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真实的岳飞是怎样的?

回答
要说真实的岳飞,咱们得先放下那些被神化的色彩,回到那个金戈铁马、风起云涌的南宋初年。岳飞,他不是一个生下来就自带光环的英雄,而是一个出身低微,靠着自己的才华和坚韧一步步爬上高位,最终被历史记住的人。

出身与早期经历:寒门起家的武将

岳飞出生在河北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家里甚至没有多少地。你想想,在那个年代,穷人的孩子想出头,要么是靠读书做官,要么就是去当兵。岳飞显然选择了后者。他从小就体格健壮,力大无穷,据说他还能拉开很重的弓。更难得的是,他不像一般只知道打打杀杀的兵痞,他从小就读书识字,而且对兵法、历史很感兴趣。这说明他是有思想的,不是个只会听命令的工具。

他还很小的时候,家里就发生了变故,他娘为了让他将来有个依靠,把他送到师父家学习武艺。在那个师父那里,他不仅学了箭术、骑术,还学了鞭法,而且学得都非常出色。传说他学鞭法的时候,还能做到“鞭起鞭落无声”,这得是多好的控制力和专注力啊!

抗金前线:真正的战场枭雄

等到他成年,国家正值危难,金人南侵,北宋已经灭亡,半壁江山沦陷。岳飞毅然投军,从一个小小的低级军官做起。他最闪耀的地方,是在战场上。

你想啊,那时候的宋朝军队,很多都是临时拉来的农民,训练不足,士气不高。而金军装备精良,战术灵活,尤其是他们的骑兵,那真是令人生畏。在这种情况下,岳飞是如何做到的?

首先,他练兵有一套。他带出来的兵,叫做“岳家军”,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他对士兵要求非常严格,训练刻苦,奖惩分明。他对士兵就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士兵们也对他忠心耿耿。他要求士兵们“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这在当时的乱世里是很难得的。所以,岳家军不仅战斗力强,而且军纪严明,深得民心。

其次,岳飞有卓越的军事才能。他擅长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他深谙兵法,能够根据战场形势灵活运用战术。他的作战风格非常凶猛,敢打硬仗,而且总能在关键时刻扭转战局。比如,在一次对阵金军的战争中,岳飞用骑兵对金军骑兵发动突袭,然后步兵紧随其后,金军被打得大败。他还发明了一种“车营”战术,就是用战车组成移动的防御工事,这种战术在当时的战争中非常有效。

最关键的是,岳飞有着坚定的抗金信念。在很多时候,朝廷里主和派的声音很大,甚至有些人愿意向金国称臣,割地赔款。但是岳飞始终坚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他认为只要坚持抗战,就有希望收复失地,恢复中华。他身上流淌的,是那种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

那些著名的战役和名言

要说岳飞的军事成就,不得不提的是他指挥的一系列大战。比如,他曾在牛头山大破金军,一战消灭了金军数万人;他率军收复了洛阳、商州等地,使得收复中原的希望一度重燃。

还有那些流传千古的名言,比如“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 还有那句大家最熟悉的“ 精忠报国 ”,这四个字刻在他母亲的背上,成为他一生的信念。这些话语,不仅仅是口号,更是他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写照。

从战场到政治:被权力和猜忌摧毁

然而,岳飞的命运多舛。他最令人惋惜的地方,恰恰在于他虽然是顶级的军事家,却不是一个高明的政治家。

在那个复杂的朝廷里,他过于耿直,不善于阿谀奉承,也不善于处理复杂的政治关系。他的赫赫战功,让那些心怀鬼胎的官员感到恐惧,特别是秦桧。秦桧是当时朝廷里主张议和的重臣,他认为岳飞这样坚持抗战,会让他议和的计划泡汤,而且岳飞在民间声望极高,这对他构成了威胁。

加上南宋朝廷本身也充满了派系斗争和内部矛盾。宋高宗赵构虽然欣赏岳飞的才能,但更怕金国的威胁,也担心岳飞功高震主。在秦桧的唆使下,宋高宗最终下达了“ 十二道金牌 ”,召回了正在前线收复失地的岳飞。

