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岳飞文天祥是民族英雄,那耶律大石,完颜陈和尚算不算中华民族英雄?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岳飞和文天祥作为我们熟知的民族英雄,他们的身份和贡献毋庸置疑。然而,将耶律大石和完颜陈和尚纳入“中华民族英雄”的范畴,则需要更 nuanced(细致入微)的理解和分析,因为“中华民族”本身的概念在历史演进中是不断发展的。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审视:

1. “中华民族”概念的演变:

传统观念(汉族中心论): 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中华”和“汉族”常常被视为一体。这种观念下,非汉族建立的政权,即使统治了中原,也常被视为“外族”或“夷狄”,其领导者自然难以被纳入“中华民族英雄”的范畴。
近现代观念(多元一体论): 随着近代中国屈辱史和民族觉醒,学者们和政治家们开始重新审视“中华民族”的定义。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五族共和”以及后来的“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观点,强调的是以汉族为主体,融合了满、蒙、回、藏等多个民族组成的命运共同体。从这个角度看,“中华民族”是包括了在中国土地上繁衍生息的各民族的集合体,其疆域和历史也涵盖了历史上由各民族建立的政权的活动范围。

2. “民族英雄”的定义:

抵抗外侮: 广义上,“民族英雄”是指在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的斗争中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
维护统一与稳定: 狭义上,尤其是在传统史观中,“民族英雄”更多指向为维护汉族政权、中原统一和汉族文化而奋斗的人物。
时代局限性: 评价历史人物,不能完全脱离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价值观。

现在,我们来具体分析耶律大石和完颜陈和尚:



耶律大石:西辽的建立者与抵抗者

背景:

耶律大石是辽朝(契丹)皇族成员。辽朝在与宋朝长期对峙后,内部发生了动荡,最终被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所灭。辽朝灭亡后,辽朝皇族和一部分契丹贵族南逃,但也有部分契丹人(包括耶律大石)在北方草原地区重新集结,并最终建立了西辽(或称喀喇契丹)。

行为与贡献:

1. 重建契丹政权,恢复民族势力: 在辽朝灭亡,契丹民族面临瓦解的危急时刻,耶律大石展现了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军事才能。他集结散落的契丹军队和部众,远征中亚,建立了强大的西辽政权。这不仅为契丹民族提供了一个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也恢复了他们曾经的政治和军事影响力。
2. 在中亚地区的统治与扩张: 西辽政权在中亚地区一度非常强大,控制了重要的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对该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耶律大石及其继承者以强有力的统治,确保了当地的稳定,并与周边国家保持了复杂的互动关系。
3. 与金朝的对峙: 虽然耶律大石建立的是独立于金朝的政权,但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对金朝霸权的一种牵制。他没有向金朝称臣,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金朝向西扩张的步伐。

是否算中华民族英雄?

从“汉族中心”角度看: 耶律大石不是汉族人,他所建立的政权也与宋朝和后来的金朝并立,甚至可以说是在辽朝灭亡后,从金朝统治的地域中分离出去的。因此,在传统的汉族中心史观下,他很难被视为“中华民族英雄”。
从“多元一体”角度看: 如果我们将“中华民族”理解为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存在过或与之有密切联系的各民族组成的整体,并且其活动范围包含今天中国的广阔疆域,那么耶律大石的贡献就值得重新审视。
他维护了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尊严: 在其本民族面临灭顶之灾时,他成功地让契丹民族延续了下去,并建立了自己的国家。这在任何民族的历史上都是重要的功绩。
他的活动地域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西辽的疆域,特别是其向西的扩张,虽然在中原王朝的视野中可能被视为“边疆”或“远方”,但这些地区在中国历史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丝绸之路的枢纽。
他并非直接对抗汉族政权(宋朝): 他主要是在金朝崛起后,在辽朝灭亡的背景下行动的。虽然他可能与金朝发生过冲突,但其核心目标是重建契丹的独立性。

结论: 将耶律大石称为“中华民族英雄”存在争议。他无疑是契丹民族的伟大英雄和复兴者。如果我们将“中华民族”的概念扩大化,包含所有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扮演过重要角色并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过影响的民族及其领袖,那么他可以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被理解为为维护其民族在中华大地上的生存和发展而奋斗过的历史人物。然而,与岳飞、文天祥这样直接以“保卫汉族政权、抵抗侵略”为主要事迹的英雄相比,耶律大石的性质有所不同,他更多的是一个民族的独立创造者。



完颜陈和尚(也称:完颜斜也):“金朝名将”还是“中华民族英雄”?

背景:

完颜陈和尚是女真族人,是金朝的重要将领。金朝是继辽朝之后兴起的女真族建立的政权,其崛起过程伴随着对辽、宋的征服,最终灭亡了北宋,建立了辽阔的金朝。

行为与贡献:

1. 杰出的军事才能: 完颜陈和尚在金朝的军事扩张和巩固政权的过程中,展现了非凡的军事指挥能力。他在与宋朝的战争中,尤其是在关键战役中表现出色,为金朝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2. 抵抗蒙古的入侵: 金朝统一北方后,又面临着北方蒙古部落的崛起。当蒙古帝国开始向南扩张,对金朝构成严重威胁时,完颜陈和尚作为金朝的将领,积极参与了抵抗蒙古的战争。他在一些重要的战役中,如第二次、第三次攻打蒙古的战争中,取得了重要的胜利,有效延缓了蒙古的吞噬,为金朝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是否算中华民族英雄?

