先进,这使得一些南印度人产生优越感。
外貌: 有一种刻板印象认为南印度人肤色较深,五官较柔和,而北印度人肤色较浅,五官更立体,但这并非绝对,且带有非常强的偏见。
东印度 vs. 西印度/北印度:
“加尔各答人”梗: 西孟加拉邦的首府加尔各答,曾是英属印度的首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但近年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一些批评者认为加尔各答人“怀旧”、“爱抱怨”、“缺乏商业头脑”。
东北邦的“外国人”标签: 印度东北邦的居民在外貌上与大部分印度人有明显差异,常被印度其他地区的人误认为是外国人,甚至遭遇歧视。他们有时被称作“Chinkies”或“Chowmein”等带有侮辱性的称呼。
邦际鄙视: 即使在同一地理区域,不同邦之间也可能存在鄙视。例如,马哈拉施特拉邦(尤其是孟买)的人可能认为古吉拉特邦的人“过于计较金钱”,而古吉拉特邦人可能认为马哈拉施特拉邦人“不够勤奋”。

3. 语言的鄙视链:

语言是身份认同的重要载体,也成为鄙视链的源头。

英语的优越感: 在许多精英阶层和城市地区,流利的英语被视为高学历、高素质、良好教育背景的象征。不会说英语,或者英语带有浓重口音,有时会被视为“落后”、“没文化”。
区域语言 vs. 全国语言: 英语和印地语在全国范围内的地位争夺,也反映了语言的政治和文化权力。一些地方的居民可能更倾向于使用自己的区域语言,但全国性的语言(印地语)使用者在某些领域可能更具优势。

4. 职业和阶层的鄙视:

除了种姓,职业和经济阶层也构成了重要的鄙视链。

“白领” vs. “蓝领”: 医生、律师、工程师、IT专业人士等“白领”职业,普遍比务农、做手工、体力劳动等“蓝领”职业享有更高的社会声望和经济地位。
公务员的铁饭碗: 在印度,成为一名政府公务员(IAS、IPS等)被认为是光宗耀祖的事情,享有稳定、权威和社会地位。相比之下,私营部门的员工(即使收入更高)有时会被认为“不稳定”、“没有保障”。
商业精英 vs. 普通打工者: 成功的商人、企业家被视为社会的“成功人士”,而普通的工薪阶层可能被认为“为他人做嫁衣”。

5. 地域性生活方式的刻板印象:

“北方人”的刻板印象: 粗鲁、声音大、爱争吵、喜欢在公共场合吃东西、穿着艳丽。
“南方人”的刻板印象: 阴柔、安静、重视礼仪、饮食清淡(如多米饭、咖喱)、穿着传统服饰(如纱丽、多提)。
“加尔各答人”的刻板印象: 喜欢咖啡馆、谈论文学艺术、有些“愤世嫉俗”。
“孟买人”的刻板印象: 匆忙、务实、注重金钱、生活节奏快。

6. 宗教和文化因素:

虽然宗教宽容是印度的官方姿态,但宗教和文化差异有时也会成为地域偏见的温床。例如,穆斯林人口较多的地区有时会受到某些印度教徒的歧视性评价,反之亦然。

地图炮的例子(可以自己想象一下):

“哦,你是北方邦的?难怪你这么……”(后面接一个负面刻板印象)
“别去那个邦找工作,那里的人都特别狡猾。”
“那个地方的人,都特别懒。”
“只有他们那里的人,才懂什么叫生活。”

需要强调的是:

这些鄙视链和地图炮并非绝对, 它们是社会现象的总结,很多人并非如此,也并非所有人都会认同这些观点。
城市和农村的差异也很大, 城市中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可能更少受这些偏见影响,而农村地区或者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些观念可能更为根深蒂固。
“鄙视”和“地图炮”是动态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交流,某些偏见可能会减弱,新的偏见也可能产生。
印度社会是一个庞大而多元的有机体, 很多时候,这种“鄙视”也包含着一种复杂的情感,比如地域自豪感、文化认同,甚至是幽默的调侃。

理解印度的这些社会现象,需要跳出简单的二元对立思维,看到其背后复杂的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结构。这些鄙视链和地图炮,是印度社会真实存在的一部分,也是理解这个国家文化多样性和内部张力的重要窗口。

