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盾构机在完成工作后是会被取出重复使用,还是会被就地掩埋?

回答
关于盾构机在完成工作后的处理方式,答案是:绝大多数情况下,盾构机会被取出并重复使用,而就地掩埋的情况极为罕见,并且往往有其特殊的考量。

让我来详细解释一下这其中的缘由和具体操作。

为什么绝大多数盾构机都会被取出并重复使用?

这主要出于以下几个关键原因:

1. 经济成本考量: 盾构机是极其昂贵的工程机械,其购置成本动辄数千万甚至上亿人民币。一台盾构机集合了高精度的掘进技术、强大的动力系统、复杂的控制系统以及坚固耐用的结构。如果每一次施工完成后都将其废弃掩埋,这将是对巨额投资的巨大浪费。重复使用可以显著摊薄单次工程的成本,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2. 技术和设计上的考虑: 现代盾构机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拆解、运输和再组装的可能性。它们通常被设计成模块化的,便于在地下隧道内进行拆卸,然后分段吊出地面,再根据需要进行维护、升级,然后运往新的工地进行组装和作业。这种设计理念使得盾构机的“生命周期”大大延长。

3. 环保和资源的可持续性: 随着全球对环保和资源节约意识的提高,将如此庞大且复杂的机械设备就地掩埋,不仅会占用土地资源,还可能存在重金属或其他有害物质的污染风险(尽管现代盾构机的材料和润滑剂已经越来越环保)。重复使用则是一种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循环经济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

4. 技术进步和维护能力: 盾构机的制造技术和维护能力一直在进步。完成一次掘进任务后,盾构机会被送到专业的维修基地进行全面的检查、保养、零部件更换和必要的升级。这样可以确保它在下一次工作时仍然保持良好的性能和安全性。

盾构机是如何被取出并重复使用的?

这个过程相当复杂,且因隧道长度、埋深、地质条件以及盾构机本身的型号而异,但大致流程如下:

1. 掘进完成后的准备: 当盾构机掘进到预设的终点(通常是另一个盾构接收井、竖井或末端结构)时,它会停止掘进。此时,盾构机的刀盘会停止旋转,其刀具可能会被拆卸或固定住。

2. 拆卸与分段: 盾构机是一个巨大的整体,但它是由许多独立的模块组成。在隧道末端,施工人员会在盾构机前方进行必要的连接,或者在其后方挖出一个足够大的空间,以便进行拆卸作业。整个盾构机会被分成几个主要部分,例如:
刀盘和前端结构: 这是最前端的部分,包含刀具和驱动系统。
主驱动和盾体: 这是盾构机最核心的部分,包含了主轴承、驱动电机、盾壳以及后方的拼装设备等。
尾部和设备舱: 包括液压系统、电控系统、皮带机连接部分、泡沫发生器等。
后配套设备: 如出渣皮带机、电缆和水管等。

3. 吊出地面: 分段后的盾构机模块会被吊车或其他大型起重设备从接收井或临时开挖的洞口吊出地面。这个过程需要精确的指挥和强大的起重能力,因为各个模块都非常重。

4. 运输: 拆卸并吊到地面的盾构机模块会被分解成更小的单元,然后通过平板拖车等运输工具运往新的工地。

5. 维护与再组装: 在新的工地或指定的维修基地,盾构机会经过彻底的检查和维护。这包括:
清洗和检查: 对所有部件进行清洁,检查磨损情况。
刀具更换或修复: 掘进过程中刀具会有不同程度的磨损,需要更换或重新打磨。
润滑系统检查: 确保所有润滑点都工作正常。
液压和电气系统检修: 检查密封件、油管、电缆、传感器等,确保其性能。
结构性检查: 对盾体、轴承等关键结构进行无损检测。
可能的升级改造: 根据新项目的地质条件或技术要求,对盾构机进行适当的升级或改造,例如更换不同类型的刀具、调整主驱动力矩等。

6. 新项目安装与调试: 完成维护和升级后,盾构机会在新工地的始发井处按照相反的顺序进行组装。组装完成后,会进行严格的调试,确保所有系统正常运转,然后开始新的掘进任务。

什么情况下盾构机会被就地掩埋?