悲剧的结局:被自己人陷害

回到京城,岳飞就被秦桧一伙以“ 莫须有 ”的罪名逮捕入狱。你想想,一个为国征战沙场的大将军,最后却被冠以这样的罪名,是多么的荒谬和悲凉。他的儿子岳云、部将张宪也一同被牵连。

在狱中,岳飞经历了严刑拷打,但他始终不屈服。最终,在绍兴十一年(1141年),一代名将岳飞,在风波亭被毒酒害死,时年才39岁。

岳飞的真实面貌:有血有肉的英雄

所以,真实的岳飞,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他有高尚的爱国情怀: 他对国家忠诚无比,把收复失地、恢复河山视为己任。
他有杰出的军事才能: 他是南宋最优秀的将领,用兵如神,战功卓著。
他有严明的军纪和爱兵如子: 他练就了战斗力极强的岳家军,并且赢得士兵的爱戴。
他正直耿介,不善权谋: 他的耿直正直,在当时的官场是一种美德,但在乱世中也成了致命的弱点。
他也有凡人的情感: 他是个儿子,也是个丈夫,虽然史料中关于他家庭生活描写不多,但我们可以想象他在战争之余也有着家人的牵挂。

我们记住岳飞,不只是因为他战无不胜,更是因为他身上那种永不屈服的民族精神,那种“ 文死谏,武死战 ”的担当。他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也是一个民族的脊梁。他的一生,充满了壮志豪情,也充满了无奈与悲壮,这才是最真实的岳飞。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大国师 @王威 就这个问题发炎了,忍不住上来放电治疗一下。

大国师的论点和论据归纳在开头的两句话,后面全都是引申

论点:岳飞在历史上的定位,首先应该是个军阀。
论据:他的军队,被叫做岳家军,有很高的财权军权自由度


这基本上是比历史发明袁腾飞还次的水平,你们别笑,袁老师是身经百战了,他经过多年被打脸后这几个BUG都想办法补完了。因为连袁老师现在都知道史料里有这么一句话,可以直接用来打脸——

今日之兵,分隶张俊者则曰:张家军;分隶岳飞者则曰:岳家军;分隶杨沂中者则曰:杨家军;分隶韩世忠者则曰:韩家军

岳飞韩世忠张俊倒也罢了,杨沂中是什么人?——赵构殿前军禁卫部队的统帅!按这说法,皇帝的禁卫部队不姓赵、姓杨?接下来大国师是不是可以脑补出一段大军阀杨沂中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戏码了?!
这个道理,多年前给小学生科普的时候我就讲过,这里不介意给同等学力的预备国师们再复习一遍:以军事主官名称呼X家军是南宋时的民俗习惯,如同当年的二野称为刘邓大军,不是代表刘、邓就是占山为王的军阀了。

大国师还有一个论点,说——

岳飞还有一个最大的悲剧,就是私德的完美无缺,如果他是个贪腐的官员,那么他的下场可能不至于如此之惨。


这自然是清宫官场戏看多了的后遗症之一了,而事实是非常残酷的,历史偏偏就和大国师的想象相反——至少在岳飞死前,高宗和秦桧都没有想到他有多么清廉。这俩人在抄岳飞家的时候,还兴奋地指望能抄出一大笔家财,补贴财用

上谓桧:“闻飞军中有钱二千万缗,昨遣人问之,飞对,所有之数盖十之九,人言固不妄也。今遣琚往,纵不能尽,若得其半,亦不少矣。又岁计所入,供军之余,小约亦数百万缗。”

