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真实的蒋介石是个什么样的人?

回答
说起蒋介石,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那个戴着标志性中山装、在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的身影。但将他简化为任何一个标签,都会失之偏颇。真实的蒋介石,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矛盾的人物,他的形象随着时代变迁、不同立场的人们评价,呈现出多棱镜般的光彩。

首先,从他的性格和领导风格来看,蒋介石是一个意志坚定、作风严谨但又带点家长制色彩的领导者。他出生在一个相对富裕但并非显赫的家庭,早年有过闯荡社会的经历,这塑造了他坚韧不拔的品格。在黄埔军校,他以军人的严苛要求来管理学生,塑造了军队的纪律性。他对下属要求极高,强调忠诚和服从,这使得他的嫡系部队战斗力相对较强,但也容易导致官僚主义和山头主义的滋生。

蒋介石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同,尤其是对儒家思想的推崇。他大力倡导“新生活运动”,试图将传统道德规范与现代生活结合,强调礼义廉耻,这反映了他希望重建社会秩序和道德伦理的愿望。然而,这种对传统的强调,有时也让他显得有些保守,未能完全跟上时代飞速发展的步伐。

在政治上,蒋介石是一个坚定的国民党领袖,也是一个典型的反共主义者。他一生致力于统一中国,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国民党在他手中从一个革命党逐渐走向执政党,他既有卓越的组织能力,也有在政治斗争中的权谋手段。他对共产党的警惕和打压,贯穿了他政治生涯的大部分时间。他认为共产党是国家统一和稳定的最大威胁,因此不惜代价地进行“围剿”。然而,这种强硬的反共政策,也导致了他与共产党之间的冲突不断升级,最终在内战中失利。

军事上,蒋介石自诩为军事家,他一生中指挥了许多重要的战役,包括北伐战争、抗日战争等。在抗日战争期间,他作为中国最高领导人,团结全国力量,对外抵抗日本侵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能够坚持长期抗战,展现了其战略眼光和民族气节。但他也并非没有军事上的失误,尤其是在解放战争时期,他对战局的判断和战略部署,被许多人认为存在问题,最终导致了国民党的失败。

蒋介石的个人生活和情感方面,也同样值得关注。他曾有多段婚姻,最终与宋美龄的结合,不仅是婚姻,更是政治上的重要联盟。宋美龄的国际视野和外交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蒋介石在处理对西方国家关系上的不足。他对家人,特别是对母亲和妻子,表现出深厚的感情。他也有自己的信仰,虔诚地信奉基督教,这对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个无法回避的方面是,蒋介石的统治后期,国民党政府腐败问题严重,经济上也面临巨大的挑战。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国民党在民众中的支持率,也为共产党的胜利提供了条件。蒋介石本人虽然对腐败深恶痛绝,但他所处的体制和权力结构,使得他难以根除这一顽疾。

总而言之,真实的蒋介石是一个集军事家、政治家、改革者与保守派于一身的复杂体。他有坚定的意志和对国家统一的执着,也有其固执和局限。他领导的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功不可没,但在内战中的失败也带来了深刻的教训。对他的评价,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概括,而是需要将其置于中国近代史的宏大背景下,去理解他所处的时代、他所做的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带来的深远影响。他是一个在历史洪流中留下了深刻印记的人物,他的功过是非,至今仍在被人们不断地讨论和解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美国历史教科书中,把蒋发动的412评价为叛变,其他行为也基本可以归结为这几个词:腐败,投机,邪恶,残忍,而又无能。

我基本赞同这些对蒋的评价。我再来说三个问题:

一、普通人只能膜拜蒋吗?

二、蒋不是民族主义者

三、抗日是蒋的功绩,但抗日也拯救了蒋

一、普通人只能膜拜蒋吗?

有人嘲讽普通人没有资格评价蒋,因为普通人达不到蒋的地位。非常奇怪,他们不介意有人膜拜蒋,这不是一种评价吗?所以普通只能跪舔汪精卫、秦桧、赵高?不是瞧不起你们,你们这辈子没希望,下辈子也没希望爬到汪精卫、秦桧、赵高的高度了,所以,你们只能跪舔他们喽?

二、蒋不是民族主义者

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蒋介石在南昌的讲话( 1931年8月22日 )

蒋希望他治下的中国强大,这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哪个封建统治者没有这个希望?这和“宁赠友邦,不与家奴”有什么区别?