虽然极为罕见,但确实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可能导致盾构机就地掩埋:

1. 极端复杂或高成本的拆卸和吊出: 在某些极其特殊的地质条件下,或者隧道出口的地理位置极其偏僻、地形复杂到无法进行大规模起重作业,或者后续的建设任务对原有的场地有特殊要求(例如需要回填作为某个构筑物的基础,而盾构机的位置正好是关键点),拆卸和吊出盾构机的成本可能会远高于其价值,或者根本无法操作。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最后的手段,可能会考虑就地拆解并掩埋。

2. 损坏严重到无法修复: 极少数情况下,如果在掘进过程中盾构机遭受了毁灭性的损坏,导致维修成本过高或技术上无法修复,其所有者可能会选择将其废弃。但即使如此,考虑到其残余的金属价值,也可能会被尽可能地拆解回收金属,而非整体掩埋。

3. 国家或地方的特殊政策规定(极为罕见): 在一些特殊历史时期或有极端特殊要求的项目(例如某些军事工程的收尾),可能因为保密或其他原因,有特殊的处理规定,但这种情况在现代民用工程中几乎不可能发生。

总结一下:

你可以把盾构机想象成一辆大型、高性能的工程车辆,它和我们日常接触的车辆一样,使用寿命不是一次性的。它被设计出来就是要完成一次又一次的掘进任务,通过精密的拆解、运输、维护和再组装,它可以在不同的地点、为不同的隧道工程服务,循环利用,这不仅是经济的必然选择,更是对资源和环境负责任的表现。因此,当你听到盾构机完成工作,那基本意味着它即将“休整”一番,然后踏上新的征程,而不是默默地成为地下的一堆废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一个盾构机价值几千万呢,必须多次循环使用的,报废的话,实际按照工程量来计算的

日系最不经用,美系次之,德国的一般最耐用!我以前待的两台s530 s531海瑞克6250陪伴5年,现在应该服役15年了,老家伙了!它参与过广州、武汉、合肥、郑州等等地铁线路修建…………