换句话说,赵构早听说岳飞军中有钱,对抄家能抄出多少钱来是抱有很大希望的,因此岳飞死后派去抄家是派出了一个相当大的阵容,指望大干一场的。然而抄家的结果却是——

岳少保既死狱,籍其家,仅金玉犀带数条,及锁铠兜鍪南蛮铜弩镔刀弓剑鞍辔,布绢三千余匹,粟麦五千余斛,钱十余万,书数千卷而已。

根据宋廷档案,以上所有岳飞家产,包括房产土地,最后折价不过九千缗——过手2000万+现金流,最后私人动产不动产加一块才9000。这个现实比赵、秦二人的预期差了几千倍,兴冲冲抱着抄家吃大户的心情过去,结果抄出来个满袖清风的穷鬼,当时知道这个消息的赵构内心一定是崩溃的。

岳飞抄家是在他被害身死后的事了,而正是抄家才证明了岳飞的清廉奉公,而有些人却拿结果来论证动机,变成了因为清廉而被猜忌,这根本是倒果为因。

岳飞冤案的背景是绍兴党禁,是秦桧一党对政敌的全面迫害,所以受害者有武将也有文臣,有名声清廉也有贪名的。比如被逼自杀的宰相赵鼎,秦桧党徒多次指控他贪污或者受贿,以至于一贬再贬,最后堂堂宰相竟然绝食自杀。再往远了说,仁宗朝公使钱案可是折进去张亢、种世衡、滕子京等一票文武高官的,其实这就是点虚开报销发票的破事,因为被当作政治斗争的由头差点瓦解了整个北宋西夏前线的国防体系。

【12.12更新】
顺便就着“自污”这条延伸说开去,虽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但南宋诸大将倒是确实有自己独特的自污方式。

自古至今,搞臭一个人不外乎几个办法——经济问题、作风问题、身体问题。

刘光世爱田,张俊爱财这个就不多说了那么,韩世忠和刘锜没有那么多生财之道主要靠吃空饷。岳飞在军队经商方面的才能虽然不如张俊,但是比韩、刘强多了,加上自身洁身自好,治军严谨,所以不能从钱财上找出问题。除了钱财只好看别的方面了。

特别要提一点的是韩世忠,老韩表现最明显的一点就是——爱人妻。为了这个爱好还逼出过人命。但我觉得他这个爱好有多热衷其实不好说,证据就是涉及到岳飞前妻时的表现。岳飞微末时离异的前妻后来和老韩的部下再婚了,然而老韩打听到这个消息后很紧张,连续跟岳飞通了几封信说明情况——你别看我玩部下人妻,你老婆我是真的没敢碰啊!你要相信我!——这就是属于名声太差了连自己都心虚的典型了。然而这样自污也没什么卵用,秦桧诛杀大将第一个下手的就是又贪财又好色的老韩,靠岳飞冒死搭救躲过一命这又是后话了。

那么岳飞既不爱财又不好色,他自污的手段有没有呢?

第一个,岳飞虽然清廉但是不迂腐,该打点关节的道理还是懂的。比如秦党后来搞株连,有一个罪证就是宦官黄彦节收过岳飞的贿赂——贵乎历史发明家还好不知道这个,要不又要说了结交内侍是个死罪啊——你们看,这个时候叫自污就没有用了,论起安插罪名来秦相公还真要来知乎学习一个。

第二个,岳飞不爱财不爱色,但是他可以装死啊。岳飞与赵构来往书信有大量展开是这样的:皇上我眼睛不好啊要瞎啊——卿你不要担心你会好的——皇上我最近状态又不好了眼睛迟早药丸啊——卿你要多注意修养身体不要胡思乱想——皇上我妈去世了我眼睛快哭瞎了我要休假啊——卿不能没有你啊你养完病了快点回来工作……这对话够不够CP呢?但是卵用没有,贵乎历史发明家们说这是装病要挟皇帝,必须要死。

所以归根到底,狼要吃小羊,是不管你有什么道理的。
(修正了二野三野、种师道种世衡的BUG)

user avatar

真实的岳飞在军事上就是南宋版的许世友+林彪+毛泽东,将才、帅才、战略家合为一体的人物。

勇武陷阵、杀伐决断不必多说,这里主要谈的是其超越时代的战略思维。

在两次北伐之后,1137年岳飞上《乞出师札子》,全局展现北伐的思路:


1、金国扶持伪齐是要以中国制中国,然后金兵从中渔利。对此,南宋可以离间伪齐刘豫父子,使其内部生乱,各路叛将倒戈,中原得以收复。


2、以襄汉为根据地,若出其不意据潼关之地,直取汴京、洛阳,伪齐统治薄弱,叛将倒戈,刘豫必然逃走河北。张浚、韩世忠北上必然擒获。


3、如果伪齐坚壁防守,无可趁之机,宋军进击攻伐又难以运输军粮,那么收兵,防守江上游地区。金兵势必追袭南进,等待金兵到来,不断挫其锐气、使其疲于奔命,导致速战速决的企图失败,一定回北撤,于是设下伏军,拦截敌军的归路。

是不是有点类似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可以看到岳飞的思路与八百年后的毛泽东《论持久战》隐隐相符。

当年的金军与日军一样,利于速胜而怠于久战。
伪政权毫无主心骨,可威慑可离间以破之。初期敌人势大,若无良机只能防守,待到对方长驱直入,先挫其锐气,再进行敌后作战。
(持久战的三段论)

这些都是岳飞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之上,经过长期的战斗而得出的经验总结。


岳飞早年跟随宗泽积极联络各地义军准备北伐,也曾在金兵攻陷开封、建康南下,友军毫无战意,兵败如山倒的局势下,自己带领部队在敌后太行山、江淮地区进行截击作战,取得过广德六捷这样的大胜。可见其与我党我军早期运动战、游击作战的成长经历,有不小的共同点。


这些经历使得岳飞对于金兵强势进攻背后的软肋了如指掌:绍兴和议前的南宋与金国之间,并非泾渭分明的隔江而治,而是比民国时期更加混乱,夹杂着流寇、叛军、伪齐政权的一种割据纷争的形态。因此岳飞敢于提出诱敌深入、敌后设伏、收服叛将、发动义军这样的战法。

古代发动各地义军勤王是普遍的思维,李纲、后世的于谦都以此完成过京城保卫战,而宗泽在这基础在上发展成收复失地的进攻性战略,深刻影响了岳飞。

军纪方面,毛泽东在与朱德讨论红军纪律的时候提到过岳家军“饿死不掳掠,冻死不拆屋”,这也走群众路线、搞敌后作战的一个共同选择。

“(敌)小入必小胜,大入则大胜”,在外寇入侵民族危亡的局面下,岳飞所秉持的就是南宋版的人民战争。

注意一下最后一项计划,跟解放战争中的刘邓挺进大别山如出一辙:
蒋介石是攻陕北、山东,刘邓从大别山威胁荆汉、江淮之地;
金兵攻四川、江淮,岳飞从襄汉军直插汴京旧地。

这就是调转方向的翻版!

转战敌后华北、江南打游击,建立中部根据地,历史就这样以镜像的方式跨时空展现出来…

岳飞的第四次北伐,便将是上诉几乎所有因素的总爆发:
刚刚政变完成的金国南下侵宋,赵构一味自保消极防守。金军分两路,西路攻陕西、东路攻安徽。
然而此时宋金两国实力对比已然逆转,南侵不久金兵攻势便被受阻。机不可失,如《乞出师札子》计划,岳飞顾不得赵构班师回防的命令,自湖北陆安挥师北上,十年间联系的中原好汉纷纷响应。此次派往河北的义军首领负责在太行山区和河北、河东等路组织当地忠义民兵,在后方配合岳家军作战。
(这与中共派人进入东北组织抗联的思路如出一辙)
北方许多州县的民间抗金力量也纷纷揭竿响应,岳飞所部和由他联络的各地忠义民兵,对兀术盘踞的东京已形成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六面包围。

