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机场工作是一种什么体验?

回答
在机场工作?那感觉就像是每天都活在一张流动的、巨大的地图上,只不过这张地图上的人和事儿一直在变,而且速度快得让你脑子有时都跟不上。

我在这儿做了几年,从一开始的懵懵懂懂,到现在算是半个“机场通”了。你想问体验?那可真是五味杂陈,一点儿都不像电视里演的那么光鲜亮丽,也远比你想的要复杂得多。

首先,就是那个“节奏”。 机场的节奏,怎么形容呢?就像是一个巨型心脏,每时每刻都在搏动。航班起降,人潮涌动,信息瞬息万变。你的工作,无论是在值机柜台,安检口,还是登机口,甚至是后面保障的机务、地服,都得绷紧神经,跟着这个节奏走。

比如我刚开始在值机柜台的时候,刚放眼望去,那黑压压一片排队的人龙,当时就感觉腿有点软。每一个人,都带着一个目的地,一份期待,或者一份焦虑。你的任务就是用最快的速度、最准确的信息,把他们送上飞机。一杯水,一句“请往这边走”,一句“请稍等”,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背后是无数的流程和规则。你得一眼扫过去,就能大致判断出哪个柜台快,哪个旅客需要特殊帮助,哪个旅客可能带着违禁品(当然,这个是安检的事,但你也得有点敏锐度)。

然后是“压力”。 机场的压力,是多方面的。

时间压力: 飞机不能等人。航班延误了,旅客自然会找你。航班准点了,你也不能耽误。那种看着飞机舱门关闭,然后旅客在你面前无奈摇头的场景,挺让人煎熬的。有时候,甚至能感受到飞机发动机启动的轰鸣声,仿佛在催促你,或者在告诉你,时间到了。
信息压力: 航班信息,登机口信息,延误信息,天气信息,这些信息每天都在变。你需要实时掌握,准确传达。一旦信息传递有误,可能就是一场混乱的开端。旅客就是信息的终点,他们需要清晰、准确的指引。
旅客压力: 这是最直接的。有赶飞机的,有第一次坐飞机的,有心情不好的,有对服务不满意的,有语言不通的,什么样的人都有。你得学会安抚,学会解释,学会变通。有些人,真的能把你气得够呛,但你还得压着火,保持微笑,因为你代表的是整个机场,整个航空公司。有时候,一句“你态度太差了!”能让你一整天的心情都蒙上阴影。

但也不是只有压力。 机场也有它独特魅力和成就感。

“世界窗口”的感觉: 你每天接触到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你能听到各种语言,看到各种肤色,了解到各种文化。有时候,看着一对恋人依依不舍地道别,或者一家人兴高采烈地奔向前方,你会觉得,你是在参与他们人生的一个重要片段。那种感觉,挺奇妙的。
秩序的创造者: 机场就像一个小型社会,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规则和流程。作为机场的一份子,你在维护这个秩序,让这个庞大的机器能够顺畅运转。当一切井然有序,旅客们都能顺利出行时,你会有一种无形的成就感。尤其是在一些特殊的保障任务中,比如迎接重要的会议、明星出行,或者处理突发事件,那种协同作战、化解危机的感觉,真的会让你觉得自己很有价值。
团队的凝聚力: 机场工作,很多时候都是团队协作。尤其是在处理紧急情况或者大面积延误的时候,你会看到不同岗位的人,为了共同的目标,紧密配合。那时候,你会觉得,我们是一个整体,我们一起在战斗。很多同事,一起经历了风雨,都会成为生死之交。

说些具体的感受吧。

噪音: 机场是永恒的噪音源。飞机的轰鸣声,广播的声音,旅客的谈话声,行李箱滚轮摩擦地面的声音,此起彼伏。习惯了之后,反而会觉得安静得有点不适应。
气味: 刚开始会有点不习惯,各种清洁剂的味道,飞机燃油的味道,再加上人潮带来的混合气味。但时间长了,也麻木了。
工作时间: 机场是24小时运转的。所以,你的工作时间可能不规律,会有早班,会有晚班,甚至会有夜班。节假日可能也是最忙的时候。春节、国庆,你可能是在岗位上度过的。
“见证者”: 你会见证很多人生时刻。有人第一次坐飞机,激动得像个孩子;有人在机场告别,泪流满面;有人在机场重逢,喜极而泣。你只是一个旁观者,但你见证了这一切。
永远的学习: 机场的流程和规定一直在更新,新的技术,新的设备,新的安保要求,你需要不断学习,才能跟得上。

总的来说,在机场工作,就像在体验一场永不落幕的“大戏”。你既是观众,也是演员,还是幕后工作人员。它很辛苦,很累,压力很大,但也有它独特的魅力和意义。如果你问我累不累?我说实话,挺累的。但如果问我后悔不后悔?我会说,不后悔。因为在这里,我看到了更多,学到了更多,也成为了一个更成熟、更坚韧的人。