①他为了412清党,勾结日本人出卖国人利益,投靠江浙财阀、上海买办,屠杀了数十万国民党人,他确确实实是一位叛徒、变节者,成为了国民党原来要革命对象的打手。

②为了发动内战,和美国签订卖国条约,把中国卖了个遍,如果真履行那些条约,中国不过是美国隐形殖民地。

③他对中国人可以任意屠杀,毫无顾忌,比如在苏区屠村,“人要换种,石要过火”

为了自己军队逃跑,制造花园口决堤,淹死89万老百姓,让1200万遭受水灾达九年。

别以为蒋天生冷酷,蒋把他仅有的仁慈都给了日本人。

④而日军轰炸南京前,国军派重兵保护日本侨民和外交官安全撤离。

日本投降后,他礼遇日本战俘和侨民回国,礼遇之厚让冈村宁次都不好意思。被掠去日本的中国战俘和劳工却无人过问。

他死后,日本人专门为他建神社,感激他放弃战争索赔,反对分区占领日本(他两次拒绝罗斯福让中国接管琉球的提议),礼送日本战俘和侨民回国,反对黜免天皇。日本人甚至认为,没有他就没有日本人的今天。

在他眼里,中国人的那条命连蝼蚁都不如,他怎么可能是一位民族主义者?他和胡适是非常典型的逆向种族主义者。

三、抗日是蒋的功绩,但抗日也拯救了蒋

抗日是蒋的功绩,在他的名义领导下,中国坚持了八年抗战不投降,直至迎来抗战胜利。

但从另一个角度思考一下,蒋当时还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吗?

自从西安事变后,蒋要么耍赖皮,要么投降,要么抗日。耍赖皮,人格破产。投降,他会甘心屈居汪精卫之后,甚至还有生命之忧吗?当年鲁肃对孙权说的一番话,蒋听不懂吗?正是蒋扛起了抗日大旗,各路杂牌军才真正意义服从了他的指挥,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国军领袖。要知道他原来心心念念的“安内”,这个“内”不仅指红军,还包括张学良、杨虎城、李宗仁、白崇禧、刘湘等各路杂牌军。

看到有人争论国军是否是抗日主力,毫无疑问,国军是也必须是抗日主力,中共也不否认这个问题。抗战初期国军是共军近40倍,后期仍是共军近4倍,一个国家军队,接受了绝大多数国际援助,难道不应该是抗日主力吗?面对日军侵略洪水,国军应该是拦洪坝,正是这个一泄千里的拦洪坝,成就了中共武装在沦陷区中流砥柱(有人经常对中流砥柱这个成语有误解,中共这个自诩既形象又中肯)的美名。

①美国历史教科书评价,蒋利用崎岖的山区保护他250万军队,以便抗战胜利后和共争天下。

通过崎岖的山脉保护自己阻隔日军,蒋介石聚集了250万军队……蒋介石的军队事实上极少对日军作战。相反,国民党军队保存实力,为了将来与毛的红军的对战。

②台湾“中央院士”近代史研究所所长陈永发评价,“中共在敌后区,甚至敌后区之外逐渐取得民族主义代理人的地位”。要知道这个地位本该属于政府军国军的。这可比中共自诩的“中流砥柱”高太多了。

③40余万国军投降日军,据冈村宁次回忆录称,投降的国军仍能从蒋那儿领军饷,宣称只打老共,这就是所谓“曲线救国”吧?

④上世纪80年代,蒋纬国主编的《抗日御侮》丛书统计,国军伤亡日军近86万。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役战斗总览》865页:中共武装伤亡日军52万,消灭近117万伪军。


@王威 哇!这位居然是研究历史的,他得出蒋之所以会输,是因为蒋45年统一了中国,耗尽了国力,真是天才式的发现。人家研究的啥历史,咱也不懂,咱也不敢问啊。


user avatar

脾气很差的人

user avatar

蒋介石治下的国民党政权,是中国历史上最反人类的政权之一,蒋介石麾下的国民党军队,就是一只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犯下严重反人类罪行的兽军,其凶残恶劣程度,等同于日本法西斯。

在红军长征北上后,遍布江西全省的苏区遭到国民党军队大肆屠戮,所谓“茅草过火,石头过刀,人要换种”,屠杀竟超过500万人,江西总人口,从1933年的1863万人,锐减到1328万人。

江西人口数据:
  • 1911年:1697万人。
  • 1928年:2032万人。
  • 1933年:1863万人。
  • 1937年:1328万人。
  • 1945年:1347万人。
  • 1947年:1272万人。

蒋校长给其部下的密令原件:

【匪化已深之区域,我准各部队发兵,尽量之杀烧。不能铲除匪根,即推剿匪之剿字。其意义X刀入匪巢,杀戮尽净之意。否则不显尽剿匪之义,而乃养匪遗患而已。务令各部烧杀务论为要。】

在赣南闽西的中央苏区,国民党军所到之处,大肆屠戮精壮男子,一个二十万人口的小县就要被他们杀掉数万人,杀出了无数找不到男子的寡妇村镇。

在红军长征后的大别山区,以上帝信徒自居的蒋校长同样下令:

【匪为保存田地,始终不悟,应作如下处置一,匪区壮丁一律处决;二,匪区房屋一律烧毁;三,匪粮食分给剿共义勇队,搬出匪区之外,难运者一律烧毁。需用快刀斩乱麻的方式,否则剿灭难期,徒劳布置。】