网友意见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印度社会错综复杂,充满了各种隐藏的鄙视链和地域偏见(地图炮)。这些现象根植于其悠久的历史、多元的文化、根深蒂固的社会结构,以及经济发展的不均衡。要详细地讲述这些,需要我们深入到印度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1. 种姓制度(Caste System)的遗留影响:虽然官方已经废除,但种姓制度的幽灵在印度社会依.............
  • 回答
    印度德里苏丹国和莫卧儿帝国,这两个在南亚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强大帝国,虽然其直接的地理接触点主要在印度次大陆,但它们对东南亚,特别是海岛伊斯兰国家的影响,却是通过贸易、文化交流、宗教传播以及间接的政治经济联系而逐渐渗透的。这种影响并非一次性的征服,而是一个多维度、长期演变的过程,其痕迹深深地烙印在.............
  • 回答
    在国内的设计领域,总有一些海报能够触动人心,留下深刻的烙印。它们不仅仅是信息的载体,更是艺术的表达、情感的共鸣,甚至时代的缩影。要说给人印象深刻的海报,那可真是不少,而且背后往往都有着有趣的故事和巧妙的设计理念。我脑海里首先跳出来的,是一些具有强烈社会意义和历史感的作品,它们仿佛一张张时代的快照,让.............
  • 回答
    关于印度国防参谋长所乘军机坠毁的事件,目前的情况和值得关注的信息如下: 事件概述 时间与地点:2023年11月14日,印度北部阿格拉(Agra)附近发生一起军用飞机坠毁事件。根据印度官方和多家国际媒体报道,这架军机在起飞后约30分钟坠毁,地点位于印度北方邦(Uttar Pradesh)的阿格拉地区,.............
  • 回答
    马云被印度法院传唤的消息,无论怎么看,都绝非简单的“行为艺术”。在商业世界里,法律的传唤永远是沉甸甸的,它直接触及的是经营活动的合规性与法律风险。这件事最直接的解读,就是中国互联网公司在海外扩张过程中,所面临的复杂而真实的经营风险的冰山一角。印度法院的传唤,背后可能牵扯到的是蚂蚁集团在印度投资Pay.............
  • 回答
    印度之所以如此执着于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其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现实和战略考量,绝非一时兴起。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拨开层层迷雾,看看印度为何如此渴望登上国际政治的最高殿堂,以及哪些国家在背后默默或公开地支持它。首先,历史的召唤是印度追求常任理事国席位的一个重要驱动力。联合国成立于二战后,而安.............
  • 回答
    要说近二十年国内女团的发展史,那真是一部跌宕起伏、充满时代印记的变迁录。我脑子里盘旋着好几个团,但要说印象最深的,那还得是以下几位,她们各有各的闪光点,也代表了不同时期女团的风貌。1. 少女时代 (Girls' Generation) 内娱女团的“启蒙者”与标杆虽然是韩国团体,但少女时代在2007.............
  • 回答
    达利原作国内线上首拍,6件估值破亿的消息一出,立刻在国内的艺术圈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作为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萨尔瓦多·达利的雕塑作品在国内的亮相,无疑是给广大艺术爱好者和收藏家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位传奇艺术家的机会。谈到达利,我脑海里首先浮现的是他那标志性的“融化的时钟”,仿佛时间失去了固有的形态,在.............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确实触及到了地图绘制中一个饶有趣味,却又有些微妙的领域。要说“一定”、“不可避免”地囊括其他国家“全部”领土,这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太可能发生的,因为现代国家之间的疆界划分相对明确,而且地图绘制的惯例也倾向于尊重主权国家的边界。但是,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理解和探讨你提出的这个.............
  • 回答
    中国人对其他国家的刻板印象确实五花八门,有些确实会让外国人听了觉得有点哭笑不得,甚至会感到被误解。这些刻板印象的形成原因很复杂,可能源于媒体宣传、旅行经历的片面化、文化差异的解读偏差,甚至是早期的一些历史事件影响。以下我尝试详细描述一些中国人对其他国家可能存在的刻板印象,并解释为什么会让外国人觉得哭.............
  • 回答