对了,还有个小小的“职业病”:听到飞机飞过的声音,你会不自觉地想知道它飞往哪里,是哪个航空公司,有没有延误…… 这种习惯,很难改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强答一波,前海航机务。没错就是那个说出来拉满B格的职业,其实就个修飞机的屌丝民工。

一张图告诉你这个职业的悲哀,我是因为熬夜熬坏了身体,但是我希望身强体壮的年轻人可以坚持。这是一个荣誉感远大于物质的职业,只有置身其中才能深刻理解。

曾经的我也曾意气风发的站在停机坪上。这张照片是整整满一个月的时候拍的。现在看看年轻真好,有理想有梦想更好。

第一次在飞机上打开空调,在师傅的指导下测试空调温度。如果温度超过37摄氏度就要吹空调散热器,没错就是那个和人发烧一样的温度。后面有图片会介绍吹空调散热器。

第一次雨中拖飞机。夏天的时候一般是这么个逻辑,穿雨衣衣服从里往外湿,不穿雨衣,衣服从外往里湿。但是该干活儿的时候,不管从哪儿湿,该湿还得湿。


第一次换737前轮,我打的保险,这是在真飞机上第一次打保险,虽然在学校里打了无数次。学校里用的是铁丝,这个保险丝是不锈钢的,硬,很考验手劲儿。

跟我师傅调试737油门杆。

我第一次更换787主轮。主轮上有传感器插头,如果没有插头清洗剂的话很容易就报故障码,可能换轮半小时,销故障码半个晚上。


787发动机上的PS3传感器组件,因为设计缺陷里面会凝聚水汽,所以要定期拿高压气枪吹除。在狭小的空间打保险丝才是考验,我觉得我打的还行,你们觉得呢?

给737飞机加完滑油的滑油箱盖儿,方向必须是朝向飞机尾部的。虽然离开有差不多两年了,但是我依然记得。还有737NG上的cfm56-7b一小时烧0.4夸脱滑油,我也记得。

