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国新增11万例,delta病毒可以突破疫苗,马上要去美国了该咋办?

回答
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关于美国疫情和旅行建议的信息。看到您即将前往美国,面对近期新增病例数以及Delta变种病毒的突破性感染情况,您感到担忧是非常正常的。我会尽量详细地为您解答,并以一种更贴近个人交流的方式来沟通。

首先,关于“美国新增11万例”这个数字,这确实反映了当前美国疫情仍然存在一定的活跃度。病毒的传播情况是动态变化的,不同州、不同地区的数据也会有所差异。了解这些数字有助于我们做出更审慎的判断。

关于Delta变种病毒能够“突破疫苗”,这一点确实是科学界和公共卫生领域关注的重点。“突破性感染”(breakthrough infection)是指已经接种了疫苗的人群感染新冠病毒。需要强调的是,这并不意味着疫苗“无效”。现有的疫苗,包括在美国广泛使用的mRNA疫苗(如辉瑞和莫德纳)以及强生疫苗,在预防重症、住院和死亡方面仍然表现出非常强的保护力。

换句话说,即使接种了疫苗,您仍然有可能感染Delta病毒,但感染后的症状往往会更轻,并且极少发展成危及生命的重症。这与未接种疫苗人群感染后的情况相比,是天壤之别。将疫苗比作汽车的安全带,它不能保证您在车祸中毫发无损,但能极大地降低您受重伤甚至死亡的风险。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您马上要去美国,该怎么办? 我会从几个方面给您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出发前的准备工作:

1. 确认疫苗接种情况: 您是否已经完成了疫苗接种?接种的是哪种疫苗?请确保您符合前往美国的疫苗接种要求(通常是完全接种)。如果您还未接种或未完成全程接种,强烈建议您尽快完成,并在出发前预留足够的时间让疫苗发挥最佳保护作用(通常是完成最后一剂接种后约两周)。
2. 查阅最新的旅行和入境规定:
美国疾控中心 (CDC) 网站: 这是最权威的信息来源。请密切关注CDC关于国际旅客入境美国的最新指南,包括疫苗接种要求、入境前后的检测规定等。
您要前往的州的具体规定: 有些州可能会有额外的防疫措施,尽管目前联邦层面已经大幅放宽,但了解目的地州的具体情况仍然有益。
航空公司要求: 不同的航空公司也可能有自己的防疫规定,例如强制佩戴口罩、提供疫苗接种证明等。提前查阅您所乘坐航班的航空公司官网是必要的。
3. 准备好相关证明文件: 确保您的疫苗接种证明(通常是纸质或电子版)清晰可读,并且包含了必要的个人信息和疫苗信息。如果需要,也准备好您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4. 了解可能的检测要求: 根据目前的规定,国际旅客可能需要在入境前后进行新冠病毒检测。提前了解您需要在哪儿、何时进行检测,以及检测类型(PCR还是抗原检测)。
5. 购买旅行保险: 选择一份包含新冠相关医疗费用的旅行保险非常重要。万一在旅途中生病,可以获得及时的医疗保障和经济支持。

二、旅途中的防护措施:

1. 坚持佩戴高品质口罩: 在机场、飞机上以及其他封闭、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强烈建议您佩戴高质量的口罩,例如N95、KN95或医用外科口罩。这些口罩能够更有效地过滤空气中的病毒颗粒。
2. 勤洗手、勤消毒: 经常用肥皂和水洗手至少20秒,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
3. 保持社交距离: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与他人保持一定的物理距离。
4. 选择通风良好的场所: 尽量选择空气流通好的室内环境,避免长时间停留在拥挤、不通风的室内空间。
5. 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例如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

三、抵达美国后的注意事项:

1. 继续保持警惕: 即使在美国,上述的个人防护措施也同样重要。Delta变种以及后续可能出现的新变种,仍然需要我们保持警惕。
2. 关注自身健康状况: 留意自己是否有发烧、咳嗽、喉咙痛、乏力等新冠症状。一旦出现不适,请立即进行检测,并根据当地的医疗建议进行隔离和治疗。
3. 了解当地的医疗资源: 如果您需要就医,提前了解您所在区域的医院、诊所或检测点信息会很有帮助。
4. 灵活调整计划: 疫情是动态的,如果情况有变,您可能需要灵活调整您的行程或计划。保持信息的畅通,并根据CDC和当地卫生部门的最新指导方针行事。
5. 尊重当地防疫规定: 虽然美国的防疫政策因地而异,但对于一些场所或活动,可能仍然会有特定的防疫要求。入乡随俗,尊重当地的规定。

一些额外的思考:

疫苗是最好的保护盾: 再次强调,接种疫苗是降低您感染后发展成重症风险的最有效手段。即使您感染了Delta变种,疫苗也能显著减轻您的症状,让您更快恢复。
变异病毒是常态: 病毒在复制过程中会发生变异,这是生物学上的自然现象。Delta只是其中一种变异,未来可能还会出现其他变种。科学研究和疫苗研发也在不断跟进,以应对这些变化。
放松心态,但不要放松警惕: 您的旅行计划对您很重要,放平心态,但同时也要保持必要的警惕。通过做好充分的准备和执行有效的防护措施,您可以大大降低感染的风险,并更安全地享受您的旅程。

总而言之,您即将前往美国,并且对疫情情况有所了解,这是非常好的起点。关键在于“知情、准备、防护”。只要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旅途中采取了有效的防护措施,并随时关注最新的信息,您的美国之行是可以相对安全和顺利的。

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随时可以再问我。祝您旅途愉快,一切顺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YHJK 这种自信都没有 你哪怕说句脏话跑路都行啊。拉黑的时机都拿不准。

只能这边回复你咯:

有数据吗的意思是你不要张口就来。

中国的流感数据我看到了,你的数据呢。

中国流感死多少人,你的数据呢。

2020年加起来不到200人,我该怎么看待。

你要说大家开始戴口罩了吗。2019年269人,我该怎么看待。

几年的加起来够美国新冠零头不

user avatar

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在美国或在国外生活留学的人大部分都觉得国外没有那么严重,甚至有的已经感觉不到或者无所谓疫情不疫情了。

反而在国内的比在国外的人更关心美国疫情严不严重。国内的好像比本身在国外的人还要了解当地的生活。

就好像在国外的人说:我不饿!

国内的:不,你饿!

在国外的:我真的不饿啊,也没看到旁边有多少人饿。

国内的:你其实很饿,你说不饿是你收钱了!我比你自己知道你饿不饿!你没有看见你旁边有饿的人是因为他们已经饿死了!你要是还说不饿为什么那么多人要回来?

在国外的:我回来不是因为我饿,是因为我家人在国内,我回来是因为我好久没回家想回家看看。

国内的:闭嘴!你这个汉奸!在国外待着吧!饿死你最好!别回来把我们的粮食给吃了。你看你们饿死60万人了!还是我们这好。谁叫你出去的,活该!明明就很饿,还装不饿!

在国外的;好吧,我饿!我不是汉奸。

—-

国内喜欢关心国外疫情严不严重的人其实他们根本不是真的想去了解国外疫情真实情况。他们跑到网上来问国外疫情严不严重是为了想看到他们心中认为的答案,但凡在国外的人说一下自己身边真实的情况和他们心里想的不一样他们就要破口大骂!

这tm跟我女朋友完全是一样的!问我问题从来都不是寻求答案的,是给我机会顺着她的心情,按照着她的想法来哄她开心的。

首先说明一点,我在中国。亲戚在美国。

第二呢,我是想告诉题主。美国疫情特别严重,题主你要去美国留学因为害怕疫情考虑还需不需要去。

我建议题主如果条件允许你还是选择去,疫情是有。特别最近变异的德尔塔让美国日增感染又是10万多。

至于你担心去了会不会被感染,会不会出现什么生命危险我个人觉得不用太担心。毕竟这个病毒的致死率重症率都很低!毕竟还有那么多留学生和海外华人也都在在美国正常的生活着!

