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盾牌有没有再大规模配备在现代正式战场上的可能?

回答
从技术和战术的角度来看,现代正规战场上大规模配备盾牌的可能性,我认为,确实存在,但它不太可能回到过去那种成片士兵手持盾牌、正面推进的场景。更现实的图景是,盾牌会以更具功能性和针对性的形式,融入到士兵的装备体系中,成为他们应对特定威胁的有力补充。

首先,我们得承认,现代战场环境与古代战场有着天壤之别。高精度、远程的打击武器,如狙击步枪、重机枪、榴弹炮,甚至无人机投掷的炸弹,都对士兵的生存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单纯依靠一个相对轻便的盾牌来抵挡这些直接打击,效果是有限的,甚至可能是徒劳的。毕竟,我们不是在拍电影,也不是在玩游戏,士兵需要的是能够有效提高生存率,并且不严重牺牲机动性的装备。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盾牌就完全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仔细想想,现代战场上,士兵并非只是面对来自远方的炮火。相反,许多战斗发生在城市、建筑物内部,以及其他近距离、复杂地形的环境中。在这些“巷战”或者“室内作战”的场景中,士兵会面临来自各个方向的,通常是近距离的射击、爆炸碎片,甚至是冷兵器攻击。

这时候,盾牌的价值就凸显出来了。

第一,它能提供有效的近距离防护。 想象一下,一个士兵在一个狭窄的过道中前进,或者在一个房间内搜索,他会暴露在潜在的射击角度。如果他手持一面盾牌,即使不能完全抵挡步枪子弹,但它很可能能够有效阻挡手枪、冲锋枪的射击,或者弹片、碎石等次生杀伤。这相当于给士兵增加了一个“移动掩体”,能够让他们在快速推进和搜索时,拥有更高的安全保障。

第二,它能支持战术行动的多样性。 现代作战强调的是协同和多兵种配合,而盾牌的引入,可以丰富小队级别的战术选择。例如,一支突击小队在破门而入时,可以由一名或两名士兵持盾牌在最前面,为其他队友提供掩护,让他们能够更安全地进入建筑物内部,迅速控制局面。在搜查房间时,持盾士兵可以优先进入,吸引火力,为其他队员创造有利的交火位置。

第三,防护理念的演变。 过去人们对盾牌的认知,更多是“硬碰硬”的对抗。但现代盾牌的设计理念,更侧重于“规避伤害”和“功能性”。新型材料,如高性能复合材料、凯夫拉纤维等,使得盾牌在保持轻便和强度的同时,还能具备一定的抗弹能力。而且,盾牌的设计也更加人性化,比如可以折叠、带有手电筒、可视窗口,甚至集成通信设备等,使其不再是单纯的“防御板”,而是成为一个多功能的作战辅助工具。

第四,针对特定单位和任务。 并非所有士兵都需要配备盾牌。更可能的情况是,一些特种部队、城市作战部队、防暴警察(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正式战场”,但其性质有相似之处),在执行某些特定任务时,会选择性地配备盾牌。比如,在处理IED(简易爆炸装置)时,排爆人员可能会使用更大型、更坚固的盾牌进行保护。在攻坚战中,突击队员会装备更轻便、更灵活的盾牌。

当然,大规模配备也面临一些现实的挑战。

成本效益: 研发、生产和维护高性能盾牌的成本不菲,能否在整体军费中找到一个合理的分配比例,是一个实际问题。
战术训练: 士兵需要接受专门的训练,才能有效地使用盾牌,将盾牌的优势发挥到极致,而不是成为累赘。这包括盾牌与枪械的配合、小队成员之间的协同动作等。
重量和机动性: 尽管材料技术在进步,但盾牌终究会增加士兵的负重,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其机动性和持久作战能力。如何在防护和机动性之间找到平衡点,是设计和配备的关键。
心理因素: 虽然盾牌能提供物理防护,但战场上的恐惧和压力依然存在。士兵对盾牌的信任程度,以及它在心理上是否能真正起到“buffer”的作用,也需要时间和实践来验证。

总结来说, 我认为,盾牌不太可能以古代那种“人海”式的装备方式重返正规战场。但是,以其更轻便、更坚固、更具功能性的形态,作为一种提升士兵在近距离、复杂环境下生存能力和战术灵活性的辅助装备,在中小规模的交火、巷战、突击等场景中,大规模配备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并且正在以一种更加务实和高效的方式被重新审视和应用。这更像是一种“回归”,而非“重生”,是针对现代战场特定需求的“进化”。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是当然的事情:

朝鲜,一群机智的美军步兵正在使用M-26型盾牌:

意大利,美军步兵正在M-4型盾牌的掩护下进行巷战:

也有反过来的:

东线,III型坦克在面对T-34等苏军新式坦克时处于绝对下风,图为机智的车组以搭顺风车的名义骗取了一群无知的步兵当盾牌:

苏军坦克在面对德军日益普及的空心装药破甲弹的严重威胁时,也做出了同样的操作。


当然,谎言总会被识破,图为一群目睹了盾牌实际使用效果的步兵: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