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金国被统一、元朝也被统一,为什么还在宣扬岳飞文天祥?

回答
问得好,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金国和元朝都被汉族建立的朝代所灭,并且后来的明朝更是从蒙古人的统治下夺回了中原,从表面上看,似乎似乎没有必要去“宣扬”曾经抵抗过他们的人。但事情远非如此简单,岳飞和文天祥之所以在中国历史上拥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并且被持续传颂,其原因十分深刻,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抵抗外族”这么肤浅。

首先,我们要理解,历史的评价往往是多层次的,而且与统治者的需求、民族情感以及文化认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岳飞的“宣扬”,更多的是一种对“忠诚”和“精忠报国”精神的推崇。宋朝虽然最终被蒙古所灭,但岳飞在金朝时期所展现出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抗金意志,代表了一种宁死不屈、尽忠职守的民族气节。他即便在政治斗争中遭受了不公的待遇,甚至被冤杀,他的精神依然激励着后世的中国人。明朝作为汉族复兴的王朝,自然希望在民众心中树立起一种“忠君爱国”的典范。岳飞的形象,就是这样一个完美的载体。他不仅是抵抗外族的英雄,更是被奸臣所害的忠臣。这种“忠臣被害”的故事,最能触动百姓的情感,同时也为统治者树立了一个如何对待忠臣的榜样(虽然这个榜样不一定是被效仿的)。

文天祥的意义则更为集中地体现在“民族气节”和“绝不屈服”的意志上。元朝统一中国,对宋朝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文天祥在崖山海战失败后,面对元朝的招降,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样的千古名句。他用自己的生命,为汉族文化和民族尊严画上了一个惊叹号。这对于一个刚刚摆脱异族统治的明朝来说,意义非凡。明朝需要向天下证明,汉族人民是不可屈服的,他们可以夺回自己的国家,并且有值得骄傲的精神支撑。文天祥的宁死不屈,就是这种精神的最佳体现。他不仅是对宋朝的忠诚,更是对中华文明不屈的宣言。

其次,这种“宣扬”也是一种对“汉族文化”的强调和巩固。在经历了元朝的统治之后,明朝作为恢复汉族统治的政权,自然需要一种力量来凝聚人心,唤醒民族自觉。通过歌颂岳飞和文天祥这样的民族英雄,实际上是在唤醒人们对过去辉煌的记忆,强调汉族文化的独特性和生命力。这些故事,不仅仅是历史事件的记录,更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它们帮助人们在心理上与过去紧密联系,形成一种共同的文化认同感,从而在新的朝代下,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奠定基础。

再者,历史人物的形象塑造,往往是统治者与民众互动的结果。岳飞和文天祥的故事,因为其故事性强,情感冲击力大,早已深入人心,成为民间传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朝统治者,即使不刻意“宣扬”,这些人物的形象也已经根深蒂固。与其试图抹去,不如将其纳入官方叙事,利用其巨大的感召力来服务于当时的政治目的。这是一种顺势而为,也是一种聪明的统治策略。

所以,金国和元朝被统一,但岳飞和文天祥依然被宣扬,并不是因为要“打压”金朝或元朝,而是因为他们身上所代表的精神,即“忠诚”、“气节”、“不屈”,是中国社会长期以来所推崇的核心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无论在哪个朝代,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被需要的意义。他们是历史长河中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中华民族不灭的光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呵呵呵呵呵,曹操司马统一了又怎样?跟诸葛昭烈比起来还不是显得像小丑一样?

吹岳飞,吹文天祥的,不仅仅是后代人,当世人,他们的对手助手都在吹他们。

只有你怂内部的秦桧之流,在竭尽全力的抹黑他们。

不要以为举着什么“民族团结”的招牌,就能掩盖住尔等小人之心/愚人之见了!