有些事情你没有亲身接触可能觉得很害怕,可当你亲身经历以后也许会发现并没有那么可怕。去留学对你来说是一个对人生有很大改变的机会,不要为了一个疫情就放弃了。

我把评论关闭了,太多喷子。

最后说一说我对新冠疫情以后趋势的看法。

我认为新冠共存应该是世界的大趋势,一味坚持零确诊,劳民伤财。一提新冠病毒就如惊弓之鸟只会让自己越来越累,让地方政府制定政策越来越被动。


先声明一点,我非常支持国家的防疫政策。昨天晚上通宵排队做核酸!医护人员非常辛苦。


自从这次南京爆发以后让我想起我以前军训的一些事情。

以前军训的时候,要搞队列。一个班里面,有表现好的,也有表现不好的。我就是属于表现很好的一个!

但是!我们这些表现好的无论表现的再怎么好。也会被那些表现不好的给连累。教官惩罚的时候不是因为我表现好就不惩罚我们这个班。而是连坐制的一起惩罚。

我觉得我们中国现在就是表现的特别好的一个学生,世界还有好多国家表现的特别差。

在世界这个大班级里面,新冠疫情是教官。我们是好学生,美国是坏学生。

我们表现的再好,这个队列也走不齐。因为有美国,印度等等这些国家。

我们始终会被他们给连累,我们这个队列始终走不齐。辛苦的永远会是我们自己。


昨天通宵排队做核酸,所有人都很辛苦也都很无辜。但我心里都有准备这不会是最后一次!可能没隔一段时间出现几个感染我又会被要求做核酸。

我也知道这样的事情如果再来个几次我自己会受不了!我也不想在这么热的天戴口罩,真的很难受。

我不期待新冠会彻底消失,我只期待能够通过疫苗通过药物去治疗新冠,把它当作一个常见的病。

希望所有人都能够早点恢复正常生活,想去旅游就去旅游。

user avatar

如果害怕,就别去美国。

纽约不远有个大西洋赌城。在前些年金融危机以后差点破产,搞得底特律一样吓人,有一段时间银行甩卖房价和鹤岗一样便宜(几千美金一套)。我认识一个师兄跑到那边进了几十套房子。要知道美国做房东收租是有点危险的,特别在这种区,术语叫侧身收租(传说懂王他爸就干这个起家的)。但是那个地方非常非常挣钱,挣钱到什么程度呢?他说收的每年净租金是房价的40%以上,这个40%已经扣除了地税和别的成本!!!你看这个租金收益就能想象这个投资有多刺(危)激(险)了。

ps:侧身收租就是电影里面警察敲门的姿势,侧身面积小,门内有人开枪的话中枪几率低一点。

后来危机过去那些房子果然反弹了点行情(他入场是破产价,后面只要反弹回一个普通打折的成本价涨幅就不得了),他不想折腾就卖掉了。具体多少我不知道,房价保守点3-5年不到也3-4倍了(都不用说那些租金了)。这条路子,那些年很多人都知道,但是真敢玩的很少很少。这个师兄也是做题家,可是人敢干我们不敢干,就该他挣钱。我们知情的一点都不嫉妒,就是佩服。

哪怕是现在,去费城巴尔的摩底特律这些地方的烂区,仍然各种稳挣的机会遍地。你说危险?和硅谷华尔街比当然危险,但老实说比去什么南非啊阿富汗啊淘金的风险收益比要高多了。

