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岳飞接到十二道金牌为什么不反,如果反了,又是怎样的结局呢?

回答
岳飞接到十二道金牌,不反的原因非常复杂,并非仅仅是“忠君”二字可以概括的。而如果他反了,结局也必然是另一番景象,但同样充满了悲剧色彩。

让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

岳飞接到十二道金牌为何不反?

岳飞接到宋高宗的十二道金牌,最终选择班师回朝,其深层原因可以从多个层面来理解:

1. 忠君报国的情怀是其根本:

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 岳飞从小接受的教育,以及当时宋朝社会的主流价值观,都是以“忠”为核心的。他自幼“精忠报国”的誓言,是其毕生的行为准则。即便面对不公,他骨子里仍然认为效忠皇帝是天职。
对宋朝的责任感: 岳飞是南宋最有希望收复失地、恢复中原的将领。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不仅仅是为皇帝打仗,更是为了整个南宋王朝的存亡和百姓的安宁。此时如果抗命,意味着他将背叛自己的理想和承诺,成为众矢之的,也可能葬送收复失地的希望。
不愿成为叛逆者: 即使他内心对朝廷的政策有所不满,甚至愤慨,但他绝不会将自己置于“叛逆”的地位。这与他一贯的品格和声望不符。他相信自己的军事才能和忠诚能够最终打动皇帝,解决问题。

2. 政治现实的考量:

缺乏政治基础和支持: 岳飞是军事将领,而非政治家。他掌握的是军队,但在朝廷内部并没有强大的政治盟友和支持网络。秦桧等人的政治势力盘根错节,而岳飞集团相对孤立。一旦抗命,他将面临来自朝廷内部强大政治力量的绞杀。
孤军作战的风险: 十二道金牌并非孤立事件,而是高宗和秦桧等权臣联合策划的结果。这意味着朝廷内部已经达成了共识,要解除岳飞的兵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岳飞抗命,他的军队将成为孤军,缺乏后援,也难以得到朝廷其他部门的支持。
政治斗争的复杂性: 当时的政治斗争是异常复杂的,充满了阴谋和权术。岳飞的军事才能在政治斗争中反而可能成为被攻击的靶子。一旦他选择反抗,他的行为很容易被扣上“拥兵自重”、“图谋不轨”的帽子,反而会让他的行为正义性大打折扣。
高宗的权力制衡: 宋高宗虽然昏庸,但他也明白岳飞的军事价值。但同时,他也惧怕岳飞的权力。解除岳飞兵权,一方面是为了与金国议和,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皇权,防止出现一个功高震主的“藩镇”式人物。岳飞可能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认为继续强硬下去,只会加剧高宗的猜忌。

3. 对局势的误判和期望:

对皇帝的信任(或幻想): 尽管岳飞屡次上疏,表达自己的忧虑和建议,但他可能仍然抱有一线希望,认为皇帝最终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会信任他,会支持他收复失地。他可能误判了高宗的决心和秦桧的权势。
对金国态度的误判: 当时金国虽然求和,但并未完全放弃侵略中国的野心。岳飞可能认为,如果轻易议和,将失去收复失地的最佳时机。他可能过于相信自己的军事能力,认为只要给他机会,就能取得胜利,从而改变政治格局。

4. 潜在的道德和舆论压力:

背负的道德骂名: 如果岳飞抗命,无论其理由多么正当,都可能被贴上“叛臣”的标签。这不仅会毁掉他的英名,也会给他和他的家人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在那个时代,舆论的力量虽然不如现代,但仍然是不可忽视的。
百姓的期望: 虽然岳飞是军事将领,但他也是百姓心中的希望。如果他因为抗命而引发更大的战乱或政治动荡,也可能让百姓失望。

总结来说,岳飞不反,是出于一种复杂的心态,既有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责任感,也有对政治现实的清醒认识(尽管可能有误判),以及对道德和舆论的顾虑。他选择了一种看似愚忠,实则是在当时复杂的政治环境下,对自己能够坚持的原则和对国家可能造成的损害之间做出的艰难权衡。

如果岳飞反了,又是怎样的结局呢?