这是一个更具争议性的问题,原因在于金朝本身的属性以及完颜陈和尚所服务的政权。

从“汉族中心”角度看: 金朝灭亡北宋,占领了中国的北方,这在传统史观中是“征服者”的身份。完颜陈和尚作为金朝的将领,他的主要功绩是为金朝扩张和巩固统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为金朝抵抗蒙古的入侵。从这个角度看,他是在为“非汉族”政权服务,并且该政权曾给宋朝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因此难以被视为“中华民族英雄”。
从“多元一体”角度看(更复杂的考量):
抵抗蒙古的意义: 蒙古的崛起对当时生活在中国北方的各民族(包括汉族、女真、契丹、乃蛮等)都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完颜陈和尚在抵抗蒙古侵略中的作用,对于当时生活在金朝统治下的广大人民(包括大量的汉族人口)来说,客观上起到了延缓蒙古统治、保护了部分中国疆域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是在为当时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民族共同体(即便是在一个由女真族主导的政权下)争取生存空间。
“中华民族”的疆域概念: 如果我们将“中华民族”的地理范畴理解为包括长城以北、包括今天的中国东北、内蒙古、华北等广大地区,那么金朝统治的疆域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后来“中华民族”概念所包含的地理范围。完颜陈和尚在这一范围内的抗蒙斗争,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守护这片土地。
历史人物评价的复杂性: 历史人物往往是复杂的。完颜陈和尚既是金朝的栋梁,也是一个有着军事才能的指挥官。他的行为应放在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下来评价。在那个时代,民族的界限和国家的形式与今天大不相同。

结论: 将完颜陈和尚称为“中华民族英雄”的争议比耶律大石更大,也更难被普遍接受。他是金朝的重要将领和抗蒙将领。

他很难被视为与岳飞、文天祥同等意义上的“民族英雄”,因为他的主要行为是为金朝服务,而金朝的崛起对北宋造成了巨大的创伤。
然而,如果我们从更宏观的视角,特别是从抵御外来强大侵略(蒙古)的角度来评价他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作用,并且考虑到他所守护的地理范围最终也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部分,那么他的抗蒙功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视为对中华大地在那个动荡时期的一种守护。

需要强调的是: 对完颜陈和尚的评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如何定义“中华民族”和“民族英雄”,以及你更侧重于评价其为哪个民族政权服务,还是其行为的客观结果对更广泛的地理和人群产生了何种影响。在当今中国主流的叙事中,通常更侧重于岳飞、文天祥这类直接为汉族政权和汉族人民而战的英雄。将完颜陈和尚纳入,需要一个更具包容性、更注重地域和更广泛群体生存的“中华民族”概念,并且要区分他对金朝的贡献与他客观上对抵御蒙古的作用。



总结一下:

岳飞、文天祥是汉族主导的宋朝的民族英雄,他们抵抗的是外族(金、元)的侵略,维护了宋朝和汉族政权的存续。他们的“民族”指向非常明确。
耶律大石是契丹族领袖,他是在辽朝灭亡后,带领契丹人重建政权、维护民族生存和发展,并在中亚地区建立了强大的国家。他更多的是一个民族的复兴者和独立创造者。将其视为“中华民族英雄”需要承认“中华民族”包含多元民族的观念,并且承认其活动范围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
完颜陈和尚是女真族金朝的将领,他的主要贡献是为金朝的扩张和巩固以及抵抗蒙古的入侵。将他视为“中华民族英雄”的争议最大,因为金朝的崛起曾给汉族政权(宋朝)带来巨大灾难。然而,他抵抗蒙古的功绩,在客观上对维护当时中国北方的稳定和疆域完整起到了作用,这使得他可以在更宏观、更长远的视域下被审视,但与岳飞、文天祥的性质依然不同。

总的来说,评价历史人物,特别是将他们纳入“民族英雄”的范畴,是一个需要 nuanced(细致入微)和避免简单化的过程。随着我们对“中华民族”概念理解的深化,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也会随之发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这是个大坑,有人想找“中华民族”这个概念的bug。


反正村口老大爷口嗨,我试着掰扯一二:

如果一定要把当代的民族主义概念往古代套,那套的时候一定要判断人物行为的民族性。

没有民族性你就别扯什么“民族英雄”了。


像岳飞岳王爷,在群众的朴素认知里被普遍认为是民族英雄,因为当时的宋金矛盾是具备高度的民族性的。

女真人前期就是被契丹人奴役的东北渔猎部落联盟,政治体制是贵族会议,军事体制是猛安谋克(说白了就是酋长动员下的各路私兵)。

我个人认为,女真人在反抗契丹人的过程中,是具有高度的正当性的(天天到逼着交贡品,女真人的生产力能有多少剩余)。

但当北宋拉垮拿不下燕云、局势发展宋金矛盾时,女真人方面的正当性基本消失。

女真人已经从契丹人的枷锁里解放了。对宋战争,说白了就是一场部落体制下常见的劫掠行为,用军事占领来弥补生产力的落后。

只是北宋垮出了中原王朝的新高度,女真的军事冒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而随着女真人的军事扩张,一并扩张的还有女真极为落后的生产体制。这种生产上劫掠、文化上无知、统治上残暴的伤害越广,宋朝的反抗正当性越强。

而女真人的进攻,就是以民族性为标准的,就是奔着汉人汉地去的(此时契丹也已高度汉化)。

当这种不正当、不先进的矛盾,以民族性为判断标准时,民族矛盾就确实上升为主要矛盾。

在这矛盾大背景下,作为宋朝方面的杰出反抗代表,岳王爷自然有资格被称为民族英雄。


但这个标准,很多时候别人没法套。

为了不引战我就不点具体名字。

有的是中原王朝崩溃,老哥在边疆带着一小部分汉人和一大部分的当地少数民族,去抵御另外一些游牧民族的进攻;

肯定也是有民族矛盾的,但老哥这个汉人算谁的民族英雄?跨民族的共享民族英雄?