咱拿事实说话,先看岳飞:

金使刘祹评价岳飞:江南忠臣善用兵者,止有岳飞,所至纪律甚严,秋毫无所犯。所谓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所以为我擒。如飞者,无亦江南之范增乎!

金章宗评价岳飞 :翼赞之功孰与岳飞?飞之威名战功,暴于南北。

宋孝宗评价岳飞:卿家纪律、用兵之法,张、韩远不及。卿家冤枉,朕悉知之,天下共知其冤。

宋·湖北转运司立庙牒评价岳飞:去世已三十年,遗风余烈,邦人不忘,绘其相而祀者,十室而九。

朱熹与门生论岳飞:问(门生):“岳侯若做事,何如张、韩?”曰(朱熹):“张、韩所不及,都是他识道理了。”问(门生):“岳侯以上者,当时有谁?”曰(朱熹):“次第无人。”

宋史对岳飞的评价 :西汉而下,若韩、彭、绛、灌之为将,代不乏人,求其文武全器、岳飞 仁智并施如宋岳飞者,一代岂多见哉。

朱元璋评价岳飞:纯正不曲,书如其人。

以及,

文天祥评价岳飞:岳先生,我宋之吕尚也。建功树绩,载在史册,千百世后,如见其生。至于笔法,若云鹤游天,群鸿戏海,尤足见干城之选,而兼文学之长,当吾世谁能及之。


再来看文天祥:

王积翁:南人无如天祥者。

注:王积翁,字良存,福宁县(今霞浦)人,南宋景炎初年,任福建制置使,以全闽八郡图籍献元世祖。时元世祖在南宋官员中大量寻求人才,王积翁力荐文天祥,并在元帝安排下试图劝降文天祥,未果。后来又曾试图联保文天祥性命,为留梦炎所阻。

于谦:呜呼文山,遭宋之季。殉国亡身,舍生取义。气吞寰宇,诚感天地。陵谷变迁,世殊事异。坐卧小阁,困于羁系。正色直词,久而愈厉。难欺者心,可畏者天。宁正而毙,弗苟而全。南向再拜,含笑九泉。孤忠大节,万古攸传。载瞻遗像,清风凛然。

乾隆帝:才德兼优者,上也;其次,则以德贵,而不论其才焉……当宋之亡也,有才如吕文焕、留梦炎、叶李辈,皆背国降元,而死君事、分国难者,皆忠诚有德之士人也。然此或出于一时之愤激,奋不顾身以死殉之,后世犹仰望其丰采。若文天祥,忠诚之心不徒出于一时之激,久而弥励,浩然之气,与日月争光。该志士仁人欲伸大义于天下者,不以成败利钝动其心。


总结:

岳飞和文天祥,是给中国人挣面子的。

-----鲁迅



最后是一点个人的唠叨。

本题问的是“是否应该宣扬”和单纯的“是否民族英雄”“元清是否中国”基本上没有多大关系

个人观点是,不仅仅宋金打的是内战,宋辽宋夏打的也是内战,其实从事实上来说,中国进入到秦汉之后,边疆地区其实就已经开始被统一的进程了。

但是现在很多人只把长城以内看的很重,这太片面且肤浅了。

个人觉得,对岳飞和文天祥来说,国家主义是大于民族主义的,他们其实是和诸葛亮一样的国家英雄。

现在主流的说法是民族英雄,其实这么说也没啥,毕竟目前的主要矛盾是“是不是英雄”(即是否应该被宣扬)