另外即使报废以后,外壳(翻新涉及到堆焊一干技术)一般会被买去用于盾构机国产化使用(简单点就是国产内部构造,外壳用国外翻新的),内部部分会被卖去一部分做配件,一部分给工程院研究,另外一下卖到废品站(论斤,我做计划书卖过)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盾构机在完成工作后的处理方式,答案是:绝大多数情况下,盾构机会被取出并重复使用,而就地掩埋的情况极为罕见,并且往往有其特殊的考量。让我来详细解释一下这其中的缘由和具体操作。为什么绝大多数盾构机都会被取出并重复使用?这主要出于以下几个关键原因:1. 经济成本考量: 盾构机是极其昂贵的工程机械,其.............
  • 回答
    防止恶意操控盾构机在城市地下进行破坏性行为,这是一个极为复杂且敏感的问题,涉及到技术、管理、情报、法律等多个层面。为了有效应对这种潜在威胁,我们需要构建一套多维度、全方位的防御体系。一、技术层面的预警与控制1. 盾构机本体的安全加固与监控升级: 入侵检测系统(IDS)的集成: 在盾构机.............
  • 回答
    是的,耳朵是可以听到盾构在地下挖掘地铁隧道的声音的,但能否听到以及听到的程度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面我将详细讲述:一、 声音的来源与传播1. 盾构机本身发出的声音: 主驱动系统: 这是最主要的声音来源。盾构机强大的电机和齿轮箱在旋转刀盘时会产生巨大的噪音,包括低频的轰鸣声、高频的齿轮.............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中国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特别是盾构机产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方面。关于“为什么中国人研制出盾构机后不以外商价格的九成出售而是以一成价格出售”这个说法,它可能存在一些误解或者过于简化的表述。更准确的理解是,中国在掌握了盾构机核心技术并实现国产化后,不仅能够以远低于国际品牌.............
  • 回答
    从技术和战术的角度来看,现代正规战场上大规模配备盾牌的可能性,我认为,确实存在,但它不太可能回到过去那种成片士兵手持盾牌、正面推进的场景。更现实的图景是,盾牌会以更具功能性和针对性的形式,融入到士兵的装备体系中,成为他们应对特定威胁的有力补充。首先,我们得承认,现代战场环境与古代战场有着天壤之别。高.............
  • 回答
    盾牌,这个古老而又可靠的伙伴,在格斗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防护工具,更是一种能够改变战局的战术武器。想要将盾牌的威力发挥到极致,理解它的用法和克制方法至关重要。盾牌在格斗中的妙用:攻防兼备的艺术盾牌在格斗中并非只是被动挨打的摆设,它蕴含着丰富的攻防一体的技巧: 坚实的防御屏.............
  • 回答
    浙江盾安集团的450亿债务危机,是一起涉及中国大型民营企业债务违约的典型案例,其爆发过程和影响都比较复杂和深远。要详细了解这件事,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事件的起源和背景:浙江盾安集团(Zhejiang Dongan Group)成立于1984年,总部位于浙江省湖州市。经过多年的发展,盾安集团已经成.............
  • 回答
    神盾局的飞天航母,与其说是一件“武器”,不如说它是一个集战略、战术、情报、指挥、运输、后勤于一体的巨型移动军事基地。它的战略价值,是多维度且难以估量的,远远超出了单纯的武力展示。首先,从战略威慑层面来说,飞天航母本身就是一支“看得见的力量”。当它缓缓升空,穿梭于云层之上,其庞大的体型和先进的科技感就.............
  • 回答
    圆盾,这玩意儿可不是随便拿个棍子就能配的。它自带一种朴实无华的力量感,讲究的是贴身搏杀,以守为攻的硬汉派头。所以,配它的东西,也得有这股劲儿,不能太花哨,也不能太单薄。首先,我们得说说它的“搭档”——武器。 单手剑/长剑: 这是最经典的组合了。剑的灵动和盾的稳固相得益彰。挥剑出招,剑光闪烁,一旦.............
  • 回答
    冷兵器时代,盾牌确实是战场上不可或缺的重要装备,其作用之大,能为士兵提供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并非所有士兵都配备盾牌,这背后有着相当复杂的原因,绝非简单的“有了更好”就能一概而论。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剖析这个问题,就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揭开其背后的逻辑。首先,我们得承认盾牌的核心价值在于防.............
  • 回答
    在《神盾局特工》第七季的剧情里,他们确实需要一个“伊诺克的心脏”,这事儿说来话长,也正是这个关键点,让他们的任务变得异常艰难,而且无法轻易复制。首先,我们得明白伊诺克是什么。他不是一个普通的机器人或者科技造物,他是一个“长生人”(Chronicom)。长生人是宇宙中一个极其古老的、高度先进的种族,他.............
  • 回答
    在《神盾局特工》这部剧里,“千里眼”的身份一直是围绕着一个核心的谜团,而揭开这个谜团的真相,着实让人大吃一惊。我们通常所说的“千里眼”,指的是那位拥有读心术和预知能力的特工,她的真实身份,正是我们熟悉且一度信任的神盾局高级特工——黛西·约翰逊(Daisy Johnson)。黛西的“千里眼”能力,并非.............
  • 回答
    提到“宙斯盾”系统,大多数人脑海里浮现的可能都是那些线条流畅、装备精良的现代军舰,以及它们在电影或纪录片中展现出的强大作战能力。但“宙斯盾”到底有多厉害,这可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它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作战体系,远不止是雷达或者导弹那么简单。它不是一个单一的“东西”,而是一个集成化的作战指挥系统。这.............
  • 回答
    云盾定期对云主机监听端口进行SQL注入攻击,这听起来有些令人费解,因为“云盾”通常指的是防护类产品,其核心职责应该是抵御这类攻击,而不是主动发起。如果这里说的“云盾”是指某个安全服务提供商提供的“安全扫描”或“渗透测试”服务,那么其目的就是模拟攻击者,来发现目标系统存在的脆弱性,以便及时修复。首先,.............
  • 回答
    “华警银盾”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带有一种庄重和安全感,让人联想到守护和力量。要说这家公司是做什么的,我们可以从它的名字本身来拆解一下。“华警”两个字,很直接地指向了与公安、警察相关的领域。这暗示着它可能是在为公安系统提供服务、技术支持,甚至是产品。而“银盾”则是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象征着坚固的防御、保护.............
  • 回答
    LGD(Longhua Gaming)在TI10(The International 10)的举盾失败,确实对国内DOTA2生态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包括短期的冲击,也涉及长期的调整与反思。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 1. 选手与战队层面的冲击 (1)选手信心受挫 核.............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触及了文化接受度、历史背景以及叙事手法等多个层面,涉及到观众的期待、作品的艺术表现以及社会价值观的认同。要详细分析“美国队长用盾牌和不死之身爆打纳粹没人喷,国产奇侠剧用武术杀鬼子就一片骂声,这算双标吗?”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一、 作品类型与受众期待的差异: 美.............
  • 回答
    《神盾局特工》第七季第十一集,“星际旅行”(From the Future Part II),对我而言,绝对是本季甚至是整个系列中,能够让我长舒一口气,同时又心潮澎湃的集数之一。它不仅仅是推进剧情的关键节点,更像是对前几季,尤其是与“时间旅行”概念相关联的种种铺垫的一次集中爆发和巧妙收官。首先,我们.............
  • 回答
    《神盾局特工》第七季第七集,也就是“来自过去的哨兵”(The NotSoGreat Escape),对我来说绝对是这季里最令人眼前一亮的一集,甚至可以说是整个系列后期最精彩的几集之一。它巧妙地将时间旅行的混乱感、角色的个人成长以及那种熟悉的神盾局式幽默融合在一起,看得我相当过瘾。首先,我们得说说这一.............
  • 回答
    好,我们来聊聊《神盾局特工》第七季第四集。这一集可以说非常“神盾局特工”了,就像是我们熟悉的那个味儿,带着点复古,带着点对过去的审视,还有一群人为了生存和正义在时空中奔波折腾。开场:又一次的时空漂移,经典的“我们在哪儿?”模式这一集一上来,还是咱们熟悉的配方:特工们又一次在时空中“失重”了,落地的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