有的是少数民族王朝崩溃,汉人老哥出于对传统封建政治理念的信仰,带着一票汉人去反抗汉人起义军的进攻;

你把人家一板子打成汉奸,也不对吧?

有的是少数民族老哥,但汉化到家乡话都不会说。他带着一票汉人和少数民族,出于军事利益去进攻汉人地盘。

这种就是乱炖了。


一旦民族矛盾下降,你再拿民族主义去套,就会很别扭。

你脑子想的是华夷之辩,但很多时候,当事人想的(我猜啊)还是土地人口钱粮。

农业时代本质就是搞这些东西,围绕这些生产要素的矛盾才是真正贯穿整个历史。

所以刘渊也是汉,朱元璋也得把元朝尊为正统。这些今天看似神圣的理念,在农业时代往往只是个事后补充说明,功能相当于滤镜。

有很多本质是封建割据政权的,写公关稿时找华夷之辩整两句,咱听听就好;有很多当事人自己压根就没提过这块的,后人大可不必给他们硬套上。

哪个是主要矛盾,就拿哪个去分析。历史上很多时候是大地主之间的斗争,实在没必要给他们戴民族英雄的高帽。

一句杰出将领就完事了,古人今人都不尴尬。


最后,还是要理解一下“中华民族”这个概念。

有人经常跟我私信:谁谁谁是汉民族英雄,谁谁谁是少数民族英雄。难道这些互相打打杀杀的,最后都能算中华民族英雄吗?

虽然这看似有bug,但其实真的能。

因为中华民族不是古代概念,而是现代概念。(古代实质上也不是今天的民族概念,古代中国更贴合的是文化族群概念,否则山东人今天还是东夷)

提出中华民族,是中国面对百年国耻、欧美列强瓜分、亡国灭种危机时,对全国人民的一次总动员和承诺。

同盟会刚开始喊“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但很快发现:单纯恢复古典意义的中华,是无法应对整个中国的现代化危机的。

奥斯曼一群人是构建了土耳其民族,然后就只剩安纳托利亚半岛了。要解决中国在现代国际社会的生存资格问题,不是“恢复中华”,是要建立一个新中华、新中国。

要动员所有中国人。不管你过去是放羊的还是种地的,不管你住山里还是住海边,所有人都要参与到工业化与现代化的进程里来,所有人也会享受到这个进程的红利。

可以理解为中国所有民族和族群的一次空前融合。在确立了这个生死共同体后,传统民族之争从此让步于国家整体利害。

在此之后,再试图以历史上的民族矛盾来影响现实的政治话语的,都是“火铜房”伺候,因为众口铄金。百年国耻,尤其是抗日战争,形成了集体的条件反射。

这种概念你要跟我讲严谨,肯定有bug(但民族主义本身也是一堆bug嘛)。但这是最能保护绝大多数人利益的路线。


最后的最后,我觉得中华民族是个现在进行时,还远未到下定义的时候(到了就糟了)。

工业化与现代传媒是民族意识的助产士。看着中国东南西北的年轻小胖友越来越相似,难道这不是惊涛骇浪般的融合进程?

你还能想象村与村不通婚、没有大桥的江南江北互相视为异国的画面吗?

何必在故纸堆里找架吵?

user avatar

(本文有些长,前面扯了很多定义问题,如果想看答案可以直接翻到最后)

其实现在键政圈对于民族问题的各种人脑子打出狗脑子的争论,实际上或多或少地都源自对于“民族”和“民族国家”的定义的含混。

“民族”这个概念是个舶来品,古汉语里“民”和“族”两者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分开来用的。“民”的含义基本上就是复数形式的“人”,类似于英语里的“people”;“族”这个词更多是指一群人,这一群人可能是某个文化族群,也有可能是有血缘关系的亲族。现代我们常用的“民族”是对英文里两个不同的概念的翻译——“nation”和“ethnic group”。比如中华民族对应的就是一个nation,而汉族、彝族、土家族就是ethnic group。