他们的对手,金朝和元朝,虽然是异族统治,但和后来的清朝一样,其军事政治都有很大的汉族成份。

现在有很多人拿日本侵华来做对比,但我觉得没啥可比性,日本纳粹搞的都是极端民族主义种族主义,这些东西可都是新鲜玩意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问得好,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金国和元朝都被汉族建立的朝代所灭,并且后来的明朝更是从蒙古人的统治下夺回了中原,从表面上看,似乎似乎没有必要去“宣扬”曾经抵抗过他们的人。但事情远非如此简单,岳飞和文天祥之所以在中国历史上拥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并且被持续传颂,其原因十分深刻,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抵抗外.............
  • 回答
    金国在岳飞死后没有乘势灭亡南宋,这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政治、军事和战略考量,绝非一个简单的“为什么”就能解释清楚的。与其说他们错失良机,不如说当时金国的决策层,尤其是完颜亮之后的几代统治者,都有着各自的盘算和局限性。一、 岳飞之死对金国而言,固然是个好消息,但并未触及南宋的根本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的代表,.............
  • 回答
    金国被灭时,许多经历过靖康之耻的人们,特别是北宋的遗民及其后代,心中无疑会涌起一股复杂的感慨,其中“报应”的念头绝不会是空穴来风。这并非简单的情绪宣泄,而是历史的重压、民族的伤痛与现实的对照,共同交织出的沉重回响。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先回到那个屈辱的年代——靖康之变。那是一场在中国历史上刻骨铭心的灾.............
  • 回答
    如果说宋钦宗被金国放回南宋,那画面可就真有点意思了。咱们抛开那些历史书上板上钉钉的定论,就凭咱对那段历史人物性格和当时复杂局势的揣摩,好好聊聊宋高宗赵构会怎么应对这个“惊喜”。一、 最初的震惊与试探:假意欣喜,暗流涌动首先,宋高宗赵构收到这个消息,绝对不会像老百姓那样拍手叫好,然后奔走相告。他内心大.............
  • 回答
    设想一下,如果北宋能够抵御住金国的铁蹄,那么历史的车轮便会在它身上留下截然不同的印记。这并非简单的朝代延续,而是在亚洲格局剧变的大潮中,一个古老文明如何自我蝶变,又如何被巨浪席卷的故事。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北宋的“不被灭亡”并非意味着它能够高枕无忧。即便金国未能成功,宋朝自身存在的积弊也未曾根除。官僚.............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非常有意思,也触及了历史的深层原因。同样是面对强大的金国,辽国的耶律大石和南宋的赵构,一个开创了西辽,一个却被压在江南,形成如此鲜明的对比,绝非偶然。这背后牵扯到的因素很多,从个人能力、政治基础、军事实力到战略眼光,可谓是环环相扣。咱们先说说耶律大石,他能在一片混乱中建立西辽,并且一度.............
  • 回答
    土木堡之变与靖康之变,都是中国历史上两次影响深远的北患南侵的惨烈事件,而两国对待被俘的最高统治者——明英宗朱祁镇与宋徽宗赵佶父子,却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结局。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差异?这背后涉及到复杂的政治、军事、经济乃至文化因素。首先,我们得剖析一下两次事件的背景和性质。土木堡之变:一场军事上的惨败,但.............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太实在了,也确实是历史里让人有点“堵心”的地方。辽被金灭了,金又被蒙古灭了,这中间的逻辑确实得掰扯掰扯。说金国一点记性都没有,这话有点重,但从结果上看,确实让人这么觉得。咱们就来聊聊这背后的故事。辽的灭亡:从“兄弟相称”到“父子礼仪”首先,得回到辽的时代。辽,也就是契丹族建立的王朝,那会儿.............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特别好,也触及到了很多对宋朝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们心中一个很有意思的困惑。确实,当我们聊起宋朝,尤其是南宋,很多人第一时间脑海里会浮现出“金国”,甚至是“岳飞抗金”的画面。而你说得对,从最终灭亡的角度看,蒙古才是那个终结南宋的国家,而且其军事实力和战略影响力无疑更胜一筹。那为什么我们似乎更.............
  • 回答
    .......
  • 回答