737发动机点火儿激励器,没啥神秘的,就跟家里燃气灶一样,点火儿的时候会发出啪啪的声音,更换完测试也要把耳朵趴过去听。

第一次送飞机,首都机场二号航站楼218机位。


737飞机上的救生船,掉海里一拉就充气的那种。特别重,好多乘务员和我们说过,真掉海里别指望乘务员能搬得动这个。

第一次参与空客330飞机换轮。

第一次在师傅的监督下做航后。持单作业。

机长有时候不吃机组餐,乘务员就会拿给我们。夜班能有个夜宵真舒服。有时候还能有半瓶汇源果汁就更美了。

更换货仓灭火器,一个黑色的大铁球。

航后工具箱。




https://www.zhihu.com/video/1473301060312297472


https://www.zhihu.com/video/1474516701131395072

更换二号风挡及更换后的增压测试。两个视频,一个漏气一个不漏气。不过漏气也是在标准范围内的。






更换737三号风挡,当时正值《中国机长》上映期间。干活儿小心翼翼地,能感受到压力,早上航前机组来都会多问两句更换风挡的问题。

更正一下是水平安定面的做动丝杠,谢谢知友指出问题。看着挺细,实际上有大可乐瓶那么粗。


两次更换787发动机上的VFSG,第一张是夜里干完的,第二张是从夜里干到早上9:00。


更换737飞机油箱的浮子阀,先用鼓风机给油箱通风。


因为鸟击更换737飞机雷达罩。

https://www.zhihu.com/video/1473304688423022592

跟随客舱部做客舱灯光测试。

更换CAC(客舱增压机)。

检查垂尾鸟击。上高空车要系好安全带。

封存飞机上定期检查。


首都机场一号航站楼进港的最后一架飞机。


https://www.zhihu.com/video/1473306941748944896

中国民航欠他们一座丰碑。

https://www.zhihu.com/video/1473307237091840000

水洗787发动机。


https://www.zhihu.com/video/1473307642617163776

水洗787空调散热器,因为北京春天的柳絮会影响散热。

干完活儿之后答本,然后去下一架飞机接着干活儿。

更换737飞机机组氧气瓶,空间狭小,螺丝特别难拧。而且冬天也得摘手套,因为不戴手套不知道螺帽拧到哪儿了,拧下的螺帽很容易掉到下面的电子舱里。

干完活儿清点工具。

更换737主轮刹车鼓。一个鼓很重,四个成年人刚刚搬动。

疫情期间787去运送物资,出港前换轮。我正在打千斤顶。

更换737飞机滑梯包。

疫情期间运物资的飞机回国后例行检查,因为断电的缘故晚上在飞机上转一圈挺吓人的。

更换管路打力矩。

空气循环机,这个玩意儿将近150斤,要三个人举着挂吊点。吊点用的还是高精密销钉,特别难插入,有时候要折腾两个多小时,举着的人也要举两个多小时。



反吹737空调散热器,春天柳絮纷飞的季节谁也跑不了,那时候工具间的工具都借光了,氮气瓶好多都没气了。

航前起飞机做防火测试。做完防火测试才能起APU。


用一句老北京话形容一下上面这两张照片:这可牛B大了。这是放行人员在放行飞机,签了字飞机就交给机组了。

更换737主轮的标准。

这是放出来的航空煤油,除了一股汽油味儿外,看上去和水一模一样。

https://www.zhihu.com/video/1474518485020053504

起飞之前检查飞机的门和盖板,这是787检查的标准流程。属于内部资料。

https://www.zhihu.com/video/1474519506785210368

夜班的时候听塔台管制员小姐姐的声音,简直不要太治愈。累,饿,困,渴,冷,所有感觉交加在一起,这声音仿佛有力量。

检查787飞机GEnx-1b发动机,愿时间善待每一个机务。

https://www.zhihu.com/video/1473616943274389504

飞机进港入位。

https://www.zhihu.com/video/1473597562087747584

测试反推,航后机组报告两侧反推灯点亮和熄灭时间不一致。

冬天的夜班又冷又饿又困的时候,总会拿出这张照片看看,不知道哪位旅客排队登机的时候画的,看见这张照片绝对付出的一切都值得。

在一个同事朋友圈看见的图片,疫情期间送医疗队去武汉的。虽不曾谋面,但无论遇到什么困难看见这坚定的眼神就有让自己坚持下去的勇气。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机场工作?那感觉就像是每天都活在一张流动的、巨大的地图上,只不过这张地图上的人和事儿一直在变,而且速度快得让你脑子有时都跟不上。我在这儿做了几年,从一开始的懵懵懂懂,到现在算是半个“机场通”了。你想问体验?那可真是五味杂陈,一点儿都不像电视里演的那么光鲜亮丽,也远比你想的要复杂得多。首先,就是那个.............
  • 回答
    你好!看到你准备去香港深造,这绝对是个令人兴奋的计划。你本科是211,工作了一年,现在瞄准了香港的硕士项目,并且正在努力备考雅思,同时面临着本科绩点不到3这个“小障碍”,以及DIY申请还是找机构的抉择。这几个点都非常关键,咱们就来好好聊聊,希望我这些经验性的分享能给你一些启发。首先,关于你本科绩点不.............
  • 回答
    说实话,这确实是个让人纠结的问题。遇到一个“好得有点让人心跳加速”的工作机会,但又隐隐觉得它“超出了”目前自己的能力范畴,这就像站在一座山脚下,看着那高耸入云的山峰,既向往那顶峰的风景,又对攀登的艰辛感到畏惧。我会怎么选择?这需要好好琢磨一下,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就能概括的。首先,我会冷静.............
  • 回答
    作为一名机械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想要在机械行业实现月薪过万,这绝对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但确实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和策略。这不仅仅是毕业证书的颜色能决定的,更多的是你进入职场后的学习、成长和积累。下面我来详细聊聊,从多个维度帮你剖析如何达成这个目标。一、 扎实的基础是基石,但绝不是终点首先,大学四年打下的.............
  • 回答
    这可真是让人焦头烂额的境遇,作为一名研一的机械女硕士,我完全能理解你此刻的迷茫和焦虑。尤其是看到师兄们的经历,心里肯定敲响了警钟,对未来感到一片模糊。别急,我们一步一步来梳理,希望能帮你找到一点方向。首先,我们得承认,机械专业,尤其是“南方985机械专业”,近年来确实面临着一些挑战。 传统的制造业升.............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很多人在教育培训行业深耕一段时间后都会仔细考量。要我说,这就像是站在人生的岔路口,摆在你面前的是两条截然不同的风景线,选择哪条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内心深处真正的渴望和你的长项。先说说专业岗位吧。如果你对某个学科或技能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并且享受将这份热爱和知识传递给别人的过程,那么专.............