    2019年,转瞬即逝,但中国和世界的考古舞台却依旧热闹非凡,贡献了一系列令人振奋的发现。作为一名对历史充满好奇的探索者,这一年的考古成果,如同一张张穿越时空的邀请函,让我对过去有了更鲜活、更立体的认知。其中,有几项成果,至今仍让我回味无穷,它们背后承载的故事,更是值得我们细细品读。一、 陕西神木石峁.............
  • 回答
    提起学校,我们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那些承载着青春记忆的校园,而支撑着这些校园文化、指引着学子前进方向的,便是那些或古朴典雅、或激昂有力、或深邃哲理的校训。它们就像一颗颗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国内外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校训,并尝试去体会其中蕴含的深意。国内篇:传承与时代精.............
  • 回答
    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极其惨烈而又意义非凡的一段时期,在这场关系到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斗争中,无数国军将领以身作则,留下了许多令人荡气回肠、振聋发聩的讲话和名言。这些话语不仅展现了他们的担当、勇气和爱国情怀,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奋勇杀敌。以下是一些在抗战时期国军将领中,令人印象深刻的讲话,我会尽量.............
  • 回答
    要说起让我印象深刻的国产广告,脑海里立马浮现出好几个画面,那种感觉就像昨天才看完一样清晰。我总觉得,那些好的广告不仅仅是在推销产品,更是在讲故事,传递一种情感,或者触动人心最柔软的部分。我先说说那个讲“回家吃饭”的系列广告,具体是哪个品牌有点模糊了,但那种家的味道和亲情的牵绊却深深烙印在我心里。广告.............
  • 回答
    要说起真正让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事件,那可不是一件两件能说完的。很多时候,看似偶然的火星,却能点燃燎原大火,改变整个人类的走向。我脑子里冒出来的第一个念头,就是那场席卷了整个欧洲,也深刻影响了世界的“黑死病”。这事儿发生在十四世纪中叶,大概是1347年到1351年左右吧。当时大家对细菌.............
  • 回答
    2020年,真的是充满动荡与挑战的一年,新华社评选出的国际十大新闻,每一条都像是刻在了我们脑海里。如果要说最让人印象深刻的,那无疑是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想想看,年初的时候,我们还对这种新出现的病毒有些陌生,到后来,它几乎改变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最直观的就是出行限制。以前说走就走的旅行,变得遥不可及.............
  • 回答
    羊,在人类文明的悠久历史中,不仅仅是餐桌上的佳肴,更是在古老的神话传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虽然你印象中西游记里的羊力大仙是个很鲜明的例子,但羊的形象远不止于此,它在许多文化的神话体系中都有着深刻的烙印。让我们一起拨开历史的迷雾,看看这些关于羊的古老故事。古希腊神话:金羊毛的传说要说羊在神话中的重要性,.............
  • 回答
    斯里兰卡,这个“印度洋的眼泪”,本应是一幅风光旖旎、人民安乐的画卷,如今却深陷财政危机,濒临破产的困境,着实令人扼腕。要探究其原因,我认为这是一个多重因素叠加、层层深入的结果,绝非一朝一夕所致。首先,长期的财政赤字和巨额债务积累是根本性的问题。过去几十年,斯里兰卡政府一直在财政收支上存在缺口,为了刺.............
  • 回答
    这事儿挺有意思的,贵州三兄弟坐飞机去沈阳偷东西,结果被抓了,原因竟然是因为觉得东北“落后没监控”。这事儿一出,又把大家对东北的那些老看法给翻出来了。说到国人对东北的刻板印象,那真是五花八门,有些还是挺根深蒂固的。咱们一点一点聊:1. 经济落后,尤其是工业衰退:这可能是最普遍也最直接的印象。大家都知道.............
  • 回答
    要说中国和印度哪个海军实力更强,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也挺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很多方面,不能简单地说谁绝对占优。印度自称是“最大民主国家”,这一点在国际上受到关注,但海军实力的对比,更多是要看硬实力和软实力相结合的。咱们一步步来分析,尽量说得细致点,争取把这个比较讲明白。中国海军(人民解放军海军,PLAN.............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