如果岳飞在接到十二道金牌后选择反抗,那么历史的走向必然会截然不同,而结局也极有可能是一场更加惨烈的悲剧,尽管可能性微乎其微,我们也可以进行一些推测:

1. 立即的军事对抗与内战:

岳家军的反扑: 岳飞手中握有精锐的岳家军,战斗力极强。一旦抗命,他很可能会立刻发动军事行动,试图夺取战略要地,例如控制湖北、河南等地的关键城市。
朝廷的镇压: 宋高宗和秦桧绝不会坐视不管。他们会调集其他军队,包括那些对岳飞心怀嫉妒或被秦桧收买的部队,对岳家军进行围剿。同时,他们也会利用舆论宣传,将岳飞描绘成叛逆者,号召天下讨伐。
战争的惨烈: 这将是一场南宋内部的血腥内战。岳家军虽然战斗力强悍,但面临的是整个朝廷的资源和敌人。岳飞很有可能在短期内取得一些胜利,但长期来看,其力量终将不敌拥有全国资源的朝廷。

2. 失去道义和合法性,陷入孤立:

“叛臣”的污名: 尽管岳飞的出发点是忠君爱国,但一旦他举起反旗,他的行为就会被合法政权定义为“叛乱”。这意味着他在道义上会立刻失去优势。
得不到广泛支持: 即使部分对朝廷不满的官员和百姓可能会同情岳飞,但公开支持叛乱的人数恐怕寥寥无几。大多数人会选择观望,甚至为了自保而倒向朝廷。
国际压力的增加: 金国会乐见南宋内乱,甚至可能趁机介入,进一步削弱南宋的实力。岳飞的抗命,也可能让南宋在与金国的谈判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3. 岳飞个人与岳家军的悲惨结局:

兵败身死的可能: 在内战中,岳飞很可能因为寡不敌众、后援断绝而兵败。他可能会像许多历史上的起义者一样,在战场上战死,或者被俘后处死。
被出卖或陷害: 即使他能暂时抵挡住朝廷的进攻,但如果秦桧等人能够收买他的部下,或者设计陷阱,岳飞的处境依然会非常危险。
岳家军的覆灭: 岳家军的将士,无论战斗力如何,最终都将面临被解散、被屠杀的命运。这些精锐部队的消失,将是南宋军事力量的巨大损失。

4. 南宋政局的动荡与衰败加剧:

加速王朝的衰落: 南宋本就内忧外患,一旦爆发大规模内战,将极大地消耗国力,加剧社会的动荡。这可能会加速王朝的衰落进程。
议和派的得势: 岳飞一旦被镇压,秦桧等主张议和的势力将彻底掌控朝政。南宋将更加倾向于屈辱求和,甚至可能失去更多领土。
民族英雄的悲剧: 岳飞的悲剧将成为历史的遗憾,他的抗金事业将中断,收复失地的希望也将随之破灭。这会对南宋军民的士气造成沉重打击。

另一种可能的“不反”但强硬的态度?

也许岳飞可以尝试另一种方式,但成功率同样不高。比如:

坚决拒绝,但原地驻扎,等待机会: 岳飞可以拒绝回朝,但声明自己是为了保卫边疆,而不是对抗朝廷。然后坚守阵地,等待局势的变化,例如金国再次入侵,迫使朝廷重新依赖他。但这种方式也风险极大,容易被扣上“抗旨不尊”的罪名,朝廷可能直接派兵进行围剿。
通过合法途径争取支持: 岳飞可以利用自己与部分朝臣的关系,或者通过书信等方式,向皇帝和太后陈情,争取更广泛的支持。但鉴于秦桧的势力,这种方式成功的可能性也很小。

总而言之,如果岳飞选择反抗,他很可能面临的是一场无法获胜的内战,并最终以他个人的悲剧和岳家军的覆灭告终。他反抗的结局,很可能比他最终的被害更加惨烈,并且无法达成他收复失地的目标,反而可能加速南宋的灭亡。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岳飞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做出了他认为最符合国家利益,也最符合他个人原则的选择。虽然这个选择最终导致了他的悲剧,但他的忠诚、勇敢和爱国精神,却成为了千古传颂的佳话。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岳家贼逆已反》

《贼子岳飞乱我大宋》

《叛军连陷十余城》

《岳军攻入襄阳》

《鹏举返京》

《元帅荣归帝都》

user avatar

不请自来,没泻药~

这个话题咱家最喜欢了,咱家必须来答一个。

前面的红茶魔术猫 、陈卡二位同志的回答都不错,咱家来一个咱家的回答,综合一下他们的内容。

深夜,篝火旁的主将仔细地看着地图,手里还攥着一把用来充当算筹的稻草,身后是成排的传令军官。

他一边看着地图,一边把稻草在地上摆来摆去,随后又陷入沉思。

片刻之后,他抬起泛了血丝的眼睛说到:

“传令!”