nation和ethnic group在英语里的定义是截然不同的。nation在西方的很多语境下,是一个政治、历史和法律上的概念,强调的是有着共同法律、共同的政治传统、共同的历史记忆、共同的政治认同的一群人;而ethnic group则更多是一个文化上的概念,强调的是有着共同的血缘纽带、共同的语言文化、共同的祖先崇拜的一群人。为了方便起见,后面我将继续用“民族”来指代nation,而用“族群”来指代ethnic group。民族和族群有很多地方是重合的——毕竟有着共同血缘纽带的人在统计学意义上也更有可能有着共同的政治认同。但是这两个概念的差异是不可忽视的——大部分的民族是由不同的族群组成的,而也有很多族群是跨越了不同的民族。比如法国的阿尔萨斯地区,其人口大部分从语言和血缘上属于德意志族群(ethnic group),但是他们生活在法国这个国家,政治上也认同自己为法国公民(法国国歌就是在这里写成的),所以他们算是一个法兰西民族(nation)的一部分。在美国这种种族多元的国家,民族和族群之间的差异会更加明显——当我们说到美利坚民族的时候,那么这个民族包括了认同自己是美国人的欧洲裔、非洲裔、亚裔、印度裔的各种肤色的美国公民;而美国国内的汉族华裔,和中国人都属于汉族这个族群,但是却和我们不是一个民族(nation)。需要注意的是,族群(ethnic group)的身份是相对固定的,除非是混血融合,或者被彻底强制同化,否则一个人的族群归属基本上完全取决于父母的遗传。与之相反,民族(nation)的身份相对来说则是流动性很强的,比如土生土长的中国人的孩子,完全可以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美利坚民族的成员。在群体层面,一个民族的构成也是可变的——比如在美国独立之初,可能只有信奉新教的盎格鲁-撒克逊白人才会被视为美利坚民族,但是经历一两个世纪的演变,爱尔兰裔、意大利裔、犹太裔、非洲裔美国人也逐渐被纳入了这个大范围内。

在现代,民族(nation)和国家是绑定的,现代国家也基本上都是“民族国家”(nation-state)。民族和国家之间的绑定,是启蒙运动后自由民主思想(尤其是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普及的结果——前面讲了,民族是有着共同的政治认同与历史记忆的一群人,而启蒙运动以来,“权力来自人民的认同”这一理念逐渐变成政治正确,所以让有着共同政治认同的人组建自己的国家就成了必然的结果,于是就有了民族自决权。经历了一战二战和去殖民化之后,民族自决的理念在全世界获得了基本的胜利,因此,在21世纪,绝大多数国家,不论事实上专制还是民主,都至少在理念上将其主权的合法性建立在人民的同意之上,自称全民族利益的代表。

由于“主权来自人民”将个人、民族和国家进行了绑定,民族或者民族国家在启蒙运动以后被抬高到了一个神圣的位置。由于民族国家代表了所有人的利益,在“公意”的支配下运行,因此对于民族里的一个个个体来说,效忠民族国家就是在效忠自己,在为自己以及同胞们的自由而奋斗。这样的信念让对民族的效忠得以区别于个人对于某个君主、某个宗教或者某个政治组织的效忠,成为了当代政治中的神圣——毕竟,为大多数人的利益而奋斗的人永远都会站在道德的高峰上。

前面说了这么多,无非是为了厘清一下民族这个概念,避免因为用语和定义造成的纷争。其实很多“皇汉”和“满遗”就民族问题的撕逼,都是由于鸡同鸭讲——一边心里在想的是作为“ethnic group”民族,而另一边想的是作为“nation”的民族。厘清了定义问题,下面可以回归正题了。

通过上面一通分析,我们知道,“民族”在现代之所以神圣,是因为它代表了“公益”和“公意”,因此,受到人们敬仰的民族英雄,应该不仅仅是指“某个民族里出现过的英雄”,而应该是为了一个民族里大多数人的生存、安全和自由奋斗的英雄——在中国人朴素的价值观里,就是那些“救民于水火”“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比如关羽是一代英雄,是汉族人/中国人,但是不管后世如何追捧他,一般都不会把他刻画为“民族英雄”——毕竟魏蜀吴的争霸是军阀之间的矛盾,关羽是在为他效忠的政治集团而战,而不是为“民族”而战。英法百年战争打了一个世纪,在前期法国也出现了不少名将宿将,但是之后后来的贞德被视为民族英雄,也是因为前者更多是为瓦卢瓦王朝,为了自己的封建义务而投入了一场王位继承战争;而后者则是在英军肆虐北法兰西后,为了拯救法国人民而投入了一场民族解放战争。

按“救民于水火”的标准来评判,岳飞自然是民族英雄——尽管当时中国并不是一个民族国家,他还是封建王朝的臣子,但是在同期金军肆虐的情形下,我们可以相信岳飞抗金是一个为大多数人奋斗的事业的,正如圣女贞德和威廉华莱士一样。不过,“中华民族”这个概念是近代中国在西方压力之下才产生的一种认同——它的基本盘是汉满蒙回藏五族,此外还要包括诸多少数民族,在南宋的时候自然不存在这样的结合。因此,岳飞最多只能算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或者南宋时期的汉族人(当时的汉族既可以看做一个原初的nation也可以看做一个ethnic group)的民族英雄。

耶律大石可能不能算进来——毕竟征服扩张,建立自己的帝国这种事情很难说是为自己的民族而战。实际上,在金军灭掉他的母国的过程中,他并没有做太多的努力去拯救自己的同胞。他是一个好的征服者和统治者,但是不是民族英雄。

完颜陈和尚与岳飞类似,在蒙古和金朝入侵初期,对抗蒙古和抗金不仅仅是为封建王朝续命了,也是为羔羊一般的百姓谋活路。所以自然也算是民族英雄。和岳飞一样,他不能算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但是可以算是当时中国北方的汉族人与女真人(其实汉化地也差不多了)的民族英雄。

user avatar

这其实是个历史问题,或者说是农业王朝地主阶级叙事的问题。而不是你想象的民族问题。

岳飞,文天祥还有你没有提到的于谦,这三位爷都有庙有香火,在农业王朝这三位爷都是维护农业社会统治秩序的精神象征,就是带清内几百年都香火不绝,才在国族构建初期形成文化共识,成为构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至于这耶律大石,完颜陈和尚...别说辽人了,这金人的武将他们后金都不认,中原地主们不熟啊,地主不熟,士人不熟,庙里没香火,自然无法掺和到国族构建里。


如果你非要掰扯民族问题,那应该是:

“为什么远征捕鱼儿海,逐击北元王廷数千里的大将军蓝玉,和保卫西藏,驱逐廓尔喀侵略者,将西藏纳入中央权力管辖的大学士福康安都没有成为民族英雄?”