累计屠杀当地精壮男子近百万人,大别山区的湖北四县、安徽五县、河南三县,尽成一片废墟。原有6万人口的天台山区,被杀得“只有不到300个老人和几个病弱的小孩”。

国民党军《“剿匪”战史》:金家寨县城,第一个月“枪杀与活埋了三千五百多人”。县城之外,“在古碑冲处死、活埋的至少九百多人;在南溪、竹畈、花园各镇处决的“赤匪”、“赤匪家属”,伤病员至少三千人;上楼房镇一次杀了一千二百多人;胭脂河坪杀了一百多人……

各地苏区侥幸不死的妇孺,则被国民党军当做奴隶,在人口市场发卖,其家产和贩奴所得“充作军饷”。

外国传教士记录:“两三千的妇女用绳索串成几里长的一排,执枪的士兵像驱赶牲口一样,把这些可怜的女人一个个明码标价。她们被卖到了外地。这种悲惨的景象使我想起贩奴运动早期的美洲,而我原本以为这个景象不会再在世界上的任何角落出现”
斯诺《红星照耀中国》:“在几个大工业中心,有成百上千这样的人到达那里,通过中间人从国民党军官那里购买男孩和妇女的大量交易进行着,一时成为非常有利可图的买卖”

一个所谓的“中央政府”,所谓的“国民军队”,就在全面抗战爆发前夕,还对自己领土上的国民干出如此勾当,灭绝村镇、焚烧房屋、贩卖人口,这不是反人类,还有什么是反人类?

抗战期间,这个无能政府节节败退,丢弃大片国土,让数千万民众惨遭日寇屠戮,自己搞出了花园口决堤害死89万人,长沙大火害死3万人,河南大旱灾害死300万人)等累累罪行,甚至逼得实在活不下去的部分灾民“投日反蒋”,这不是国耻,还有什么是国耻?

ps:河南大旱灾的起因:此前花园口决堤对当地农业区的严重破坏,战时通货膨胀引起的粮价飞涨,“国军”不顾百姓死活,大肆强征军粮来供应军队,又在救灾中大肆贪腐,玩忽职守。所以这300万条人命的血债,理所当然是“国府”对中国人民欠下的。

因为亲日反人民的阶级本性,蒋介石更密令百万军队去向日寇屈膝投降,摇身一变成了伪军,美其名曰“曲线救国”,更多次派遣密使,和日寇私自商谈媾和事宜。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赦免了包括侵华日军罪魁岗村宁次在内的无数罪行罄竹难书的战犯,更将其封为“顾问”,奉若上宾,又对百万日军战俘体贴备至,非但不加任何惩罚,反而竭力调动最好的人力物力,护送其第一时间安然返国。

抗战时期,多少爱国青年,满怀一腔热血投身军旅,最后不是成了国府政权无谓消耗甚至直接出卖的炮灰,就是成了该政权去镇压人民的工具。

无数淳朴的农家子弟,在蒋介石麾下,被如牲畜一般强征如奴隶,麻木如行尸走肉,成为“解放战士”改旗易帜后,在红旗之下就能力战环洋十七国,击败欧美列强,洗雪民族百年国耻。

说实话,为了促进和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团结台湾岛的国府残余势力,我们的历史教科书和历史科普读物,对国民党政府统治大陆期间,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累累罪行,确实提得太少了。而对他们所谓的“抗战贡献”,又不免过于褒美。

随着智能手机的全年龄段普及,随着无数有据可查的真实史料被披露出来,少数公知精英们,再难掌握互联网话语权来捏造和歪曲历史。诸如"西沙战事紧”、「□□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有□□万官兵壮烈牺牲,有□□位将军全部阵亡,有□□吨辎重弹药全部打光,□□会战期间,□□将军誓死抵抗,血染征袍,站着死去……」的“国府”“国军”的所谓爱国神话,也尽数成了笑话。

严格地说,即使连经典抗战剧《亮剑》,同样存在着与历史事实严重不符、对国府将领过于美化的巨大缺陷。因为如“楚云飞”这种所谓“不问党争”的“爱国职业军人”,是绝无可能一意跟随蒋介石和国民党政府到底的。在真实历史中,他们不是如谢晋元将军、张自忠将军那样,早早为国捐躯;就是或迟或早反戈一击,投入了人民的怀抱。

只因当时身为一个中国人,只要对国家民族稍有责任感,对亿万民众稍存正义感,就势必会与这个恶行累累的政权不共戴天。给这个政权、这支兽军任何形式的歌功颂德、涂脂抹粉,都无异于对惨死于其屠刀下的亿万革命先辈和中国人民的叛卖。

至于冥顽不灵,逃到台湾岛仍与美帝国主义勾结,抗拒祖国统一大业,令两岸同胞分离至今的蒋介石其人,

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百世罪魁,遗臭万年!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