一排传令军官走上前来。

“敌人在太平州附近的力量非常薄弱,他们主力不在这里。当面的少数部队将不得不独立对抗我们的全力围攻,他们的队伍显然不是以能经受住我们几个时辰的围攻的方式组织起来的,结果会毫无疑问。命令你们加紧进攻,如果明日上午,最迟不超过明日下午能够得手,留下辅助部队,主力要迅速往东向我们靠近,你们的侧翼会有掩护。把执行情况向我汇报!”

三个军官点头之后退去,下一排军官走上前来.

"和州的情况非常好,你们的调动竟然让敌人无所觉察,这种军事艺术不能不认为是太卓越了。命令辅助部队就地转入防御,保持位置,清扫残敌。主要力量要迅速向东靠拢我们,把执行情况向我汇报!“

又一排军官走上前来,主将的语速则越来越快。

“建康方面遭遇的是敌人的主力,你们必须马上后撤,向右翼靠拢。你们的兵力还没有完全暴露,敌人对你们的判断还不会很准,但时间是有限的。你们保持少量的接触,不要迟于明天夜里抵达目的地。你们的任务将非常繁重危险,希望你们保持住曾让你们获得过如许荣誉和成就的那种果然、坚毅和信心的那些东西。把执行情况向我汇报!”

“命令我们的左翼将所有兵力展开,战略方向摆在建康,他们的前方会有掩护,必须不迟于后天上午抵达。告诉他们,我将不迟于后天下午抵达。把执行情况向我汇报!”

“对所有部队的士兵传达如下口头命令:战士们,你们从来没有表现过这样的勇气,这样的顽强意志和热切心情,你们充满了睥睨所有敌人的情感,即使在这样困难的局面下,你们也没有放弃过努力。去告诉你们遇见的每一个居民,告诉他们,我们在鄂州听见了他们痛苦的哀嚎,我们深切的了解他们要向金人复仇的愿望。现在我们来了,来和他们联合在一起,把窃据在临安的那头只知道对敌退让的肥猪给赶出去,为他们的命运讨还一个公道!”

“战士们,团结在你们的旗帜周围,我们的军旗将从一座门楼又飞向另一座门楼,一直飞到临安,飞到东京,飞到幽州,那时候你们可以光荣的展示你们的伤痕,可以夸耀你们的成就,你们将成为人民的救星,在晚年你们就可以骄傲的对任何人讲:‘我把侵略者和叛逆在国土上沾染的膻腥给洗净了!’”

“报告!有位军官想见您!”

“怎么回事?”

“报告,我们的营队迷路了。”

“番号?”

“强勇第七指挥。”

主将眯了眯眼,说道:

“你们的军今天在三十五里外的江宁镇宿营,那里是我们的前锋。你们晚上可能赶不到。你明天下午直接到牛头山一带归队,那是你们的新宿营地。传令官,带他们去休息。”

在一切安顿下来之后,主将才坐下来,仆人上前给他披上一条毛毯,主将还在喃喃自语:

“一定要加速进军,有必要的话可以丢掉辎重。篡位者从临安出来了,这是机会。”

随后,他就这么伴着篝火沉沉睡去了。

~~~~~~~~~~~~~~~~~~~~~~~~~~~~~~~~~~~~~~~~~~~~~~~~~~~

临安小报的消息数日一变,以下是部分标题:

《汤阴怪物在池州上岸,张俊太尉率军镇压,不日捷报即来》

《太尉张俊不敌杀人魔鬼,魔王正向太平州进军》

《篡位者占领舒州,杨存中太尉布防建康,誓要建成东方斯大林格勒》

《岳将军占领建康》

《岳飞先生接近临安》

《韩世忠太尉率部反正》

《皇帝陛下将于今日凯旋永远忠诚于他的行在临安府》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