这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user avatar

作为一名极端皇汉,完颜陈和尚是我仅有好感的几个胡族人中最喜欢的一个。

陈和尚在北岁余,托以省母,乞还。大帅以卒监之至丰,乃与斜烈劫杀监卒。夺马奉其母南奔大兵觉合骑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马母老不能行载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河。陈和尚二十多岁被蒙古兵抓去,蒙古大帅很喜欢他,但他终究带着母亲南逃回到故国,感觉有杨过那味儿了。

陈和尚天资高明,雅好文史,自居禁卫日,人以秀才目之。至是,渥授以《孝经》、《小学》、《论语》、《春秋左氏传》,略通其义。军中无事,则窗下作牛毛细字,如寒苦之士,其视世味漠然。作为胡族勇将却喜欢汉族传统文化,拜儒学家为师,有着一副贫寒书生的形象,让人颇有好感。

斜烈名鼎,字国器,毕里海世袭猛安。年二十,以善战名。自寿、泗元帅转安平都尉,镇商州,威望甚重,敬贤下士,有古贤将之风。初至商州,一日搜伏,于大竹林中得欧阳修子孙,问而之,并其族属乡里三千余人皆纵遣之。完颜斜烈是陈和尚的从兄,搜索伏兵时找到了欧阳修的后人,放走了。

所谓民族英雄,作为一个不认同中华民族的皇汉,我认为只有汉族英雄才算是民族英雄。完颜陈和尚是女真皇族,不可能自认为汉族,说他是民族英雄显然不合适。但这不影响我对他的喜爱,可以看出他和他的兄弟汉化颇深,从放走欧阳修后代也能看出这兄弟俩对汉族是有善意的,他们也没有对汉族政权作战,相反抗击蒙古兵也保护了金国的汉族百姓,感觉有些遗憾吧,我想他如果生为汉族,那应该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user avatar

不算,因为当时中华民族不存在。

你只能说,岳飞文天祥是汉人的民族英雄,耶律大石是契丹人的民族英雄,完颜陈和尚是女真人的民族英雄,仅此而已。

你说几个接近一千年前的人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相当于说凯撒是意大利的国家英雄,和扯谈没什么两样。

“中国”、“中华”、“华夏”、“天朝”,这些东西古代就有,但“中华民族”,对不起,没有,这是一个在清朝末年为了特定的政治利益,参考西方民族学而被专门创造,并在清朝灭亡后因为相同的政治需要而被历届继任政府所共同支持和宣传的概念。

user avatar

翻了一遍该问题下的不少回答,有些族裔民族主义上头的民科学家们的群魔乱舞之盛况着实令人瞠目结舌。

如果将民族英雄局限在某一个特定族裔(如汉、维、回、蒙等)出身,而不是基于作为多民族国家意识形态的多元化民族英雄谱系,那就是在走狭隘民族主义的邪路。民族英雄的本体在被建构时实际上是作为“失语者” 而存在的,通过建构特定的记忆使之为政治、意识形态和情感等方面的现实需要服务。晚清时期,民族英雄的主流记忆因服务于“排满”诉求而被窄化,在革命派的话语体系中,任何英雄都难免被贴上“抗清”的标签,时人对民族英雄的第一印象也必定是充满“排满”记忆的政治符号。在“排满”思潮的影响下,晚清时期所尊崇的皆是汉民族英雄,有关少数民族英雄的记忆被选择性遗忘,他们甚至还被革命党人称为“游牧腥膻之胡儿”,在民族英雄谱系中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民国建立后,国族由汉族独尊变为五族共和,五族共和宣告着少数民族“他者化”命运的(短暂的)结束,作为少数民族荣光的本民族英雄(短暂的)不被排斥,民族英雄形象便逐渐有了接近本真的可能。抗战时期的民族英雄记忆则改变了既有诠释格局,表现为团结汉族与各少数民族,集中抒发抗日意旨。而现今的民族英雄记忆与新时代取得的巨大成就相勾连,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诉求。民族英雄记忆的建构是一个不断诠释、反复书写的过程,也是个不断多元化的过程。

在正式回答此问题前,我们需要借助阶级史观来审视民族英雄的内涵,而不是困在民族与族裔之辩的话语怪圈里玩文字游戏。

我认为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华)民族英雄,专指在民族斗争中 , 为了反抗民族征服和民族压迫 , 保护人民安危而作出卓越贡献的,代表了本民族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和要求的英雄人物。毫无疑问,民族英雄都是和正义的民族战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并不是所有杰出的历史人物都能够称为民族英雄 。