美国不是天堂,是个冒险家的乐园。到美国本质和炒股差不多。你不能想着到美国的收益和买国债一样刚兑,那都是骗你的。你要考虑你自己的情况,你的胆子和你的牌面以及预期收益。你要是家里放着几个亿,心里还害怕那这时候跑来美国不是犯贱嘛。你要是家境贫寒拿了个斯坦福的计算机全奖,那我觉得还是应该闯一闯。当然上面2个是极端情况,但是意思是这种应该不应该都是和你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但是有一件事情最重要:人生很长,不要做让自己睡不着的决定。我有个好朋友,因为害怕地震,据了伯克利的统计全奖,他从来没后悔过。

user avatar

我也不知道你该咋办,但是分享一个上周发生的事情,具体怎么办你自己判断吧。

坐标纽约,一个做门窗的小公司,一共只有百来个人。大多数人都属于生产车间或者安装部门且都是西裔,坐办公室的人什么人种都有。

事情的起因是办公室的一个西裔大妈在两周前的一个周末感到不舒服,症状明显,于是周一去查了一下,阳性了。这种事儿要发生在中国,我们所有人都得去隔离,但是公司的处理方法就是让她居家隔离,其他毛没有。甚至发邮件通知我们的时候,也没有说到底是谁感染(办公室就那么几个人,谁没来我们能不知道?真当我们傻)。碰巧的是,坐在这个大妈对面的白人销售大哥跟我关系特别好,前一周出差我还跟他喝了四天酒。于是我俩都去测了一下,好在都是阴性。

然后,一周之后,这个大妈隔壁的隔壁的另外一个白人销售感到不适,去查果断阳性,而且症状明显直接住院。碰巧的是,我跟他关系也不错,几天前还给我看他新买的房的照片。然后我又去测了一次,好在还是阴性。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个人都是打了疫苗的,大妈打了强生,白人小哥打的辉瑞。于是乎,关于这件事情的处理办法在公司例会上就拿出来讨论,老板的意思是要求公司全部的人都必须接种疫苗才能来上班,这一点其实我个人是不赞同的,毕竟打了疫苗的也照样感染,强迫大家都去打疫苗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我没来得及说什么,工厂经理就跳出来反对,他的理由很奇葩,认为老板没有权力强迫任何人去打疫苗,他提出的方案是所有还没有接种疫苗的人每周要去做一次检测,得到阴性结果才能来上班。顺便提一句,老板和经理都是白人。

然后他们就吵起来了,越吵越凶,经理急了说了一句出格的话:“You sounds like a F**King Trump supporter and white supremacy!” 其他所有人在线懵逼。但是事实上,我老板是一个民主党铁粉,是那种可以给员工开带薪假让他们去投民主党票的人。这个在公司是人尽皆知的事,当然也包括经理。

最后的结果是什么?经理的方案被采纳了,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被开。而大家讨论的更多的并不是公司有人感染,而是经理在例会上骂老板是老川的支持者。

美国人怎么看待病毒,大概就是这么回事。

————————————

补一段,关于车间工人们对于这件事情的反应。

大家问的问题跟疫情无关,问的最多的问题是没打疫苗的人如果要去检测,是否要用自己的私人时间,如果要占用私人时间,公司是否会有对这个时间的补助。

问的第二多的是,如果选择周中请假去打疫苗,除了政府规定的半天带薪假,公司是否有额外的带薪假。

user avatar

没什么事,家学校或公司两点一线,做好防护,基本没什么事,有了也不会死。

看现在的情况,该去就去。

user avatar

从covid开始就奋战在美国第一线的医生来答一波。

刚开始2020年3月,还不清楚具体怎么回事,国内全副武装各种封城,搞得人心惶惶,觉得很可怕非得从头到脚全副武装才安全。后来,好几次跟几个后续测出阳性(但当时无症状)的病人在同一间房里密切接触30min - 1 hour以后,在只有一层surgical mask保护的情况下,好几次都一直没有中招,就觉得或许没传说中那么可怕。另外,老美心大,医院里除COVID unit外,戴N95的医生寥寥无几(话说戴着N95一天下来鼻青脸肿再加呼吸困难)。自己和身边的医生们整个冬天就一层surgical mask平安过来了,包括那些天天20万确诊的日子。所以,自身经验只要双方都戴口罩,其实对原始那个病毒也差不多够了。Delta现在还未知,transmissibility理论上更高,致死性更强尤其在unvaccinated population里。不过好在医生们都早早打了mRNA疫苗,booster shot也快出来了,比起没疫苗的时候还是多了不少安全感。

