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金国被灭的时候想到这是靖康耻的报应吗?

回答
金国被灭时,许多经历过靖康之耻的人们,特别是北宋的遗民及其后代,心中无疑会涌起一股复杂的感慨,其中“报应”的念头绝不会是空穴来风。这并非简单的情绪宣泄,而是历史的重压、民族的伤痛与现实的对照,共同交织出的沉重回响。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先回到那个屈辱的年代——靖康之变。那是一场在中国历史上刻骨铭心的灾难。北宋王朝,那个经济文化都曾达到顶峰的帝国,在金国铁骑的蹂躏下轰然倒塌。徽宗、钦宗两位皇帝被掳北去,无数皇室成员、官僚士大夫以及数万计的普通百姓,都被押往金国,遭受非人的待遇。京都汴梁被洗劫一空,城中繁华景象荡然无存,留下的只有满目疮痍和无尽的悲恸。

靖康之耻,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失败,更是精神上的重创。它像一把锋利的刀,深深地刻在了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里。那些幸存下来的人,或是逃离战乱的百姓,或是被释放回来的残余人员,他们的心中都背负着国破家亡的伤痛,对金人的仇恨如同烈火一般,时时刻刻都在燃烧。而对于那些在金国饱受欺凌、甚至客死异乡的亲人朋友,这份仇恨就更加具体而沉重。

所以,当一百多年后,蒙古帝国崛起,以雷霆万钧之势席卷亚欧大陆,并最终将曾经不可一世的金国彻底从地图上抹去时,那种“报应”的感觉,对于那些仍然记得靖康之耻的人来说,是多么自然而强烈。

首先,从时间上看,这中间间隔了一百多年,这足以让仇恨的种子在几代人的心中发芽、生长。一个王朝的覆灭,可能有很多复杂的原因,但对于曾经遭受过深重灾难的民族而言,他们更容易将现世的苦难视为前世罪行的清算。金国对北宋的凌辱,是如此的残暴和彻底,以至于它给北宋遗民留下的,是一种近乎于刻骨铭心的仇恨。这种仇恨,一代一代地传递下来,成为他们生命中一个重要的情感坐标。

其次,从行为上看,金国在灭宋过程中,其残暴程度确实令人发指。他们不仅掠夺财富,更是摧毁文化,践踏人性。徽宗和钦宗被“牵羊礼”羞辱,他们的后宫被金人糟蹋,甚至皇室宗庙也被金人亵渎。这种不仅仅是战争的胜利者对失败者的征服,更是一种对文明的野蛮摧残,对民族尊严的极大蔑视。当蒙古人以同样的方式对待金国,甚至手段更加冷酷和彻底时,北宋遗民自然会将其看作是金国当年所作所决定的必然回响。

举个例子,当年金国攻破汴梁后,曾大肆搜刮宫廷珍宝,甚至连皇帝的御用物品也未能幸免。而当蒙古人攻打金国时,金国作为曾经的统治者,同样要面对被搜刮和摧毁的命运。特别是当蒙古人占领汴梁,看到当年金国留下来的战争创伤时,那些曾经经历过这一切的北宋遗民,他们内心的感受会是怎样的复杂?他们看到了金国的繁华不再,看到了曾经的辉煌被战火吞噬,这岂能不让他们联想到当年自己家园的遭遇?

更深一层,这种“报应”的心理,也包含了对正义的渴求。靖康之耻留下的,是对秩序的颠覆,是对道德的践踏。当金国最终被更加野蛮的蒙古所灭时,尽管蒙古人的手段同样血腥,但在经历过靖康之耻的人看来,这或许是一种迟来的正义。金国曾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以胜利者的姿态审判和摧毁了另一个文明,而如今,它自己也沦为了被审判和摧毁的对象。这种循环,在很多人眼中,就是“善恶终有报”的体现。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持有“报应”的观点。历史的发展是复杂的,王朝的兴衰有其自身的规律。蒙古的崛起本身就是一场波澜壮阔的时代变革,金国的灭亡是其历史进程中的一部分。但对于那些将靖康之耻铭刻在心的人来说,这种外部的巧合和历史的循环,会极大地强化他们对“报应”的认知。

想象一下,当年的那些北宋遗民,他们的头发已经斑白,经历了半生的颠沛流离,看着曾经的仇人如今也落得同样的下场,他们的心中或许会有悲悯,会有感慨,但更多的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一种压抑已久的怨恨终于找到了宣泄口。这种宣泄,不是对生命凋零的喜悦,而是对曾经遭受的屈辱的一种回响。