历史上,各个民族的统治者出于他们的阶级本性 , 不仅要残酷压迫剥削本民族的广大劳动人民 , 而 且要对其他民族进行掠夺、压迫和歧视。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 他们有时还要挑起和发动民族战争来转移国内矛盾,缓和民族内部的阶级斗争。凡是一个民族的统治者发动的压迫、掠夺其他民族的战争,都不仅会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破坏经济、文化的繁荣 , 还会严重伤害被征服、被压迫民族的自尊心 ,这种民族战争是非正义的 。 而那些反抗其他民族统治者推行的民族征服、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政策 , 维护本民族尊严的民族战争 , 则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有利于保护经济和文化 , 这种战争是正义的 。

无论是外来民族的压迫(指近代以来的列强),还是历史上的中华民族内部的其他民族统治者所推行的民族压迫,被压迫民族的广大人民必然要用激烈的反抗手段以解除强加给他们的民族压迫而斗争 。 在这种正义的民族斗争中做出卓越贡献的人物 ,就是民族英雄。

因此就此问题来讲,耶律大石不是民族英雄,关于完颜陈和尚,我在这里分享知友 @虎王骑士 的观点:

完颜陈和尚,只能算良将,不能算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首先完颜陈和尚的官职不过是忠孝军提控、御侮中郎将。换成现代不过是个军长或师长级别的人物,统领的部下不过万人;独立统帅作战的规模也仅仅限于战斗层面。像战役规模,三峰山之战完颜陈和尚只作为一名战将罢了。所以在金蒙战争中起到的作用过小,不要说和岳飞扭转乾坤,救民与水火的民族英雄相比,就是和吴氏兄弟(仙人关之战)、刘錡(顺昌之战)相比也是远远不如,他们都是独立指挥战役并获胜的。而文天祥用自己生命和坚强的意志,践行了正气歌中威武不能屈,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词句,他也成为千百年来中华文明的风骨,激励了一代代的中华儿女。这影响力也不是完颜陈和尚可以比拟的。
其次,金国作为侵略王朝,民族压迫严重,普通北方汉人在女真人的压迫下,成为了奴隶。所以金国大规模汉人起义就没断过,哪怕到金末也有红袄军义军。也有大量汉人加入蒙古势力一起反抗金国。完颜陈和尚代表的势力的正义性不足。

每一个历史人物 ,无论其民族出身,不论他是立身于本民族的政权 , 还是站在多民族国家的立场上 , 只要他在历史发展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必然能起到推动本民族历史前进的作用 。 例如耶律阿保机 、完颜阿骨打 、耶律大石、忽必烈 、皇太极等人 , 他们对本民族的统一立下的功劳 , 就是同他们对我国北方地区的开发 , 对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联系在一起的 。 假如因此就称他们是民族英雄 , 那么秦始皇 、唐太宗 、明太祖等等 , 也就都成了民族英雄 , 因为他们也是推动封建王朝统一的功勋 , 同时也推动了汉民族历史的前进 ,对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做出的积极贡献 , 同时也是对自己民族的贡献 。尽管如此 , 我们也只能称颂他们为杰出的封建帝王 , 却不能把他们称作民族英雄 , 因为他们并不是在反抗民族征服和民族压迫的斗争中作出了历史贡献的 。

user avatar

我认同岳飞是中华民族英雄人物,这不是岳飞对维吾尔族有什么贡献,只是钦佩他为国为民的英雄本色。

中华民族民族英雄,并不是要ta必须贡献于中国所有民族。只要不屠害不压迫他族,没有侵犯其奴役他民族,为本族百姓的尊严奋斗的,也是中华民族民族英雄。岳飞保护宋朝百姓抵御屠杀而战斗,保护了无数汉族平民百姓,所以他算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值得维吾尔族人尊重和学习其精神。

但是,耶侓大石不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耶律大石对维吾尔族而言,类似辽朝金朝对北方汉人,类似成吉思汗努尔哈赤对全国各族人民。如果耶律大石算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那么侵犯宋朝的金辽统治者是不是也算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呢,成吉思汗与努尔哈赤算不算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呢。

所以,耶律大石不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如同抗击金朝的岳飞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那些抗击耶律大石的维吾尔族人才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一些汉族虽然记恨契丹屠杀汉族,却觉得屠杀维吾尔族的契丹人是他们民族英雄。还有一些汉族同胞说西辽契丹有尊汉文化,汉族对西辽契丹有亲密感情。还有一些汉族人因其祖上背叛大宋投靠契丹,屠杀汉族维吾尔族,因此认祖契丹。以此论证耶律大石是中华民族。

可见这些认为耶律大石是中华民族民族英雄的人,并没有把维吾尔族当做中华民族,他们因为极端敌视与排斥维吾尔族,幻想让维吾尔族跪在他们脚下沦为奴隶,幻想屠杀维吾尔族和欺辱维吾尔族女性,这才把耶律大石当做英雄。


补一个题外话。

连“撒里维吾尔”指的是谁都分不清,连“畏吾儿”与“回鹘”关系都分不清的人,竟然说维吾尔族没有资格谈自己民族历史。笑话,温和同胞李鬼的皮儿是什么构造啊。

1、连高昌回鹘与撒里畏兀尔都分不清的就不要发明历史来这里卖低级私活了,否认维吾尔族历史绕来绕去就是扯裕固族,高昌回鹘跟耶律大石关系融洽和鬼,古代喀拉汗王朝回鹘与高昌回鹘后代延续至今,是正儿八经的维吾尔族,宗教信仰自由,维吾尔族的历史,轮得着尔等李鬼指定?