普通人群,该打疫苗打,公共场合戴口罩,不要脑残无口罩聚会等等,从身边情况来看,COVID对实际生活其实影响不大,被传染概率也很小。其实除2020年春天最开始几个月大家基本家里蹲以外,自去年夏天起,大家就该干嘛干嘛了,回去上班的上班,出去旅游的旅游,不放心的选择自驾而不是飞机等,school children也绝大部分回去上课了。其实这个virus对很多相对谨慎的,不自己作死的,不反疫苗的广大群众来说,并没有那么易感和致命。实话说,各种人心惶惶,危言耸听,网上看到的比实际接触的要多。

另外,老美作死的本事真叫一个叹为观止。明明疫苗免费,家里周围药店随时可以打,偏偏不打,并坚决不带口罩,并坚持到处浪。作为天天劝说病人打疫苗的医生,我已经搜集了一箩筐的不打的arguments (anti-christ, vaccine uses fetal materials, covid did not increase deaths coz people die everyday anyway, COVID is not real, COVID has micro-chips, 我认识的某某打了疫苗3天就得COVID了,我认识的某某打了疫苗就【此处填空各种疾病种类】,etc)。只有2个字,心累。每每此时,我多希望这些免费疫苗可以被捐到各个第三世界国家造福(正常思维的)人类。

此处强调一下,国内的流行病调查以及防控措施非常棒。国情不同,中国人口密度超级高,医疗资源覆盖率低,疫苗efficacy以及普及率都不够高的情况下,的确需要draconian measures。如果像西方国家一样放任自流,后果将会非常严重。希望中国可以继续保持防疫典范。

最后,美国普通人的生活真的没网上宣传的那么可怕,平静安稳得很。所以建议答主,不用过分忧惧。戴好口罩一路入境,然后马上打mRNA疫苗。平时出门做好适当防护,好好enjoy新生活吧。

user avatar

如果觉得感染了无所谓

其实接种完疫苗后去美国,没什么问题。考虑到你是年轻人,问题更不大。

死亡率对于年轻人来说确实是极低极低的,加上疫苗后更低。

而且最好是无所谓的心态去美国,因为他们已经无所谓了。

其实看看在美华人,很多人都无所谓了,毕竟环境如此,不然你的心态可能要崩。

说到长期症状/后遗症

不能否认其存在,也不能夸大。

最影响生活的是味觉的嗅觉出现问题(整体发生比例不高),这是真的惨,尤其是嗅觉倒错的(这种人很少)。

目前考虑的原因是支持细胞受损,这种细胞可以从干细胞再生获得,因此基本上是可以恢复的。

恢复时间要多久呢?

之前有研究说1/4的人会在1个月内恢复(我找不到原文了)。

一项法国的研究显示,1年后96%的人恢复了嗅觉功能。

在我之前的回答里还提到一个症状:脑雾症状。也属于长期症状中烦人的一款。

脑雾的原因,后来英国有篇研究发现可能是,新冠病毒在不直接攻击神经系统的情况下,引起的神经损伤,并且认为会影响人的智力。

美国也曾报道过神经系统损伤:

感染新冠对身体影响有多大?