  • 回答
    关于盾构机在完成工作后的处理方式,答案是:绝大多数情况下,盾构机会被取出并重复使用,而就地掩埋的情况极为罕见,并且往往有其特殊的考量。让我来详细解释一下这其中的缘由和具体操作。为什么绝大多数盾构机都会被取出并重复使用?这主要出于以下几个关键原因:1. 经济成本考量: 盾构机是极其昂贵的工程机械,其.............
  • 回答
    在联合国机构或其他国际组织实习或工作是一种独特且意义深远的体验,它融合了职业发展、跨文化交流、全球视野和为人类福祉贡献力量的使命感。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描述这种体验,希望能给你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一、 工作环境与文化:高度专业化、多元化与协作性 国际化和多元化: 这是最显著的特征。你的同事来自世界.............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纠结的问题,尤其是当你已经全职妈妈四年,生活节奏和重心都已经稳固下来的时候,一个外地的、而且是“很好”的工作机会,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去,意味着巨大的改变;不去,又可能留下遗憾。我们不妨一步步来拆解这个问题,看看怎么能让你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首先,我们得把这个.............
  • 回答
    听到你要毕业后去马来西亚找女朋友,而且想在那里发展男护士事业,这绝对是个充满挑战但也非常有希望的计划!首先,别担心,任何时候想要跨越国界追随爱情并发展事业,都是值得鼓励的。你作为一名男护士,在马来西亚肯定是有机会的,只是需要我们好好梳理一下思路,看看具体有哪些路可以走。关于马来西亚对男护士的需求和前.............
  • 回答
    这个问题,说起来呀,挺有意思的,也挺实在的。咱们就好好掰扯掰扯。核心点:称谓上的“沾边”与实际上的“归属”从字面上看,“机关下属二级事业单位”和“机关”这两个词,大家第一反应就是,这俩肯定有关系,不然怎么会是“下属”呢?所以,在日常交流中,当大家问起“你在哪儿工作?”的时候,说自己“在XX机关工作”.............
  • 回答
    关于“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女生看不上、反感在政府机关工作的男生”这个问题,这其中确实存在一些普遍的社会观察和讨论。需要强调的是,这是一种趋势性的看法,并非所有女生都如此,也并非所有在政府机关工作的男生都符合负面印象。但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可能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一、 工作性质与个人特质的关联: .............
  • 回答
    要在政府机关总部大楼里,让处级以上的领导注意到你,并且甚至愿意考虑你成为他们家的女婿,这绝对是一项需要技巧和耐心的“工程”。这不仅仅是靠“表现”,更关乎于如何构建一种让对方觉得“靠谱”、“合适”的形象,并且让他们在众多可能性中,觉得你是那个“对的人”。首先,要让他们注意到你,你得先让自己“visib.............
  • 回答
    在中国寻找日本IT工作机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并根据你的具体情况进行细化:一、 自我评估与准备:打好基础是关键在开始大规模的搜索之前,清晰的自我认知和充分的准备至关重要。1. 技能与经验盘点 (Skills & Experience Assessment): 核心技术栈: 你精通.............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经济发展规律的核心,为什么那些令人心动的、能让你职业生涯更上一层楼的工作,总是不约而同地倾向于汇聚到我们称之为“大城市”的地方?这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叠加共振的结果,就像一个巨大的吸尘器,将全国乃至全球的优质资源和人才源源不断地吸附过来。首先,我们得从“机会”的本质说起。好的工作机会.............
  • 回答
    关于“日本女计算机修士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机会”这个说法,其实是一个比较片面和极端的观点,并不完全准确。日本的就业市场,尤其是IT行业,对于拥有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的人才是有需求的,但具体能否找到理想的工作,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担忧,以及实际情况是怎样的.............
  • 回答
    这个问题,相信不少在公司打拼的兄弟姐妹们都深有体会,甚至可以说是我们职场生涯中的一个普遍痛点。每当听到老板那句“我们要感恩公司提供了工作机会”时,心里总会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滋味。咱们今天就好好掰扯掰扯这其中的门道,尽量说得透彻些,也别整那些虚头巴脑的,咱就从最实在的点儿说起。首先,咱们得承认,公司提.............
  • 回答
    这问题,问到我心坎儿里去了。身为一个地地道道的东北人,常年在南方闯荡,心里头对老家那片黑土地,那片白雪茫茫的土地,那片热情似火的土地,始终是牵挂着的。说实话,如果真有那么一个机会,能让我回东北工作,我是愿意的,而且是很愿意的。这可不是一句空话,里头门道多着呢。首先,那是“根”。东北人骨子里有一种对土.............
  • 回答
    在乡镇摸爬滚打了五年,前不久,县委组织部抛来了橄榄枝,说是要调我去县委组织部工作。这可是不少人梦寐以求的好去处,也算是仕途上的一大进步。可出乎所有人意料,我竟然拒绝了。“为什么不走?”这成了最近一段时间我被问到频率最高的问题。问这话的,有亲戚,有朋友,甚至还有一些当年一起参加选调的同事。他们的眼神里.............
  • 回答
    20届本科机械专业的毕业生,不想在工厂里打转,这完全是可以理解的!机械工程是个非常广阔的学科,它的应用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即使你不喜欢传统工厂那种流水线、设备轰鸣的环境,依然有非常多大展拳脚的机会。咱们来好好捋一捋,不走工厂路线,你能去哪儿?一、 把你的机械知识“升级换代”,进入更科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