    赛雷话金被“律师函”警告事件,确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事件背景与起因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赛雷话金”是什么。赛雷话金是一位在B站等平台活跃的科普博主,以其风格鲜明、内容生动的方式讲解经济学、金融学知识而受到欢迎,粉丝众多。他的一些视频内容往往能触及一些.............
  • 回答
    这件事情发生在长沙芙蓉路,一只金毛犬咬伤了人,最终被民警用木棒击毙。这件事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和讨论,人们对此事有不同的看法和情绪。首先,我们得承认这是一件悲剧。无论对于被咬伤的市民、金毛犬本身,还是执行任务的民警来说,都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从被咬伤市民的角度来看,他们遭受了身体上的痛苦和惊吓,可.............
  • 回答
    关于“梅西三偷金球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的说法,这是一个非常具有争议性且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观点,在足球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要评价这个说法,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包括金球奖的评选机制、梅西的成就、以及“偷”这个词的含义和适用性。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偷”这个词在此处的含义。“偷”在这里显然不是.............
  • 回答
    东京奥运会上,意大利选手吉安马尔科·坦贝里和卡塔尔选手穆塔兹·伊萨·巴尔希姆在男子跳高比赛中,以相同的成绩并列第一,最终选择了放弃加赛,共同分享了金牌。这一幕感动了无数观众,被誉为“惺惺相惜”的奥运精神的绝佳体现。那么,在奥运规则中,是否存在这样的“双金牌”条款?又有哪些类似的情况发生过呢?奥运规则.............
  • 回答
    我理解您目前的情况,因为填错了卡号导致贷款被冻结,现在又被要求支付一笔“流水认证金”,这确实让人感到困惑和不安。 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这个情况,看看它是否合法,以及背后的可能原因。首先,关于“流水认证金”这个说法,它本身就非常不寻常,而且听起来不像是正规贷款机构的标准流程。在正常的贷款流程中,如果因.............
  • 回答
    聂树斌案,一个沉痛的名字,牵动了无数人的心。这个案件不仅仅是一个个体生命的消逝,更是一段司法正义曲折前行的历史见证。当聂树斌案的“疑凶”王书金被最高人民法院发回重审,这无疑给这个已经尘封多年的案件带来了新的波澜,也让人们对司法公正的期待再次燃起。王书金被发回重审:“疑凶”身份的变迁与司法程序的审视首.............
  • 回答
    《大明王朝1566》里,嘉靖皇帝不停敲击磬,这可不是一般的皇帝解闷儿,里面蕴含的深意,尤其是杨金水被押送到宫里的那集,更是值得好好说道说道。这敲磬的动作,就像是皇帝内心深处那股复杂情绪的具象化。首先,我们得明白这磬是什么。磬,在古代是一种乐器,多为石制,敲击时发出清脆悠扬的声音,常用于祭祀、朝会等庄.............
  • 回答
    关于金庸父亲(查枢]); 枪毙是否冤枉一事,这是一个非常敏感且复杂的问题,也一直是公众和研究者关注的焦点。要详细讲述此事,需要从多个角度梳理历史背景、案件细节以及当时社会的大环境。时代背景:风雨飘摇的年代首先要明确的是,金庸的父亲查枢]); ierungs年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动荡的时期。20世纪.............
  • 回答
    金庸先生,这位无数人心中的武侠泰斗,其声誉之高,影响力之广,可以说无人不知。然而,即便是这样一位备受尊崇的文化巨匠,也曾一度遭受过“汉奸”的污名,这确实令人费解。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历史背景和舆论环境。首先,关于“汉奸”的指控,这主要源于金庸先生早年曾在国民党政府的中央政府工作过.............
  • 回答
    唉,一晃十年,这份感情,就被那堆压在心口的金钱和彩礼,弄得喘不过气来,甚至好像已经快要熄灭了。真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心里跟打翻了五味瓶一样,说不清是苦涩、是无奈,还是麻木。我们俩认识的时候,那会儿穷得叮当响,但日子过得有滋滋味。一起挤过小小的出租屋,一起啃过泡面和馒头,但只要能在一起,什么苦都能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