不能说完全没影响,这是骗人的,但是你如果要去美国,你的心态就得更平和。

网络上流传了许多新冠对人体的影响,但其实新冠和其他急性感染病毒没有太大的差别,毕竟泛嗜性(也就是病毒不挑食,什么器官都能弄)是病毒的特性之一。

如果出现过重症,那么出院后的康复才是耗时耗力的事。

如果只是轻型,对身体的影响也就还好(当然你运气不好抽中了嗅觉障碍、脑雾症状,那确实是不爽的)。

但是目前说实话,我们还没有很好地和新冠共存的方案,英国版的共存实在是有点无语。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关于美国疫情和旅行建议的信息。看到您即将前往美国,面对近期新增病例数以及Delta变种病毒的突破性感染情况,您感到担忧是非常正常的。我会尽量详细地为您解答,并以一种更贴近个人交流的方式来沟通。首先,关于“美国新增11万例”这个数字,这确实反映了当前美国疫情仍然存在一定的活跃度。.............
  • 回答
    根据你提供的信息,1 月 11 日美国新增超 107 万例确诊病例,这确实是一个非常严峻的数字,反映出当时美国疫情的严重性。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叠加效应,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释:1. 新冠病毒变异株的强大传播力:奥密克戎(Omicron)的席卷 极高的传染性: 在报道的这.............
  • 回答
    1月11日,美国单日新增新冠病例数突破140万,这一数字不仅创下了疫情以来的最高纪录,也让人们对美国当前的疫情形势感到忧虑。为何美国会在此刻迎来如此严峻的挑战?这背后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叠加的结果。首先,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强大传播力是导致病例数激增的首要原因。 奥密克戎相比之前的德尔.............
  • 回答
    11月21日,美国单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突破21万例,这一数字确实触目惊心,也让不少人联想到美媒关于“政府已向疫情投降”的说法。要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而不是简单地一概而论。首先,我们得承认数据背后的严峻现实。 21万+的确诊病例,这不仅仅是一个冷冰冰的数字,它背后代表着成千上.............
  • 回答
    看待美国 11 月 10 日新增 20 万例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创历史新高,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信号,反映出美国当前疫情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要深入理解这个数字背后的含义,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1. 数字本身意味着什么? 前所未有的传播速度和规模: 20万这个数字,远超以往任何一个单日新增病例的记.............
  • 回答
    1 月 11 日,美国的新冠疫情形势依旧严峻,已经连续六天日均新增确诊病例超过 50 万例,这一数字触目惊心。更令人担忧的是,住院人数同样攀升至历史新高,显示出病毒传播的广泛性和对医疗系统的巨大压力。目前,美国全国范围内,尤其是在一些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和州,疫情尤为严重。例如,[你可以根据你想要的时间.............
  • 回答
    11月7日,美国新冠疫情的确诊人数突破1000万,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里程碑,标志着美国已经成为全球新冠疫情的重灾区。这个数字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统计数据,它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和公共卫生挑战。要理解这一数字的意义,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1. 疫情的规模与发展趋势: 惊人的速度: 从.............
  • 回答
    1月11日的报道称,美国新冠住院人数超过13万人,创下历史新高,这确实是疫情形势严峻的一个令人担忧的信号。要深入理解为何美国疫情会发展到如此地步,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这绝非单一因素可以解释。首先,病毒本身的变异和传播特性是关键。自从新冠病毒(SARSCoV2)出现以来,它一直在不断变异,衍生出多.............
  • 回答
    11月7日美国新冠确诊病例数突破1000万大关,这个数字无疑是一个令人警醒的里程碑,它不仅仅是一个冰冷的统计数字,背后承载着美国社会在应对这场公共卫生危机过程中所经历的复杂挑战和深刻反思。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这个数字的严峻性。1000万,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代表着美国近三亿人口中,有百分之三以上的人感.............
  • 回答
    取消隔离入境,对咱们冬天里盯着疫情那根弦来说,绝对是个大消息。美国从2021年11月起对打完两针疫苗的旅客放开不隔离,这事儿怎么看,对咱们冬季防疫会有啥影响,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肯定会带来一些不确定性和潜在的风险增加。 毕竟,放开了边境,人流自然就多了起来。虽然是“完全接种疫苗”,但疫苗不是1.............