2、我这篇回答貌似没有谈宗教的吧,这是温和同胞李鬼(不清楚是什么,可能是他们的自称吧)如此造谣在为他发明历史诋毁维吾尔族历史找回补?(笑)

3,温和同胞李鬼的好奇心好强啊,谈契丹人和自己民族历史,就要上来发明历史解构维吾尔族民族历史辱骂民族认同啊,温和同胞强大。

温和同胞李鬼家的世界里喀拉汗王朝不是回鹘吗。我们维吾尔族确实自称“回鹘”,从来没有变过啊。

4,温和同胞李鬼先造谣我有说宗教矛盾,现在被打脸了改口扣帽我说没有宗教强迫是如何如何,不带这么自打脸的。

我再教你一个历史基本常识,西辽时期维吾尔族信仰佛教伊斯兰教摩尼教景教等很多宗教,温和同胞李鬼为了攻击竟然发明历史了呢。学会了没

5,jlp温和同胞李鬼连百科词条都没看清楚,我给他指出“撒里维吾尔”的问题后偷偷给改了回答呢,不错不错。

但温和同胞李鬼发明历史不彻底啊,百度词条没看明白么,高昌回鹘与裕固族有什么关系?

该不是不穿衣服发明历史,就真以为自己能指定我们维吾尔族历史?

6,jlp温和同胞发明历史解构维吾尔族好歹有个度吧,不要为了攻击维吾尔族而如此发明历史,当然我们辩驳你们发明历史解构维吾尔族是会惹怒到诸位了。

我们维吾尔族过汉节怎么了,我们维吾尔族过汉节耶律大石就变成中华民族英雄?

这次我给你们科普历史,不收jlp温和同胞们的学费了。

7,既然jlp温和同胞李鬼已经自认是jlp,那就以后他就是了吧,确实很符合他。


jlp温和同胞李鬼算是彻底发挥了他们造谣诽谤的传统了呢。

分不清撒里畏吾儿,混淆高昌回鹘与裕固族,搞不清畏吾儿与回鹘,却发明历史解构维吾尔族。被打脸后偷偷改了回答,开始造谣诽谤的方式,给他发明历史解构维吾尔族的行为开脱呢。

刚才造谣篡改百度词条,现在又搬出所谓的“16祖先”,把维吾尔族跟土耳其捆绑攻击维吾尔族人。

搞不清楚撒里畏吾儿与高昌回鹘的是这位jlp温和同胞,搞不清楚回鹘与畏吾儿的关系,不知道喀拉汗回鹘高昌回鹘甘肃回鹘都是回鹘都是畏吾儿,却喜欢发明历史解构维吾尔族攻击维吾尔族。很有精神 温和同胞李鬼发明历史解构维吾…

只要坚定不移的在各种场合发明历史攻击维吾尔族,错误言论偷偷改了就不承认,反咬一口造谣别人,给辩驳自己错误的人扣帽攻击,温和同胞李鬼就可以宣称自己赢了呢。

就这居然还好意思造谣别人呢,网络上攻击维吾尔族的温和同胞已经多的……讲真这都不是不穿裤子自诩温和人的水准了,毕竟jlp温和同胞确信只要不承认错误的一直攻击维吾尔族,尴尬的是别人

