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岳飞没有写过满江红的?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这是不是岳飞写的?说不是的要好好去读点书,有人质疑的是岳飞是不是写过满江红怒发冲冠这一首,而不是满江红这个词牌!
啊?
你问岳飞是不是写过怒发冲冠那一首?
这个问题早就有过辨析了,去看李超同志那个答案嘛~
你有意见就写个文章,找个专业刊物发一下。
PS:
说什么岳飞不可能去贺兰山的纯粹是文人挑刺。
这是诗歌,不是会议纪要。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
感情陆游不去考虑北伐,整天想着去天山旅游啊!
在另一个问题下回答过这样的问题,现把答案转过来吧。
关于这阙《满江红》,从明代出现之后,一直传诵至今,关于作者问题,在明清两代一直都没有什么异议。
直到近代时,第一个对此提出异议的是目录学家余嘉锡先生,余先生认为这首词并没有出现在岳飞之孙岳珂所编的《金佗粹编·鄂王家乘》中,由于岳珂搜集其祖诗文不遗余力,且宋元典籍之中也未见有《满江红》词,故断定此词应是又名人伪托。在余先生之后,对《满江红》提出异议的是夏承焘先生,夏先生在余嘉锡所提异议的基础上,又提出了“踏破贺兰山阙”句中“贺兰山”方位与金国地理位置不符,而元杂剧《宋大将岳飞精忠》也未引《满江红》,又结合明朝与鞑靼作战的情况,进一步推断《满江红》的作者应该是明代将领王越或其幕僚。张政烺先生亦从《满江红》词意上认为,该词风格上应为反映文人失意的心态,认为应是明代文人所作。
而唐圭璋、邓广铭先生却不以为然,唐先生在《读词读记》中说宋词不见于宋元典籍而见于明清者颇多,所以以此来判断《满江红》不是岳飞所作理由并不是很充分。邓广铭先生在赞成唐圭璋先生观点的基础上,又以“《满江红》词后半阂点出的贺兰山与匈奴,全是泛说、泛指,不应当过分拘泥于贺兰山的位置所在”辩驳夏先生的推论,并从确为岳飞写作的一些“题记” 和诗篇的思想内容方面,证明《满江红》词确是岳飞所作。
其后,又有邓广铭先生的弟子王曾瑜先生在《岳飞<满江红>词真伪之争辨及其系年》一文中,提出清人撰写的《宋稗类钞》一书引用宋人罗大经所撰的《鹤林玉露》中有《满江红》词,并元杂剧《岳飞破虏东窗记》中有《女冠子》词当为元人据《满江红》改编。郭光先生在《岳飞的<满江红>是赝品吗?》一文中也提出清《古今词话》《御选历代诗余》引用南宋陈郁的《藏一话腴》,有岳飞此词的记载。
南京大学文学院王霞在《岳飞作<满江红>词“新证”辨析》一文中,根据历代其他版本的《藏一话腴》中并无《满江红》词的记载,以及《古今词话》《御选历代诗余》中引文经常篡改妄增,以辩驳郭光先生之论;又以现存各种版本的《鹤林玉露》中并无《满江红》词,且言《宋稗类钞》一书中有多处宋以后的文字,辩驳王曾瑜先生之论。最后根据明朝时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与北方民族的关系,推论《满江红》词确系明人伪托。
=============================================================
以上简单地概括总结了学术界关于《满江红》词作者究竟是不是岳飞这个问题的研究情况。可以看到,无论是证实者还是证伪者,都不能够提出有确凿证据的资料。是以,除非将来有确凿的资料外证出现,这个断语目前为止还是不能下。
现将关于这个问题的相关论文出处附于后,有兴趣的知友们可自行找来读读。
=============================================================
【参考文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