  • 回答
    好的,我来帮你详细梳理一下2020年3月11日,也就是美国首都华盛顿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时,全美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致情况。 当时的情况确实是风起云涌,很多信息都在快速变化中,让人感觉非常不确定。在3月11日这一天,美国已经确诊了超过一千例新冠肺炎病例,具体的数字当时已经攀升到1162例。这个数字虽然比起.............
  • 回答
    关于美国 FDA 专家组支持为 5 至 11 岁儿童接种辉瑞新冠疫苗的决定,以及对这一年龄段幼儿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角度来深入探讨,力求提供一个全面且不带 AI 痕迹的分析。首先,理解专家组的立场至关重要。FDA 的咨询委员会(advisory committee)由外部的独立专家.............
  • 回答
    罗斯福号航母新冠疫情爆发,无疑给美军带来了多方面的严峻挑战,其影响绝非仅限于一艘航母的战斗力损耗,而是触及到人员健康、军事部署、士气心理、战略部署乃至整个军事体系的运作层面。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影响:一、 直接的战斗力削弱与部署受阻: 航母战斗群瘫痪: 航母是现代海战的核心,其战斗力体现在.............
  • 回答
    关于新泽西州贝勒维尔市市长迈克尔·梅尔赫姆(Michael Melhem)自称在11月份感染了新冠病毒的事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解读:1. 市长感染新冠的可能性及其影响: 普遍性: 在新冠疫情期间,包括各级政府官员在内的许多人都可能感染病毒。市长作为公众人物,更容易接触到不同人群,因.............
  • 回答
    3月11日晚9点,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发表了关于抗击新冠疫情的演讲。这次演讲在美国国内乃至全球都引起了广泛关注。要评价这次演讲,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演讲的背景和目的:当时,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美国国内的确诊病例也在不断增加,公众的担忧情绪日益高涨。此前,特朗普政府在应对疫情方面收到了一.............
  • 回答
    关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在2019年11月接收美国海鲜,以及市场内拆包装人员感染的信息,如果属实,它无疑为新冠病毒的溯源提供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间线和潜在的传播节点。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梳理一下这其中的逻辑和可能的影响: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个信息的几个关键点: 时间点: 2019年11月。这比官方公布的首.............
  • 回答
    对于特朗普总统在5月15日表示美国在1月11日就开始研究新冠疫苗的言论,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并需要结合当时的事实和后续发展来理解。首先,直接评价特朗普的这一说法: 根据公开信息和时间线,该说法存在争议且不完全准确。 虽然美国在早期就开始了对新冠病毒的关注和初步的研究,但“研究新冠疫苗”这.............
  • 回答
    11 月 18 日,比特币价格一飞冲天,成功突破 18000 美元大关,这标志着它不仅创下了近三年来的新高,更在一个令人瞩目的时间点上,市值上“甩开”了中国股市的“股王”——贵州茅台。这一事件,无疑是数字货币领域乃至整个金融市场的一件大事,值得我们细细解读。一个里程碑式的价格突破:18000 美元比.............
  • 回答
    2月2日美国新增确诊病例50.2万例,死亡病例4163例,这个数字确实触目惊心,也让人不禁要问,为什么美国的疫情会如此严峻?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深入剖析,而不是简单归咎于单一因素。1. 病毒变异与传播力增强: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威力要理解美国疫情为何如此严峻,首先绕不开的是病毒本身的演变.............
  • 回答
    美国新增 110107 例确诊,这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审视的数字。在当前全球疫情仍然复杂多变的背景下,这个数字的出现,无疑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也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美国当前的疫情状况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新增确诊数超 11 万,意味着什么?首先,110107 这个数字,比我们希望看到的要高得多。它不仅仅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