因此,金国被灭亡的那一天,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不仅仅是一个王朝的终结,更是一种情感上的慰藉,一种对失落荣耀的遥远追溯,以及一种对历史公正的朴素期盼。这是一种将个人的悲痛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的感受,是历史的沉重,也是人性的复杂。那一声声“报应”的低语,是对过去沉痛记忆的回应,也是对历史无常的一种深刻体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从宋人的角度看,是的。

蒙宋联合,攻陷蔡州,把金哀宗的尸首一分为二,孟珙把尸首带回太庙,告慰宋朝先祖。

同时,民间流传的《尝后图》,也是对金人当初对宋朝士女侮辱的回报,靖康中,宋朝嫔妃公主、民间女子,遭受了如何的蹂躏,在宋人的心灵中留下创痕。

金国的大将崔立,将开封城献给蒙古,把金国的后妃们一起送给蒙军侮辱,遂成青城之祸,甚至蒙古人都认为这是金人祸害宋人的报应。自古国家灭亡不可胜数,但是像金人那样对待宋朝俘虏的,在历史上并不多见。

古代国君,凡灭一国,一般都是优待亡国之君,封为归命侯之类,最起码维持表面上的礼节,以安慰亡国的臣民,使得大家可以迅速平定下来,开始新的生活。而金人以酷毒为乐,侮辱宋徽宗父子,蹂躏皇室女眷,掠夺平民,最后激起了南宋军民最激烈的反抗。蒙古崛起,金人屡败,不想着和宋朝和好,还采取了北失南补的战略,侵犯宋朝疆界。难怪宋人不顾蒙古的强大与威胁,不计较联金灭辽的前车之鉴,执意与蒙古联合灭金,虽然引起后果也在所不惜。谁说这不是靖康耻的报应呢?从历史上看,绝对是!

补充

塞北三朝,都与宋朝交过战。但为什么不说辽国遭到报应,不说元朝遭到报应,单说金朝呢?

因为这三个朝代,相对来说,辽厚道,元大气,只有金最暴戾。为什么这么说?

辽国,早在耶律德光时,就曾入主中原,灭了石晋。晋国灭亡时,耶律德光没有在开封大肆杀掠,也没有把晋国公主妃嫔当成妓女糟蹋,相反他还非常尊敬晋国太后李氏,还说李氏年龄大,可以不必随着石重贵北迁。而且还杀了祸害汴梁的贼子张彦泽。晋国大臣,只杀了景延广,桑维翰是自杀的,不算。与契丹屡次交锋的符彦卿、高从周,都放回了本辖地。随后耶律德光回了北方,这种表现,与金人相比,不知道厚道多少倍!

而元朝呢,灭宋之后,没有难为宋宗室,还说无不亡之国,对宋朝君臣都很厚道。就是文天祥,也是百劝不降的情况下才杀的,而且重用汉人,建立了大气的国家制度,虽然把汉人编为四等,但是相对于金的酷毒,还是可以容忍的。

只有金人,才不把人当人,历史上除了五胡乱华时期,哪里会把敌方宗室的女子当成妓女,放入洗衣院,任人糟蹋。历史上封降王的,大不了来个违命侯之类的,哪里会封昏德公,重昏侯,这不是明目张胆的侮辱人吗?蹂躏对方妻女,侮辱对方父子,这哪里算得上文明国家,所以,南宋对金的报复,才称得上是对金人的报应。

再补充

所谓金国的报应,主要是两件事。

一、青城之祸。

即元军围困开封,金哀宗逃跑,金国西面元帅崔立发动兵变,杀两丞相,立梁王完颜守恪为监国,大肆奸淫随驾百官留守妻女,并向元军投降,将金朝宗室男女装了三十七车,五百多人,献给驻扎城外的元将速不台。速不台杀了金国宗室男子,将女人轮奸后分配给有功将士,其酷毒倍于靖康之时。这个崔立,想效法刘豫,结果也没得到好结果,妻女被元人抢光,自己最后也被杀死。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青城,也是当初金人接受宋朝投降的地方。同一地点,百年之后,上演相同故事,难道不是讽刺与报应吗?

二、尝后图

金哀宗逃到蔡州,元军与宋军联合攻城,最后城被攻陷,元人与宋人将哀宗尸体一分为二,各回国报功。金朝皇后落到宋人手中,有人说孟珙带头强奸,凡十七人,画到画中。此事不知真假。以孟珙的修为,应该不至于做这种事,但不论如何,也反映了宋人对金人的刻骨仇恨。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