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设里面的6个条件4条偏宋,1条表面公平。1条偏汉,没有这么拉偏架的。
战线被拉的足够长。这条偏宋。在绍兴北伐的实际操作中岳飞实际筹划并且执行了一条,包括河北敌后战场,河南陕西多路齐头并进,以岳家军作为攻击锋线带动协同部队集体作战的庞大战线。
而五虎将实际效果地位最高的二爷只能算是隆中对战略筹划下荆襄战区的总司令(执行的还不够完美)。季汉实际战略领导人先是刘备后是诸葛亮,二爷本身并没有筹划大规模计划和大战线多路作战策应的实绩。
战线越长,越有利于岳飞。
后勤不是特别紧张。表面公平实际偏汉。在后勤没有出问题的时候双方发挥正常。在后勤出问题的时候多数都有军队溃散的经历。
此处又是岳飞脱颖而出。在建炎三年岳飞聚拢各路溃败宋军,在广德军大致率领两万之众,在后勤断绝,并且军心浮动,宋兵扎堆只为了聚集更多人投降金国搞个好价钱的情况下。以个人武勇和威望镇压军中兵变。严肃军纪。通过打击金军部分部队,以战养战,解决后勤问题,
让“冻杀不拆屋,饿杀不打虏,是我军中人也!”这句话从部下的自嘲,变成了流传千古的美誉。
如有内部矛盾,依旧存在。此处偏宋。韩泼皮尊敬岳飞,并且受过救命之恩。吴玠素服飞。大哥作为恨不能送老婆的疯狂粉丝,弟弟都不能说啥。刘锜个人品德过硬,也不会有问题。
二爷这边……他老的性格缺陷可是大问题,正史里面可没有关黄对刀。二爷对黄忠和马超的态度就是个定时炸弹。
两边都没有军事总指挥(前者没有张浚,后者没有诸葛丞相),这条大偏宋。这段汉军去了个巨型buff,宋军少了个巨型debuff。以张魏公除了大节不亏任何军事操作都出问题的能力,必然能保证宋军打野人都五五开。
但各自都有个不产生任何影响(屁用没有)的精神领袖。这条偏向谁就不用说了吧。季汉那边哪怕放的不是刘备是阿斗,看在有他三伯兼老丈人的份上也是个正面buff。
这边去了完颜构是正面中的正面。
不讨论科技发展带来的影响。这个也不用提了。
当然,一个重大的问题是,既然精神领袖不产生任何影响,那么岳飞和赵构之间从建炎四年起的君臣关系也就同时清零。以宋人对“辟举”关系的重视,从建炎四年首次觐见赵构,受赐金带马鞍之后,岳飞就被打上了赵构私人的烙印。
PS:宋代举主关系非常重要,一旦被人举荐成功,在身份上就自动被划入举主一党。比如张浚本身是坚持抗敌的主战派,但是他被汪伯彦黄潜善两个投降派举荐过。在政治上必须跟着这俩人骂李纲是国贼。并且不能对他们的卖国等行动多说一句话,二人死后还得举荐安排他们的后人,否则会受到巨大的公众舆论谴责。
(岳飞对韩家人非常恭敬也类似)
而岳飞由于其之前的从军经历多次清零,在宗泽逝世后,其升迁就是由赵构决定。不考虑赵构的私人情感和长期神经短期正常的话,从仕途关系而言这个皇帝私人的身份,比起虽有救驾之功但是从徽宗时期已经发迹的老韩,离赵构还近。
这一关系到什么程度呢,当赵鼎要举荐岳飞收复襄阳的时候,在朝堂上必须等到赵构亲自说出来:“岳飞可使否?”赵鼎捧哏:“知上流利害无如飞者。”不能抢在赵构之前说人名。
这也是为什么杀岳飞无论文臣武将士人百姓都懵逼的原因,没见过这么剁自己的爪牙的。(把老韩剁了都未必有这么大反应。)
所以……当岳飞和赵构的私人关系消失,换成一个不产生任何影响的木偶。
岳飞:反正那边肯定不会杀降,哪怕刘皇叔最黑的时候也好好安置了刘璋。
吴玠:对。
岳飞:老百姓更不用说了,季汉肯定不会亏待百姓。
吴玠:没问题,好人妻的那是曹操。
韩世忠:你他妈别以为我听不懂。
岳飞:不瞒诸位,在下有点个人的心思,想和偶像并肩作战,既然大节小义都无妨碍,你们看?
吴玠:弟弟过来,信叔啊,你端什么架子,有岳帅领路你还怕什么,论研究大义你跟他谁更通春秋[1]?
刘锜:不是我还没说话呢,你就给我扣帽子。
韩世忠抢着提前站在岳飞身边,给吴老大比了个国际通用侮辱手势,在吴家哥俩要正义的二打一之前被岳飞制止了。
关羽:农家子出身,通晓春秋,爱惜士卒。除了没宰过恶霸以外这年轻人真是太完美了。
张飞:所以他应该排老几?
自此两军合并。
诸葛亮掏出八阵图欲授之,飞答: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亮大喜,师徒彻夜谈兵,灯火通明。自此马谡姜维等统统忘在脑后。
综上,如果题主真的打算让这仗打起来,而且比较平衡一点,请按照以下名单。
赵构,张浚,岳飞,曲端,郦琼,李成,张中孚。
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张辽,赵云,黄忠。
这样比较平衡(顶锅盖跑)
本来觉得岳飞带队稳赢
但是一想那边后面是赵构和秦桧
五虎后面是刘备和武侯
一个岳飞翻不了这个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