然而此时,朝廷诏命张浚撤出亳州,又下诏驻屯顺昌的刘锜向江南调移。岳飞接连上奏,请求友军支援,“伏望速降指挥,火速并进”,但一直未能盼到援军。
胜利近在眼前,没有其他官军策应的岳家军全线出击,郾城之战、颖昌之战、朱仙镇破敌,将完颜宗弼逼入绝境。
一旦完成破敌,其意义可与三大战役相比。主力打垮而内乱未定的金国将无力防守河北、燕赵之地,一路溃败到关外。

十二道金牌使这一切化为泡影,十年辛苦毁于一旦。

岳家军撤退后,各地义军也先后被镇压。

如今我们看岳飞北伐,虽然惋惜但对于北伐是否一定能成功会保持怀疑,甚至认为说出“直捣黄龙府”的岳飞过于激进乃至自大,由此才会有诸如军阀、抗命之类的疑问。

换个时空,若是当年解放战争刘邓挺进大别山的举动失败,未能将战线推出解放区。国民党军即使久战不克,在被战火破坏的解放区,解放军也得不到充分休整与补充,更无法达到后期土改后的解放区的经济与财政优势。僵持到最后划江而治,恐怕遗憾不亚于岳飞第四次北伐。

只有知道岳飞离胜利有多近,才能破开误解与怀疑,真正体会岳飞在那个时空下的愤懑与无奈。

纵有媲美后世的韬略,然而在不断转进,偏安江浙一带的赵构领导下只能功亏一篑。在同一片土地上,历史总是相似的,但幸运的是人已经不同了。

user avatar

评论历史人物哪有这样一厢情愿的?岳飞杀统制刘经(刘经自然该死,人家被认定要吞并岳飞部队,被飞杀之并兼并其部队理所当然,问题在于刘经那么坏,岳飞让其进内室,他居然不怀疑,这坏人太蠢了吧?我分明看到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杀舅(你要说其舅舅该死?),杀傅选(傅选仅仅争功邀宠,即使想投靠刘光世也不该死把?你别双重标准,其舅该死,傅选就不该死),喝酒后差点打死赵秉渊(赵秉渊当时还不是他的附属),这些还都是私德问题。公德问题之说一件,刘光世被罢兵权后,高宗本来想把刘光世的军队给岳飞,后经过宰相张浚的劝说,说会尾大不掉,不应该岳飞,高宗就反悔了没给岳飞,岳飞就挑子,上了庐山,高宗给其去了好几道御札,岳飞都没听,后来派了岳飞的部属李若虚和王贵去,才把岳飞请下山(高宗给李若虚和王贵下了死命令,说岳飞不下山,二人死罪),期间折腾了长达五个月。高宗甚至在一次御札中说了狠话”犯吾法者,唯有剑耳“。楼主替岳飞辩解道,说这是岳飞识大体的表现,没有回自己的鄂州行营,以防皇帝猜忌,这真是扯淡!南宋当时沿长江一带有五大防区,岳飞的防区在长江中游一带,地位不言而喻很重要。当时,伪齐和金国随时入侵,你家前线打仗,主帅把整个防区前线扔了跑了风景名胜区玩去了,这叫处理得当?估计当时宋高宗恨得牙痒痒都有了,这要搁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死罪,高宗治他罪了吗?张俊当时就上表指出:岳飞这么做是”胁君“。对皇帝都敢要挟,这可真是民族英雄的派头,不然,谁敢?

user avatar

忍不住说一句:

网络上,岳飞是一面照妖镜,凡是否定岳飞、贬低岳飞、诋毁岳飞的人,都是人渣,绝不可交,大家尽量远离。

至于岳飞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我说: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之前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人。

user avatar

我说秦桧先生啊,你堂堂一国宰相,麾下笔杆子和狗仔无数,居然连岳飞这么明显的一反动分子的黑材料都挖不到,最后还得用莫须有来搪塞,不仅让自己留下千古骂名,还连累我神文圣武的高宗皇帝也被泼了脏水。你说要你何用!

你看看我乎的大师们,分分钟给你整出一堆子岳飞该死的理由,让你杀的理直气壮,冠冕堂皇。

你有什么资格在岳飞墓前跪着!

user avatar

伟大的民族英雄。

完毕。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