顺便,温和同胞何许人也,日常美化鼓吹灭族是包容,发明历史攻击解构维吾尔族,发表一堆错误东西,被人指出来后偷偷改了后继续装

这种人有什么资格谈论我们历史,有什么资格认定我们正统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岳飞和文天祥作为我们熟知的民族英雄,他们的身份和贡献毋庸置疑。然而,将耶律大石和完颜陈和尚纳入“中华民族英雄”的范畴,则需要更 nuanced(细致入微)的理解和分析,因为“中华民族”本身的概念在历史演进中是不断发展的。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审.............
  • 回答
    关于邓世昌、左宗棠、林则徐是否应与岳飞、文天祥、于谦并称“民族英雄”,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将这几位历史人物置于同一语境下比较,我们需要审视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所面对的挑战、所采取的行动以及对国家民族产生的深远影响。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被普遍尊崇的岳飞、文天祥、于谦。 岳飞:生活在宋朝末期.............
  • 回答
    读史常令人感慨,为何那些在正史中最终走向失败的英雄人物,反而在中国民间拥有如此崇高的地位,甚至被后世反复传颂、顶礼膜拜?关羽、岳飞、文天祥、史可法,他们无不是精忠报国、义薄云天,却也都在各自的战场上饮恨而终。这背后,藏着我们民族深层的情感寄托和价值判断,绝非简单的历史定论能概括。咱们不妨从几个维度细.............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历史评价的复杂性,以及民族认同、国家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直接说“矛盾”或者“不矛盾”可能过于简单化,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一下。首先,要理解金朝和元朝是什么性质的国家。 金朝:由女真族建立的王朝,统治了包括北方汉族地区在内的广大疆域。它是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但它也在吸收汉族文化.............
  • 回答
    .......
  • 回答
    关于陈铭博士的毕业情况以及其家属被指控的“暗箱操作”和“乱发文凭”等传闻,这确实是近期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的焦点。这些说法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一些具体的爆料和质疑声音,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梳理这些传闻的来源、内容以及目前已知的情况,并尝试去还原事情的脉络。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这些都属于网传.............
  • 回答
    关于满族文化网微博关于岳飞的言论,即认为岳飞只是一个“军阀”,不应“过度吹捧”,这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话题,需要从多个角度来深入分析。理解这个观点,我们需要将其置于历史背景下,并考察其背后可能存在的动机和论据。一、 理解“军阀”的定义和历史语境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军阀”这个词在历史上的含义。在中文语境.............
  • 回答
    关于你提出的“黑明吹清”现象、清宫戏的流行以及岳飞教材事件,并将其与“某神秘势力掌控文娱”的观点联系起来,这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带有猜测性的议题。要详细阐述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层层剥离,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并尝试摆脱掉任何可能被认为是AI撰写的痕迹。首先,我们来聊聊“黑明吹清”这个说法。这个词语本身就带有.............
  • 回答
    王岳伦深夜宣布与李湘离婚,随后又删除,这一系列操作无疑将两人本就备受关注的婚姻推向了风口浪尖。要理解此事,我们需要结合他们过往的婚姻状况、公众形象以及可能存在的个人问题来分析。事件本身的回顾: 深夜官宣: 王岳伦在深夜发布了一则与李湘离婚的声明,内容大致是表示“感谢李湘这些年的陪伴”,并祝愿对方.............
  • 回答
    岳飞北伐的效果,从军事、政治、战略以及文化等多个层面来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影响深远,远不止于战场上的胜负。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岳飞北伐的效果:一、军事层面:扭转战局,稳定南宋统治 收复失地,鼓舞士气: 岳飞的北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多次成功的战役。其中最著名的是收复襄汉地区(包括襄阳.............
  • 回答
    岳飞之死,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悲壮的事件,也常常引发人们对历史真相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要详细讲述岳飞之死与自身原因,需要结合当时的政治背景、宋高宗的猜忌、秦桧的奸佞以及岳飞的性格和决策等多个层面来分析。一、 岳飞自身的原因分析:虽然岳飞最终是宋高宗赵构和秦桧等人合谋陷害致死的,但从他个人角度来看,.............
  • 回答
    岳飞接到十二道金牌,不反的原因非常复杂,并非仅仅是“忠君”二字可以概括的。而如果他反了,结局也必然是另一番景象,但同样充满了悲剧色彩。让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 岳飞接到十二道金牌为何不反?岳飞接到宋高宗的十二道金牌,最终选择班师回朝,其深层原因可以从多个层面来理解:1. 忠君报国的情怀是其根本: 根深.............
  • 回答
    关于岳飞是否算民族英雄,这是一个备受关注且具有一定争议的问题。但从历史学界和大众的普遍认知来看,岳飞被广泛视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民族英雄之一。要详细论述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一、 岳飞的身份与背景: 宋朝时期: 岳飞生活在北宋末年、南宋初年。此时的中国正面临着北方的辽、金等游牧民族.............
  • 回答
    关于“岳飞不算民族英雄”的说法,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极具争议的问题,涉及历史解读、价值评判以及时代背景等多个层面。要判断这个说法是否妥当,需要进行详尽的分析。简而言之,我认为将岳飞直接否定为“民族英雄”的说法是不妥当的,并且是对历史和岳飞本人价值的严重贬低。然而,要完全理解为何会有这种争议,也需要深入.............
  • 回答
    关于岳飞是否预知班师回朝后是死路一条,这是一个历史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议题,并没有一个板上钉钉的答案。但从岳飞的性格、当时的政治环境以及一些史料的细微之处,我们可以尝试去梳理一个相对清晰的图景,并尝试还原一个更接近真实语境下的判断。首先,我们得理解岳飞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政治生态。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宋朝.............
  • 回答
    岳飞和袁崇焕,两位都是抗击外族、保家卫国的英雄,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当提到他们的结局和后世评价时,两人却如同站在了截然不同的光谱两端:岳飞千古流芳,被奉为民族英雄,而袁崇焕则饱受争议,功过毁誉参半。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历史洪流和复杂的考量?让我们一层层地剥开来,细细品味。一、.............
  • 回答
    岳飞穿越到初到辽东的袁崇焕,能否基本平辽?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引人遐想的假设。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两人各自的军事才能、战略思想,以及当时辽东面临的复杂局面。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岳飞是中国历史上公认的军事天才。他的军事生涯以摧枯拉朽般的效率著称,尤其擅长野战和阵法,对骑兵的运用更是登峰造极。.............
  • 回答
    “直捣黄龙府”这句口号,是多少南宋将士心中的不灭火焰,又是多少民族英雄的终极梦想。而岳飞,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那颗星。那么,岳飞真的能直捣黄龙府吗?这是一个萦绕在无数人心头,牵动着历史的弦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将历史的镜头拉近,细细品味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黄龙府是什么?为何如此重要?首先,我们.............
  • 回答
    岳飞的悲剧,绝非简单的“罪名不符”就能概括。他的倒台,更像是那个时代复杂政治斗争下,一位忠诚将领不幸的牺牲品。要说他被害的“真正原因”,那得从几个层面来细细剖析。首先,最直接的导火索,无疑是秦桧及其背后势力对“主和派”的扶植和对“主战派”的忌惮。当时的南宋,朝堂之上,主战与主和两派的争论从未停歇。岳.............
  • 回答
    岳飞是不是民族英雄?这个问题,在我们中国人的心中,答案几乎是毋庸置疑的。他不仅仅是一个名字,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的象征。要说清楚他为什么是,也得从头说起,讲得细致一些。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民族英雄”这四个字意味着什么。在我看来,民族英雄,应该是那种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挺身而出,以一己之力扛起家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